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 《「從愛玉子到無花果」》
炎熱難受,冰飲消暑!其中,「愛玉冰」最難忘;數十年前的學生時代,放學後在路旁冰品攤,來一碗‘’五塊錢‘’價格的「愛玉冰」,清涼痛快。現在很難想像,那種便宜的價格。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那時候,看到冰攤上放著晒乾作樣品的「愛玉子」,也不曾去想到,現在種植在自家的「無花果」。它們是‘’同科的親屬‘’!都是「桑科榕屬」植物;「桑科」是一個大家族。
「愛玉」是「台灣特有亞種」,上世紀初的1904年,在「嘉義縣梅山鄉」被採集到樣本,最初被認為是‘’新品種‘’。後來被更正為較早發現的「薜荔」變種。「愛玉子」的學名被定下來,是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成年後,遊歷過世界上許多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和見識多元的文化風貌,對於「水果文化史」很有興趣,也從收看日本NHK的「趣味の園芸」節目和閱讀月刊,對「果樹植物學」更感興趣。
此後,在自己的園藝生活實踐中,我對「舊約聖經」中所提到的幾種果樹的產地和散播的「果樹文化史」進行考證。「無花果」是其中之一的「經典果樹」,成為自家花園的果樹植裁也二十多年了。
「無花果」,現在遍植在世界上許多地區,早已遠離「小亞細亞」和「喜馬拉雅山區」的原產地;當然是「外來的」(exotic)‘’原生種‘’。現在的許多「無花果」品種都是園藝培育(cultivated)出來的。
那時候,看到冰攤上放著晒乾作樣品的「愛玉子」,也不曾去想到,現在種植在自家的「無花果」。它們是‘’同科的親屬‘’!都是「桑科榕屬」植物;「桑科」是一個大家族。
「愛玉」是「台灣特有亞種」,上世紀初的1904年,在「嘉義縣梅山鄉」被採集到樣本,最初被認為是‘’新品種‘’。後來被更正為較早發現的「薜荔」變種。「愛玉子」的學名被定下來,是Ficus pumila var. awkeotsang。

此後,在自己的園藝生活實踐中,我對「舊約聖經」中所提到的幾種果樹的產地和散播的「果樹文化史」進行考證。「無花果」是其中之一的「經典果樹」,成為自家花園的果樹植裁也二十多年了。
「無花果」,現在遍植在世界上許多地區,早已遠離「小亞細亞」和「喜馬拉雅山區」的原產地;當然是「外來的」(exotic)‘’原生種‘’。現在的許多「無花果」品種都是園藝培育(cultivated)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