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摸過啦?!》
一位南部的農友客戶手機來電找我,留下台語語音,問候我過得如何?也祝願我來年更好。 台語的語境中,有許多趣味的眉角;尤其是南台灣草民的問候語;些許無奈中又帶有些,該怎麼對人說呢?卻又應從何說起的草根味。
我回電給對方,那方卻傳來他的妻子的回答,一位隨著丈夫多年辛苦農作的「嬤級阿桑」;於是,我順道問候被我敬稱「嫂字級」的「阿桑」;她回問候我,過得如何?我說:"摸過啦!"。
田野間傳來,她那爽朗地大笑,又親切地回我:「是啦!是啦!查埔人四界摸,…哈…摸過啦!?真爽否?」;這…「張飛」打「岳飛」;「唐飛」來代打;時空不對嗎!完全走味了。她將天下的男人都視為像「電車癡漢」的「怪叔叔」。
本來是一句典型的「得過且過」的問候語;男女之間的對話,卻可以捉狹戲謔一場;也反映著「草根味」,但求溫飽和健康即可的卑微心願。反正苦中作樂自嘲一場,就這樣,「草民式」的「送舊迎新」吧!
約個把鐘頭後,德國友人「Karoline」小姐來電洽公;並且問候祝福一番:"Alfred, wie geht’s Ihnen? mir geht’s immer sehr gut! "(Alfred,您好嗎?我一向很好);我想到了前一場問候的"摸過啦!";只是德語對話語境的「下意識」驅使我,回答:”Naja; aber ja! aber nein! es geht, aber nicht immer sehr gut! "(不是也是;當然!絕不!還好,但不是一直非常好!)。
好一場跨文化的問候對話,以「太極拳法」對上「單刀直入」;這幾年的「歐債危機」,德國到處伸出援手,成了四處送禮的「聖誕老人」;經濟的表現在歐洲是一枝獨秀,鄰國愈貧窮,德國愈富裕;人民對國力的自信也表現出來了。
只是,遠自萬里之遙,在過年之前的問候,台灣的「王小二」要過年了,竟然連一句"摸過啦!"的德語也說得很氣虛呢!國運在隧道內和在陽光下,人民的話語自信就是不一樣!
" 真爽否?"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是否?
我回電給對方,那方卻傳來他的妻子的回答,一位隨著丈夫多年辛苦農作的「嬤級阿桑」;於是,我順道問候被我敬稱「嫂字級」的「阿桑」;她回問候我,過得如何?我說:"摸過啦!"。
田野間傳來,她那爽朗地大笑,又親切地回我:「是啦!是啦!查埔人四界摸,…哈…摸過啦!?真爽否?」;這…「張飛」打「岳飛」;「唐飛」來代打;時空不對嗎!完全走味了。她將天下的男人都視為像「電車癡漢」的「怪叔叔」。
本來是一句典型的「得過且過」的問候語;男女之間的對話,卻可以捉狹戲謔一場;也反映著「草根味」,但求溫飽和健康即可的卑微心願。反正苦中作樂自嘲一場,就這樣,「草民式」的「送舊迎新」吧!
約個把鐘頭後,德國友人「Karoline」小姐來電洽公;並且問候祝福一番:"Alfred, wie geht’s Ihnen? mir geht’s immer sehr gut! "(Alfred,您好嗎?我一向很好);我想到了前一場問候的"摸過啦!";只是德語對話語境的「下意識」驅使我,回答:”Naja; aber ja! aber nein! es geht, aber nicht immer sehr gut! "(不是也是;當然!絕不!還好,但不是一直非常好!)。
好一場跨文化的問候對話,以「太極拳法」對上「單刀直入」;這幾年的「歐債危機」,德國到處伸出援手,成了四處送禮的「聖誕老人」;經濟的表現在歐洲是一枝獨秀,鄰國愈貧窮,德國愈富裕;人民對國力的自信也表現出來了。
只是,遠自萬里之遙,在過年之前的問候,台灣的「王小二」要過年了,竟然連一句"摸過啦!"的德語也說得很氣虛呢!國運在隧道內和在陽光下,人民的話語自信就是不一樣!
" 真爽否?"就是"自我感覺良好?"!?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