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 《「秋分作業」》
幾年前,自己播下「芸香科」的「佛利檬柑」種籽,培育成「實生苗」,成長到“鉛筆粗“的四年前,向農友分來「Mono種」紅肉甜橙的「穗木」,嫁接到「佛利檬柑」的「砧木」上。
本年,在打花疏果後,僅允許保留ㄧ粒果實作結果的實驗,看能長到多大?如今,「秋分」之際,果實已長到拳頭般大,稱得上「碩果僅存」;預期到「冬至」時轉成黃金色,也能順利採果。想到「秋收」,心中充滿喜悅的期待。
比較可惜的,是嫁接的「蘋果文芒果樹」,今年是第二年的「來花」,却在「來果」後,在“雞蛋大“的時候提前「落果」,可惜了!顯然地,「芒果樹」仍有待改進的管理問題。
至於「無花果樹」,可利用「秋分」之際秋雨涼爽的氣候條件,除了以「高壓法」分株之外;對於失手折斷的枝條,充分利用回收的「冰品杯」,在底部打洞後,用水草、「赤玉土」和「發根水」、「傷口癒合膠」,做成三株「扦插苗」。希望在「冬至」前可以發根存活。
一年已過將近三季了,四時流轉,台灣真是寶島福地;天時、地利的條件,讓園藝工作隨節氣適時來“款待“植栽,真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