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未說完的小故事》


歐美國家的家庭文化,經常表現在重要人物的溫馨話語,一般的場景,總統或國王,在重大節日前夕的「爐邊談話」,感性溫馨有些童話的催眠效果。

有一位德國友人,談到現任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女士,已經在位多年了,依然普受人民的愛戴和支持;友人建議我,多觀賞「梅克爾」女士的演講。那才是多年來,德國社會穩定而安全地發展,經濟表現的成就不凡的原因之一。

多年來,我也是「梅克爾」女士演講的固定閱聽者;談上「死忠」,卻是以男人的角度,去欣賞一位在平凡中流露傑出和堅強意志,又善於對話溝通的女人。友人和我,都同意;或者說,是共識;就是女人當家,有母親持家的穩定和溫馨。

「梅克爾」女士的「高地德語」,又似帶有些微個人風格的口音;婉約道來,好像在訴說顧家的大小故事;總讓人有,說得有道理,又沒有碎碎地唸個不停,而讓人想逃避的衝動。相反地,還會說服自己,接受母愛的溫馨叮嚀,和媽媽持家的辛苦,更產生理解和信任。

友人提到,她小時候,母親總會定時地催她就寢,條件是,說個「小故事」給她聽;這是母女之間的「共識」;只是,母親在她上床後,就要她閉上眼睛專心地聆聽;然後開始:"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好像在唸咒語一樣。

所以,她天真地以為,說小故事,就是’說故事,…不停地說故事,…"。等到啟蒙上學後,老師要同學們回憶,說個以前聽到的「小故事」,與其他的同學們分享。她唯一能說的「小故事」,就是"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

老師以為她有「口吃」;於是找她的母親到校理解。終於,在家,母女對話後,母親說:"當你聽到,說故事,…說故事…,我正在說故事,…,就入睡了,…;好甜蜜可愛!所以,後面,還想對你說的故事內容,只好留待次日晚上再說。那知,故事一直沒有全部說完"。

當然,此後,母親改為鼓勵她,自己去多閱讀故事書和學習欣賞美術的名畫作品,看圖說出背景故事;也更密集地去親近「德奧風格」的古典音樂,學習聆聽弦律所表達的音符和節奏的美感。

友人說,自己成了母親後,自嘆符合心理預期的說故事的催眠,已經失效了。她懷疑,現在的幼兒食品,可能摻有催熟的成長素;孩子的社會化提早了。床邊,為孩子說小故事,已經無法三言兩語就達到催眠的效果了。

人的成長和成熟,是一去不返的,這就是時間的不可逆的特性。有幼兒想聽故事,大人卻說不上來;是時代的貧乏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