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論文」》

在中學時期,作文課上,老師傳道「寫作」。話從「文體」說起,大致上,文章的體質可分為「論說文」、「抒情文」和「應用文」。當然,還有詩情畫意的詩、詞、歌、曲和鳥話、花姿;…。老師以為,學生尚不諳世俗鳥事,所以「點到為止」,就僅以前三者來授業。

後幾項文體是俺隨興自學有成;所以,無師也可自通,多拜師多無益,師門的神學教旨乃自限學生的思想奔放自由,每一代的師父留一手,以致師門終至無可傳之道而後失傳滅門。不然,就是師徒相傳,愈學愈笨,成為「同溫層自慢」的笑話。

當前的時代精神,黨同伐異的現象,都是出自「文人相輕」,自認本家學問蓋世;以致浮世雨滴有詩境,竟是各家老師在傳道,口水亂噴如飛瀑。

俺就以當前浮世的熱詞「論文」先解釋何以有「抄襲」和「代工」之現象。其實不怪!「古典經濟學」指出,‘’市場的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後知後覺者的需求,有市場上提供的「抄襲」和「代工」可滿足,以節省一切自辦的成本。

論文的珍貴價值,始於業師和徒生的「師徒共業」;首先,在於題目和研究方向的原創;其次,寫作如興建大樓,結構必須穩重,材料用於支撑建構,補註如細項施工強化。前後相關的建構終能成就寫作者有所依據的論述,在論文答辯時應對有力。

附記:

大學時代,俺在台北市重慶南路和衡陽路口的「中華書局」的二樓,在經濟論文專書中發現一本博士論文的中文版,書名是「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臺灣研究叢刋第一O六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翻開後有當時尚未從政的「李登輝先生」自己的序言。

作者自述,原文係向米國「康乃爾大學」提交的博士論文,並得到一九六九年全米國「農業經濟學」最佳博士論文獎。看到作者的自述和自信的推薦,俺付出新台幣二十元買回家研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