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浮生路》
書寫,是沉默的對話;對自己,對世界,更是對歷史時空的對話。從中學時代開始,我就養成隨筆記述的習慣;以前的書記,就是一枝筆和一本畫本,可以畫,也可寫。
但是,書寫僅限於自己一人的時候;思考問題的浮光掠影。若與友人對話,我從不書寫記述;而是知無不言,盡量對話;所依靠的,是情感、記憶和表述的能力。傾聽和表述,形成真誠的對話,這是對與談者的尊重和禮貌;可以在當下留存美好的印記。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浮生路,有所得,輒記述烙下人生的風景;積少成多,終能成就一家之言。學生時代,看過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片,憑著一枝筆在紙上推論驗證宇宙時空的「相對論」;宇宙觀和時空的奧妙秘密,盡在科學巨人的思考中浮現,躍然筆下和紙上的符號與文字。
這份物理和數學的純美的感受,是我到了在德國求學時,以「經濟數學」和「微分方程」,推算經濟現象的演替結果;那時候,我不得不迷上那種理性的數學之美。更意外的收穫,是讓我認識,書寫時,加上情感,也可以成就感性之美。詩與繪畫、音樂的世界,更是美不勝收。原來,是美的誘惑在帶領文明的前進。
數位時代的雲端儲藏,更提供了我存取書寫的即時便捷,而有不限定時空,也能源源不絕地記載「浮生風景」。看著數位雲端的筆記文章的索引序號,即將到達「一千」的里程碑;換算成文字數,也即將有百萬言了。很欣悅啊!無紙的時代,數位書寫,只要自己認為過得去,言之成理,不受制於人和市場;書生之見,不乏成見、偏見;但是,偶有先見,也是浮生之幸。
相關文章索引:
1. 導遊故事筆記 -《我的台灣空間意象》
2. 哲學人生筆記 -《一枝筆的視角》
3. 人生故事筆記 -《思之華,始於情書!》
4. 哲學人生筆記 -《在鄉愁與足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