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米國,看似有「主場優勢」,川普作為「主場」的總統,簡直好鬥而無「騎士精神」,竟然放任副總統范斯也來參一角,在一旁幫腔,鬥爭澤倫斯基;想以下對上的吵架,向川普表現忠誠。
雖然,事情鬧大了!但是,澤倫斯基真是勇者一人,先反抗俄國和侵略者普廷不退;如今,又不服川普總統的強勢圍事和主控自以為是的和平進程。澤倫斯基,壯矣!
遠在台灣,俺作為旁觀者,很早就看清:以棒球術語來說,米國的「烏克蘭政策」執行進程中,川普是「暴投」的「中繼投手」;前任的「先發投手」拜登總統,至少能團結包括「北約」在內的「抗俄聯盟」。
可惜矣!川普出於敵視拜登,而否認拜登已鞏固西方的「抗俄戰略」;又吹噓自己的談判能力;川普自大而目空前人的努力成績;個人英雄主義偏執於交易式的和平,正好,投出符合普廷內外亟需紓困的需求。
川普是投機者,追求形式上的「停火」,不可能實現「永久和平」,卻以話術混淆「停火」自吹為「和平」。本質上,僅是政客的「短利」,包裝成「和平」來欺世。俄羅斯的歷史和民族性顯示:就是對鄰國侵略和擴張佔有土地。
總統公開「吵架」後,誰贏了?澤倫斯基演藝出身的演技,包括在演戲中的吵架、生氣等專長;川普是重短利的商人出身,話語中多詭辯,最高目的在完成可欲的交易而得利。
性格決定成敗,川普近利,急於實現自己的「天命」,卻氣急敗壞與來訪的澤倫斯基吵架,談大事的任務被丟棄在旁,看不出有主帥氣度。看來,川普可能得向普廷求援,讓出主控談判進程的玩家位置。
川普的性格,讓自己成了因「中繼暴投」而失去威勢的「差勁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