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法哲學筆記 -《為「中國」辦「統一公投」的商榷》

圖片
聯電公司的榮譽董事長曹興誠先生,日前在演講中提及,「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胡說八道」;曹先生也為自稱是「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追求的「統一」提出「建議」:就是台灣來辦「公投」,由台灣人民決定是否同意「統一」?  曹先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設想的「統一路徑」,看似意圖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台灣的政治分歧;立意雖善,仍有盲點可商榷。曹先生曾縱横商場,此一「統一公投」的構想,不無「企業購併」的類比。  然而,盲點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台灣是中國叛離的一省” ;向其宣稱,已經不存在的「中華民國」提「公投案」是自相矛盾的;或向「叛離的一省」台灣提案「統一」,於台灣的法律也是「不適格」的。也就是,曹先生自己所說的“台灣跟中國一點毛關係都沒有”。 既然如此,台灣的政府和人民有何法律基礎和義務,為其他國家的利益舉辦「統一公投」?  誠如曹先生所言,“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確實!台灣與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中,没有領土、人民和主權的歸屬關係。國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所不在的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這是以政治霸凌和軍事施壓的手段,包裝「中華帝國主義」領土擴張的野心;更是表現「法西斯軍國」的野蠻心態。  曹先生所主張的「統一公投」,是力量不對等的情況下,使用「以大吃小」謀略的的類比。台灣以「主權在民」的實質獨立地位,容或內部對國家的名稱有分歧,台灣的大多數人民應該不會允許國家的主權被被自己否決。  台灣,既非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分裂出來,「統一」所指涉為何?與台灣有何關係?台灣自有主體意義;「統一」、「大陸」等用詞,不宜再被政府和人民滲透在社會對話中,而自陷於被強權併吞的危險泥沼。

哲學人生筆記 - 《從「國家神學」到「國家法哲學」》

圖片
總統大選的政見發表會上,有候選人振臂高喊三聲:“中華民國萬歲!”。聽起來,有些淒涼感。人生苦短,何苦又喊自己活不到、看不到的「萬歲」。這有些像教徒喊:“OMG !”,或 “Namo Amitaha”;自我安慰的符咒。  以前,「老蔣總統」在位時,「黨國國慶日」的典禮上,最高潮的時刻是,司儀帶頭跟著「老蔣總統」振臂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萬歲! 萬萬歲!”;「老蔣總統」手臂才放下,司儀又補上一句三發點放的「金句」:“蔣總統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蔣總統」的右手舉帽向「全國軍民同胞們」搖一摇「大盤帽」,微笑致意。這個招牌動作,俺學起來了。高中時期,上課遲到,眾目睽睽下走進教室,同學歡呼中帶著噓聲,俺自知過意不去,只好右手舉起學生制服套件的「大盤帽」,向上課老師和同學們揮一揮帽,微笑致意;很心虛的Style。  還是小學生時,俺也曾被學校動員,老師帶隊,在當年的「介壽路」廣場旁,跟著摇旗吶喊「黨國金句」。高中時代,在「牯嶺街」的舊書攤上翻到「黨國密秘」;「老蔣總統」早就告知「本黨同志」:“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終就隨著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啥麼……?亡國矣!?  「老蔣總統」奉行「王陽明」的「心學」,「心性合一」,以上之言,應該不是「愛說笑」或「黑黨國」;何況,他正在「中華民國總統」的憲政大位上「復行視事」。可能也有些那個「心虛」。  此後,「中華民國萬歲」的金句在許多黨國場域,都要被喊一喊,不喊就真的「不能萬歲」。直到「黨外」集結,在許多黨國子民的口中傳來「中華民國要亡了!」;趕緊搶救「中華民國」;「黨外來了!」,所以要呼群,消滅「綠色共匪」。  「死而復生」,基督教有「復活節」的典故;佛教有「圓寂」「諸法皆空」的開示。「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還缺一個「復活節」;如此,才算「名正言順」,國家的法律地位才臻「圓滿」。  只是,這就陷入「國家神學」的泥沼語境中。以「國家法哲學」的辯證,「中華民國」的「國家法權」是不存在的,只剩下遺民到台灣的「流亡政府」,以「中華民國」為名的「遷佔者政權」;在「法哲學家」而言,「中華民國」與「台灣」的「法律關係」,迄今,是被質疑的和不圓滿的。  對此困境,俺...

哲學人生筆記 - 《「大學」與「國家」》

圖片
「黨」,尚黑!強調一群人在思想、利益的志同道合;以紀律規範言行;基本上,只有群體的利益,沒有個體的自由。  中國,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專政統治的「極權黨國」;其特點就是「黨管制一切」。與「自由主義國家」相反,「極權黨國」恐懼自由的氣息。  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偉大文明的基礎是自由思想,而後有「環宇之學」;就是以大學為代表。可以說,没有大學就沒有文明與進步的國家。大學,在精神發展與思想自由的路上,是相對於國家的獨立存在。  在「極權國家」不能容忍有獨立於管制之外的「獨立」;這也是中國繼強迫媒體必須「姓黨」以扼住自由與獨立的發言咽喉之後;又強迫大學「姓黨」,目的在消滅自由精神與獨立思想。  從這項認知基礎出發,就可以理解,何以中國知名的「上海復旦大學」被迫修改大學的「章程」,删去只能自我想像的「自由精神」與「獨立思想」的「大學靈魂」,成為完全的「黨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也就是「黨組織」的一部份,加入尚黑的「黨」。大學失去對自己有靈魂的想像,可預見「中國共產黨」的畸形末日。  想到此,俺為當年在德國大學相識的「上海復旦大學」出來的「老中同學」,以中國的知識菁英自許,回到中國母校教書,感到可惜與悲傷。  在德國求學,已習慣享有學術自由,如今好像被關入「黨牢籠」的「神學士」。俺也為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和自由感到可貴和珍惜。

法哲學筆記 - 《「法官」,何不平常心?》

圖片
法官是人,不是神!依法審判的結果,應該以平常心接受歷史的公評。中華民國憲法第八十條載明:「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本條文的旨意,應該是指法官依法審判所作成的審判書,在公佈之前的過程受到絕對獨立的保障。 但是,法官的審判也有「自由心證」的那一部份;既然,法官是人,就有人的成見或偏見的滲入。承受「羅馬法」文明的基本原則,法官審案,對於可疑的地方,應該符合一般的經驗,也保留可以選擇的自由。 「我心如稱」,是法官的自我期許,却未必能止訟平爭。何況,憲法笫八十一條也有載明,法官終身職保障的免職、停職、轉任或減俸的必要規範。 法官是受國家和人民付託,職司審判的專業賢者身份;孔子的「春秋」,微言大義在於「責備賢者」;「責備」之意在「求全」。 當監察委員陳師孟先生,依據憲法第九十條行使國家的最高監察權,以監察相關法規所載明的法官規範,也是憲政精神和制度制衡的實踐。法官,何不平常心看待憲政制度的「求全」? 當「法官協會」發起連署,聲援受陳師孟監委調查「是否有濫用心證」的法官,竟然有六成七的法官連署,實在是對憲法的褻瀆,也是對法官護身符「獨立審判」的莫大諷刺。 「法官們」不是自許和標榜「獨立審判」?竟然也需要找「圈內人」連署;法官相護遮羞的獨立審判。難怪,司法的可信度普受人民的質疑。

哲學人生筆記 - 《「選舉與時代精神」》

圖片
總統及國會大選將至;近來,俺常收到退休的友人轉傳來網路動員搶救黨國,強烈呼籲支持「黨國之子」的訊息。所列舉的理由,大都是黨國時代的「老哏」,背離現實,極無說服力。  唯一突出的不同,就是黨國時代的「反共」,已成為隱誨噤語。對中國,則礙於文化鄉愁、經濟利益有「懸念」,而對極權的「中共」專政下的「惡」多所體恤偏袒,不敢置言。  回想經歷過「反共時期」的「白色恐怖」歲月,對於「黨國復辟」勢力的動員,充斥反動,偏向虛無,以及詆毀台灣到極為不堪;顯示台灣正在承受一波,「中共」垂死前傳來的反智晦氣。  其實,這般現象正是台灣即將迎來黎明曙光前的黑暗時刻;反動勢力以「老男賊」的「老哏」最突兀;似乎不知時代精神的求新大勢,依然嗜權而打死不退。  有人哀求選民,給他人生最後一次嗜權大位的機會,却廻避自己曾經是戒嚴黨國的鷹犬 。也有人為先前没有參選到底「很後悔」,却害怕想起,自己所說過的“民主不能當飯吃”。  荒謬者,對於中國所反對而干涉台灣內政的「反滲透法」的立法,竟然,不約而同地呼應中國,真是外鬼內賊齊叫號。「老男賊」不知退,嚐過名利甜頭不放手,仇視女人和年輕世代,可視為這個時代的反動逆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代傳承,無論得與失都是自己的遭遇。想不枉此生,就是鼓勵、成就和信任年輕世代的努力。選舉,却看盡「老男賊」的横行,顯示的是,台灣尚未掙脱黨國幽靈的桎梏。

哲學人生筆記 -《「尊重女性」,仍需努力!》

圖片
總統大選以來, 公眾人物的有些發言,引來社會議論,也恐有負面的影響;在公開的發言中,引來不尊重女性的批評。其中可商榷的,是男性對女性存在意義的若干成見。 以「武大郎潘金蓮蓋棉被」比喻對手;「没生過小孩,不懂父毋心」的舉例,對競選連任的對手女士的批評,已偏離公共議題應就事論事的嚴肅慎重,而不自覺地流於對手是「女性」本身的指涉。 正、副總統候選人,都有不同於一般國民的知名身份,和一定的社會影響力;指涉競爭對手的性別和未婚,未生小孩的有待商榷的觀點,而且自認沒有不妥,這真的無助於性別平權社會的和諧,也錯失對年輕世代示範自己作為進步公眾人物的機會,實在可惜! 長期以來,存在於許多男人對女人的成見,包括能力的懷疑、角色的限制和工具的價值,又將成見與有無婚姻相聯結。這些成見;很遺憾地,無助於公民社會、文化國家的形成。即使擁有高學歷,以知識菁英自傲的男性,若有對女性的成見,實在無助於表現男性的自信。 身為女人,有可能是男人的母親、或是姐妹、或是妻子、女兒、親人、朋友、同事;尊重女性也是保護母性,也是男人的光榮義務。性別平權的偉大意義,在於性別的不同是先天的,或認同的選擇,「人的尊嚴」都不應該被輕忽。

哲學人生筆記 - 《「失言」與「囈語」》

圖片
焦慮!一切“失言“的原因來自精神的焦慮,又與性欲的壓抑有關。或者「欲求不滿」。權力,在於實踐自己對外部的影響力,是內部意志的外部實踐;權力在手,性慾能得心應手。  帝王的後宫臣妾等著「臨幸」;常見富人有妻妾,似乎性慾的需求強烈;其實都是權力,包括財富的支配力。  選舉,涉及權力的予奪;當面的政客焦慮不已;既無能壓抑對手,就只能找弱勢者出幾口鳥氣;女人,因此常淪為無品無格的男政客賤嘴下的受害者;而且,男政客的賤嘴,發砲多涉及「性的隱喻」,包括女人的身型、外表、化妝、婚姻和生育與否的偷窺。  總的而論,賤嘴男政客的心態,視女人的競争為“他們的不幸“;若女人與他們同夥,則女人是“他們的工具“。再追究男人的失言,多是對女人的「性別歧視」,反映著「潛意識」中有被女人「閹割」的焦慮;包括隱喻男人性能力的品質和被迎被拒的患得患失。外顯的,睡夢中的「囈語」,是現實中失去權力的焦慮,成之於語境的意義,是「被迫害妄想」。  「男人失勢」的語境,「被閹割成公公」僅是其一,現實中,包括失權、失業、失財,以前的遊山玩水的好日子,已成殘夢。一切的現實困窘,既然打不赢實力較強的競爭者,只能從“女人這個身份“去霸凌。許多對女人歧視和霸凌的語句,出自那些盛氣凌人的「懦夫」,“他們“自認是所謂的「男人」。

世界小事筆記 - 《「回首世道,亂步有跡」》

圖片
又快到年底了!台灣的閒人又在找「年字」;一群「蛋頭」為台灣選出的代表字:「亂」。真是來亂的!幫閒鬼混,唯恐天下不亂! 「思想是語言的囚徒」,「言為心聲,字為心畫」,自己的心頭亂哄哄,看待浮世,就是「亂」。世界觀,以小看大,自己能「自信」,對浮世諸現象理解與包容,豈有亂? 兩年前的本日,有感於在台灣的「中國勢力」為習近平的「稱帝」幫閒獻媚,貶抑台灣;證諸「今日中國」,經濟前景嚴重下行,比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更嚴重;金融危機也正在更惡化成「流動性」的系統危機。 對比之下,米國的經濟來到失業率創歷史新低,幾乎符合「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理想:「充分就業」。 集權專制看似有效率,却是强迫高壓下的表象。中國歷史的治亂更迭,「盛世」只是歷史幫閒為「人治」的神學造論,終會有人治乏力後的皇權危殆。强國夢醒時,大勢已去! 浮世不亂,回首世道,亂步有跡。有文為證: _______________ 人生故事筆記 -《「政治經濟學」 - 「中國」篇》 2017年12月10日 十年前,2008年。當年,中國正在辦「北京奧運會」,台灣的媒體和投資理財的機構,陷溺於中國「非理性榮景」的召喚而既自卑又聒噪,炒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熱」、「中國崛起」的表象,為「中國人的二十一世紀」,... ,大力地鼓吹聲勢,和促銷投資中國相關的基金理財。 在台北的熱鬧「東區」路口,有一天的中午,我被「電視台」的嬌滴滴「女記者」攔路詢問:“請問大哥:您有投資「中國市場的理財」,是什麼?為什麼?請分享一下心得!";當時的我,戴墨鏡,被如此一問,頓然有"人在江湖"的感覺;真的有"大哥"的「鳥樣子」嗎? 書生草民,已習慣被年輕的小姐稱呼"大哥",實在是不知老之將至,依然活龍。明知男人之患,在妄自稱大,實在不宜!奈何,歲月已老,很多同年的同學、友人,早已童山濯濯,滴滴答答的「老樣子」,而「小弟」我,雖已髮白,被小姐尊為「大哥」,總比我的同年學友,被崇尊為「阿公」、「老伯」有打折優惠。小弟我,夫復何求? 好吧!人生不白閒,"大哥"就來捉弄媒體!這一台中國的「傳聲筒」,在「本土社會」的評價極差,仇視本土而來的。當我承認,自己不看好「中國市場」而投資...

哲學人生筆記 - 《「狗的良心」》

圖片
在印象中,狗的「忠心」被讚賞;狗的「口味」被質疑,愛啃老骨頭之外,還被說成,偏好吃掉「人的良心」。  經過總統大選的辯論,俺又長知識矣!有一位「總統參選人」痛駡媒體的「知識份子」:“良心被狗吃掉“。  俺為狗高興:狗偏好吃「知識份子的良心」;印象中,「牆國人」重視食補,「冬令進補」的「金句」:“吃蝦米補蝦米“;人的那個部位弱,就吃別的動物的「那個部位」;男人想「補陽」,就吃雄性動物的「鞭」。  “我的天啊!“;以「忠心」出名的狗,竟然會吃掉「知識份子的良心」;這究竟是狗的進化或退化?狗想要「長知識」,至少也要有能力分辨「知識份子的良心」;狗若不小心,吃掉「蛋頭知識份子的良心」,可能沒補到狗的「良心」,却補到「狗腦」,成了「笨狗」。  「知識份子」,應該正如記者所自豪的,“小時候讀過很多書,所以長大要當記者“。只是,讀書有陷井,若不小心,會愈讀愈笨,成了「蛋頭知識份子」。  好狗切記!勿亂吃人的良心;現在的狗食很精緻,比人吃的美食還營養。狗,其實不只需要「忠心」,也需要有「良心」;至少,俺路過時不要亂吠。  -《「貓的智慧」》-  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欠俺公道」》  2018年3月15日  公道,自在人心嗎?問題是,人心在那裡?俺聽人家說,人心就是良心;很可惜,良心被狗吃掉了!  那隻狗這麼大膽?事關俺的公道,没良心的狗,啥鳥不去吃,竟然吃掉俺的公道所在的良心!真是没良心的狗。  其實,凡事不必全怪狗;狗是人養的;人不是狗養的吧!?只怪自個兒生不逢時,生在一個別人的良心被狗吃掉的時代。俺的公道没指望了!  究竟,俺有啥冤屈?認真說起來,也不是啥麼大不了的鳥事,就是感覺不對勁;怎麼都是你們在當壞人而且沒有遭到報應,俺一直當好人,而且不只是普通的好人,也是不知怎麼使壞的「宜人」。然而,吃香喝辣的福利都沒份,連「索吻」這款鳥事也不會。  這麼說吧!當好人是義務,當壞人是權利;人生只能盡義務而不能享受權利,這樣的鳥世道,對俺公道嗎?  有時候,俺很謙卑,...

哲學人生筆記 - 《「大師」》

圖片
小心,大師來了!  浮世行走,有「頭銜」最好;聽過「媽媽桑」嗎?手腕高於「小姐」;俺曾經去日本商旅,與日籍友人離開酒店時,小姐輕聲温柔地說:〝客人,請稍等,媽媽桑要來送您們出去〞!真是禮數週到。看似小事,却做出身段以示尊重客人。「頭銜」不同,角色就不同。其實,媽媽桑還年輕貌美,卻難掩一絲風霜感;換個說法,「資深小姐」可也。  浮世需要神學,由大小不同的角色在其中演出;人們的虛浮在於沉迷於被托大;「小沙彌」唸經,會被認為有口無心;換個「老和尚」唸經,會肅然 起敬。大德高僧唸經,果然有口有心,安心不少。  「佛典史」上有一重要的文獻「大乘起信論」,被託名是由「天竺」的高僧、詩人「馬嗚菩蕯」造論。目的在為浮世眾生「說法」與「明義」;總結於統攝「心」的作用,依於「信心」而一心皈敬佛法。「馬嗚」也因此在佛教發展史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而被尊為「菩薩」。  在此,「造論」而使人生「信心」,如此重要的任務,當然、必須由「大師級」的人物來承擔,一般未啟蒙的渾噩眾生,只能等著被深度洗腦。以上,如此的分析,目的在於警示, 「造論」是無中生有的;浮世諸現象,就是諸法都起於意識和感知。  以上的引證,用於指陳台灣面對一個「外患現象」:中國為一個虛幻的「帝國主義」的領土野心:「併吞台灣」,而千思萬想,手法盡出地「造論」,合理化自己的「帝國主義」野心。如今,在窮途末路之際,也虛構「大師」出來造「虛論」,誘騙浮世眾生。  見證台灣社會,「大師」多如螞蟻,究竟眾生能在何處依於「信心」?許多案例顯示:「大師」被供養而騙財騙色,受害者到頭來人財兩失。有大師被供養的浮世,必然有白癡化的危險現象。  指陳問題表象的虛幻,呈現問題的本質,是哲學家的任務。

世界小事筆記 -《「炒手配副手」》

圖片
又到總統大選,俺想到「副總統」,這個奇怪的角色;位尊却無權。在權力的場域,「副手」或被稱為「副座」或「輔座」。「副座」是被附帶上來(attached)的,或者,類似「博愛座」,被給予決定於「主座」的偏愛選擇。  也可以說,「副座」被比喻為車輛的「備輪」,等著主輪爆掛出場,才能免强上場。這種「備用」現象有些像丈夫的「小老婆」,肦望「大老婆」被掛單出場,自己才有機會上場扶正;平常只能在「牛棚生產」待命中。  米國總統「川普君」,在仍是「地產商」大老闆時,主演電視實境節目,有名的權力霸凌語言就是“你被炒了!“(You are fired!)。「川普君」總統的搭檔「副總統」,彭斯,一位正直的保守價值信仰者,加上受到米國憲法的保障,「川普君」的權力霸凌語言“你被炒了!“對「彭斯副總統」在任內用不上,除非連任的搭檔換「備輪」。  「彭斯副總統」很“稱職“!出場對「牆國」的惡行,多次不留情面;扮演「黑面彭斯」;「川普君」自稱的「好朋友」,「牆國習天皇」只能被指教。「川普君」的下任搭檔「副總統」,依然是「彭斯」,「博愛座」捨我其誰!  權力,常用的動詞是「操作」;權力的目的是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浮世往來,多為權為利,即使看破紅塵的出家人或神學士,也想要當上「大師父」或「大神父」;更何況,律師也要冠上「大律師」,才覺得有信心而安心不少。  浮世「尚大」,以大為尊,男人、女人皆如是;女人自稱「小女子」,是自謙和塞奶。浮世求大位是第一志願,寧為雞首,不為牛後。於是,混個「小黨」的「黨主席」,也能自覺偉大不少。不過,熱度過後,「小黨」多淪為「金光黨」,靠選舉募款撈財;這也是「小黨」的「黨主席」,多為“常任的“,好處不落外人;家族、親信、臣妾湊人數,分居斂財的黨務要職。  值得取笑者,「小黨」的「黨主席」幾乎不設「副主席」;小廟難再容「博愛座」。若大黨設有多位「副主席」,也非好事,因人設事而意在招安,裂痕已在,早晚分裂。  另有讓人奇怪者,夫妻搭檔,大多以夫為「正座」,妻為「副座」,以符合「男主外,女主內」的世俗成見,多為避人耳目的「賊夫妻」。對外,以醫生或教育家作掩護;實則,不想讓外人嘲笑男人在家「懼内」。觀其夫妻的言行舉止,協同出擊外敵,「賊妻」斂財又管財,打死...

哲學人生筆記 - 《「仿真與造假」》

圖片
「中國間諜案」,是否真有其事其人?浮世諸現象,以事為主,謀事在人。本質上,欲「成事」必須善於「用人」,或找「對的人」。否則,「匪諜就在你身邊!」;「被出賣了還幫著人數錢」。  「間諜案」,表象上有「用間」與「反間」,兵不厭「詐」;所以,本質上,在「詐」的「使」與「破」的辯證。「使詐」的本意是「仿真」;「破詐」的本意是「造假」。客觀地去理解現象,探求本質,必須進入辯證的過程。  這時候,俺非常珍惜掌握了德文的能力,學過「虛擬語態第一式」和「虚擬語態第二式」的語法而且善用,就有能力分別漢語語境中的「無明」。「仿真」來自「假」;而「造假」來自「真」。  在「中國間諜案」的故事中,被影射涉入間諜的一方,希望:“這不是真的!“;唯有真的涉案者,會呼天搶地,對天發誓:“這是假的!“  「虛擬語態第一式」用在“引述他人訴說的故事“,例如:新聞報導天災人禍。「虚擬語態第二式」用在“與現在事實相反的期望“;例如:期待自己是神仙。  在台灣發生「中國間諜案」,信或不信其事其人,不同政治立場者相互嘲諷,懷疑對方在“搞詭“。有意思地,這也可以說是「虛擬語態」的「第一式」和「第二式」的對戰。  為何會如此?只能說漢語不是科學的求真語言,分不清「虛擬語態」的「第一式」和「第二式」;而是虛實相間的語言,以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難測」,能混就混的浮世;而有「三十六計」的典故和仿冒文化。  俺的「破詐」是用「否定反問句」:例如,問不倫戀的男女:“你們的故事不是真的吧?“,若其人難捨不能捨,那就不是「造假」。詢間案例顯示:可以十拿九穏「求真」。只是,問別人這種「烏事」,有夠無聊。

園藝生活筆記 - 《「年終獎金」》

圖片
氣温下降,冬衣上身;節氣來到「小雪」,一個有著浪漫想像的初冬意境。明顯地,樹葉枯萎,逐日隨著北風吹起,飄落地上;目前,幾株無花果樹似乎已逐漸進入「半休眠」的落葉狀態,很像主角謝幕,有沒戲可演的落寞感。  冬意漸濃,家庭園藝的日常工作是掃拾落葉來混土製作「腐葉土」;轉作「春泥護花」,除了有幾分「林黛玉式」的浪漫語境;若期待來年結果,恐怕仍需要施加額外的有機肥料。於是,為採果後的果樹「坐月子」以恢復生機活力,是家庭園藝必要的作業。  接續「立冬」節氣的採果後,「芸香科」果樹的柑、橙果實和「桑科」的無花果,嚐起來的口感風味還算及格,只是仍有進步彴空間。園丁與果樹的合夥關係,也有經濟利益的交換意義;生產後的「坐月子」是重建生產能力的坊間用語;園藝的文雅用語是回報以「禮肥」,算是園丁對果樹送禮感謝的「年終獎金」。  從果樹生命的過程來理解,生產力的表現有「遞增到遞減」的客觀規律。曾經,我採用比較「野放」的態度,就是最低管理的「懶人法」。但是,領悟到浮世有鼓勵和自肅的「求全」,就是作人要有「吃果子拜樹頭」的感恩之心。 於是,對果樹在生產後,先從根部和土壤修補關係和活化根系的吸收能力做起。在「小雪」、「大雪」到「冬至」節氣之間,先施加有助於根系再生和回補土壤肥力的有機複合肥料。待「冬至」節氣後,利用果樹的「休眠期」,對樹體施以修枝和整枝。 在來年的「立春」前,再補充有助於果樹花芽萌生,施以「磷肥」為主的有機複合肥料。有健康的根系和活力旺的土壤,果樹吸收養份的轉化效率也會提高。有了這樣的理解,就用於家庭果樹園藝的實踐。

法哲學筆記 - 《「政治博愛座」》

圖片
「政治博愛座」是「政治老賊」覬覦的目標!  參考德國議會中民意代表的不分選區,由政黨提名「專業職能別」和「社會功能別」的人選,依選舉的政黨得票數達到總投票數的最低百分比例的規定,得分配議會中的不分選區席次的選制,在台灣淪為不堪的政冶酬庸和分贓制度。  政黨是「法人」,由一群人結合以爭黨利為目的,却變異而“尚黑“,以巧取私利;可說「橘逾淮而枳」。  政黨得分配議會的不分區席次,以「民意倫理」的意義而言,犯了「僭越」的政治不倫。直接民權的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的平等意義,在分配不分區席次的“偽民主“的實踐中,讓“身藏炸彈“的「恐怖者」得以偽裝而被硬塞入議會中的代表席次,等同政黨有私相授的政治任命空間,藉民主制度行「偽民主」之惡。  民主先進的國家對於政治任命的人選,必有國家安全的事前查核身份和過往言行,再經由國會的「公開聽證會」和表決通過的嚴謹程序,以完善民主制度的自我防禦機制。  民主國家的代議制度和媒體,基礎在於人民的“不信任“而有嚴格監督制衡的必要。在人治傳統和惡習積存的國家,政黨、議會和媒體的自律審核,顯然地,不可被信任,多以私人情誼、利益交換來推出不當人選,有出賣黨格、報格和議會正當性的邪惡。  「 不分選區席次」的存在是 被糟蹋的「政治博愛座」,不易實踐選賢舉能,却常見被「惡棍老賊」僭越霸佔,這是民主的危機。

園藝生活筆記 - 《「立冬時景」》

圖片
「立冬」,十一月八日,採果之後,園藝農作的進度,將以禮肥、換土、修枝為主。晝時漸短,北風送來的寒意漸濃,漸不利於户外作業;於是,「立冬」的採果和賞景是一年中值得珍惜的、愉悦的園藝工作。  一個半月前,為「波姬紅無花果樹」和「黃金無花果樹」各一株剝皮分株,在預定的「立冬」檢查進度,已經從剝皮處出根了,而且根系飽滿。比起半年前,扦插三枝無花果樹枝條,只有一枝成株。顯然地,「剝皮分株法」是較容易成功的方法;而「扦插法」則受制於土壤的濕度和季節的氣溫條件,若疏於照顧,容易枯萎。   多年來的園藝作業,對於「芸香科」的柑、橘和橙,以及「薔薇科」的櫻樹,包括樱桃樹和樱花樹的管理較有心得,嫁接繁殖的技術、修剪枝條的原則和來花結果時程的研判,以及對花果的管理已較有自信。  家庭園藝生活,在困知勉行中,是一門有趣的課業;自修和實驗、查索文獻和請教專家先進、農友交換心得,以多路齊進精實園藝知識和經驗。 此外,更可以親炙雖然不言不語的植物,它們却以四季流轉的多彩姿色和香花碩果回報我。可以說,園藝生活讓我享有心靈獨白的愉悅,也是人和植物對話互動的時空。   深秋初冬的季景寫實是豐收和楓、槭樹葉的變紅或變黃所交織出來的感性。想到一年又到冬天,淒美的秋景將逐漸交替給凋瑟的冬景,人和植物都需要調適。 此際,我又想到"夏蟲不可語於冰"的惕勵;浮世多難,却又有苦中求樂的美好,生命要努力先求生存,再求發展,切不可困於一時而放棄未來!

哲學人生筆記 -《「牆國的冬天」》

圖片
本日,十一月八日,是節氣「立冬」。就歲月川流的意義而言,節氣是循環的「自然觀」;作息依循節氣是「順天」。  漢語文化中有「風水觀」,人的活動在風水寶地中不知惜福,就有「破壞風水」的後果。中國,以「長城」(Great Wall)為知名的國家意象,從民族心態而言,「漢民族」偏愛奪地後圍牆以排外,又被稱為「牆國」。  近代,又增設「網路長城」,阻絕對統治穩定有疑慮的外部資訊,以致,近乎病態的「自戀」,卻經常被外傳有「關門打人」的惡行,人權被賤踏。 雖然如此,台灣有些人追逐“被虐“的快感,視被關在「牆國」內是此生的鴻圖,不可錯過。如今,「牆國」的風水好運已用罄,「改革開放」的趨勢已反轉,進入悠久歷史的「皇權」的「專制黑洞」。  「經濟下行」是動能和時間耗竭的必然方向。多年來,那些唱衰又貶抑台灣的暗黑勢力,在「牆國」的客觀形勢發展不由自己的情況下,只能忍受酷寒的「冬天」。  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投歒『熱』》  - 2017年11月8日 -  中國的熱詞「十九大」被台灣的中國勢力媒體"熱炒",彷彿「十九大」是改變世界發展趨勢的里程碑。  漢字的語境,長話被壓縮成「咒語」,除非刻意地先理解背景故事,否則,「三個字」的「十九大」和「四個字」的「九二共識」,都是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道意義的「鳥話」,與「他X的」或「王X蛋」的「三字經」等值。  換言之,事過境遷,情勢變更,熱炒的菜也淪為沒有營養的「廚餘」。  觀察一系列別有企圖的「熱炒」,「主菜」就是用來「造神」和「供神」,各路加料投進「中國崛起」的熱鍋,火勢正旺,加料要快,…。  自老而少,先是以前專職「反共」的「政治作戰」的高齡「末將」老人,公開地交心表態,懺悔以前做錯了,‘’誤入歧途‘’;誓願所剩餘生,不敢再「反共」了。  然後,冒出「投共」心切的中老年女人和中年男人,都被刻意地強調「台灣人」出身和有高等教育背景的身分。搶著訴說「投共」的「違心論」;先學會「自欺」,再「欺人」是「入黨」的門檻。  與正面「造論」相對應的,是由靠中國施捨讓利的「奸商」,出來痛罵不知中國已‘...

世界小事筆記 - 《「白癡大國」》

圖片
中國是世界上的「虛言大國」,包括與米國的「貿易戰」多回合的停戰談判,依然以以漢語中的兵法心理戰「兵不厭詐」對付米國。 本質上,中國不誠無物,只想欺騙過關,任何的談判都只是「戰術欺敵」;戰略上,就是鬥倒對方,掌控支配一切的優勢。這也是本質上的邪惡而無法與世界和諧共存,而文明世界的包容和參與,最後都失望而歸。 中國歷史有「痞子文化」的邪惡面,小人以假亂真而得逞後再反控君子的不智和貪婪;於是,君子無奈,最終也只好隨波逐流,加入「偽君子」的行列;這是民族的不幸,也讓中國的國家品位不堪。盗用、偽造,尚偽、尚黑,巧取豪奪是中國的國粹。 中國文化語境有「天下為公」或「濟弱扶傾」的空言;但是,「思想是語言的囚徒」,那些空言的崇高理想,正反映著現實上不是真的「善世界」,而是自私自利,欺善怕惡的「惡世界」。 中國企圖併吞台灣,長久以來,文攻武嚇之外,又花言巧語地推出各時期的「惠台戰術」。曾經,有「惠台三十一條政策」;成果不彰後又推出「惠台二十六項措施」。 後者,其中有十三項是讓台灣人“享有”「同等待遇」,這是典型的話術,中國竟然自相矛盾;國策上想併吞台灣,視‘’台灣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意圖以「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誑台灣人。 中國既然已宣告「兩制」在前,若台灣“享有”「同等待遇」,則豈不是自相矛盾,要台灣「賣身投靠」,掉進中國的「一制」陷井? 世界上有這麼「以笨待人,視人白癡」的既欺人又自欺的白癡國家,真是奇笨無比。

園藝生活筆記 - 《「黄金無花果」》

圖片
秋天已到尾端,東北季風將至;在此之前,秋高氣爽,白天常有陽光藍天;這是親近家庭果樹的美好時光。看著陽光照射下,即將採收的黃金無花果和甜橙,真是喜悦!我喜愛栽植果樹,只要風土條件適合,尤其是小漿果或莓果的種植。  這項偏好是有典故的;在德國求學時期,有幾年的修業是追随業師,在德國西南部和法國、瑞士接壤的邊境地區,視修業所在地的大學討論課程和業師的面談指導時程,往來德國、法國和瑞士的大學城。  那時期,我落居在德國的「黑森林之都」的古老大學城「弗萊堡」;此地屬於德國陽光普照日最多的地區,空氣清新;也是觀光旅遊的名城。歐洲的著名大河,萊茵河的上游,流經瑞士、德國和法國,成為國界的河流;河岸多見釀酒的葡萄園和有機農園。   每逢週六,在市中心的「大主教堂」前的廣場有「假日市集」,郊區農家的民女會設攤販售自家生產的農產品。其中,常見小藍莓、蔓越莓、覆盆子、蘋果、乳酪。  幾乎,每個週六,我都會前去市集光顧藍天陽光下色彩鮮艷的莓果攤;也買一些有機水果補充維生素。  市集一區有相鄰的幾攤,賣家都是農户鄰居,攤主都是親切可愛的金髮年輕村姑,她們說的德語帶有濃厚的鄉音、方言或混雜法語方言或瑞士口音的德語。剛開始,常讓我會錯意而誤解買賣的計價或數量;讓村姑們引為趣事。   多次買賣之後,幾年來,村姑們視我為熟客好友,又是外型明顯的東方人,她們教我當地的方言用字,我教她們說台語和漢語、日語會話。說說笑笑,異國風情留下難忘的記憶。   如此週六的客誼多年,也經歷村姑從少女到初為人母的喜悦。那個時代的媒介,小漿果、莓果,以及藍天陽光的意象都帶給我喜悦的記憶;回到台灣,我在自己的家園裁植小漿果、藍莓、無花果、蜜柑為樂。  黄金無花果,多誘人的名字;物以黄金而貴;但是,我所珍愛的,是那黄金般的陽光普照果實的風景。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