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當」與「被當」?!》

圖片
曾經,一位來過台灣學「漢語」,「老德」友人"Sinz"小姐,問我:為何「漢語」中的「官」和「兵」之前,要加上「當」字;而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及格,會說「被當」?她分不清「音聲」的不同,「語意」用法就不同。 這位「老德」友人,來台灣學「漢文」時,當年還是德國大學「漢學系」的學生,為了身臨其境理解「漢文」的特色,她以初學「漢語」的能力,在一知半解和莫名其妙的狀況下,先到台灣,進行一年的語言學習和文化之旅,再回德國大學繼續學業。 後來的學生歲月裡,她又去過伊朗、日本和中國;經歷十餘年漫長的學習和學術歲月後,她學成後,曾到「加拿大」和「美國」,「當」到「東方語言學」專業的教授,又回到德國大學,「當」受人敬重的教授。在母語之外,她還掌握了英文、法文、俄文、漢文、日文、波斯文,以及學術研究所需的拉丁文和梵文。 數十餘年的「學劍」、「練劍」和「舞劍」;在具備可觀的語文能力和「漢學」專業的功力之後;當年她問我的問題,應該早已迎刃而解了。但是,人生的初心發願,向理想前進的起步,必然是要經歷蒙昧和困惑,而進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以致於卓然有成。 在整理資料時,我發現,她在學生時代,以東倒西歪、大小不一,文法錯亂的文句,寫給我的「漢文信」,提到了那個「大智若愚」的問題。記得當年,我回信給她的答案,可能自認正確無誤;現在反省後,應該是「大愚若智」。 當時,我的答案,大致上是,「當官」的是「大人物」,「當兵」的是「小人物」,學生成績「被當」,是「沒用功」;就是努力和能力的適得其所,就像德文的「第三格介詞」"bei";用於表述某種場所,個人所身處的身分、地位和情境。「漢語」的「當」是作為「狀態語詞」,有「成就」和「不成就」的差別可能。 「當官」是成為「官」,要有能力成就,才能「當」或「成為」或「承受」眾人的付託,例如「學而優則仕」;也被期望有政績和作為,才被認為是「負責任」的「官」;否則,就像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及格, (failed the course;flunked in the examination;或者德文表述的nicht bestehen in der Prüfung) ,如同「被擊落」( downed),「漢語」的「諧音」,借為「被當」。 「當兵」,是人民的「義務」,成為「兵」,要「被管」,很無奈,也不得已;所以,「當官」只要會「卸責奉承」,比「...

導遊故事筆記 -《我的台灣空間意象》

圖片
近期,應德國企業友人之邀,請我以書面,列舉四項可以代表所在國家的空間意象,並且說明意義。友人告訴我,為了選擇不同地區市場的國家輪流作東,舉辨企業產品發表的「全球技術論壇」;必須理解主辦國家的意象;所以由各國的同事,自己來申報國家景點的特色,以建立週期更新的資料庫。 德國人,還是有以前「老德軍」作戰的「參謀作業」習性;現實上,去不去那個國家,是另一回事;總是「晴天備妥雨衣」,先準備好再說;這就是典型的「日耳曼」民族的「秩序感」 "Alles in Ordnung! "。 至於我自己,總是習慣「臨時抱佛腳!」的;凡事隨緣,騎驢看唱本;而且,人算不如天算。我告訴友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又不是要向「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 」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免了吧! 那知,這位女性友人說:不行,這是職責,也是義務!這麼說來,還是那兩句經典:第一句是"不可拒絕女人的邀請!";另一句是"查埔人,不能說不行!"。確實傷腦筋!後來才想到,自己有導遊執照;即使對現實,有再多的不滿意和不如意;作為「台灣之子」,還是得想出「我的台灣空間意象」。於是,我從導遊行旅途中,所拍下來的圖片庫中,選了這四張相片,也寫出我的空間意象元素,交差申報去了。 怎麼書寫呢?出自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意識」和「世界觀」;如同以兒子的心情和理解,書寫自己母親的特質,超越直觀的意象,而追尋母親的內在意義。其中,有歷史的無奈,也有生命的堅忍;「女人弱者,為母則強」;我自認沒有「祖國」,卻循著「母語」,母親教我說的話語,而找到了精神上的「母國」(Mutterland) ;台灣,代表「堅忍慈愛」;不同於我的德國企業友人,她在習慣上,稱德國是自己的「父國」(Vaterland) ,代表「理性思考」。但是,這個「父國」,曾經暴烈地發動過戰爭和「大屠殺」。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空間意象;這四張相片,我是如此地說明自己的背景故事: 報告的封面首頁,我放入了四張導遊時拍下的圖片,都和台灣的意象和理解空間的意義有關:代表「海洋、高山、世界和精神」四種空間意象的聯結;「立足土地,嚮往天空,望向世界,精神獨立」,四項空間元素孕育場域的生命力。「空間」,就是生命的場域(舞台) ;「時間」,就是生命的方向,生命有起點,而不知終點是何時。 1. 「鵝鑾鼻燈塔」,建於...

詩人之國筆記 -《任期制》

圖片
別問,任期還有多久? 別問,還想做什麼事? 別問,當初如何上台? 別問,許過那些承諾? 坐上去,黏住了! 搞砸了,不管了! 還要坐,做壞了! 不負責,樂歪了! 任期,還有多久? 無恥,就有多久! - 《戀棧權位是人性!「戀棧者」,內心是恐懼的;不在其位者,千萬別嫉妒「無恥者」!「責任制」,才是「有恥制」。記得春天去賞櫻花;花期短暫,所以炫麗豐富!》-

法哲學筆記 -《「陷於不義」?》

圖片
「陷於不義」,不是「罪刑法定」的法律術語;卻被國家法權的代理人「檢察官」寫入「起訴書」中;如同以前,也有「檢察官」援引「中國宋朝」的「公使錢」的古代公費,作為「起訴書」中的論點。「檢察官」在專業的法律論述中,應該嚴格精確地遵守法律文書的規範;「陷於不義」是預設「皇權聖君」的思想。這是「法治國家」原則的沈淪。 「檢察官」是國家「法權意志」的執行者;「總統」,在民主憲政制度的運作秩序中,是「憲政機關」,而不是有名有姓的「個人」。「檢察官」自己將「法權意志」的論述混淆了,而且,依據「檢察一體」的原則,等於「檢察署」的法律品質水準都被降低了;以致成了如同古代「皇權」的護法者;也就是「皇帝的人馬」。這是「法治平等」的倒退,回到「王法時代」,皇帝凌駕法律,「王法」只治理人民。 法律,有客觀的理性;所以專業論述的規範,要求準確和平等。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作為「總統」的「個人」,是在民主選舉中,被從千萬以上的選民中,選出來的唯一權力菁英,代表人民,也代表國家和政府。同樣地,「總統」,必須遵守憲政制度的運作秩序;即使有名有姓的「那個人」,也必須遵守法律規範。 「不義」是「不符正義」?「不行公義」?還是「不宜」?這些名詞,都屬於「倫理學」的價值規範,不符法律的客觀理性原則。作為「總統」的「個人」,竟然會被屬下的「檢察總長」「陷於不義」;顯然地,「檢察官」認為,作為「總統」的「自然人」,也就是「個人」的「行為能力」有問題,「個人」已不具有尊重法律的客觀理性原則的能力。依法律的規定,是指心神喪失或精神耗弱,導致不能處理自己事務的人,應該由法院依本人、配偶、最近親屬二人或檢察官之聲請,該被「禁治產宣告」。 作為「總統」的「個人」;「無行為能力」以履行憲政義務;是國家的不幸,也是人民的悲哀。事實上,作為「總統」的「自然人」,曾被喻為「大智若愚」;後又被認定是「萬中選一,笨中之笨」;如今,「檢察官」再以法律公文的「起訴書」,予以背書認定為被「陷於不義」,「檢察署」也被「檢察官」「陷於不義」。「不義」,已成為歷史地位。 在古代,「聖君」被「奸臣」所害,才有被「陷於不義」而讓人民受委屈的描述;否則,國政混亂必然是「昏君」和「奸臣」狼狽為奸所致。當今,人民面對是「不義」的國家、總統、政府;依法納稅盡義務的人民,也因此被「陷於不義」了!真是無奈!

哲學人生筆記 -《北極的女兒!》

圖片
男人,對於女人作為異性的真實存在和理解,其實是困難的!先拋開男人來自雄性世界的成見和偏見,男人對於女人的想像,恐怕依然所知有限;於是,男人還是寧願停留在傳統的想像世界中:女人只有三類傳統的角色:母親、女兒和妻子。 社會上,男人的自我修養和禮讓,就是「女人優先」和「男人不能拒絕女人」。德文的語境中,有一句關於男女社交互動的慣用語:"Die Einladung von Damen darf man nicht ablehnen!" ("不得拒絕女人的邀請!") ;這句話,很像近期出現在「台語」語境的「壯陽藥」的電視廣告中,被一位女人密集地複誦的「有色的」慣用語:"查埔人,不能說不行!"。 在異文化的語境中,出現雷同的現象,應該是巧合;不過,可喜地,男性支配的社會,重視女性的自尊和需求,希望不是敷衍和表面的仁慈;應該是要真誠地尊重和配合,才是異性平權的文明社會。 秋風吹拂的午後,我走在遍植「台灣欒樹」的「敦南」林蔭人行道上;在金融大廈前,幾位年輕的男女,穿著黃色衫,在呼喚路人的支持;匆匆忙忙地行進中,我被一位二十出頭的女生喚住;原來是「綠色和平組織」的志工學生。她問我,是否知道保育「北極」的急迫感? 原來,這群年輕的志工,正在召喚世人伸張正義,援救近期被「俄羅斯聯邦」政府,以「流氓行為」逮捕和起訴的幾位「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他們是世界上不同國籍的環保志工;因為抗議和杯葛石油公司,在「俄羅斯」的「北極」海域開採油源,而被拘捕落難。這位女生真誠殷切地,向我訴說地球的生態危機,問我是否知道「北極」融冰的後果?我耐心地注視她,聽取她的環保理念。 等她敘述完後,問我是否能贊助「綠色和平組織」的理念和活動?當然,我想到了"不得拒絕女人的邀請!"這一句「德式慣用語」所強調的男人風度。但是,我鼓勵的意義,在於「生態永續」和「環保意識」,已經成為「現代德國」引以為傲的精神哲學;我受自於德國的哲學理念影響,更是我足以自信而幸福的學養基礎。 讓我感動地,是這一位二十年華的女生,能勇於公開地,表達自我追求的信仰和價值理念;尤其關心一個地理上遙遠孤寒的「北極」海域和反抗強權凌駕公義。當我想到自己,在她這個年紀時,台灣籠罩在高壓戒嚴的陰影下,也是一個「失語」的苦悶時代。當時的時代精神,也是強抱虛幻,拒絕真實;社會只...

哲學人生筆記 -《破碎的心》

圖片
信任,作為人群社會聯結的掛勾,是以語言表述的方式呈現的。社會的對立,甚至惡化為破碎,對國家和政府是治理危機;也是公共治理正當性的沈淪。 探討其原因,在於語言的表述錯亂,失去可信的價值;惡意的語言形之於口,其實是人格和思想的混濁和惡意。當社會大眾對於日常的飲食安全有疑慮;正是因為製造商以假亂真,意圖欺騙。 公眾人物形之於口的語言,何嘗不是如此,以強詞奪理公諸於世;所謂「大智若愚」之「拙」或「萬中選一,笨中之笨」的表述,已是充滿了惡意和污濁;意在「自虐」以換取公眾的同情;本質上,是惡意的巧言欺騙。 言說者,慢條斯理,婉言道來;表面上,是窮途末路「權貴者」的公信力沈淪之哀嗚;其實正是困獸猶鬥。社會失去了互相信任,語言聯結破碎的原因,是以公眾人物的惡質巧言開始的。世道「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 有時候,鄉野道夫的「三字經」或「五字經」,雖然粗俗不值得鼓勵,都比體面權貴者的語言真誠有力;高下立判。出口粗俗有力的語言,末必是「粗野人」;沒教養的「偽君子」形之於口的語言,若換來「三字經」或「五字經 + ing」的回話,其實也是必然的;那是語言式的「丟鞋」。

園藝生活筆記 -《秋之採食》

圖片
一年來的躬耕自得,有些食物可以供給自足,是上天的恩典;自己栽種的果樹,有付出關心,終於可以收成了!正是如此。 清晨,金色的陽光,照在「雜樹林」的原生「柳丁樹」上,金黃色滲著淺綠色的果實,好似豐年。沒錯,至少「柳丁」,可以讓我自給自足,完全天然原生風味的「柳丁」;是辛勤照顧後的成果;也是園藝知識的具體實踐證明。 雖然在現實的生活中,還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高遠境界;但是,人生在專業工作養家活口之餘,還能自產少數的水果,採食鳥兒留下的恩澤,為心愛的家人貢獻天然果實;初嚐清甜的滋味和芳香,不禁發自內心的自誇:「不讚?怎麼行?」;這何嘗不也是相似於「臉書」的風格:「只有讚,可按!」。 人生,有些場合,還是要給自己一些鼓勵和犒賞;生活中的幸福感受,不正是如此出現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除了物質,還有精神。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保育龍蛋」記事》

圖片
自從「天龍王朝」的「皇上」被「蕃邦」認証為「斑剝了」後;朝野反應兩極;朝廷大內的眾奴才,認為此後,好混了!因為,「皇上」不知「蕃邦認証」的真正用意何在?有奴才以為是「金氏世界紀錄」新增列的項目,能被認証,可說前無古人。反正,除了「皇上」,誰敢為天下之先?「蕃邦認証」的「斑剝了」,「笨蛋」非「皇上」莫屬! 「皇上」聽了,龍心末見喜悅;總以為,那麼,「蕃邦」何不認証為「智蛋」?在野的「死老百姓」草民,想狂笑,卻百思而不得其解;「蕃邦」不是未開化的「蠻夷之邦」嗎?被「蕃邦認証」為「笨蛋」或「智蛋」,總是「蛋」;「恐龍」也「下蛋」,還來不及孵出來,就遭逢天地不容,成了化石。況且,「文明人」被「野蠻人」嘲笑,「天龍王朝」子民的顏面何在?難不成「天龍王朝」是「恐龍王朝」的突變? 「皇上」,自此耿耿於懷;問道於被譽為「詩人」的文人「國師」;得到「斑剝了」是「大智若愚」的強解;「詩人國師」所言,含有「詩意」;也有「詩性」和「詩境」;「死老百姓」草民,聽了一頭霧水;其實,「詩人」是語言世界的遊民醉人,經常真誠地「胡言亂語」,而稱作「詩」。 古代「蕃邦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就痛恨「詩人」,認為「詩人」破壞虛假的秩序,應該統統抓起來,驅逐出「理想國」。因為「詩人」顛倒是非,嘲諷虛偽的「認真笨蛋」;讓「笨蛋」信以為真,以為「笨」是「美德」,堅持「無知」,而拒絕「智慧」。事實上,「詩」,可「賦」,可「比」,亦可「興」;「品詩者」明白,「詩人國師」藉著身分侈談「詩語」,以抒情明志,向皇上獻媚,討個「御用國師」的「恩賞」;算是亂世裡的「無良文人」。 世間,「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在位的「皇上」弱智,而不甘居下,偏執好媚,「好倖之輩」必然踵之;以圖倖進利己;天下風俗必濁,澄清未有時日。果不其然,有一必有二,無事不成雙;「皇上」的御用「大法師」,豈甘「國師」頭銜被「他奪」而旁落;也對「蕃邦認証」的「斑剝了」,順勢加碼,強解和吹捧「皇上」之笨,為「萬中選一,笨中之笨」。 這下可好,「天龍王朝」奉「笨」為「顯學」;朝廷大內的眾奴才,拼命「自虐」,「學笨」和「裝笨」;「死老百姓」草民,有民生食物的安全疑問,朝廷的奴才給不了答案,只會「裝笨」,有「公公」家的「拙荊」,早已備妥來自「蕃邦」的食物,長期餵養「公公」了。 「死老百姓」草民,抗議被竊聽,朝廷的奴才也「裝笨」,答以「...

園藝生活筆記 -《秋的心情》

圖片
藍色的天空,深秋的意境,總是為我帶來安祥與平靜! 世道不靖,現實生活中,總是傳來悲歡離合,許多友人和客戶感嘆生存不易;大環境的惡化,和個人的遭遇選擇所致。即使如此,仍然要讓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不要失去為自己和心愛的人,追求幸福的信念。 秋天的意境,正是大自然對我的恩典;我出生在深秋,對於這個時節的天空,總是懷抱嚮往;在蔚藍色的天空下,浮雲、黃葉和植物的果實,都讓我有世事變幻、起落流轉和失而復得的充實感。 雜樹林中的果樹結實成熟了,有些樹葉枯黃了,浮雲飄過;花草樹木努力生存著,也有自然所給予生命的無奈;而我自己也努力活著,充實自我;能夠領悟而無怨,就是成熟吧! 原來,世事總會起伏,唯有人生歲月是自己的。在深秋的清晨,陽光和藍天等著我去探訪多情的風華植物;秋天的浪漫和蕭瑟,是我的時空和自在的天地。也許是生命的情緣吧!在深秋,我來到雜樹林中,隨意親炙,總會滿心喜悅!

詩人之國筆記 -《職棒轉型》

圖片
兄弟們,別煩惱! 機會到場! 球團老闆們,路是人走出來的! 別讓棒球兄弟們患難! 莫使球迷們感傷! 人生有緣,球迷兄弟一場! 球場如戰場,賺錢必須下場! 接球美技,不限球場; 養兵千日,隨時上場! 多角經營,好手快腳,可上場! 球季結束,維安多場! 兄弟們!放下棒子,戴上球套; 替總統捕鞋去! 內圈、外圍和本席, 隻鞋不漏,步步接殺! Play Ball,not Playboy! Out? 哇!完了!超大號全壘打? 別接了,老大被K包了! -《手套與鴿網》- 《圖片來源:theatalantic.com 》

詩人之國筆記 -《「蘇格拉底」的願望?!》

圖片
人,皆有死/ 那個地方的人,不死/ 不!無知的孩子/  你該問的:「人,是怎麼死的?」/  我鼓勵,雅典人愛智慧/  我只知道,我自己,什麼都不知道/  智慧,就是無知/  雅典人的法庭,判我該死/  只因為,我嘲笑雅典人的無知/  時間到了/  「毒水芹」,拿來吧/  既然如此/  讓我再嘲笑一次/  不笑,白不笑/  對了,我還欠鄰居一隻母雞/  孩子,算你倒霉/  你來送行,記得替我還/  我不想欠債不還/  孩子,算你幸運/  有我這樣的老師/  以後,世人會記得我/  也會想到你/  你也賺到了/  可以買好多隻母雞/  讓我喝下吧/  拿錯了吧/  這,不是毒藥吧/  不,這是油/  很養身的/  會肥死人的/  是的,加了「毒芹鹹」/  MIT的新產品/  雅典人的法庭,只想判你死/  喝什麼?不重要/  就是會死/  別計較了/  人,皆有死/  你,愛智慧/  什麼都想知道/  死了之後,就變成無知了/  說的也是/  將死之前,我想知道:「人,是怎麼死的?」/  讓我愛智慧而死/  對了,請再告訴我/  那兒的人,都是怎麼死的/  法庭決定的嗎/  台灣嗎/  不,那兒的人自找的/  喔!真是勇敢/  在雅典,只有我自己找死/  可以的話/  請雅典人的法庭,對我改判/  我,不是怕死;更不是後悔/  請將我放逐到台灣/  讓我加入勇敢的台灣人/ ...

哲學人生筆記 -《霜降夜的男女》

圖片
不知不覺地,氣候有了明顯的涼意,原來是節氣已來到「霜降」了;下著細雨的夜晚,我應一位大學時期的老同學邀約,到「台北市林森北路」上,「大正町」(たいしょうちょう)時代的「九條通」內的「居酒屋」,與老友加上他的三位熟女朋友,在「和室」內暢飲「生啤酒」和品嚐各式精緻的日本料理。 平日,友人與我,各有事業行程;老友事業有成又善待朋友,經常念舊地邀我與他的異性友人相聚暢飲,話人生故事,真是溫馨!大學同窗的歲月已遙遠了,人生已到熟年,有緣歡聚 「裹町酒場」 ,類似此種日劇情節中的異性友人歡聚暢飲,賓主盡歡的場景,在有過人生閱歷後,能夠因緣同聚,重溫我等父祖輩時代的 「裹町人生」 ,實在是既古典又貼心的遭遇! 在「居酒屋」內,彼此不敢下豪語「不醉不歸」;只求啜飲自在又盡興,卻有一番日式的酒場風情。話興未了,卻已接近午夜末班車的時刻,彼此互道珍重再見,走出靜寂蕭瑟的「裹町」,我和老友,不禁誇讚同聚的三位熟女友人,真是能飲又暢快。老友提醒我,女人尚未發揮潛能! 看得出來,熟女友人的酒興與談興,都放手到位了;印象中,深閨淑女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說來,人生到了熟年,自有此階段的意境感受,在不同的話題中流露各自的性情。在苦悶的時代,我和老友,已晉級為「怪叔叔」了;但是,用心對話,裡子和面子都能為女士們做足了。 男人在 「裹町酒場」 ,除了自己善盡歡聚暢飲的義務,還應有紳士的風度,不可冷落女人;務必引出女人真心笑開懷的場所話題。記得在日本商旅時,曾應客戶招待到「居酒屋」歡聚,那兒的日本「媽媽桑」以經驗告訴我:"暢飲的氣氛和男人的引導,是可以引出女人潛伏的心事!";今晚,霜降夜的「和室」場所記事,似乎應驗「前輩」所言不假了。 傳統的「居酒屋」的酒場風情,若只有男人的同性歡聚,則似乎只有啜飲,談些男人感興趣的故事。然而,時代變了,女人也變了;女人,應邀在「居酒屋」的「和室」內能無所不談,這才發現,酒後真的現真情,話題可以廣泛風趣;男人聽來,近乎宗教的告解,或像精神分析。男人與女人,傳統上,原來是存在許多誤解;異性,就是需要相互理解;不宜自陷於性別的壓抑。否則,社會的精神現象必然表現矯情和虛偽。 人生有緣,霜降之夜,酒場歡聚啜飲過後,帶些微醉踏上歸途;深夜的涼風細雨,靜寂下來的街景,有些異性的成見也被啟蒙了;在攸關人性的領域,不再是只有男人的觀點。男人的風度,在於像「...

哲學人生筆記 -《在鄉愁與足跡之外!》

圖片
記得小時候,學齡前,我出生的老宅出售了,搬家了!當年,情感上很難割捨,似乎,正值童年,附近的玩伴和記憶,讓我很難放下那種舊情。有時候,獨自外出時,會不自覺地走回老宅,在上鎖的老宅大門前,坐上些時刻;老鄰居將見聞告知祖母;老人家很不捨,淚濕眼眶地告訴我:"阿孫へ,咱已經搬厝了,古厝是別人的了!"。 即使老祖母如此慈祥地提醒我;後來上了小學,總會在上下學途中,潛意識地往古厝老宅方向走過;直到「小五」,轉學到另一個方向的學區,「惡補升學」的時間緊促,才放下那份對老宅的依戀與執著。 許多年後,我在外島「金門」服「預官役」,前線部隊中的一位「老士官長」,少小離家,思念中國「陝西安康」的老家;我讓他放羊到山丘上,可以象徵性地望向彼岸的中國,以撫慰內心的思鄉之情;在那看不見的想像中的故鄉,有親情和回憶。「老士官長」,黃昏下山後,總會邀請我,以後,一定要去他的故鄉老家喝酒。當然,沒能等到「老兵返鄉」的解禁,遺憾了! 人,有念舊的本質,那是情感的記憶;甚至,事過境遷後,即使是艱苦不堪的境遇,也可能美化,而保留下來了。本來,在故鄉是因為難以生存;或因為時代的情勢所致,而離鄉背井,卻很自然地將故鄉的一切,都轉化為鄉愁。「鮭魚返鄉,狐死首丘」;念舊,讓人生有了足跡;割捨依戀,讓人生有了新的方向和世界。人的足跡,才是美好的情感來源。 後來,我到德國求學,結識了一位中國出來的學者;他是「文化大革命」時代,「上山下鄉」的「知青紅衛兵」一代。我們談到了各自的故鄉和牽絆;他向我敘述,「文化大革命」時期,大學被迫停課後,他參加了「紅衛兵」在全中國的「大串聯」運動,要打倒一切「四舊」,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他與夥伴自中國的關外東北「白山黑水」的故鄉,搭免費火車到關內,參加「北京天安門廣場」的「紅衛兵」盛大狂熱的集會,接受「毛澤東」的檢閱。 「文化大革命」的高潮過後,夥伴們被安排分別「上山下鄉」,去向「貧下中農」學習,建設「新中國」。他被下放到內陸西北「甘肅」貧窮的鄉下,歷經十年;直到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才得以返鄉和回到大學。孰知,到了一九八九年「六四民運」後的鎮壓,他逃出了中國。 作為理想落空,而茫然虛無的一代,他向我提到「故鄉」的意義,有不同的境界;「有童年記憶」的地方,是「原生故鄉」;「有付出心力」和「投注理...

哲學人生筆記 -《解悶》

圖片
悶,不僅發生於個人的心理感受,也可能是一個時代,或整個大環境的集體精神現象。心中有個梗,沒有新鮮感,無趣乏味,老菜回鍋;或者說,像老狗,裝可愛,將乏味的骨頭當作奶嘴,啃來啃去,玩不出新把戲;或者,心中有話,又辭不達意,想寫出來,又臨表涕泣,讓人讀了,不知所云。 悶,會表現出焦慮,坐立不安,兩手不自然,只有互相抓著,又握著,總覺得還少了些什麼?終於,找到最無關緊要,也解不了悶的玩意,就是戴上帽子,說天氣。悶極了!這種精神的虛無現象,很像「裸體穿鞋」上床玩手機;說不上來的,究竟是好或不好?總之,就是不想一無所有,也不想乾脆入睡,反正,就是不想平白讓日子過去,卻又無可奈何! 悶,會表現在各種方面的領域,經濟的、社會的、文化的、軍事的和政治的現象;正反力量的僵持,又無力突破,形成了盤整,隨著時間而水平地推移。人活著,除了生活下去,還要刺激,才能打破水平盤整的局面;這也是,人類社會為何需要「革命」,但是,「革命」又讓許多悶得發慌的既得利益階級聞之色變。因此,現實上,運動好像仍然在前進,其實宇宙的形狀,是球面包覆的多維空間;運動必然回到原點。文明盛世,趨於虛無沒落。 有了如此的客觀認知,一切的精神現象,有「高潮」的亢奮,就必然有「反高潮」的虛無;一切的運動回到原點,也就很正常了。悶,只是一切造化的結果和表象;凡虛偽的造化,必然回歸真實的存在。生活,總是要過下去;這才是存在的本質。 對於現實生活的一切不滿和憤世嫉俗,現實上,可能訴諸激情、咒罵、嘲諷和抗爭;但是,悶,還是悶;太陽還是在遠方。悶,是一種宿命的集體精神病理現象,也是「人的命運」。人的出生,在一時一地,無從選擇;之後,想要解悶,還是在於自己的選擇,打開心扉的門窗,讓生命存活所需的空氣流通。人,應該是自由的! 在2012年12月8日,我曾經發表一首詩, 詩人之國筆記 -《老狗也有春天?》 。快一年了,我感受的當下的時代精神,還是很適合以這首詩來敘述。 詩人之國筆記 -《老狗也有春天?》 春天來了! 那是嗅覺的本能! 在秋天就預知了; 過了冬天; 春天來了! 總是,啃老骨頭; 實在沒意思! 難怪,小狗比較可愛! 如果,依偎小姐妹花身旁? 至少不會被誤會: 老牛吃嫩草! 換個說法吧! 老狗也有春天!? 但是,要站對位置!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寫給可愛的姐妹花;小心老...

哲學人生筆記 -《燭火》

圖片
生活中,不能沒有光明;而人生中,應該有一半的歲月,是在黑暗中度過的!每天,閉目養神或休息睡眠的時間,正常人,大約是三分之一日;可是,日夜各占二分之一日,仍有六分之一曰,也就是四小時,是生活中的夜晚活動時間。 這段時間,古人,若不入睡,則可能在秉燭夜讀,或去秉燭夜遊。現代人,生活在多媒體的電力時代,各種電器設備充實了黑夜的活動;睡眠的時間有減少的趨勢。多年來,夜裡的時間,讓我能較充裕自如地運用,無論加班趕工作進度,或讀書寫作,都習以為常了。隨手開啟,電力,照亮了我的夜世界,和啟動了各類的輔助設備,供我實現自己想做或該做的事。 古代,夜裡只能靠燭火,可以做的事實在很少,大概就是讀書吧!但是,這種秉燭夜讀的求知生活,大概只限於少數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其他的人,不是去睡眠,難道去秉燭夜遊了?在現代,除非大停電,否則燭火的人生歲月,已經不太可能了。 當光明的時間愈來愈長,人的活動就愈多,可是每天的時間長度依然不變;表面上,人的生產力和經濟產值增加了;可是「幸福感」是否提高了?現代都市的居住空間緊密相依,點燈的住家內,人們在做什麼事呢?夫妻爭吵?小孩寫功課?還是一家大小在看電視? 以前,我在「電力公司」任職,從來也沒看到自家公司的產品;但是,電廠源源不絕地發電、輸電和供電,電力公司的財源滾滾而來。那段時期,我認為,自家公司在販賣光明,消除人間的黑暗,真是很幸福的職業。 許多年之後,我有不同的領悟了,光明的時間延長,電力取用更便捷,讓人的勞役負擔增加了,電腦和手機配備,固然讓工作和生活更便捷,卻似乎讓自己,更難以自牽絆桎梏的勞役生活中解脫了。 有時候,我反而羨慕,古人在秉燭夜讀時,終至燭火將盡,然後闔上書本,告別光明的簡單而滿足的心情。究竟,我有這種想法,是不是人在福中不知福?似乎,文明是一種心理疾病。 《圖片來源:Avrill》

詩人之國筆記 -《俑陣》

圖片
被召喚的氣勢, 來自死去的地底, 長眠不醒! 黑暗的地獄使者, 永世不得翻身; 為心虛的暴君加持! 無力的陣勢; 無能的前導, 保位的戰鬥; 被擺佈的「俑陣」; 只能自欺欺人! 傭兵挺笨兵; 被挖出來的笑話! -《執政團隊》- 《圖片來源:Wikipedia》

詩人之國筆記 -《暗夜行者》

圖片
用不到的,也偷, 看不上的,要偷, 想不到的,必偷, 看不到的,架望遠鏡偷看, 聽不到的,裝竊聽器偷聽, 愛不到的,派跟蹤狂偷愛, 權力,偷來的, 話語,偷來的, 能偷的,無所不偷! 何不光明正大? 黃昏等待, 夜晚出動; 躲入黑暗, 暗夜行者! -《特務治國,權力之賊!》- 《圖片來源:Pekel》

法哲學筆記 -《「X夫人」?》

圖片
「公共利益」,通常隱藏不可明說的黑暗和罪惡,卻又看似「大義凜然」。「公共為善,自私為惡!」的論述,非常「偽善」,本身就是「罪惡」。古代的君王,常為了「家天下」之私而為惡多端,卻可以說,是為了天下多數蒼生的福祉而為善。自認代表「公共利益」而「作為」,本身就是一項等待檢驗的命題。 一個走向專制的社會,必然會出現有關「公共利益」的論述;這是社會大眾的危機。凡事,以「公共利益」作為前提,個人將失去更多的「選擇」權利,也是走向「奴役社會」的預警。「選擇,就是自由!」。 歷史上,「共產主義」和「納粹主義」,無不是以「公共利益」為口號,要求群體成員為公而去私;後果是無辜犧牲者遍地。在「公有化」的過程中,每個人的「私有財產」,會先被國家以「公共利益」而「被徵收」,其實是「被沒收」;然後是「人身自由」;當然,「作為人的尊嚴」,最後也蕩然無存了。 歷史上的革命,或政變,在成功之前,都是為了「公共利益」;成功後,「當權者」鎮壓「反革命」和「反政變」的理由,依然是「公共利益」;實在偽善極了!說明白了,就是鞏固「權力私有」的利益;其中,那有「公共利益」? 有朝一日,「一夫一妻」因為「公共利益」而成為「一夫多妻」,也不足為怪了。只是,「第一夫人」的榮銜,將改為「X夫人」。 《圖片來源:Aubry》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