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我知道自己是誰?》
古籍【莊子‧秋水】文中記載【莊子】和【惠子】在【濠水】橋上,見到水中悠遊自在的魚,兩人於是發生了關於《人非魚,何以知魚之樂?》的爭辯;援用於現代的各種法律和商戰的談判攻防,仍然具有現實的參考價值。台灣曾經有過一段想要《反共復國,解救同胞》的戒嚴歲月。當時,政府對國民的思想教育內容,充斥著各種《反共》的教條訓斥;也非常同情《中國人民》。人以自己想像的世界,放置自己和找到敵人。
《台灣人民》在戒嚴歲月裡,被政府強迫洗腦,以為《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所以,我還記得,學生寫作文的結論,大部份不外乎,將來一定要《反攻大陸,消滅萬惡的共匪!》。中學的地理老師還曾指著《大中國》地圖上的《外蒙古》說:"這裡冬天比台灣冷,地廣人稀,以後反攻大陸後,你們不怕冷又喜歡騎馬的同學,都可以去蒙古,至少可以出任縣長或省主席。";所以,上地理課時,同學們應該沒人打瞌睡;否則老師會讓同學當不成官。
戒嚴時期,我在金門前線,服《預備軍官》義務兵役時;對岸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心戰據點,也是喜愛說笑話;經常以高分貝的擴音器,利用夜晚對金門的我方守軍吹噓喊話,立志要《解放》台灣人民;讓大家可以《吃雞蛋》和裝燈泡。我記得當年,台灣的雞蛋或香蕉的產量過剩,於是軍方上級的政策規定,部隊要強迫每位軍人,每天必須至少吃一顆雞蛋或一根香蕉。
如果願意多吃,還可以得到嘉獎,累積多次可以允准休假;各部隊還要保存蛋殼和香蕉皮接受檢查。所以,那段歲月裡,海峽兩岸對立的雙方,玩盡各種荒誕的思想愚民教育。對照當前雙方當局,彼此強忍壓抑自己地,又是卑躬屈膝和強顏歡笑的姿態,改吃《鳳梨酥》和喝《茅臺酒》;我真為那段被荒廢糟蹋的人生歲月感到不值。
記得我在德國求學的歲月,有一天在【Frankfurt a.M. 】車站,認識一位年紀比我大,中國出來進行短期研究的學者,他想要問車次月台方向,於是有些怯怯地先用《英語》向我開口提問;我判定他是《老中》;於是直接以《漢語》回答他。當然,一下子拉近了雙方的距離;原來他和我,將搭乘同一班次的列車,他要到【Karlsruhe】先下車。於是,我倆在列車上一路交談,彼此在德國的各種生活點滴和求學方向;誰也沒先開口,問對方在國內的背景;可說相談熱絡甚歡。
直到列車長播報下一站將是【Karlsruhe】;他得準備下車了;終於他開口問我:"你們在台灣,怎麼稱呼我們?"。我笑著說:"你當真要知道?";這位《老中》更好奇了:"就說來聽吧!";我就笑著說:"稱呼你們《共匪》啊!";而且剛才我們坐在一塊,按照台灣官方的訓戒,"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這下子,老中有些訝異,而且帶著一點苦笑,"剛才,我跟你說的事,你遇到《內地》來的人,就別跟人說了!對了,你不是《國特》吧!"。
我站起身來,幫他取行李,還寫了通信地址給了他;又說,你願意的話,也可以留給我姓名地址。然後彼此握手,又擁抱告別,笑著告訴他:"你放心!我真的"不是《國特》;你這麼真誠樸實,應該也不是《共匪》!如果真是的話;也應該是善良的《共匪》!蒼茫世界,相識必是有緣;今後,我們都是有共同理想的《同志》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讓我們彼此共勉吧!"。
車停了,這位《老中》忙著要下車,略轉個身,只口頭告訴我:"【老張】,你就叫我【老李】吧!你也保重了。";列車又開了,隔著車窗,看著他茫茫四顧;我想到,在中國的茫茫人海中,天下姓【李】的人,應該八成出自【甘肅天水】。我猜,【老李】有可能是【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