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大頭症」》

圖片
「抱樸守拙」的相對意境,是「捨我其誰」?雖不中也近矣!眼見其興也速,不久,已見其衰也疾!興衰可有本?得意者,自稱「天意」與「民意」所在,乘勢而風雲壓浮世。  漢民族的「天命觀」造出不少「天時」的語境,普遍篤信「天命移轉」。既得利益者,無論如何也要保護自己的「天命」免於被移轉。然而,既是「天命」所在,被移轉也是必然,抗拒也無用;這就被歸納為「宿命論」。  人,是環境的產物;被過往的「時代精神」所塑造,以應對當下的「時代精神」。若不能抱樸於自謙,守拙於一向的美好核心價值信仰,却迷惑於勢在自己,捨此難再得;放是貪婪、虛浮和取媚於庸俗,對文明進步的時代進程是褻瀆。自得於一時,自敗於永遠,也就必然矣!  與其迷失於「天命」而再貪婪於「捨我其誰」,不如認清,浮世自有其規律:“狂愛之後必有狂悲!”;客觀形勢的發展是不以主觀意志而轉移的。  秋風已捲起落葉,葉凋於時窮;得意於一時者,其實已耗盡「時代精神」所給予的恩遇;不是自己有「天命」,而是自誤於精神上的「大頭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祖宅風水》  2014年10月15日  慎終追遠,光宗耀祖,一項優美的文化傳統和善的價值。修繕祖祠和起家老宅;甚至新建或購置總部大廈,以「摩天大樓」的雄姿,向世人自豪,此生已功成名就。世人不免羨慕,人生當如是也!  然而,世事常見黑色諷刺;似乎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低調自制,不好嗎?當然不好!不自誇?誰知道:‘’我是大頭!‘’。世事多空總互異,子孫才剛光耀祖先,歸之庇蔭;却轉眼如過眼雲煙,置祖先顏面於何地?  當代造業,是善是惡?是在自身的心念和修持;總在‘’能懼‘’。唯如此,才能如履薄冰,步步謹慎,只求無愧於良心。  子孫,若能謙冲有禮,重視家庭和睦,善盡社會責任,成為良善公民;則又何需袓宅風水、名車豪宅、嬌妻美妾以炫耀世人?  有意思地,台灣人以「大頭症」為患,稍為升官發財,就迫不及待地請人寫「功業傳記」或「回憶錄」:‘’世界上,我最偉大!‘...

哲學人生筆記 - 《「後無來者」》

圖片
選舉將近,多了不少年輕世代出來競逐。有一些「老賊」,自以為有錢或有力,想扶植自己的人馬,而带著新秀趴趴走,出來認路和見場面。  「老賊」不出來還好;出來帶路,反而唤起各路上的「受害人」,出來指認「騙子」。新人入行跟錯師父,如同上了「賊船」,被貼上標籤,成了「賊人弟子」;本來有票也變没票。  這個社會,不是讚賞「白手起家」嗎?若跟著「騙子師父」走上「騙道」,恐怕得提早寫「落選感言」。  聖國的選舉文化不是有獨門特色嗎?“選舉嘸師父!”。至於,入門新秀怎麼走?花錢非正道!有前輩,也不行!出風頭,更不好!吃這不行,走那兒也不行!「政治傳人」將進入‘’絕後‘’,「後無來者」的時代。  這個現象來自於典範的惡化,前人走上「騙道」的歹路,使後人更難行;若有出色者,不是流星即逝,就是曇花一現。政治文化的媚俗就是如此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喂!你,混那裡的?」》  2017年10月12日  中學時代,當時走在路上,難免遇到「惡少」,想要勒索我,伸討「買煙錢」。有時候,兩三人在路旁找對象,以為草民"古意可欺";上前稱兄道弟:"喂!你,混那裡的?"。  當時,草民遇匪已有經驗;世道不靖,「戒嚴時期」的「黨國」治安對象,主要在政治偵防「黨外」、「共匪」和「台獨」,所謂「三合一」的敵人。路上被「惡少」小盜勒索,以現在的用語,大概就是同校打混的學生,隨機「霸凌」善良的學生。  當時,若寡不敵眾,跑為上策,若腳力不足,只好"破財買路"。幸好,草民的阿母愛子心切,上學前,總會詢問:"「買路錢」有否?然後給我「零用錢」,五十元或一百元上路買通關"。  這種無奈,多少來自阿爸從事「營造業」,有惡警、稅吏、貪官,藉名目來需索。小鬼難纏,破財消災。否則,那一天,莫名其妙的「知匪不報」才是麻煩。  自幼,五歲起,我拜一位中國山東來的武術師父,學「少林武術」和「點穴功」;「南拳北腿」和「棍法」、「刀法」、「劍術」、「太極拳」都學過。師父說:"俺是「武家」出身,爺爺曾經是「義和團」戰將,功夫了得,在俺家鄉的村子裡是「一把手」的...

哲學人生筆記 -《「劇本不變,換人演!」》

圖片
有意思!每四年上演的總統大選,機會難得,赢者全拿。於是有機會問鼎的參選勢力志在必得,只能嬴,輸不得!  也因為參考民調數字決定選戰策略,而讓民調居次者患得患失,終至上演,是否要趕快更换更有勝選機會的候選人?這,未免自欺欺人,未知競逐落後的主要原因。  從市場行銷的觀點,被推上市場的商品,必須品質明確,而且和商品名稱一致,以產生市場上的認同;也就是商品的吸引力。  商場行走的經驗可知,賣方發現商品的吸引力不如競爭者,必然是商品缺乏品質保證,代價太高。更有可能是,以往賣方的信譽不佳,生產商品的過程粗製濫造,也缺乏「價值戰略」,從俗而媚俗,心虛自己的商品被市場看穿品質不佳,而準備可後援上市場替換的商品。  對品質信譽有疑慮的客人,應該不可能再給予同情心,而是棄之不顧,改買其他品牌的商品。或是,對於以往不熟的品牌,給予機會惠顧,就算也被騙,就當作買個教訓:「怎麼都誤上賊船!?」。  對自家商品不忠誠的賣方,總是千方百計構想可詐騙得手的劇本;更不可能對買方忠誠。市場是有倫理道德的,選舉也適用!  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被騙的女人》  2015年10月12日  女人,通常是被騙的悲劇主角。有些案例,在男人看來,很明顯地,就是詐騙;但是,女人就是打死不相信;還認為外人不明真相,妄下定論。  女人,為何喜愛被騙?這是因為女人容易被喜事蒙蔽理智,而忘了自身處境的本質。  在談情説愛的情境中,女人主觀上的預設立場,認為,這是真的;但是,男人會認為這是真的嗎?二者的差別在於,女人持肯定的態度,男人是持疑問的態度。  購物消費有打折,也是類似的結果;百貨公司的《週年慶》,是女人的《戰争季節》;也是百貨公司的《紅色獵殺》的主要對象。  女人較缺乏警戒心,源自身處的社會,長期被男人宰制;女人是被支配的,或是被保護的對象,疏於察覺,身在詐騙的情境中。  詐騙集團,主要在欺騙外部的受害者;集團中的女人,主觀上,認為集團中的男騙子不會詐騙集團裡的女人。孰知,男人的詐騙習性是,自己人也騙;也...

哲學人生筆記 -《「癡人不白癡」》

圖片
「真理使人自由!」;求真求知的科學研究,其中的孤獨心境,恐怕當事人自己也不明白,在旁人眼中以「癡人」看待。  本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三位研究「鋰電池」(Lithium Battery)的先驅科學家,其中一位是歷年來得獎主最高齡的九十七歲的「古德諾」(John B. Goodenough)。  人瑞古稀,能在生前得到名獎的肯定,應該算是人生豐富而精彩,癡心有得。「古德諾」教授,長年致力於「鋰電池」的學理和材料實驗的研究,鍥而不捨,被視為「癡行者」。  化學元素的應用潛力和開發,有賴勇於創新的嚐試者。三位得獎者,衷心於「鋰」的化學作用而應用於電能的開發和儲存,造福於工業生產的商業化和手機、電動車的普及,歸功於獨到的慧眼和「癡心」。  這個「癡」字真是不“白“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白癡」的「含冤莫白」》  2016年10月12日  漢語的「癡」一字,最常用於「白癡」一詞;另外,「癡人」、「癡心」、「癡等」,... 「關鍵字」,始終圍繞著「癡」打轉不去。就此而論,「癡」反而「不癡」,而成了被「癡」的「被定語」。  「白癡」的「白」字,說來既無辜又無奈,「平白無故」被用於表彰「癡」,真是冤枉!世間諸現象,本來以"白"為貴,唯"白"是尚;對於「白布染黑」而「含冤莫白」的事,「苦主」最盼還以「清"白"」。  另外,「潔"白"無瑕」、或「"白"花花的銀子,不要,"白"不要」;可見,"白"就是"白",不同於"黑"。如此地"自白和"漂白",都讓人眼睛一亮;也都可證明:"白"字的地位,不可被「平白濫用」。至於,被用於「白癡」一詞,「白」真是「被癡」的「白癡」,「含冤莫白」。  「癡」,不好在那裡?這個問題,自認「美女」的女人,應該能感同身受;就是因為姿色是讓人眼睛一亮的亮點,而引來「癡漢」糾纏不去;各種花樣紛至沓來,就是想一親芳澤。趕不走,討厭死了!  人家天生麗質,美得冒泡,竟然...

詩人之國筆記 - 《「唸經日」》

圖片
準備好!/  啥?厚!/  心裡要有準備!/  秋蟬已噤聲/  讓!讓!讓全國來唸經!/  不來不行!不會唸,可以唱!/  各路老少,好不容易,本日一大早集合/  廣場上,表現“愛國的樣子”/  哀哀叫!吱吱喳喳…,好長的經!/  好不容易!唱到有氣無力/  待會兒,吃早餐:燒餅、油條、豆漿/  俺要吃「大拱門」/  -《「咨爾多士,使盡吃奶力氣,終於唱完後鳥獸散去!」》-  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咨爾多士」》  2017年10月10日  「文言文」被派上場;「外來黨國」的「國歌」,有「咨爾多士」的歌詞,在「黨國國慶」上被各路各懷心意的和尚‘’唸經“,哼哼啊啊…,如此這般焦慮地拖完。  明白地說,草民、蕃民,老少都懂的「咨爾多士」,英文是“Hey, you guys!”;「白話文」應該是“嘿!你們這些傢伙!”;或“嗨!小子們!”;德文是“Ihr, Genossen”! 日文是‘’みなさん‘’。聽起來,日文的口氣,似乎比較中性溫和;日本人多禮,在此可見。  不過,不論用「白話文」,或「蕃文」來理解,都不能否認,「貴國國父」說這句話的背景:「孫文」是在對他的「本黨的黨衛軍同志們!」(Parteigenossen)訓示,何謂「革命精神」?  也就是,「吾黨所宗」的「主義」;「黨衛軍同志們」必須對思想產生信仰和行動的力量。問題所在,正是「思想」何來?來自「絕對主義」的思想是宗教,既然有信仰,就不容質疑;結果必然無法「與時俱進」而走向思想體系的幻滅。  若思想來自「相對主義」,有優勢的特色,就是正反價值的辯證可以接近真理。終於,‘’真理使人自由‘’(“Die Wahrheit macht Euch frei”)。  「咨爾多士」,被「老大」訓示,要依據「訓話者」自己的思想去革命;可想而知,這是「父權心態」,‘’你們這些小子們,要聽老子的話‘’...

哲學人生筆記 - 《「偏安一隅」》

圖片
「外來黨國」的反動勢力,茌南台灣高雄辦‘’黨國國慶‘’,「黨國徒子」的講話中有「偏安一隅」的語境,在憤恨的表情和詛語中演出,哀「黨國淪亡」的不甘。  似有自稱的「天意」,在「哀的場域」,竟然作為背景的“國旗拼圖”,突然靈異似地傾頹;莫非,「哀的場域」以此「哀的現象」自己應驗。  「偏安」,漢民族政治神學語境中的「正統論」的變異,是「潛意識」中流亡心態的外顯。「黨國殘餘」為那面充斥著血紅色和「血滴子太陽輪」合成的圖騰被冷落而哀怨,又如何?本質上,外來的符咒,「反本土」的壓迫象徵而已。  「外來黨國」的殘餘勢力,心不甘情不願地被中國世仇視為「窮寇」而流亡台灣。外來權貴和遺民在心態上自始即以「偏安者」自居,作‘’反攻大夢‘’而終成幻想;久之,而成精神病態上的反台灣,以自卑的懷疑心態敵視本土台灣的一切正面努力和接納。  生存,必須從立足土地的現實基礎上出發。在台灣偉大的自由化、民主化不可逆的進程中,「外來黨國」的“遺民後代“,不可否認地,終將逐漸地轉化成‘’西來移民‘’的後人;歷經“在地三代“,而祭祖在台灣,都將自認是「台灣人」。

園藝生活筆記 - 《「寒露秋實」》

圖片
時序來到十月,一年中的第四季首月,感覺上,假日應接不暇;好像没做什麼重要的事,又放假了。其實,歲月如川流,還真來不及做些什麼事,一年又用去四分之三了。 人生必須對歲月過去有焦慮感嗎?說真的!不需要內咎!曾經,我擔任「德語導遊」,接待過一位來台灣訪問的德國教授,搭乘「台灣高鐵」往返南北二都;車行疾速,為了省時間趕會議。   在北上的高鐵列車上,教授看我很忙碌;於是問我,一天的歲眠時間有多少小時?他自己,以生命平均年數八十年為基礎試算,有七十萬八百小時,平均工作年數四十年退休,法定的工作日時數,大約是七萬小時。工作年數佔生命年數的二分之一,工作時數大約是生命時數的十分之一。  在這個生命、工作的關係中,人生的生活重心和生命的苦惱,大多和職場上的工作有關。人生只為了十分之一的生命時數而操勞傷身心或在職場上與人勾心鬥角。或許,「作大官」或「做大事」是社會上被教育的二選一的「意義」,讓人活得不自在,多想成為「他者」所定義的「自己」。   曾經,求學時期,客居德國的天主教修道院很多年,看著「神學士」苦修神學,來來去去。我問了一位波蘭來的「小神父」,對未來的期望。也許,受到波蘭曾經有「樞機主教」成為「教宗」的啟示;“大丈夫當如是!”。  「小神父」想了想說:“以後回到教區能順利晉升到主教,然後…”。當時,我也有所啟示:功名利祿無分聖俗二界。人生故事見識矣!不強求,也不苛求,自由而豐富地活出自己的意義,無論得失都是財富。   回憶生活與時間,我最愛一年中的秋冬二季,尤其「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到「冬至」的這段時間和所經歷的「節氣」。其中,「名稱」充滿自然與土地聯結的意境,很美!果樹植栽來到這段日子,有果實收成和可以與友人互相分享的喜悦。  「寒露」當天清晨,涼風秋意中,蔚藍的天空下,帶著愉悦的心情,先為無花果、紅肉橙在樹上的秋實烙影,再摘些紅棗、長桑果和砂糖橘作生鮮早餐。生活就是悦活,惱人的工作就先放下吧!

法哲學筆記 - 《「制伏與反制」》

圖片
「制服」,是「制伏」,接受規範!這讓人不自由自在。在民主國和法治國生活,視自由如陽光和空氣的人,終於不幸見識到,香港,這個「奴役城邦」的形成過程和危機。作個比喻,秋天觀夜空,星辰在遥遠閃爍;其實不知道,黑洞正在吞噬星系。 香港距台灣不遠,人民往來密切,台灣人有機會看到自身在「二二八浩劫」之後,台灣社會被戒嚴和被禁錮的不幸歷史,此時,正在香港重演。就中國人自身,迄今被監控和被禁錮的現實,香港,正在奴隸化的進程中。 如同觀察“黑洞吞星”的過程;以法哲學的檢驗:香港,先是警察獨大,失控,不受監督,任意壓迫;此過程中,警察職權行使的規例,完全被作廢,警察其實就是‘’有執照的匪類‘’。 可預期地,後面還有正在蠢動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二者都是奴隸國家的「專政工具」,對內鎮壓和對外侵略是其使命。養兵千日和被大閱兵有何用?就是為實踐奴隸化國家社會而上街鎮壓「公民不服從」。 自由,從來不缺敵人,香港人的被套上枷鎖,正向全世界展示極權專制主義的邪惡:“武力壓迫”。警察獨大的「警察城邦」,如同「權力黑洞」,正在反噬給予權力的政府;「香港特首」Carrie Lam,已淪為“匪類警察“的「人質」。 「禁蒙面」命令的突頒,故意繞過「立法權」的監督,使得「立法會」被“存而作廢“,使「行政權」獨大,其實是警察綁架政府:黑洞的暴力吞噬正在加速使香港人民被套上枷鎖,成為完全奴隸的痛苦。「禁蒙面」的行政命令被頒佈,只是奴隸化的一個進程,後續會有更多對奴隸量身推出的“制伏“。 在苦難中,在血淚中,香港人加油!中國人也加油!反奴隸的抗爭努力只要不放棄,中國皇權專制的邪惡勢力終會被反制。台灣人為追求成為「自由人」和「民主人」的勇者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鎖鍊》 2015年12月30日 法哲「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卻是困在枷鎖之中。(L'homme est né libre, et partout il est dans les fers.)"。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就是有選擇的權利。 自由,從來不缺敵人;身體的不自由、精神的不自由、經濟的不自由,…。為別人載上枷鎖,是人性的罪惡;...

哲學人生筆記 - 《「統一的偽議」》

圖片
中國才過完十月一日的「國家生日」,德國也在本日,十月三日,歡慶統一後的第二十九年的「國家生日」。 德國的「國慶」活動很謙卑,聯邦政府不在首都柏林,而在北部的港都「基爾」舉辦官方的慶祝活動;公共媒體的節目,大都是談話回憶歷史和播放宗教聖樂或古典音樂。 前天,十月一日,中國在首都北京幾近戒嚴,舉辦大國強軍的「大閱兵」伴著軍樂進行曲踢正步,學鵝走路,意在展現「國家企圖」;很像上世紀三十年代崛起的「納粹德國」,以閱兵大典展現強國的權力意志和強權的「暴力美學」。  中國國家主席」面容沉重地在國慶大典上重申:‘’…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實現完全統一而繼續奮鬥‘’。極權專制的皇帝所言,真是不知所云的「帝國主義」的「領土野心」的宣示。  這也很像上世紀三十年代,德國的「希特勒」,曾經聲嘶力竭地宣告:“……收復「日爾曼民族」的生存空間”;指的是,民族遷徙的歷史足跡。西歐到大西洋和東歐,遠至歐亞分界的烏拉山脈和南亞的高加索山脈,甚至到亞利安人活動過的中亞興都庫什山脈的廣大土地。  在中國以外的有識者,對於以上的「強人宣言」,在自家大城門上隨便說說也就當笑話聽。如果效法「希特勒」的蠢動冒進,下場是讓德國亡國,在四十五年後才在歷史的機遇中,重建德國的「國家法權」。後代的德國人至今仍揹負父祖輩發動戰争破壞文明和種族「大屠殺」的歷史罪責,必須謙卑自肅,注意言行。  中國的歷史有「大一統」的歷史偽題;實際上,領土隨著國力的強弱而有大有小,於是昧於國際法權所確定的合約秩序,任意野蠻地指陳「歷史主權」,似乎只要某一地出土類似漢人生活過的遺跡,即可宣稱,該地是中國歷史上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某一地,經過歷史的沉澱,也曾經早已存在原住民族或多元民族的文化遺跡;中國的野蠻主張,無視於客觀存在的事實而妄言,正是「帝國主義」的「領土野心」的源頭。  中國的「大一統」史觀和「正統論」,本質上,是壓迫其他民族,唯漢民族‘’最文明‘’的「漢民族中央集權論」。其他的多民族獨立自治、多民族聯邦論,在漢民族的政治文化語境中是不存在的。  甚至,從歷史的辯證事實,中國也強力抗拒經濟發展將帶動政治自由化和民主化的...

人生故事筆記 -《「十月的始末」》

圖片
在「黨國戒嚴」的時代,每年的‘’十月一日‘’是敏感的日子,草民的生活作息活動必須皮繃緊;當天,不可有‘’慶祝‘’或‘生日快樂’的暗示。  尤其,報紙的標題文字排版和影音媒體的播報,總編輯和印刷廠的主管、主播,必須有警覺:當天不可給草民坊間有“國恩家慶”的喜悦感。所有的團聚活動最好延後,以免「外來黨國」不開心而招禍上身。  如今,台灣已民主化,以前的荒謬,仍發生在中國,許多‘’禁忌‘’出現在「法西斯黨國」的禁制令上,有說的、沒說的,不可以的,就是不可以!一切,都在數位CCTV的嚴密監控中,不許‘’出事‘’!以確保黨國的「生日快樂」。  這是典型的「奴隸國家」,舉國上下,為‘’符咒‘’:「生日快樂」的枷鎖而痛苦地互相折騰。  賀歲七十,其實是很敏感的!七十,距離平均天壽,說遠不遠;距「百歲人瑞」,就只好「其命維新」,不宜自暴自棄拖日子。不過,老當益壯成為不知退的「老賊」也非好事。老人打「少棒」,兒童去那兒玩?  有一位友人,老父九十九歲生日,家人的朋友前來賀歲。有一位‘’白目女客‘’,見面就對「壽星」說:“恭禧阿公長命百歲!”。在場的家人賓客,跟著起哄:“快了!快了!阿公加油,再一年就可以百年了!”。聽起來,「百年」,總是讓人悲喜交織。  以前,人生七十古來稀!百歲人瑞不簡單!不過,友人私下曾透露,他的老父曾想‘’尋短‘’:“活得不耐煩,那兒都不能去,只能坐在那兒喘,有氣無力地看著没營養的電視機入睡”。  中國的歷史悠久,皇權朝代更迭頻繁,皇帝的壽命大都不長;這可能是中國人喜愛自作聰明:高呼“萬歲!萬萬歲!”的原因。  俺在小學時代,老師規定,‘’十月三十一日‘’當天來學校,要穿著整齊,老師帶隊到學校設立的「介壽堂」,先立正三鞠躬祝壽,再同聲呼喊:“蔣總統萬歲!萬萬歲!”。  據說:“他老人家”,轉進到台灣後,曾經對‘’十月一日‘’這天「痛心疾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2018年10月1日  世界小事筆記 - 《「自閉一條龍」》  各種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對抗米國的「關税戰」已經失敗。礙於「...

法哲學筆記 - 《「黨府」》

圖片
「極權專制主義」表現在公共治理的形式,簡言之,就是「黨國」,〝國家黨有化〞,以下衍生出政府、司法、軍隊、警察、情蒐、企業、媒體和社團都在黨的掌控中,向黨的利益負責。  既然,一切已「黨有化」;那個「黨」,只剩「集體領導」和「個人領導」的差別。歷史的實踐證明:「後者」必然吞噬「前者」,經由各式的「造神運動」,成為「私有化」之後的「個人黨」;“國家就是我家!“,“政府就是我家的內務府!“。  在「造神洗腦」後,使“愚民“相信,「那個人」是清廉的,反貪污的「英明的神」。殊不知,「黨」已“竊國盜府“,被掌控於「那個人」和其家族、愛將、婆婆、媽媽、奶奶之手。  權力的誘惑太大而讓嚐過者戀戀不忘,被「造神供奉」和被歌頌的體感,豈是〝續攤〞,「再來一杯」可以滿足權力慾望和遂行權力意志?不死不罷休是普遍現象。  所謂的「不忘初心」,沒的事!「初心」是歷史囗號,早已過時效。權力場域也是讓人沉淪在貪婪慾望的泥沼,愈陷愈深,難以自拔,無從回首矣!  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就是要「除魅」,去那個虛構的和詐欺的「外來黨國」,讓土地上的人都是「自由人」;「政黨政治」是雖然不滿意却沒有更好的選擇;「民主政治」也是如此!  追逐權力,就是政客的貪婪本願;所謂高調唱出的救亡“虛構的外來黨國“,或“打破高牆“,吸引信徒,都是「愚民運動」,背離「自由化」和「民主化」的解放本義:使「自由人」的“自由精神,獨立思想“的「獨立公民」成為台灣土地上的文明資產。  政黨的名稱,諷刺地,必須被反其名義去想像 :「民眾」寄生在「市政府」內,只能想像奉行「兩岸一家親」的,民眾的「市政府」是中國的「人民政府」的「近親」。本質上,都是「那個人」掌控的「個人黨」的「黨府」。  “兩點之間以直線為最短“,這句「幾何學」的定言,吸引權力追逐者奔上抗拒改選而想「直線領導」的永遠獨裁,很「親民」吧!也「新」吧!  有志者,「老董們」!想成為「個人黨」的「萬年黨酋」,就先從認養「愛將」、「愛妃」開始吧!兩年前,俺已有文章提醒「愚民」:人性是貪婪的!是先養「愛將」,以養出「私人勢力」。  ___________________...

園藝生活筆記 -《「又找到一顆!」》

圖片
秋風伴著金色的陽光,這般舒服的清晨體感,正是秋天給我的美好記憶。順著秋天的小修剪和為解袋後的蜜雪梨烙影;在與栗子樹相鄰而枝葉茂密交疊的黃金無花果樹葉中,意外地發現三顆果實。記得上個月底才採收過幾顆果實,竟然又結果了。這株黃金無花果樹的生育能力真好! 對於家庭果樹,我採取最少的管理,就是依「節氣」施作;在忙碌工作之餘,有個業餘嗜好可以對植栽花果交心和獨白。果樹的成長和結果不容易,需要多年的耐心裁培和等待;在沒有期待的時候,竟然看到樹上又結果了,心情好像中樂透獎的小確幸。 與無花果樹相鄰作伴的栗子樹,在秋天已見樹葉逐漸變金黃了,喚起我的回憶。那是多年前,在歷史悠久的德國大學城海德堡;也是在金色秋天,我前去拜訪學術旅驛在此的指導教授,和尋訪遊歷傳說中的故事古蹟。 獨自一人,走在「哲學家之路」上,在路旁的落葉堆中,發現幾顆掉落的「歐洲栗子」,走沒走多遠,又發現一顆。就這樣走走停停,我對大學城海德堡的另類印象,竟然烙下秋天沿路數栗子的記憶。 路上,遇到一對德國母女,年輕的母親陪小女兒,帶著小籃子,在靜寂的山野小道旁尋覓落地的栗子。小女孩東找西找,自落葉堆中拾起栗子,興奮地對著站在幾步之外的母親喊著:〝又找到一顆!〞。好可愛的聲音! 母女走到附近,我指著不遠處,自己的來時路,告知那裡的路旁有更多的栗子。小女孩致謝後,往那兒跑去;那位母親友善地與我交談,互問何以有緣在「哲學家之路」上相遇。母女是當地人;交談中,她對我說了一句很有幸福感的話:〝有童年記憶的地方就是故鄉,陪女兒在住家附近的土地上尋栗子,就是希望長大後,始終記得自己的出生地海德堡〞。 〝又找到一顆!〞,當年那位小女孩的可愛童言童語,在秋陽的清晨,喚起我的海德堡回憶。

詩人之國筆記 -《「歸零」》

圖片
「零時」,不是「臨時」!/  「永遠」,正等待出發/  如雨滴化去,石上生苔!/  趨勢,正在朝向「新時代」/  「名正」的「新國家」/  只屬於真實的自己!/  被認識,被肯定,都從「歸零」後開始/  可貴的!以台灣之名,回到事實/  不必再以假名借名,艱苦地面對勒索和取巧/  離開吧!對台灣不義的貪婪者/  投向更大的貪婪之國!/  「歸零」,台灣更自由自在!/  不再假面!/  台灣,就是台灣自己!/  -《「玉山之國,積土以成高山」》-

園藝生活筆記 - 《「秋分作業」》

圖片
「秋」的氣氛愈來愈濃,深夜裡有涼意;九月二十三日是節氣「秋分」,當日的晝夜等長,然後夜漸長,直到「冬至」,當日的夜最長。在這段時間裡,園藝工作可用的白天時間漸短,天色愈來愈早暗,在心情上有愉悅感的工作是「秋收」,同時欣賞大自然怡人的秋天景色。 幾年前,自己播下「芸香科」的「佛利檬柑」種籽,培育成「實生苗」,成長到“鉛筆粗“的四年前,向農友分來「Mono種」紅肉甜橙的「穗木」,嫁接到「佛利檬柑」的「砧木」上。 本年,在打花疏果後,僅允許保留ㄧ粒果實作結果的實驗,看能長到多大?如今,「秋分」之際,果實已長到拳頭般大,稱得上「碩果僅存」;預期到「冬至」時轉成黃金色,也能順利採果。想到「秋收」,心中充滿喜悅的期待。 比較可惜的,是嫁接的「蘋果文芒果樹」,今年是第二年的「來花」,却在「來果」後,在“雞蛋大“的時候提前「落果」,可惜了!顯然地,「芒果樹」仍有待改進的管理問題。 至於「無花果樹」,可利用「秋分」之際秋雨涼爽的氣候條件,除了以「高壓法」分株之外;對於失手折斷的枝條,充分利用回收的「冰品杯」,在底部打洞後,用水草、「赤玉土」和「發根水」、「傷口癒合膠」,做成三株「扦插苗」。希望在「冬至」前可以發根存活。 一年已過將近三季了,四時流轉,台灣真是寶島福地;天時、地利的條件,讓園藝工作隨節氣適時來“款待“植栽,真是有趣!

園藝生活筆記 - 《「剪枝整型」》

圖片
「風水」,可有科學理論的依據,而被稱為「風水學」?民間的風水涉論,有時候,用詞或用語,聽來有些虛玄。反正,求好風水,大多涉及名利、餘蔭、身心健康,有權有勢。觀察浮世現象,官場的權力者和商場的求富貴者,大多難以避免「風水觀」。理由在於,權位步步高升,財富及身是可欲的。  「風水觀」的關鍵在於「位置」,決定發展的空間,優勢和劣勢都有可能。再詳細地探討,「位置」決定「型態」,後者決定「方向」。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金融市場的價格「走勢圖」,從「型態」可以研判走勢的「方向」,向上、向下或橫行。  基本上,社會現象、市場現象都反映生命的有機動能。植物,也是可以如此類比觀察,植栽的型態決定樹勢的強弱,也決定植栽的生命動能,包括最適的結果能力。對家庭果樹園藝的管理,植栽的型態管理很重要,包括剪枝和整枝;為的是,自種植開始,好的樹型為後續年度的花果和營養的分佈取得較佳的空間。因此,每年在適當的時間整修就不可疏忽。   在日本有植栽管理的「達人」,在「封建時代」,替大官巨室之户管理「和式庭園」的空閰和植栽的造型,地位崇高,被禮譽為「庭師」。到了近代,「仕事人」的行業分殊,有「景觀設計師」或「空間造型師」。  在果樹管理的專業領域,「果樹整型達人」身懷技術,可讓紊亂的樹型煥然一新,巧手三五下,可讓多年來未曾「開花結果」的果樹,在來年傳來花果喜訊。這手絕活,正是我求之不得,立志學來的知識。   若說,果樹的發展命運,有果樹自身的位置風水,似乎太高深玄妙;若從果樹管理的實踐而言:選種,土壤、施肥、陽光、澆水,成長空間的管理,都是重要的基本生長條件。此外,依季節川流,適時地剪枝、整枝和造型,以及果實管理,都是可以提高成果的技術。  節氣的時序來到「白露」,不久就是「中秋節」,如果沒有颱風,應該是天時人和兼俱的美好季節,却三不五時地,就被「氣象分析師」看圖說故事,以不排除有颱風來威脅。 看著「無花果樹」上掛的果子幾近成熟,想到果實的命運和風水:〝今年結果在此枝,來年有緣發那枝〞?大哉問!先問今年冬季落葉後,將如何剪枝整型。

園藝生活筆記 - 《「烈日倖存記」》

圖片
再過三天,九月八日,是節氣「白露」;體感上,炎熱灼人的烈日氣焰漸退,早晚略有涼風拂來,書房窗外掛的風鈴叮叮噹噹。中秋應景的「芸香科」名果「文旦柚」,或各款柚品,大致上,在「白露」節氣已可以採收;放到「中秋節」賞月品柚,據說囗感最佳。  每年到「白露」節氣,我會比較放心,有些春季分植的小果樹苗,是否安然活過炎陽夏天,不必淘汰?到了「白露」就可揭曉「倖存名單」。今年的觀察名單是五株在春末扦插的「黃金無花果樹」,至今看來安然無恙。預計「立冬」後,檢查根系的發育,再換大一號尺寸的空間來盆植。 秋天,近日來訪的日本友人感性地告訴我,是幸福的季節!咦...? 有沒有說錯?颱風不是最常在秋天侵襲「日本列島」,還三不五時地,有火山、地震、海嘯來威脅嚇人。何幸福之有? 日本友人,自有一套「大和美女」的人生哲學:〝日本的生存空間是不安全的,自古以來,生民逆來順受,為生命的短促無常而民族同絆。春天的櫻花來去太匆匆,櫻吹雪滿地殘跡,淒美感傷伴著餘年;還要渡過燠熱的夏天。到了秋天,自北向南迎來楓紅遍野,能坐收成熟的秋實品味,豈不幸福?〞。 說得也是!我的生日在深秋,情感上,秋天應該是我的季節。想到這本命,我豈能也不幸福? 友人來台灣旅遊,受我接待,也與我交換「家庭果樹」同好的種植和管理經驗。我偏愛「桑科」的「無花果樹」和「芸香科」的「柑仔」;她偏愛的「藍莓」,名列日本的「人氣果樹」之一;家庭採收的美果可作烘培糕點的水果食材。 交換對果樹的偏好之後,心得摘要如下:家庭果樹無可避免受制於地理的風土條件,必須因地適種。「無花果樹」是「亞熱帶」的果樹,偏好乾燥、少風和陽光,「柑仔」偏好的生長條件也是相似的。  「藍莓樹」偏好「温帶」的涼爽氣候,日本比較適合種植。「無花果樹」大約在四百年前自中國東渡到日本;多雨又多颱風,冬天和春天的雪季低溫,不利於生長。有研究顯示:家庭種植的「無花果樹」,壽命大約十到十五年;一生總結的果實約一百粒上下;平均年結果實數約八粒。說起來,也有「少子化」的現象。 清晨,巡視「無花果樹」的小苗栽;我有些欣悅,真好!能烈日倖存至今,盼望長大後,能多子多孫。德國哲人「叔本華」,自己一生獨身,却提示別人:「生命的意義,是在完成生殖任務後就可以再見了」。真是會氣死一堆爸...

園藝生活筆記 - 《「修理老公公」》

圖片
「白鹿」輕颱來襲,雖然氣象圖顯示,行進路徑偏南,尤其南台灣的「恆春半島」首當其衝。小心是必要的,尤其是要提防被「颱風尾」掃到和大雨肆虐,全台灣各地都要警戒。  曾經,我因工作而在「恆春半島」的墾丁生活過六年,每年的「落山風」季節,實在不好受。強風是果樹的天敵,有些可以移動的果樹盆栽,趁早躲到庫房避風。  其中,一盆「波姬紅」無花果盆栽,應該有四年了,是以「高壓法」分株的,曾經結果豐盛。然而,去年的結果成績不理想,施了肥料也未見改善。  大致上,憑果樹管理的經驗;問題,可能出在盆栽的根系太密,盆土老化,營養失衡,以致應該風華正茂的四年級無花果果樹,看起來老態龍鍾。   趁著户外風雨,替少年老成的無花果樹修根和換土;也許,在秋季可以另有結果實的新氣象。不試不知成果,就做吧!其實,節氣才剛過「處暑」,代表炎熱的氣勢正消,而秋意正明顯,早晚已有涼意了。書房外掛的風鈴聲,已唤起我對秋季的歡迎和擁抱。 比較憂心的風險,是「秋老虎」在白天出没,恐怕影響被修根的植栽的吸收水份的能力;也可能影響對應根系的枝條的生命力。經驗來自實做,無論成敗都會是我的寶貴經驗。   果然,抽離盆植,根系纏繞多圈,盆土已硬化成塊;東敲西挖,讓根系展開後,竟然與植裁的高度相當,看起來像老公公的長鬍鬚。對不起了!您長老就割愛吧!我拿起剪刀,往粗根部剪去,儘量留下短細的根系,幾乎剪掉一半的根系,看起來輕爽多了,道理有些像處理煩惱青絲的痛快。 整型枝條的部位就留待落葉後的冬季;此時,需要重新配土加「台肥」生產的「通用有機複合硝磷基肥」,摻拌「泥炭土」和稻穀殼。重新覆土固椿,又是一個機會。   這株少年老成的無花果樹,是否就此生機旺盛?或就此掛掉?難說!就看天意吧!多年來,我的園藝生活實踐,就在摸索、查閱和冒險中前進;不在乎成敗,也是實驗的樂趣。

詩人之國筆記 - 《「國政顧問團」》

圖片
出來矣!出來矣!/  咦……!怎麼殘缺不全?/  報……,不是不報到,只是時候未到!/  啥麼鳥事纒身?/  報……!打麻將、酒未醒,女人抱緊緊……/  查!何時可報到?/  報……!這……這,不學無術,羞於見人/  查……!差多少隻鳥?/  就抓到這幾隻??!!/  報……!還有一百隻,正在剉著等/  有啥好怕的?就是個「太監賞鳥團」而已!/  - 《「嘰嘰喳喳,没鳥用!」》-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