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打出原形」》
戰爭突然爆發,除了有野心的侵略者早已在暗中策劃陰謀外,許多人,尤其是歐洲人都没有想到,戰爭就在自認世界先進文明中心的歐洲,在後院的東歐上演。
二戰,或者歐戰、冷戰,或者「南斯拉夫內戰」結束以後的歐洲,「戰爭」只是遠在中東和非洲的新聞影像。如今,後院東歐,被忽略已久的北極熊俄羅斯冬眠後醒來,想要進食補身,可憐的烏克蘭成為被吞噬的首選獵物。 許多烏克蘭人既驚訝又傷心、哀怨,世界為什麼不出兵救他們?這也是許多人的困難,旁觀者眾多,互相看來看去,却只「春一支嘴」,只說不做。旁觀者的無能為力正是侵略者放膽的本錢。
歐洲,在東歐「非共化」,德國統一和歐盟成立至今,歐洲人享受承平的生活已習以為常,以為從此不會在自家再發生戰爭。忘戰必危!如今,俄國的總統普丁違反國際法所立下的國際秩序,公然侵略主權國家烏克蘭。
當代的希特勒再現,普丁的肇啟戰禍,讓構建德國和俄羅斯外交關係的前聯邦總理梅克爾既震驚也不開心,說出里程碑的名言:“俄國侵略烏克蘭,是冷戰結束以來歐洲歷史的深刻轉折點”。
以上這句話有自責和無奈的成份,德國在本次烏克蘭被俄國侵略的危機中,表現進退失據,毫無領導歐盟的擔當和膽識,何嘗不是梅克爾長期執政過度親近俄羅斯所種下的凝固惡果。可預期地,梅克爾已下台,但是她的東方政策,走過的外交路線,必然會被批判檢討。可惜!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