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選擇」》

讀過經濟學,主要討論的議題在於資源的最適分配和效率;這是理性與科學分析。其他,社會上常爭議的議題,包括公平和偏好;那是屬於倫理學的領域。

最近,台灣社會的熱題在於下次大選的各類候選人的提名;至於國際上的熱題,包括地緣的對立和衝突的風險。台灣,經過許多年的被孤立和被貶抑的「世界孤兒」歲月後;突然,各方強權都重視對台灣的地緣通行和供應鍊的利益。

其實,「君子無罪,懷璧其咎」;關鍵在於地緣優勢,海權與陸權的爭勝,也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的再發現。表面上,這是地緣政治學的領域,其實這是政治經濟學的「公共選擇」。

一切皆以自由為基礎;海權代表自由開放;陸權代表專制封閉。現實上發生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和中國帝國主義擴張,對虛構的歷史領土主權的聲索,都是陸權的自卑感,驅使其國家強權想專制閉鎖;以自己的不安全感去掠奪資源和佔領空間,以自證國家與民族的必將落敗。

四月底到迄今初夏的五月中、下旬,俺在思考若干地緣政治經濟學的選擇問題,從果樹園藝的管理實踐中找到啟示:見證所有的選擇,其本質在「拋棄不適」。

果樹剪枝的型態決定後來生存發展的方向;必要的摘去過多的花苞和疏理初果;適時的摘芽,使營養和陽光給佔有地緣優勢位置的果子,以多粒換少粒的成果,得到的結果是果實品質的提昇。

葡萄、藍莓、樹葡萄,疏理初果串後都有「次佳」的結果。理性上「最佳」是不可得的;那麼,選擇「次佳」才是「最佳」。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