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 《「自欺自誤」》

人生,來到世界,始於語言!學習語言和學會使用語言,就可以為自己編織「意義之網」;在自己的一生中,不停地修補破損的部位。 若「意義之網」已經破損無救了,就逞強自欺;結果,必然自誤,成為了浮世笑話。浮世有許多「笑例」;昨日,俺收看 「France 24」的一場「俄羅斯」總統普廷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元首會」後的「國際記者會」。 現場,出席者大多是俄語的媒體人;法國的「France 24」提供了俄語翻譯成英語的服務。對自己的俄語人的受眾,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在烏克蘭的戰爭,必然是「失敗也是成功的!」的自欺;有不能實話實說,面對「戰敗事實」的遮掩。 戰爭,必然是主觀意志敗於客觀情勢的殘酷後果;戰爭的各方都是輸家,沒有一方是贏家,正是這個意思!在真實戰爭之外,偏偏浮世充斥著好戰、妄戰的暴力語言和語境。 當前,最熱門的案例,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台灣人女性配偶劉振亞,她製作了「亞亞在台灣」的YT視頻;其中,她既興奮又熱切地狂吹:中國不需要有理由,即可迅速地「武力統一」台灣。 戰爭語境,很像「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的「特別軍事行動」,自誇可以在1小時22分之內,佔領烏克蘭的首都基輔,俘虜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笑話矣!輕敵在先,自欺欺人於戰爭已過三年之後,已難堪地敗於烏克蘭人民和政府以及民主夥伴國家的堅定抗敵意志。 劉振亞發表的好戰、妄戰,鼓吹戰爭的法西斯語言,不應受「言論自由」保障的下場,是自己引來被台灣政府內政部移民署的執法約談,廢止在台灣依親的居留證;而且限期出境。本案,個人的居留權益被裁判,尚且費時三小時多才完成;何況,戰爭易啟動而難以收拾! 在此,俺回想到,青少年學生時代,「蔣介石總統」的「反攻大陸」國策,制定了「總動員法」、「戒嚴法」、頒佈「戒嚴令」;學校老師和軍訓教官,提醒同學:平常不要睡過頭,要注意「反攻大陸」的號角吹響時,應該迅速動員集合。 就是如此這般「毋忘在莒」的備戰歲月,俺熟讀中國地理和中國鐵路起迄的都市,玩「兵棋推演」遊戲。中國地理,經常考試滿分;老師誇獎說:「反攻大陸」:「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成功後,會呈報「中華民國政府」,派俺去「中國河北省」的「保定縣」當「縣長大爺」。 老師說:中國河北省一帶的古名是「冀州」,「三國時期」的有名戰將「張飛」,是「冀州人」;算是「同姓老鄉」。唉!自欺自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