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 《「一個人的時候」》

單人票、單人房、單人座•••,「定語」都是那個「單」字;「人」是作為主詞、被定義的主體指涉。何不說「獨自的」而說「一個人的」?這是為了顯示「人」的存在意義!

近三年來,為了「防疫」和「抗疫」,這個世界付出了許多代價;最普遍的措施是被隔離和一個人的自主管理,只要來自疫區或有過接觸疫者。人與人不再有共絆上的意義,彷彿天旋地轉的世界裡,由一個人去接受疫災威脅的事實;那是孤獨的和恐懼的情境和語境。

存在主義哲學曾論述:「人!;只有與同類聯結和共絆,才有情感上的存在意義。曾經一位天主教德國修道院裡的資深修女,被大姐大的院長下禁制令,獨自反省五天,懲戒她戒不掉的酗酒,在聖堂早課時宿酒未消,聖經倒持胡謅。

平日,這位修女負責範圍包括俺的生活空間的整理。多年來,、見面問候招呼,總不以為有異。直到她多日不見,詢問其他神職和修女都被告知:"不可說!"。

俺當時曾想到,佛祖「說法」,一時無解,弟子從記述的「如是我聞」也有成為「不可說」的懸妙。後來,有一天上午,修女出現在俺的房裡,回復工作矣。劫後重逢吧?俺致以關心多日未知的去處?

這位平日嚴肅的德國修女,帶著少有的清新和輕鬆的笑容,在俺面前手畫十字說:"我一個人的再生!從孤獨恐懼中,想到被拋棄;到了昨天出關前,想到今天,第一個見到的人會是您,就有重回世界的喜悅。這裡工作後,會去向大姐大院長述職報告懺悔反省的心得。過幾天的聖夜彌撒會向神職和姐妹們分享一個人的重生經驗。您也一起來參加聖夜彌撒吧!"

人,怕被隔離、那在神學語境中指涉被拋棄;相對於「聖嬰」在聖夜降生;人間至慘者,「棄嬰」也。俺近日常聽到德國之音播放宗教聖樂,尤其是巴哈(Sebastian Bach)的作品;有一種重生的靈性和喜悅。

思想起,那位修女見面時自述的再生喜悅的心情,記得當日已是十二月十八日,窗外正下著白雪;再一個星期,就是平安聖夜,白雪會愈下愈多。那位修女必定喜悦於回到人群,趕上一期一會的「大家樂」。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