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狂吠的精神病理」》
俺的鄰居有一隻狐狸種的愛犬,狗小吠聲大,兇矣!主人一家,奉行「百善孝為先」,經常抱出抱進,寵愛如犬子。狗向其主求媚表忠,俺不惹兇犬,然過其户門外,必引來狂吠,兇猛不已。
俺回憶過往,可曾得罪此小犬?平日,俺與人為善,人狗平等,與主人打招呼時,不忘順便問及其懷抱中的小犬。以前不兇,記得有一次,寒冬時,俺在與犬主招呼時,提醒主人莫讓小犬脱跑而去,以防淪為冬令香肉鍋中的補品。
可能,就是此句善意提醒的「失言」,得罪小犬矣。此後,小犬似乎記「犬怨」至今,每聞俺之脚步聲,遠在數尺之外即狂吠,主人出聲喝止仍不休。俺只好自圓其說:“熱情之犬矣!”。心裡想的,却是好「玻璃心」的小犬,被讚為「香肉補品」也不行?
本日,犬吠又起,狂矣!俺突然想到,鄰家寵物小犬的遠親之一的狼同屬「犬科」,未被馴化,出征狩獵時以狼嚎囂叫恐嚇,塑造出威脅的氣氛。
這種現象,表現在自稱「戰狼」的中國外交部和媒體界的「狼人」,對於傳聞中的米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女士將到台灣訪問,一群狼人對裴洛西女士即狂吠不已。時光,彷彿回到上世紀初的義和團盲衆,為了向清帝國的末世太后表忠,打出「扶清滅洋」的口號,舞弄刀槍和貼符咒作法。
囂叫狂吠非可持久,只是獸性本能的終極表態求媚而已;精神病理上的研究,乃是潛意識上的恐懼和無能的焦慮而發出的悲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