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 《「講武補習班」》
軍隊究竟是否已國家化了? 台灣存在兩種論述:
一種是主觀上,隨著民主化,以前效忠強人或族群、政黨的軍隊,受制於軍事預算被監督而逐漸被民主和法治馴化。
另一種是客觀上,曾有強人軍頭出於自己的意識型態傾向,對於軍隊國家化多所抗阻。
台灣軍隊史上最強的郝柏村一級上將軍,受命於戒嚴時期的末代獨裁者蔣經國成為「鎮國大將軍」,形成軍中的強勢,以「郝家軍」被稱名。
尾大不掉的軍勢,對民選的文人政府形成督政的壓力,民選的實權總統李登輝只好以「出將入相」的名器和地位誘使其釋兵權。
郝將軍及其重要的子弟兵曾在國會或媒體上表示:"國軍不保護台獨",或強調"反對台獨",公然反對民主國家中特定民意且經過選舉呈現的特定意志。
「台獨」,當然不會,也不期待軍系勢力的保護,自己靠自己才是正確的決定。以前,那些「黃埔軍系」在中國是「敗軍」;民主化之後,對民主台灣的忠誠是可疑的;經常傳出退役後的軍士官兵自甘淪為共匪的協作勢力;重演大部分黃埔系蔣家軍在中國時期的不堪作為,背叛、投降或被俘。
「黃埔」,一個位在中國廣東的鳥地方,在近百年前的時空環境中,曾被創辦名為「陸軍軍官學校」的短期制戰鬥營講武堂;等於是蔣氏軍閥的私家軍補習班。在當時,軍閥各據中國各路的地盤,也各有短期戰鬥補習班;不是西方列強國家正統軍事學術教育的專業機構。
黃埔是中國的地名,早期戰鬥營講武堂的學員中有「中國共產黨員」,共匪的首任總理周恩來曾是「政治部副主任」。另有後來見大勢不妙時陸續背叛蔣校長的降軍敗將。
歷史回顧,「黃埔軍系」被標誌著黨軍、敗軍、私家軍的不堪和恥辱,實在不宜聯結到民主台灣努力國家化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和受兵學教育的可敬的台灣子弟。
那些撩撥黃埔情歷史餘緒的「假黃埔末將」,可以休矣!而且,也實在對不起矢志反共和蔣中正總統以勒石「毋忘在莒」自勉的精神。
一種是主觀上,隨著民主化,以前效忠強人或族群、政黨的軍隊,受制於軍事預算被監督而逐漸被民主和法治馴化。
另一種是客觀上,曾有強人軍頭出於自己的意識型態傾向,對於軍隊國家化多所抗阻。
台灣軍隊史上最強的郝柏村一級上將軍,受命於戒嚴時期的末代獨裁者蔣經國成為「鎮國大將軍」,形成軍中的強勢,以「郝家軍」被稱名。
尾大不掉的軍勢,對民選的文人政府形成督政的壓力,民選的實權總統李登輝只好以「出將入相」的名器和地位誘使其釋兵權。
郝將軍及其重要的子弟兵曾在國會或媒體上表示:"國軍不保護台獨",或強調"反對台獨",公然反對民主國家中特定民意且經過選舉呈現的特定意志。
「台獨」,當然不會,也不期待軍系勢力的保護,自己靠自己才是正確的決定。以前,那些「黃埔軍系」在中國是「敗軍」;民主化之後,對民主台灣的忠誠是可疑的;經常傳出退役後的軍士官兵自甘淪為共匪的協作勢力;重演大部分黃埔系蔣家軍在中國時期的不堪作為,背叛、投降或被俘。
「黃埔」,一個位在中國廣東的鳥地方,在近百年前的時空環境中,曾被創辦名為「陸軍軍官學校」的短期制戰鬥營講武堂;等於是蔣氏軍閥的私家軍補習班。在當時,軍閥各據中國各路的地盤,也各有短期戰鬥補習班;不是西方列強國家正統軍事學術教育的專業機構。
黃埔是中國的地名,早期戰鬥營講武堂的學員中有「中國共產黨員」,共匪的首任總理周恩來曾是「政治部副主任」。另有後來見大勢不妙時陸續背叛蔣校長的降軍敗將。
歷史回顧,「黃埔軍系」被標誌著黨軍、敗軍、私家軍的不堪和恥辱,實在不宜聯結到民主台灣努力國家化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和受兵學教育的可敬的台灣子弟。
那些撩撥黃埔情歷史餘緒的「假黃埔末將」,可以休矣!而且,也實在對不起矢志反共和蔣中正總統以勒石「毋忘在莒」自勉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