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在歐陸聽到大地的鐘聲!》

遙遠而清朗,時而急促,又隱約地低沈。鐘聲一陣又一陣地,像波浪一樣地傳來。《聽哪!那是來自大地的鐘聲!也是上帝對世人的召喚!》;一位神父,對我如此地詮釋鐘聲的神學意義。

我的人生迄今,未曾皈依任何宗教;但是,我有受自於宗教的感動,那也是美學的體驗;更是《世俗自由》和《精神信仰》之間的《存在意義》的追尋。

在德國求學的多年歲月裡,我曾經寄居在一座天主教聖方濟教會的修道院裡作客。當時,我和德國神職人員,包括神學教授、修女,和在大學修習神學、哲學,和醫學的修士們;以及一些準備擔任聖職的神父候選人,和神學系的學生們,共同作息生活。

對於我,作為一個來自東方異教文化傳統的台灣人而言,這是一段人生難得的異國文化,和知識對話的宗教體驗。

德國南部的黑森林地區,每年初冬,在感恩節過後,隨之而來的是等待初雪降臨。當晝短夜長的北國天象日益明顯,一夜過後,白雪皚皚的濃妝,已經悄然地覆蓋窗外大地,那是一種生活中的美學驚喜。

白雪初降,窗外已是一片蕭瑟蒼茫;遠處傳來大地的鐘聲,意境好美!當時,心中的記憶時鐘,也喚起耶誕節快到了的催告。我就在這樣的意象中,渡過了多年在德國修道院的宗教生活。

神職人員詮釋世間的現象,將背後的《意義》歸於宗教聖靈的見證;因此,鐘聲有《神性》的信仰價值。教授或修習神學的同學們,和我在對話時,會因為我的異國文化背景而詢問我;對於在宗教氣氛濃厚的歐洲,尤其是德國南部地區,有什麼樣的觀察和體驗?

我說,"聽到鐘聲,尤其是忽遠忽近的鐘聲,最能讓我心安;我會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獨地存在世界上"。

教授和同學們的宗教信仰,讓他們似乎是非常本能地回答我,"那是上帝《神性》的存在;您雖然無法見證上帝的存在,但是《祂》以各種方式存在。《祂》在您的心裡了。這就是有信仰,就能讓您心安的原因!"。我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詮釋,也是宗教信仰的基礎。

在世俗上的意義上,我認為,在歐洲大陸旅行,常見到鐘樓高聳分佈各地城鄉;那是歐洲從中世紀《神權社會》,過渡到近代《市民社會》的權力中心,至今依然不變。《鐘聲》是《權力意識》的延伸和主張。因為,誰能掌控城市或鄉村的統治權力,才擁有《敲鐘的權力》;以決定人民生活作息的節奏,和喚起人民的信仰。所以,那也是《統治者》的聲音。

神學教授和同學們的哈哈大笑,讓我感受《包容》的偉大和重要;他們尊重我,對基督宗教和文化的理解,以及略有批判性的詮釋。他們告訴我,"您有這種想法,上帝也知道了!因為,人民的聲音就是上帝的聲音"。

許多年之後,我依然喜愛聆聽來自大地的鐘聲;我會感動!只是,我的心頭很自然地浮現許多年以前的意象;在那遙遠的地方,我當年的那些對話夥伴們,靜默地傾聽鐘聲的專注和虔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