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立春」將至》


「春節」,年味似乎愈來愈淡;童年時代的「過年」充滿期待和喜悦的氣氛,只能成為殘存的記憶。隨著年歲徒增,人生的閱歷見識摻雜著悲喜苦樂;似乎,「過年」的意義只剩「在家休息」,或「出外𨑨迌」;有些許的無奈。 

那種滋味,是對年紀只增不減的焦慮;或者說,人生好像一張付出去的「大鈔」,找回的餘額愈來愈少。「時間」,被喻為射出去不回頭的箭,向前飛去;其實,我所理解的「宇宙」,時間是依著球面前進的循環動能;季節如川流,却週而復始,去了又回來。 

小時候,母親教我唱一首日語歌謠「春來了!」,曾經,我陪著人生晚年的母親,在「大島樱樹」下「花見」;隨著我起的音,已有失憶現象的老人家,好像回到數十年前教我學唱這首歌謠的純真樂趣。我不得不相信「返老還童」這種人生的「可能」,或者,最好是「必然」。 

從童年到老年,時間走在人生的前面,脚步回到「最初」;我的哲學理解,那好似“人在水中流,隨波不逐流,流水去不回,年華如川流”。保住青春,意義上是「抗老」,甚至想長生不老;「依戀青春」,注定是不可能的任務,却總是誘惑眾生男女趨向「喜新棄舊」,其實這是「避老」,這也是「過年」讓人既無奈又焦慮的理解。 

坦然面對歲月在會老的「人身」烙印的無情事實,樂在與「時間怪獸」共存的安心,也許這是一種智慧;人生是一種面向自己終會老去的「存在」。 

節氣在「大寒」後,「立春」將至,就在二月四日。我在幾株落葉果樹的生息過程中觀察到成長和生育的「意志」,時間是看不見的,却是無所不在的動能,去了又回,讓「青梅樹」記得在寒冬中開出梅花,在「春節」時已結出「花生粒」大的「青梅」。 

在「無花果樹」上,彷彿「忍者」悄然來訪過,只留下孤獨的碩果。三年前嫁接的「酪梨樹」也在蕭瑟的寒冬大量來花,繁殖的意志強大;我却沒把握今年會掛果。時間的神秘感讓人既愛又恨。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