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禁果的誘惑》

圖片
誘惑,如何而來?誘惑,是外在生成的嗎?在德國修道院客居多年,我曾經觀察和思考過神職修行的意義;宗教界有戒律,目的在於馴化浮動的慾望,堅定對教義的信仰。「他律」和「自律」,可以壓抑和化解內心的慾望,一種不容易被滿足的需求;重複地厭倦,填滿又再度厭倦的虛無過程。但是,實際的效果不大。教團成員犯戒的事件,依然存在。 放大到全世界的各路宗教,神職、僧侶,多有犯戒事件,只是未被揭露而已。這種現象,同樣地,出現在以高道德標準,自我標示,和以此規律成員的各類組織;犯戒而腐敗更是必然。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因此,既然如此,「天下烏鴉一般黑」;對這個世界,實在不必有美好的期望和苛求,反而可以讓自己好過些,不致於憤世嫉俗。 既然是人,就有人性的弱點;反正,社會早已沈淪;"大家錯,就是對?!";只看運氣好壞,彼時可以!為何此時不可以?見好就收,悄悄地退場,當然就可以!此時,這是「自律無用論」的無奈。這種心態,正是文化的層次高低;「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對於社會成員,究竟有何意義?社會的倫理標準是不一致的,是視運氣好壞而定。這是典型的「前現代」的、落後的「人治」的民粹文化;依人不依法。 若善於自律,則不見禁果。較人性的教育,始於啓蒙,莫教子女學聖人、上人,欺世盜名;父母、師長,自己不曾是聖人,就更不應苛求子女。更何況,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人,是抗拒誘惑的產物;只是,誘惑總是佔上風。誰也不知道,此時,不吃禁果,彼時,可能大口咬下禁果,還提供分享。因此,認清現實;禁果,一直存在;誘惑,始終是在心中的巨大挑戰。 個人,若無以堅持,以抗拒禁果的誘惑,也許有內疚或自責的可能,則那是良知仍在!如果,加入團體,尋求認同和歸屬;就有極大的可能,成為集體淪落而無從自我救贖;即使自我標示,為目標高貴的行善教團,憂時憂國的政黨、有教無類的學校、衛國保家的軍警、服務人民的政府、追逐利益的企業、愛情至上的戀人;最後的結局,普遍的經驗,就是「當自己」才是最好的出路。 自己的誘惑自己對抗;人生經驗讓我學到,個人的問題事小;進入團體,有了通關的共同語言和相似的價值觀,就得準備被教壞和學壞。這也是,為何最後,「自得其樂」就是幸福的原因。"我,想要做什麼?能夠做什麼?應該做什麼?最後,我是誰?";以上,是哲學上所理解的抗拒誘惑,拒吃禁果的自律檢定原則。如此,可以避免出現人生的慾望不能自求滿足,而向外尋求集體認同,卻換來...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阿婆騎雞」記事》

圖片
敗軍之將不可言勇!勝敗乃兵家常事!不過,輸到脫褲子,躲在「地堡」,顧不了「大內雞棚」,任由一群阿婆自行去攘雞;唉!唉!唉!這,…這實在太離譜了!只能說,潰不成軍;「童子軍」養雞,原來下場是「童子雞」;禁不起一群阿婆色誘,給騎上去,就這樣,我聖國堂堂皇軍,被阿婆繳械殲滅矣! 消息傳到「地堡」,皇上也莫可奈何!那群「攘雞」的阿婆;嘗經是皇上的「死忠」;早聞皇宮大內養有號稱「天下奇雞」的「阿伯奇雞」;早就想一窺究竟。孰知,皇上在「甲午內戰」敗逃,困在「」地堡」,無顏見「死忠」的粉絲。 「阿伯奇雞」,可以載人;皇上自個兒,也僅騎過一次。不過,很不幸,不知是否水土不服?還是跟皇上的八字不合;竟然沒多時候,就掛了一隻。嗚呼哀哉!皇上,為了「阿伯奇雞」不給面子;就交給曾經「偷吃熟女」被抓包,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大內御廚」「阿雞師」統管。以雞管雞,同一掛的;應該什麼都好說。 只是,「阿雞師」曾經栽在「熟女」手下;這下子暫時學乖了;陪著皇上韜光養晦,只敢跟男人打交道;養雞的「鳥事」,就請那些紙上談兵,不曾實戰驗證過實力的「皇家童子軍」代管;平日摸雞逗雞,不亦樂乎。 當兵,只養雞,羨死一大掛吃敗戰的步、戰、砲、正規皇家陸軍。即使,專責替皇上養「戰鬥鳥」和「食人魚」、「青蛙」的皇家空軍、皇家海軍和「蛙兵」,都眼紅了。等著看「童子軍」被收拾。「騎雞」能打戰?才「奇蹟」呢!「騎大象打戰」,還差不多哩! 真是「莫非定律」,等著看出包,就包準跑不掉!一群阿婆,打扮得很那個;竟能讓「童子軍」很這個;以為讓阿婆體貼一下,就可以那個這個。悲劇,就這樣發生了;阿婆竟然學偶象,我「天龍聖國」皇上耶,看哪!「騎上奇雞」矣!還吃好相報,公諸於世;這下子,舉國嘩然。 消息,傳到原產國「米粒尖帝國」之「八角大廈」;驚動其「總兵大人」;Oh!買God!「阿婆騎雞」?Very Water!Playboy!

園藝生活筆記 -《清明花草》

圖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以上這段美文佳句,是我在中學時代讀到《文選》,而烙記至今未忘;在每年的暮春時節,是自己在園藝生活中的理想意境。 原文,《與陳伯之書》是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招降書」;江南故鄉的春景,如此地引人思愁;尤其,來到暮春時節,北風未盡,南風初起;乍暖還寒,時雨節氣,植物冒出花色生機;大地展現萬象更新的氣象。誰,能不思故鄉? 「南朝梁國」的「中書侍郎」「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敘景以招降「背梁投魏」的「陳伯之」。較之「霸王別姬」,「項羽」被困「垓下」,夜裡,隨「霸王」出征,逐鹿天下的江東弟子聽到「四面楚歌」,一時淚如雨下的悲壯;《與陳伯之書》,是另一種動之以情的鄉愁。 植物為伴;花果,招來蟲鳥,營造生態友善、生命和協的四季意象;心之所在,就是我思念的故鄉;遊過浮生的世界,安居生存的故鄉;這裡,就是人的土地聯結。「清明」,是「春分」過後十五日的節氣;南風和北風的交會,讓這個節氣落在暮春而出現當日晝晴夜雨。確實,雜樹林中綠草黃花,好熟悉的豐盛春色。 「清明節」之意義,在於慎終追遠,傳承祖德;看到枇杷樹上結出金黃色的果實;回想去年「大寒」節氣初生的花蕊,我曾懷疑,枇杷花能否渡盡冬寒,結出善果?如今,生命自證有活下來的意志力;果肉留給鳥兒啄食;果核就任其落地發芽;等待未來吧!兒孫,自有兒孫福;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哲學人生筆記 -《不爭氣的孤兒》

圖片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大黃蜂」戰鬥機,飛經台灣領空附近;據說,發生了機械故障,而實「施預防性迫降」在「我國」的「台南」軍用機場。平常,人身難免有毛病;更何況,人造物飛機,難以抗拒地心引力,飛來怪怪地,趕緊找個地方迫降,讓飛機去檢修,也在所難免。 只是,「我國」當「孤兒」久了;盼望「爹娘」來相疼;那怕外國人「搞飛機」,迫降借過,也可以眾說紛紜,以為爹娘回心轉意來相認了。自卑,一種精神疾病,期待「關愛的眼神」而不可得,而有被棄養的恐懼。 當「我國」的高官權貴,暗中擁有「美國綠卡」,家人具有「美國公民權」;美國軍機,應該不是迫降,而是來宣示主權的,保護在台灣出任高官或權貴的美國人。「愚人節」飛來的「大黃蜂」,應該讓更多台灣人更想當美國人。 真好!美國政府和美軍,總是心中有美國人;千方百計地想安撫那些在台灣的美國人。尤其,美國的報稅期又到了;「大黃蜂」機械故障而送修,要花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但是冒著「搞飛機」的風險,迢迢飛來迫降。美國納稅人,會感心的,納稅也甘願。 中國,不會,也不敢「搞飛機」來台灣迫降,怕被「勇敢的台灣人」說成「起義來降」;只敢空喊:沒有一個中國,地動山搖;生活在地震颳風帶的「勇敢的台灣人」,想忍住不笑,很難。看來,還是美國大方,既不說:沒有一個美國,地動山搖;就有很多「假台灣人」,千方百計地跑去當「真美國人」了。 孤兒的自卑和「怨羨交織」的德性,其實,「德不孤,必有鄰」,多年來,大國崛起的中國,「地動山搖」,讓不少「愛美」的中國人,很流行到美國,生產「真美國人」。孕婦,怕「地動山搖」,動了胎氣,而美國是「好產地」,可以生下「美人」。「愛美」,又可以炫耀,「美人」耶! 「愛美」,是人的天性!「大黃蜂」迫降台灣;據說姿式很美,讓很多「孤兒」聞風而至,日夜守候,想一睹為快;當美國人真好!祖國來的軍機!。街坊相傳:"「美機」來宣慰美國人了!好美!",有些美國人「貴婦」,另闢蹊徑,組團進「雞棚」玩另一種祖國來的「阿婆奇雞」,還可以拍照打卡,又可以氣壞那些只能遠看「大黃蜂」的「孤兒」。 誰說,人生而平等?自卑與高貴,互為身影;前者偷窺,後者炫耀。

哲學人生筆記 -《無題》

圖片
在數位時代,資訊泛濫,卻是孤獨與沉默;在網路上,使用者總想要在那浩瀚的時空裡提供些什麼,或得到些什麼。放眼看去,似乎手持行動裝置,手指滑動不止;空氣中有一股沉默的悶,也有陣陣的孤獨和疏離。其實,得到的資訊,只是這個真實世界的滄海一粟,冰山的一角。 網路的搜尋引擎大肆發威,卻也僅能在有限的條件設定下,找到若干,似乎或好像,卻又不確定,是否管用的資訊。這個世界,正在發生「溫室效應」,「地球暖化」;另一方面,世界的情感溫度,有下降的趨勢。親人朋友現在如何溝通交流?應該是大多靠網路聯繫了;見了面,也是徒然,依然是滑動行動裝置。表面上,這是一個資訊焦慮的世界:想知道,又怕被隱沒。 長期閱讀的習慣中,我注意到,網路資訊愈來愈「無題」,也就是,資訊提供者急於表述現象,卻無從掌握中心思想。也許是三言兩語,也許是幾張相片,或是一段影片。資訊提供者,所提供的內文不再是主體,而「自身」才是網路上的主體。許多國內外的媒體,急切的發佈短訊,提供現場的素材原味以搶時效,卻難以歸納內容給出一個適切的「標題,」只好留空白,讓閱聽者自己去想像。 科技帶動文明進步,卻伴隨著「裸體」。「標題」,是文化現象的「索引」;也是表述思想的「起點」。回想一下,我們在學生時代,是如何學習作文和演講的?老師不正是下個題目,讓學生去天馬行空地發揮思想的表述能力嗎?畫家作畫也有「主題」。即使非常抽象的畫作或藝術創作,至少也會標示「無題」吧!? 文明的社會對話, 「標題」 就如同市街上的路標街名,讓人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何去何從?《無題》,是茫然;也將走向虛無。古樸溫馨的社會讓人溫暖,緬懷古典;其實,原因就在於「人味」;也是人際情感的溫度。給個題目吧!哲學始於發問!

人生故事筆記 -《浮生路》

圖片
書寫,是沉默的對話;對自己,對世界,更是對歷史時空的對話。從中學時代開始,我就養成隨筆記述的習慣;以前的書記,就是一枝筆和一本畫本,可以畫,也可寫。 但是,書寫僅限於自己一人的時候;思考問題的浮光掠影。若與友人對話,我從不書寫記述;而是知無不言,盡量對話;所依靠的,是情感、記憶和表述的能力。傾聽和表述,形成真誠的對話,這是對與談者的尊重和禮貌;可以在當下留存美好的印記。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浮生路,有所得,輒記述烙下人生的風景;積少成多,終能成就一家之言。學生時代,看過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片,憑著一枝筆在紙上推論驗證宇宙時空的「相對論」;宇宙觀和時空的奧妙秘密,盡在科學巨人的思考中浮現,躍然筆下和紙上的符號與文字。 這份物理和數學的純美的感受,是我到了在德國求學時,以「經濟數學」和「微分方程」,推算經濟現象的演替結果;那時候,我不得不迷上那種理性的數學之美。更意外的收穫,是讓我認識,書寫時,加上情感,也可以成就感性之美。詩與繪畫、音樂的世界,更是美不勝收。原來,是美的誘惑在帶領文明的前進。 數位時代的雲端儲藏,更提供了我存取書寫的即時便捷,而有不限定時空,也能源源不絕地記載「浮生風景」。看著數位雲端的筆記文章的索引序號,即將到達「一千」的里程碑;換算成文字數,也即將有百萬言了。很欣悅啊!無紙的時代,數位書寫,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去,言之成理,不受制於人和市場;書生之見,不乏成見、偏見;但是,偶有先見,也是浮生之幸。 相關文章索引: 1. 導遊故事筆記 -《我的台灣空間意象》 2. 哲學人生筆記 -《一枝筆的視角》 3. 人生故事筆記 -《思之華,始於情書!》 4. 哲學人生筆記 -《在鄉愁與足跡之外!》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蘇格拉底」記事》

圖片
「天龍聖國」之「甲午內戰」,我「皇軍」以敗戰收局。皇上,退困大內「地堡」;羞愧惶恐交加,日子怎一個「悶」字了得。 當然,皇上不悶,而是想知道,有那一個蛋頭奴才發悶;皇上想找來開導,堅持百忍以圖謀反擊再起。據說,皇上還是「太子」時,曾任職我「聖國皇軍」之「輔ヘ」;就是讓小兵想開一點,快樂去打仗,不准悶下去而影響戰力。這項專長,也是皇上為何始終「自我感覺良好」的原因。 說的也是,天下無難事;遇到了,不去碰;或者就讓狗奴才去碰就好;誰教自己是皇上!皇上耶!天下,還有什麼難事,干皇上什麼鳥事?事情原委是這樣的 : 「逆賊」攻克京城後,坐地稱「王」;還算有良心,不稱「皇」;蓋天下草民,多年來被皇上惡整,聞「皇」色變。 不過,無論如何,京城大小事,還是要「逆王」接手,誰教「寡人」皮癢,只因為吞不下「官逼民反」之鳥氣,憤而揭竿起義,也就莫名奇妙地入主「京畿」。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四處尋找「大內皇糧」,卻愈找愈氣。 據輸誠交心的「大內公公」透露,皇上當朝時,曾大賣皇糧給市賈奸商以充軍費,去平天下饑民之變亂;寧打內戰也不賑荒;這可算是一級戰犯。 「御廚」「阿雞師」,聽聞此大逆不道之事,想到自從「偷吃熟女」被「狗仔隊」披露於天下後,被迫與皇上困在「地堡」內共體時艱。平日,「十全大補」,被皇上吃膩了;就自個兒巧手桿麵皮包水餃;只因同是天涯淪落人。 其實說來,「偷吃熟女」,其實也不算大逆,天下男人多不安於室;自個兒的「拙荊」早就不計較了;天下草民所取笑者,乃是「偷吃熟女」的技術太差了,被抓包了;枉為男人。困在地堡,只因怕皇上餓肚子,順道相互取暖,圖個忠心死奴才之虛名。 只是,「御前行走」多年,「阿雞師」見識了皇上「一推二五六」的功夫,心寒矣!蓋皇上吃飽撐著,一日三秤龍體;稍有飽脹,動輒怒罵「大內」和「府中」之眾奴才混吃等死,陷皇上於不之義昏君,淪為「廢帝」千古罵名之歷史地位:"盡是奴才,負朕!…,朕,皇上耶!天子也,百世不出之奇才;朕乃「聖國」之皇上耶!豈能管鳥事耶?朕,!@#$%^&*..乃「仲尼」後學,又內外兼修;平日奉行聖人之學不渝:蓋「孔聖人」嘗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況且,西哲「蘇格拉底」亦有名言,"若問余知何?余,只知,余一無所知!"。嗚乎哀哉!朕坐有天下,乃天命也,民賤也。朕,皇上耶!朕僅知,國事,鳥事也!天地滄茫,偶聽鳥啼,豈知 啥 鳥...

園藝生活筆記 -《天人合一》

圖片
也許是天意!?終於忍不住了!暮春的時雨霏霏,在低空迷漫的晨霧中,只隱約聽到「白頭翁」鳥的啼唱,有幾分悲涼;濕涼的清晨,沒有昆蟲可啄啊! 桑樹上,結實飽滿掛枝頭,有大部份的「桑椹果」,已經成熟變黑色了;我刻意不去採摘,就是為了在下雨天,留給鳥兒備用。看來.很甜的「桑椹果」,不合鳥意。 可是,掛在樹上,風吹雨打而落地,不是太浪費天意恩典了嗎?於是,戴上斗笠,披上雨衣,換上雨鞋;趁鳥不備,就讓我前去爭食吧!很快地,伸出「無影手」,見黑即摸,竟然早餐的用量足夠了。 感恩啊!自己是如此地宅心仁厚,忍住多日的口腹之慾,克制垂涎欲滴的貪念;到了最後關頭,鳥兒不吃,我才出面收拾善後;既沒有浪費美果,也終於實踐「天人合一」的境界。 反正,自己只要想吃,不怕找不到自我感覺良好的理由!

世界小事筆記 -《阿拉伯之春》

圖片
春天好辦事!動物發春求偶,爭奪地盤;人類也差不多!世界流氓、地區角頭互爭地盤;一群惡棍,早就想上場打架。 據說,平常勾心鬥角,「奇摩吉」旱就很不爽了;平常就是讓那些「小的」亮傢伙砸店,雞犬相聞,貓狗跳牆。流氓角頭發現,在「小的」後面撐腰,銀子花了不少,卻局面失控;不得已,受不了;自己也失控了。進埸吧! 暮春三月,阿拉伯半島的沙漠綠草不易生,只見黃沙蔽日;朦朧之中,「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15萬「遜尼派穆斯林」大軍,午夜剛過,進軍半島南端的庇護國「葉門」,展開對「十葉派穆斯林」的「青年運動」民兵的「反政變」的事事行動。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針對的宿敵,當然是1979年「伊斯蘭革命」成功後的「十葉派穆斯林」建立的「伊斯蘭共和國」伊朗。美國和歐盟,多年來在「波斯灣地區」,受夠了伊朗的氣,終於很欣慰:在「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結合週邊一些「失敗的國家」,蘇丹、埃及、約旦,甚至巴基斯坦,一同行動,撂人打群架,好不熱鬧!又可以賣軍火,炒油價了。 反正,這是「阿拉伯的春天」;別地開花,這裡開火;死傷都是「穆斯林」子民;只是不同派別而已。世道現象,站高地看馬相鬥,總覺得有些不捨! 台北市長「柯P」抱怨:"他說的「公共政策」沒人理,只注意他的老婆!";已經不錯了!「阿拉伯的春天」,說和平,沒人理,只注意地盤利益別搞丟了!人在福中,不知福;當官,就容易大頭,胡言亂語。人民,就是這樣的水準,奇怪嗎?

世界小事筆記 -《「國父」之名》

圖片
家,有家父;國,有國父;無父之人,稱孤。父的形象,看人而異;總是男人獨冠;不論是否有婚姻,只要會讓女人懷孕,就有父的身份。「父不詳」,是世間有些人的不幸。 父系社會的法律,強調和保障父權的支配優勢,就是男人的統治不可被顛覆。因此,有國父而無國母,就讓國家成了荒謬而諷刺的存在。父權優勢,是十足的封建意識,鼓勵男人更保守反動。 男人,守不住褲帶,就可能到處捻花惹草;萬一,這個男人正好不幸,很偉大,當上了國父,他自己也不很清楚,名下子女是不是他所出?這也是國母難產的原因。更何況,當上國父的男人,若又換了一個牽手相好的;則全國人民將被迫更換國母;成了日文中的義子和義母。國母難產,原因在此。 國父,是荒謬的男權和父權的保障。個人,曾對國家社會有偉大的成就,被冠以國父,那麼這個國家和社會都稱不上進步和共和,而是封建帝制的殘餘變異。國父走了,留下一群茫然的稱孤子民;這就是仍然堅持「鞭刑」的「亞洲價值」,可以被稱道發揚嗎? 主權在民之民國,民主共和之國;有「國父」之名,是對廣大人民的不敬和不倫。

詩人之國筆記 -《春之惑》

圖片
  在靜中的美 / 意在詩境 / 在思中的意 / 歲月不老 / 存在其中 , 逐漸的, …/ 輪迴的生死 / 春雨,下出一陣新意 / 天空,原來不是舊的, … ! / 天意,什麼意思? / - 《春分之後》 -

哲學人生筆記 -《春雷雨水》

圖片
久違了!「乙未羊年」,大地等待的春雷;盼望多日的雨水;來吧! 生命,是世界的水;可以是水滴,可以是小溪,大河、浩瀚的海洋。當然,生命也可以是天上的雲和雨! 水,化學分子式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所構成;世界的生機,就從此出發;各種生命的活力,用水來滋養;陽光和空氣合作,來互相成就生命的發展。生命的一切意義,都在於,有水,空氣和陽光,才能存活下來。 人的精神發展,除了有機物質形成的生機;還需要知識在身,才能成就世界文明的進化。知識,始於提問;理性探索,編織意義之網。生活,是個人的,也是世界的。意義,是無限的;一切由自己定義;從這裡出發;拋向蒼穹宇宙,又回到人這裡。 世界,為我而存在!幸福,... ;由自己去追求!

世界小事筆記 -《惡棍與雞蛋》

圖片
「強權就是公理!」,這句話,是世道惡棍的信仰;到處要人交心表態臣服屈從;不從,就天搖地動! IS國攻城掠地,逼異教異派改宗,否則格殺或為奴。這正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和對人類尊嚴的賤踏。只有IS國如此嗎?不,世界上的大國,那些所謂的大國,更是如此;要小國表態,必須照它們的意思;否則,看著辦,走著瞧。 實力使然嗎?很大,讓人害怕嗎?不!道德和真理面前的小人而已;是不值得理會的。戰略上,輕視它們!戰術上,雞蛋對付它們,即可。「後冷戰」時代,大國小人當道,一群年紀不大的權力新貴,耀武揚威,不知和平的可貴,更不知奪人意志之可惡。 雞蛋雖小,其用大矣!長久以來,雞或蛋,誰先有?一直扯不清。因此,二者和平共存,就合稱「雞蛋」;生蛋的雞,則稱為「蛋雞」;這就是「雞蛋共識」。 惡棍,其實很沒膽;只想要有面子,卻怕被扔雞蛋;那是會被嘲笑 的 和成就歷史地位的。世道行,何必有什麼「鳥共識」;能呼吸才是真的!不妨想一下,「雞蛋」之名的由來;雞蛋之內在,才有營養價值。 至於那些叫作紅旗、藍旗或白旗的;就是一群拿惡棍的好處,不得不出來隨便三言兩語,表演龍套的幫閒之輩而已。 俄羅斯大使嗆丹麥:不得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的「神盾」防禦系統,否則,俄羅斯將賞丹麥以核武飛彈。 先有矛,才有盾;小國竟然不許備盾!這是典型的惡棍語言。只想賣盾的大國,更是不懷好心的惡棍一隻。賞惡棍以雞蛋,雞,會傷心嗎?應該不會!再生就有,正好如此可證明,有雞才有蛋。

園藝生活筆記 -《又見紅桑果》

圖片
春天,不僅花兒爭艷;有些會結漿果的植物,也帶來自然風味的樂趣。家庭果樹植栽,讓欣賞花色和採收果實,成為家園生活的悠然自得。歷經季節更迭和時序川流;無中生有,看著果樹植栽在用心照顧後,結實滿樹;除了植栽特有的果實色彩,對比綠葉的鮮明外;果實飽滿多汁,引人垂涎欲滴。好一場上蒼對我犒賞的豐收啊! 早餐所需的水果,至少有一款可以自家嚐鮮了。想得好美!其實,鳥兒肯定會比我捷足先登;頂多只留幾顆殘果,恩賞給我哭笑不得。沒關係,一切都是天公伯的意思;人不與鳥爭食;它們經常飛來果樹上先捕蟲;待果實成熟了,自行啄食,也算是有功得賞,年度分紅,應該的! 紅桑果,在我的童年時代,母親曾經教我唱,她在「公學校」,日本老師教唱的童謠「紅蜻蜓」;母親還曾為我解讀歌詞中有:"山野田間、背上小竹籠裡的桑果,都已化作無影的夢(山の畑の、桑(くわ)の実を 小籠(こかご)に摘んだは、まぼろしか)"。印象,因此深刻留在我的記憶中;桑果是會消失的。 又見紅桑果的暮春三月,也正是「白頭翁」求偶、築巢、育鶵的季節。鳥兒的食量需求多;捕食昆蟲靠技巧和運氣;桑果,鮮紅奪目;鳥兒就自行取用去了。上蒼,有好生之德;家庭園藝的外部生態哲學就在其中了。人與鳥兒,都是「共世」的存在;又見紅桑果,對我的意義,是回憶陪伴母親合唱「紅蜻蜓」的幸福歲月。 相關文章的索引: 人生故事筆記 -《紅蜻蜓與桑果》

哲學人生筆記 -《小犬愛吠》

圖片
一位住家附件的鄰居女主人,平日相遇,彼此招呼問候。漫長冬季,有兩三回,我注意到,她包裹身軀的寬鬆長大衣,藏不住小腹鼓脹的喜悅。好事啊!在人口出生負成長,而被首都市長認為是「國安危機」的焦慮和困惑中,女人的「一絲孕味」都是國家的「生機」。 總覺得怪怪的;見到她的丈夫,也不知該不該恭禧?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妻子有孕,丈夫通常很心虛,而怪裡怪氣的,表情會害羞而不自然,以為在世人面前,罪證確鑿,他就是「鬧出人命」的「肇事者」。男人怕負責任,是天性;也恐懼養了別的男人的種;當了「義工爸爸」。 春天來了,我又遇到「孕婦」了;只是輕鬆地改著春裝了,手中抱捧著一隻「馬爾濟斯」犬。咦…,我誤判了;還好,冬天裡,只有噓寒問暖。如今,知道了,誤會一埸,只是恐怕稱不上美麗。見到女人抱小犬,視如己出;我也就不吝「人狗同讚」又「+1」。 只是,小犬不知好歹,竟然對我「吠兩聲」,不知什麼意思?Speaking Doggy Language?好吧!我也得看主人的面子,說:"哇!歡迎來到世界!「好猛」的小狗!” ;主人,只顧安撫小犬:"師兄,乖乖喔!…@#$%^&*!"。What?... ,什麼?... 跟什麼…嗎?師兄,…感恩喔…! 告別後;搭上捷運,想到「人狗奇緣」;人生的經驗啓示:"小犬愛吠"。"師兄"!原來這隻小狗是公的!怪不得!世間,有自卑感,而從小被寵壞的男人,喜愛在女人懷裡,向靠近的男人展現威猛氣概,不許侵犯他的地盤。 「小公狗」,也是如此吧!"我吠,故我在!"。小犬,見面三分情,「吠兩聲」;看來是哲學語言,訴說自己存在的重要性。那麼,似哲學家的貓,又如何展現自己的存在?沒有女主人在旁抱抱,只好DIY,自己抓癢癢!"師兄"!有勞自己了!

詩人之國筆記 -《快點》

圖片
從起點開始的旅程/ 迷茫的空間/ 無限高遠的蒼穹/ 立足點,就是起點/ 期待,那外向的可能/ 等待的,到達另一點/ 機會,好與壞/ 那是兩點/ 取捨,決定那一點/ 放棄另一點/ 後悔,離開原點/ 回頭與否/ 後悔,或不後悔/ 也是取捨/ 總在兩點之間/ 迷失的原點/ 回不去的時間 找不到的空間 媽媽來!不急!/ -《命運紅綠燈;慢點!》-

人生故事筆記 -《未說完的小故事》

圖片
歐美國家的家庭文化,經常表現在重要人物的溫馨話語,一般的場景,總統或國王,在重大節日前夕的「爐邊談話」,感性溫馨 而 有些童話的催眠效果。 有一位德國友人,談到現任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女士,已經在位多年了,依然普受人民的愛戴和支持;友人建議我,多觀賞「梅克爾」女士的演講。那才是多年來,德國社會穩定而安全地發展,經濟表現的成就不凡的原因之一。 多年來,我也是「梅克爾」女士演講的固定閱聽者;談上「死忠」,卻是以男人的角度,去欣賞一位在平凡中流露傑出和堅強意志,又善於對話溝通的女人。友人和我,都同意;或者說,是共識;就是女人當家,有母親持家的穩定和溫馨。 「梅克爾」女士的「高地德語」,又似帶有些微個人風格的口音;婉約道來,好像在訴說顧家的大小故事;總讓人有,說得有道理,又沒有碎碎地唸個不停,而讓人想逃避的衝動。相反地,還會說服自己,接受母愛的溫馨叮嚀,和媽媽持家的辛苦,更產生理解和信任。 友人提到,她小時候,母親總會定時地催她就寢,條件是,說個「小故事」給她聽;這是母女之間的「共識」;只是,母親在她上床後,就要她閉上眼睛專心地聆聽;然後開始:"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好像在唸咒語一樣。 所以,她天真地以為,說小故事,就是’說故事,…不停地說故事,…"。等到啟蒙上學後,老師要同學們回憶,說個以前聽到的「小故事」,與其他的同學們分享。她唯一能說的「小故事」,就是"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 老師以為她有「口吃」;於是找她的母親到校理解。終於,在家,母女對話後,母親說:"當你聽到,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就入睡了,…;好甜蜜可愛!所以,後面,還想對你說的故事內容,只好留待次日晚上再說。那知,故事一直沒有全部說完"。 當然,此後,母親改為鼓勵她,自己去多閱讀故事書和學習欣賞美術的名畫作品,看圖說出背景故事;也更密集地去親近「德奧風格」的古典音樂,學習聆聽弦律所表達的音符和節奏的美感。 友人說,自己成了母親後,自嘆符合心理預期的說故事的催眠,已經失效了。她懷疑,現在的幼兒食品,可能摻有催熟的成長素;孩子的社會化提早了。床邊,為孩子說小故事,已經無法三言兩語就達到催眠的效果了。 人的成長和成熟,是一去不返的,這就是時間的不可逆的特性。有幼兒想聽故事,大人卻說不上來;是時代的貧乏吧!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啃指補奶」記事》

圖片
精神醫學上的分析,動物的特殊行為,總是表現在肢體語言上,例如啃指甲、眨眼睛、緊握拳、轉筆圈、彈指雷的小動作,都可以追溯到嬰兒時期的吸吮奶嘴的生理需求的殘餘;或者說,是「斷奶不全」。 男人在成長的環境中,陰盛陽衰,女多男少,缺少自我的意志;成長過程中的發展方向,都是外造的,被安排的;男孩在成長中,受制於婆婆、媽媽、姐妹、女友的期待,難免形成意志不集中;憂柔寡斷,什麼都想擁有,卻又患得患失的焦慮;最早是獨佔奶嘴、然後是獨享玩具、然後又是期待自我的利益和權利,以及權力;不懂得分享的精神意義。 想要的太多,能珍惜和善用的,又太少;於是,精神上出現意志不集中,胡思亂想,慾求不滿;吃不完仍想帶走;小動作就不停地出現了;眼前的手指末端的指甲,其實,代替了抓不到,而遠在天邊的彩霞。心事難免;難以開口的,必會向四肢末端和眼神逃去;最後壓抑不成,只能動手動腳,不是逃走躲避,暗佈地雷,玉石俱毀;不然就是暴跳如雷,歇斯底裡。女人,見過「這款男人」嗎? 職埸上,最常見到失控的長官,說是暴君,不如替他或她,回想嬰兒期和童年期的樣子。王朝歷史上的皇帝,大都是昏君;史書上的定位,通常有一句:"生於後宮,長於女人";這是敘實;每個人,都是母親懷胎十月所出;唯一的身體聯結和心理依賴,就是「生母」。只是,生而缺自養,而假手其他的女人,或公公;作為生父的父親,天高皇帝遠,少了男人的牽引和可作為學習和超越的對象;日後登基,難有作為;一代不如一代,終於傳到末代皇帝,江山也沒了。 家庭如此,企業如此,政府和國家如此;盛衰互換時空。人生,生不逢時;盛世沒你的;衰世有我的;但是,無論如何,人總要活得像個人!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