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窮人想像的歸宿?》
有一年秋天,我自德國搭乘火車,入境到瑞士西北邊境地區,有萊茵河(Der Rhein)流過的名城巴塞爾(Basel),出席一門在古老的巴塞爾大學(Die Universität Basel )的討論課。巴塞爾這個城市,呈現了瑞士精密工業的近代風格,名牌鐘錶的專賣店在市區林立。我的感想是,瑞士位在中歐阿爾卑斯山脈中;除了是《永久中立國》之外,山野風景秀麗,人民生活富裕;真是讓人感到高貴的國家品味和地位。
當日的研討課上,有一位研究產業和景氣波動的數理經濟學教授,提到一個現象;就是瑞士在二十世紀後期,遇到日本經濟迅速復興;日本有許多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佔有率名列前茅;尤其是汽車製造業和消費電子產業,所向披靡。瑞士的精密鐘錶和計時裝置產品,當時在世界市場上,被日本的輕巧便宜的電子計時產品取代,尤其是【精工舍】和【卡西歐】的電子計量裝置,成為了市場上的消費主流。
瑞士,以前專注於師徒傳承的傳統精密工業;在那個時期,似乎成了夕陽產業。許多以一生歲月,傳承祖輩交下來的鐘錶業的老師傅,無奈地被迫退休了;學習技能的徒弟們,也只好半途轉業了。聽來不勝唏噓!後來,鐘錶市場上的收藏愛好者,又回歸到有古典品味的傳統風格產品;有一段時期,瑞士的鐘錶業,竟然缺乏有經驗的專才;專業人才已經出現斷層和失落了。瑞士,必須再用多年的時光,重新建立鐘錶業專業人才的傳承體系。
在將返回德國前,我來到了巴塞爾火車站(Bahnhof Basel SBB, Switzerland);遇見了三位從外表穿著上判斷,應該是《流浪者》吧!或者稱為《野鴿》吧!他們用瑞士腔的德語問我;可否請他們每個人喝一瓶啤酒?出門在外,廣結善緣與人為善;這種情況,我在德國的大學城也經常遇到向亞洲人索討硬幣,去買酒消愁或分享大學餐券以求充飢的困頓者。
當時我認為,在富裕的國家裡,也有無奈的社會底層;同樣地,窮困的國家裡,必有不知社會疾苦的富裕上層。於是,我說:"好啊!";就陪他們來到幾步外的自動販賣機,為他們分別投下了三瓶啤酒所需金額的瑞士法郎。三位瑞士人喜出望外,向我道謝;於是我也為自己也買了一瓶,就在附近和他們喝啤酒聊天。
他們曾經是鐘錶業的從業員工;失業又離婚後出來流浪而聚在一起。出於好奇心,我想知道,這個國家的窮人是怎麼看世界的;還有,什麼樣的人會被關進監獄?對了,在這個富裕祥和的國家坐監服刑,待遇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去?我就向他們提出相關的問題。
其中,一位年紀稍長的流浪者,似乎有好多心裡的話;被壓抑太久了,就藉著酒後吐真言的謝意說:在這個國家當不成《主人》又不願當《僕人》,只好當窮人了;流浪街頭交朋友,等待領社會救濟金;窮人未必比較會犯罪,頂多是酒醉打架鬧事,妨害公共秩序。至於被關監獄的人,則不乏有些是經營金融業的有錢白領階級;因為犯下了智慧型的金融舞弊案件。
聽來有道理;瑞士因為富裕,許多社會上的辛苦勞務工作,就委託給外來的移民和外勞;因此,瑞士成為世界上有名的《主人國家》和世人稱羨的和平樂土。至於瑞士的金融業,嚴格安全地保障金融客戶的秘密;成為世界上有錢人,和其他國家貪污政客,和高官藏匿贓款的最佳去處。瑞士也為世界培養了許多金融理財的專業人才和展現金融業的優質競爭力。
為了維護瑞士金融業的品質和信譽,因此金融監理的相關法律,規定得很嚴格;以致於有些違法的金融企業的負責人和經理人,也法網難逃;被判有罪後,監獄就是人生的下一個歸宿了。流浪者還笑說,這些有錢人犯罪後;上帝也會在他們死後,拒絕他們去天堂;因為這些人是魔鬼的信徒,只能去地獄。他還用手指比上再比下;好像很有道理的教徒的酒後真言!
瑞士是歐洲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喀爾文主義(Calvinism)教派,又稱作【歸正神學】(Reformed Theology)教義的信仰流傳教區;以奉行保守自律而嚴格的教規聞名。在許多年以前發生在瑞士巴塞爾火車站(Bahnhof Basel SBB, Switzerland)的這場對話;流浪者和我,相遇不必是故舊,我也不是教徒;但是彼此都有互相理解的同理心,和同是天涯流浪者的隨緣善意;我記下來了,也成為一場人生遭遇和經驗。此外,我的法哲學思想啟蒙和教育,也讓我一直相信法律之前,人人是平等的。
但是,最近在台灣發生幾件有錢人和官爺的涉法案件,卻讓我的價值信仰和法律情感徹底地幻滅了。有錢的大亨財閥;犯罪明確的事實,竟然可以用繳交罰款,代替進監獄坐牢;那麼監獄要關那些人?不用想,也知道了。另外,有的大亨財閥,因為有錢,而認為意志不能順遂,就可以用法律控告,來製造社會的寒蟬效應;只要有錢的大爺們感到不愉快和被批評,則法律可以支配社會;而有錢階級就代表有公理?古人說,罪不上大官,刑不到巨室;不正是如此嗎?
更不堪聞問的罪惡,是國家的法律意志辯護人檢察官,竟可以只憑自己的個人立場和心證;取代法官的程序審查和實質審判,而自行擅為不起訴的決定。台灣已淪為無法治的財閥階級國家了。金錢和權力就是法津,也是統治;財閥亂政和鷹犬橫行,未來將更為嚴重,這是國政不堪,而法治水準日趨下流崩潰的不祥之兆!
看來,一切都是財富和權力在作惡,也在決定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和階級品味;這是歐洲黑暗中世紀,神權專政時代的《金錢贖罪化》的現代版。國家有這麼缺錢和愛錢?國家的品味,竟是如此地下流不堪,而自我作賤;以財富和權力的有無,來掏空人民對國家的信賴和情感。難怪,有權和有勢的大官和財閥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用權力和金錢操控法律和支配社會意識。當然,在這個沒有品味的國家,窮人的歸宿只能是監獄和地獄了!
《圖片來源: Wikipedia》
當日的研討課上,有一位研究產業和景氣波動的數理經濟學教授,提到一個現象;就是瑞士在二十世紀後期,遇到日本經濟迅速復興;日本有許多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在世界貿易市場上的佔有率名列前茅;尤其是汽車製造業和消費電子產業,所向披靡。瑞士的精密鐘錶和計時裝置產品,當時在世界市場上,被日本的輕巧便宜的電子計時產品取代,尤其是【精工舍】和【卡西歐】的電子計量裝置,成為了市場上的消費主流。
瑞士,以前專注於師徒傳承的傳統精密工業;在那個時期,似乎成了夕陽產業。許多以一生歲月,傳承祖輩交下來的鐘錶業的老師傅,無奈地被迫退休了;學習技能的徒弟們,也只好半途轉業了。聽來不勝唏噓!後來,鐘錶市場上的收藏愛好者,又回歸到有古典品味的傳統風格產品;有一段時期,瑞士的鐘錶業,竟然缺乏有經驗的專才;專業人才已經出現斷層和失落了。瑞士,必須再用多年的時光,重新建立鐘錶業專業人才的傳承體系。
當時我認為,在富裕的國家裡,也有無奈的社會底層;同樣地,窮困的國家裡,必有不知社會疾苦的富裕上層。於是,我說:"好啊!";就陪他們來到幾步外的自動販賣機,為他們分別投下了三瓶啤酒所需金額的瑞士法郎。三位瑞士人喜出望外,向我道謝;於是我也為自己也買了一瓶,就在附近和他們喝啤酒聊天。
他們曾經是鐘錶業的從業員工;失業又離婚後出來流浪而聚在一起。出於好奇心,我想知道,這個國家的窮人是怎麼看世界的;還有,什麼樣的人會被關進監獄?對了,在這個富裕祥和的國家坐監服刑,待遇應該不會差到那裡去?我就向他們提出相關的問題。
其中,一位年紀稍長的流浪者,似乎有好多心裡的話;被壓抑太久了,就藉著酒後吐真言的謝意說:在這個國家當不成《主人》又不願當《僕人》,只好當窮人了;流浪街頭交朋友,等待領社會救濟金;窮人未必比較會犯罪,頂多是酒醉打架鬧事,妨害公共秩序。至於被關監獄的人,則不乏有些是經營金融業的有錢白領階級;因為犯下了智慧型的金融舞弊案件。
為了維護瑞士金融業的品質和信譽,因此金融監理的相關法律,規定得很嚴格;以致於有些違法的金融企業的負責人和經理人,也法網難逃;被判有罪後,監獄就是人生的下一個歸宿了。流浪者還笑說,這些有錢人犯罪後;上帝也會在他們死後,拒絕他們去天堂;因為這些人是魔鬼的信徒,只能去地獄。他還用手指比上再比下;好像很有道理的教徒的酒後真言!
瑞士是歐洲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喀爾文主義(Calvinism)教派,又稱作【歸正神學】(Reformed Theology)教義的信仰流傳教區;以奉行保守自律而嚴格的教規聞名。在許多年以前發生在瑞士巴塞爾火車站(Bahnhof Basel SBB, Switzerland)的這場對話;流浪者和我,相遇不必是故舊,我也不是教徒;但是彼此都有互相理解的同理心,和同是天涯流浪者的隨緣善意;我記下來了,也成為一場人生遭遇和經驗。此外,我的法哲學思想啟蒙和教育,也讓我一直相信法律之前,人人是平等的。
但是,最近在台灣發生幾件有錢人和官爺的涉法案件,卻讓我的價值信仰和法律情感徹底地幻滅了。有錢的大亨財閥;犯罪明確的事實,竟然可以用繳交罰款,代替進監獄坐牢;那麼監獄要關那些人?不用想,也知道了。另外,有的大亨財閥,因為有錢,而認為意志不能順遂,就可以用法律控告,來製造社會的寒蟬效應;只要有錢的大爺們感到不愉快和被批評,則法律可以支配社會;而有錢階級就代表有公理?古人說,罪不上大官,刑不到巨室;不正是如此嗎?
更不堪聞問的罪惡,是國家的法律意志辯護人檢察官,竟可以只憑自己的個人立場和心證;取代法官的程序審查和實質審判,而自行擅為不起訴的決定。台灣已淪為無法治的財閥階級國家了。金錢和權力就是法津,也是統治;財閥亂政和鷹犬橫行,未來將更為嚴重,這是國政不堪,而法治水準日趨下流崩潰的不祥之兆!
看來,一切都是財富和權力在作惡,也在決定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和階級品味;這是歐洲黑暗中世紀,神權專政時代的《金錢贖罪化》的現代版。國家有這麼缺錢和愛錢?國家的品味,竟是如此地下流不堪,而自我作賤;以財富和權力的有無,來掏空人民對國家的信賴和情感。難怪,有權和有勢的大官和財閥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用權力和金錢操控法律和支配社會意識。當然,在這個沒有品味的國家,窮人的歸宿只能是監獄和地獄了!
《圖片來源: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