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大頭症」》

圖片
近年來,俺觀察「中國天皇」習近平的失措與失政,有些感嘆:“可惜矣!錯失「民願」,找錯「美夢」,一錯再錯!”。  在歷史上,這些現象有「法西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作「前輩」;彼輩都患了「大頭症」;以為世界以他們為中心。實際上,權力在手,却讓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陷於「天怒人怨」。  彼輩奉行「極權主義」,幻想權力的「效用」無限大;殊不知,權力也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權力承受不起一錯再錯,每增加錯誤一次,就遞減權威一次,離「民願」愈來愈遠,「民怨」愈來愈多。可以預期地,「寡人在即」,愈來愈没有自信。  加上,欺騙是「極權統治」的手段,擴大對外宣傳的「大外宣」,也只是遂行歷史上的「德國納粹黨」宣傳部長「戈培爾」的話術策略:‘’謊言愈說愈多‘’。  獨裁者的興起出於偽裝,却自敗於本質上的無能和知識貧乏。這也是權貴後代不可被委以治國大任的原因。彼輩都患有「大頭症」:嗜權而無能。  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會敗事的墨索里尼」》  2019年6月13日  曾經在英國治理下享有法治保障的香港,在「主權移交」牆國後,被承諾和保障的「一國兩制」下的「自治權」正逐一地流失;或者說,被牆國逐一地收繳。  牆國的‘’言而無信‘’,不可期望,已經是罄竹難書;漢語語境中有「君子重然諾」的強調,隱喻「漢語人」中多言而無信的「小人」;以話術和語障先欺騙過手再揚長而去。  德國友人到牆國行商訂約,俺的送行祝福語必然有“漢語人多欺,自欺也欺人”;那是「漢民族」的民族精神病態,不欺無以過活;擅於說大話、謊話、虛話、廢話,假話以志得意滿,對方才轉身,被背後開槍捅刀是家常便飯。俺的「祝語」變「警語」,老德友人事後相逢,頗有同感,已是不堪回首。  目前的香港,正承受「一國兩制」破滅之苦;台灣人貪財、怕死又好名,偏又「鸚鵡學舌」,學說捲舌音的漢語,被自欺欺人也是必然的。「南國打狗城」和「北國天龍城」的「特首」,正打算一事無成就“落跑”,是城民「現世報」的「自欺欺人」最佳話術案例。  俺,在年初接待來訪的牆國友人,杯酒交談牆國鳥事,「老...

哲學人生筆記- 《「惡的存在」》

圖片
瘟疫的「大流行」(Pandemic)是對三十年來「全球化」的「大反撲」。記得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東歐的「非共化」,「德國統一」和「歐盟化」,區域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的整合,如同浪潮湧現。  那是一種趨勢,利益在前,企業以逐利為先,很難抗拒「全球化」的方向。一個「大趨勢」的出現,必然有受益者,也有受害者;中國正是前者。  別忘了,中國是極權專制的國家,可以透過國家獨裁體制的「暴力本質」,對內壓制異議,讓利益歸於權貴集團;對外遂行「不義競争」,掠奪資源和就業機會;受害者是全世界的「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中國近年來正在推行「一帶一路」,正是藉「全球化」之名,遂行「帝國主義」的「新殖民戰略」。源於中國的「武漢肺炎」正是此一「帝國主義」擴張戰略的「附贈品」。病毒不分人類的階級,以所有的人為「宿主」,也有擴張支配領域的意志,必然以讓全人類受感染為目標。  此時,大敵當前,人類應反省「全球化」所帶來的禍害:階級剝削、資源掠奪、過度開發、生態災難、分配不均、金融不安、疾病傳染。以防疫的「斷鏈戰術」,斬斷「全球化」的聯結,使成為「小區域」的「塊狀集團」。  更重要地,集團的重組必須有共同的價值信仰,排除那些以專制統治為核心價值,實施小社會大國家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偽市場經濟」。發生瘟疫「大流行」的關鍵在於病毒的「傳播速率」;「區塊化」有助於降低傳播的「乘數效果」。  歷史,以三十年為一個世代,也是變革或革命的觸發「臨界點」。面對瘟疫的「大流行」,迫使人類反省歷史上的錯誤方向。「惡的存在」也有積極的意義,正是解構「全球化」。 

哲學人生筆記 - 《「Wife Too Over」》

圖片
大約十年前,台灣有一齣電視劇「犀利人妻」,劇情大致上是「人妻vs. 小三」的「鳥故事」。也大約在那時候起,社交名詞語匯有較多的「人妻」和 「小三」的概念。  當年,在園藝生活筆記 - 《「在意外中長大的枇杷樹!」》一文中敘述,俺無意中播下土裡的枇杷種子,十年後竟然開花結果。當年的有感於時光匆匆,十年已去,與枇杷種子發芽同年出生的嬰仔應該也是「小三」了。現在加總歲月,二十年矣!  原來「小三」在十年前,是敏感的「他者」代名詞,讀友以為俺是「犀利人妻」的觀眾。其實,俺指的「小三」,確實是"小學三年級生",大約是十歲吧! 也因此,再衍生俺的「解字辨義」。  「人妻」是源於日文的演歌或小說文學中,一個充滿規範隱喻的代名詞;「維基百科」有如此的解釋:“「人妻」(ひとづま)とは、結婚している女性である。通常、夫以外の者から呼ばれる呼称である“。  「人妻」,意指丈夫的「專屬女人」,而被丈夫以外的人所稱謂的「女人」。在日本文學語境中,「人妻」通常被型塑為被「和服」和「浮世義理」所緊縛的女性「潛意識」,生理和心理的欲望,只能「被丈夫給予」;想要找空隙,偷跑出來呼吸喘氣,具有美學的詮釋空間。  精神醫學家「佛洛伊德」認為,人的「潛意識」才是身體的主人,一定會找空隙流露出來;無法說出口的「潛意識」,會藉著「眼神」跑出來;若閉上雙眼,就會藉著「雙手」的動作表現出來;若強迫壓制「雙手」,就要藉著「雙腳」出走。  台灣在「戒嚴時期」的報紙上常見「警告逃妻」的啟事,就是如此這般發生的。俺在學生時代「讀報比賽」,還得過小學六年級的「時事測驗優勝獎」。不過,當年的「時事」,現在想起來,都是「黨國鳥事」:「反攻大陸必成,消滅萬惡共匪」。  為了準備「讀報比賽」,俺消化報紙上各版的「鳥故事」;還經常越界閱讀多則「警告逃妻」的啓事。其中,有一則,應該是一名「老夫」警告「少妻」,啓事開頭是:“還是愛你的!回來吧!“,動之以情;後頭是要逃妻“別太過份,會遭天譴!“。以成語套句是「先禮後兵」。現在回想,若在日文語境中,稱此現象是近似「父女戀」的「格差婚」。  「戒嚴時期」,俺越界「讀禁書」和浮世的各類「鳥故事」,是早有閱歷。自從「解嚴」後,女人「當家作...

園藝生活筆記 -《「自然、敘景、生民」》

圖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 丘遲 :《「與陳伯之書」,文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這段美文佳句,是我在中學時代讀《文選》而烙記至今未忘。在每年的暮春時節,是自己在園藝生活中對時光流景的季節想像。  原文,「與陳伯之書」是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招降書」;丘遲以江南故鄉的春景引人思愁;尤其,來到暮春時節,北風未盡,南風初起;乍暖還寒,時雨節氣,植物冒出花色生機;大地展現萬象更新的氣象。誰,能不思故鄉?  「南朝梁國」的「中書侍郎」「丘遲」,在「與陳伯之書」中,敘景以招降「背梁國投魏國」的「陳伯之」。較之史詩般的「霸王別姬」故事,「項羽」被困「垓下」,夜裡,隨「霸王」出征,逐鹿天下的「江東弟子」聽到「四面楚歌」,一時淚如雨下的敗軍悲壯與思鄉;《與陳伯之書》,是另一種動之以情的鄉愁。  季節流景,以植物花果為主角敘景, 在「舊約聖經」中可以找到果樹的文化史脈絡,小麥、粟、棗、葡萄、無花果、石榴…等,都呈現植物供養生民繁衍的意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又有植物作為藥材的救治生命的意義。另外,花草蟲鳥的參景,也可見於「詩經」。  植物為伴;花果,招來蟲鳥,營造生態友善、生命和諧的四季意象;有對我已故父母的紀念意義;感情所絆的春樱、李樹,扁柏、肖楠,各有春季的樹景花姿。有所愛的家庭果樹的土地,就是我思念的故鄉。遊過浮生的世界,安居於生根發展的台灣;這裡,就是我的土地聯結。

人生故事筆記 -《「在墾丁的歲月」》

圖片
  清明長假,國境南方的「恆春半島」爆出人潮,嚇到政府,憂慮疫情失控。「恆春半島」是台灣熱帶山海景色、生態兼收的旅遊渡假熱點,「墾丁國家公園」在此。  回憶起,在青年時期,俺在外島金門服完「預官役」後,通過「國家考試」的「經濟部特考」,帶着簡單的行李,告別出生成長的台北市,一個人先到高雄市過一夜。次日早上,搭乘七點二十分發出的長途公路車,經過崎嶇彎延,正在施工構築的「屏鵝濱海公路」;近中午時,抵達「恆春車站」。  再換乘普通級的公路車,約二十分後,在「南灣國小站」下車,又步行約半小時,走進「台灣電力公司馬鞍山核能電廠施工處」的廠區工地,找到人事部門。俺來報到矣!裡面的人不敢相信,這個位在「台灣尾」海邊的「鳥地方」,竟然還有人不辭勞苦,自台北市下鄉?  後來,直屬的長官告知,已等待新血人力多年,久矣!甚至幾近絕望,卻終於等到老張,又「充軍」到此鳥不下蛋的「鳥地方」。唉,...俱往矣!彼一時也!  當年,正逢「十大建設」,「馬鞍山核能發電工程」,是台灣歷來工程預算最大的「國家建設計劃」。俺,只是人生正逢機會。其實,當年的電力公司亟需「男丁勇士」投身偏遠僻地的工程建設。俺的祖傳家業是工程營造;經過「台電總管理處」相關長官的身家背景和意願諮詢,就這樣被「發配」本島的國境南疆,開始六年的山海相伴的歲月。  青年時代真好,生活快樂又認真工作,深獲正直的長官賞識和肯定。從第二年起,連年的考績「甲等」,職位一年晉昇一等,本職學能和專業歷練大有進展。四年不到,已能獨當一面,晉升主管,為台電公司的權利法益與各路的埋伏交戰。  長官器重和信任,曾當面告知:"老張,你蓋過職章,我就跟進!"。甚感榮幸!俺也不負信任,也是此生責任感和戒慎恐懼的專業生涯的開始。那六年,俺充分享受山海相伴的歲月,經常早上六點晨跑「馬拉松」到「墾丁公園」入口再折返。下班後,在夕陽陪伴下,去「南灣」或「青蛙石」的海灘游泳或浮潛。  有時候,與同事相伴去登「大尖山」;有時候,俺帶著德國哲人「尼采」的哲學書本,到「砂島」附近,或者到「鵝鑾鼻燈塔」附近,甚至,繞過燈塔到東岸的「風吹砂」,面向太平洋,坐在那裡幾個小時,白雲相伴下閱讀尼采的哲學論述;也曾經在星空下觀賞七十六年才可遭遇的「...

園藝生活筆記 -《清明流景「無花果」》

圖片
「清明」,是「春分」過後十五日的節氣;南風和北風的交會,讓這個節氣落在「暮春」而出現當日晝晴夜雨。確實,我親炙植物,其中的綠樹雜花,好愉悦的豐盛春景。  「清明節」的意義,於子孫在慎終追遠,傳承祖德;於植物看到枇杷樹上結出金黃色的果實,期望每年豐碩。回想去年「大寒」節氣初生的枇杷樹花蕊;我曾懷疑,枇杷花能否渡盡冬寒,結出善果?  如今,生命自證有活下來的意志力;果肉留給鳥兒啄食;果核就任其落土發芽;等待未來!子孫,自有子孫福;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桑科的無花果樹,是雜花生樹四季流景中的孤兒,未見繁花相伴,却像石榴樹是「猶太民族」祈願子孫繁衍的聖果植物;也是傳說的「伊甸園」故事中,引人遐想的植物。  實務上,園藝生活的實踐,無花果可以無性繁殖,「扦插法」或「高壓法」都可以緊殖新植株。立春時,我完成六株扦插無花果樹苗,清明時已新葉翠綠。  無花果不是無花,而是没有像枇杷一樣的果核;無花果的果肉是由小粒狀的「花緒」被肥厚的「花托」向內包覆而長大成果子。健康的綠葉碩果依然嚮往自己的天空。  季節流景中,多色的花彩誘人注目;花是果的前身。其實,人們吃無花果,是在吃它的「隱緒花」。台灣人有“吃果子拜樹頭”的諺語,以提醒人們,「回報」是可貴的價值。吃無花果也有同樣的「義理」,無花果樹是有花的果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在家很好!」》

圖片
瘟災大疫當前;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不可見人就開講!「待在家」,而不想「呆在家」,有那些事可以「抗疫又防呆」?  抗疫時期的「待在家」,減少「串門子」,需要國民的自律和有「家庭作業」。其實,突然在家閒著的時間變長,除了心理會「不衛生」,文化水準也會愈來愈「不識字」。自律!自己的健康,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幸福,靠自己!  幸好,我曾經在人生中,自幼出外住校、長大到外島服兵役和在外地就業多年;又在德國有許多年客居修道院,後來也常有商務出差旅行。「回家」,一直是幸福的盼望,「在家」是温暖的回憶。  有時候,自外地歸途中,預知家人必然已為深夜未歸人留下了一盞燈;温馨與感動浮上心頭,家在等我歸來。如今,被疫情「大流行」的形勢所迫而「待在家」工作;感覺上,很好!待在自家工作,以等疫災退去,只要自律保重,在家是安全的。生活在台灣是幸福的!  抗疫時期,又逢清明長假,可以「在家讀書」,也可以「在家園藝」。站在書房窗邊,看著三月初才修剪和嫁接的花草和果樹,已長出青翠的新葉和花朵,各有色彩時景。幸好!疫災的非常時期,「在家」有園藝作業相伴,身心平安。

園藝生活筆記 - 《「浮世一度花果緣」》

圖片
清明時節多雨,雜花生樹;經過春寒,植物又活過來了。曾經落葉殆盡的無花果樹,現在又長滿了綠葉,而且有的植株上聚集幾顆果實在一起,真是活力旺盛。在二月初「立春」時,本施主曾佈施有機肥料。看來,果樹現在報恩來著!太上道了。  為什麼果實聚生在一處,而別處却是光桿喊寂寞?有可能是本施主怠慢了,入冬後未剪枝,以致植株的發育出現「頂端優勢」,養份輸送都集中到頂端的結果部位。  理想的結果,應該是平均分佈在不同的結果枝。以前,在學時讀過「經濟學」,論及「內外均衡」,就是說,國民經濟不可偏重於某一方面的發展,否則會出現失衡現象。 果樹的結實管理技術,仍需要改進。果實集中在特定的「結果枝」,將會加重枝條的負荷而提早老化。這又涉及「枝條更新」的時程。  幸好,一切隨緣 ! 不滿意仍可接受 。 作為業餘者,樹上有結果實就很快樂了。佛法有開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經驗上,有心的設計,通常結果反而不如所願。  一切的選擇,都可歸於「緣」;人生的遭遇,是良善的、美好的,值得珍惜的愉悅,或許,有感傷的回憶,都是「浮世ㄧ度」的幸福。

法哲學筆記 -《「走出迷惘的歷史」》

圖片
「中華民國才是國家,台灣不是國家!」,在野黨的立委在最高民意的國會質詢最高行政首長時,有如上的陳述。似乎,對二者的判定,是「在此而非在彼」的定論。然而,在現實的台灣,比較確實的陳述,應該是曾經只有「流亡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流亡而非法遷佔的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的土地上自稱代表曾經在東亞大陸上存在三十八年的「中華民國」。  迄今,那個「中華民國」始終提不出擁有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土地的主權憑據文件。依據二戰後的盟國與戰敗國日本所簽定的「舊金山和約」,日本國放棄自「日清戰爭」勝利後,在「馬關條約」中取得對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土地的主權,而未明示交給任何一個戰勝的盟國。  戰後的國際秩序,迄今依然被大部份的維持;除了南越被北越的武力統一。當年的「中華民國」來台灣,是受盟國軍事當局的委任,代行接管戰敗國日本的領土,直到「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  「中華民國代理盟軍當局」之後因「中國內戰」敗逃而來的「中華民國流亡政府」,一直是遷佔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的「外來者」本質。除非,自我解構和轉化,透過自由化和民主化而融入本土化的進程。  必然地,隨「中華民國流亡政府」而至的移民,乃至抗拒融入的「遺民」,會有認同上的不自然,以致於在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上有「反對台獨」的「假議題」。這種現象,實在是被據「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統治而挾持追隨者的「外來黨國」所誤,被長期洗腦而陷入歷史的迷惘。  殊不知,反「外來黨國」的「極權統治」而出現的「台灣獨立運動」是歷史的「階段性必然」;在自由化、民主化後,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已實然是獨立國家,已 包容 不得不在地解構、轉化,以至本土化的「前中華民國流亡政府」。  一個新的「台灣人主權國家」的建國工程正在完善中,既與以前「外來黨國」所虛構的「中華民國」無所對立,更與繼承中華民國國家條件之一的政府、人民、土地和主權而在國際上宣稱代表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始無關。  彼國,中國,也提不出擁有對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土地的有效的主權憑證;其自始即為不相關而却有「帝國主義領土野心」的外國和敵國。  以台灣為主體的新建國家工程,有不可逆的「本土化」和主權確立而鞏固的進程;於今,所迫切...

哲學人生筆記 - 《「四月有望」》

圖片
月,又送往迎來,月娘真忙!大致上,月娘約三十日就改個名字,報數從一到十二;如此單調,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十二月,正好地球完成繞日一周,實在不浪漫。人類的「生活」,就是如此這般簡單「過日子」。  也就是如此!三月走過,四月進來。月娘月復一月,繞著地球轉還報數。三月,雖然離去,却是悲慘的時光,瘟疫蔓延全世界;有不少受疫的不幸者,沒能在三月過日子。     如今,三月過去了 ! 一個「舊時代」的結束,是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四月,正是帶著新的希望走進人類的生活,在人類受瘟疫肆虐而憂心不止的時候。一定要有信心戰勝瘟疫!  瘟疫的威力,顯然不留餘地!有天真者的提議,想要「投降」,換得「群體免疫」。然而,未達目的之前,瘟疫更會肆無忌憚地外溢到群體之外的群體。這正是「大流行」(Pandemic)的成因:輕忽、不以為嚴重,而天真地以為「投降」最省事,成本最低。犧牲少數而保全多數,是短視而自私的想法。  勝利,從來不省事;瘟疫無所不在,尤其在那些心存投機和意志不堅的「投降派」那裡。面對無所不在的強大外敵瘟疫,投降是愚笨的選擇。月娘不希望她的四月被瘟疫打敗而失去希望。保重、平安,四月抗疫,希望有正面的轉機。

哲學人生筆記 -《「自私自利」》

圖片
防疫期間有一個重要的議題:「自己」。從這裡出發,可以擴展至少幾個重要的範疇:「自私」、「自律」、「自利」、「自由」、…等等。  瘟疫蔓延在不同的時代,從古至今,都是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古時候,瘟疫蔓延被指涉「天災」,又與「天譴」聯結;以此指涉人的不當行為,乖離天意所定的秩序。其中,人類濫用自由,姿意行事,又多出於自私和自利的動機。  本日,台灣有些地方政府旳首長,鑑於有「高中學生」出國旅行,回國後被確診「武漢肺炎」,憂慮引來群聚傳染;於是,宣佈禁止包含高中以下的學生出國旅行,否則,扣學生的「操行分數」。  俺百思不解,「出國旅行」與「操行」何關?「操行」可以「計分」嗎?「確診」,另一個通俗的說詞是「中鏢」,…那就可以讓人想像,曾經去過「不當場所」;包括「聲色場所」或「摩鐵」…,不幸「中鏢」,所以要扣「操行分數」,似乎也有些道理。以前,在「戒嚴時期」,高中教官就如此這般地,提醒兼警告青春活力旺盛的高中學生,別好奇「那些地方」,小心「中鏢」!  當年,「中鏢」的用詞,「武俠小說」看多了,以為「小李飛刀」的暗器被丟來丟去,淺顯易懂?「中鏢者」,只能說自己得天獨厚「被強廹中獎」。俺的牙醫師,「北醫牙醫學研究所」畢業,也曾與俺一樣,同期在金門服「預官役」,他是「軍醫科」;曾在替俺看診時,說笑服役期閰,軍中常有軍官來求診,都不是牙科問題,而是返台休假「中鏢」了,帶鏢回金門。  俺聽了,差點從椅子上跳起來,「牙科」和「花柳科」竟然可以兼收。牙醫好友糾正俺,服役時他應該是「泌尿科牙醫」,上下兼治。老友,還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人類有「自私」的人性,所以,「自律」不容易,也就成為「美德」。  俺以哲學所探討的「倫理學」範疇反思群己關係,「自律」是「道德義務」,尤其涉及「公共利益」時,「自私自利」有「外部成本」,也就是成本轉嫁給國家、政府和社會承擔。嚴肅地說,給群體添問題,總是值得自省。  有些「確診」者,曾經只計較自己的福利,在已知的瘟疫蔓延時期,以為自己不會「中鏢」,而依然堅持「出國旅行」是自己的權利。這好像颱風要來了,還要去海岸觀大浪或去登山,反而有勞別人冒險去搜救。同樣地,「投機者」奪標不成反而帶鏢回國,讓台灣社會全體承受瘟疫擴散的風險,這是不負...

哲學人生筆記 - 《「災難之後的想像」》

圖片
「思想是語言的囚徒」,“「中國病毒」引爆「武漢肺炎」“的陳述,除了不符「世界不衛生組織」對疫情名稱的定式用語「COVID-19」之外,更會引來中國官方的嚴重抗議和糾正,要求必須稱之為「新冠肺炎」。邪惡的話術反映著本意的邪惡思想:「推卸責任,嫁禍於受害者一方」。  若依邪惡的話術,則全世界受疫情災難的無辜者會不明不白被欺,誰是禍首?無從究責。常識所在,商品的銷售,必須標示「生產國家」,也就是冠以「產地」,以便溯源究責。中國自居「世界工廠」,也有「2025中國製造」的雄心壯志,也是「中國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條件之一。  此外,「奥運會」的頒奬儀式上,中國隊不是以站上授奬臺,被奏以「中國國歌」和升上「中國國旗」而光榮自傲,不可一世。如今,「中國病毒,武漢肺炎」,‘’Made in China‘’,被 冠以「中國之名」,不光榮嗎?  世界為中國伏倒;被強歸於中國歷史一部份的「蒙古西征」,未竟全功的帝國版圖偉業,「武漢肺炎」不是補上拼圖了?至少,歐洲國家已被如摧枯拉朽地倒成一片;還有後續的攻城掠地待結算收入「中華病毒帝國」。  現在只能想像控訴,上帝啊!你不是全能的嗎?此時此刻,你在那裡?難道你也「自我隔離」,躲起來了?放任那些「無神論」的「唯物主義者」放毒為禍世界後,又想隱名埋姓,嫁禍於受害者,再演出編排的「白蛇傳」故事,先放毒害人,再假裝「解毒者」;大言不慚地要世界為此感恩。  上帝啊!受害人在受苦時,你無話可説嗎?是嚇壞了?還是共謀默許?你的子民還能信仰你嗎?呼喊你的名嗎?你的子民,現在已經不再互相擁抱而代以互相懷疑。上帝啊!你不是要你的子民因信仰你而相愛團結,因信稱義嗎?  卑微、潛伏、冷漠、無言,是現在的自保方法,期待你再給子民信仰依靠的機會,早日走出黑暗,在廣場上相互擁抱,聽那教堂的高塔上傳來鐘聲,子民能不忘在苦難恐懼時,有醫護勇者和自由人,義無反顧地奉獻自己的能力,在各方戰線上揭發和對抗放毒的邪惡中國,使肇禍者無可逃避於歷史責任。  以此誌為證,向歷史控訴和向上帝抗議:讓公義再現!  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災難的語境」》 ...

哲學人生筆記 - 《「七塊錢」》

圖片
為了在網路上購買口罩,買方必須附加「七塊錢」的運費,有在野黨的國會議員反對,爭得面紅耳赤氣呼呼的。實在很低級的不值得 !  有錢難買「早知道」!瘟疫來襲,舉國抗疫以保全生命,遇到攔路的土匪「武漢肺炎」,在要錢或要命之間抉擇,還會争「七塊錢」嗎?  表面上,看似精算計較和為民爭利,實則掙小錢。對應該在國會議論國家大事的議員,此舉,實在其器小哉!猶如地方上的里長為里民掙小甜頭。  在商場上,常見有些商人為了省下交易的文書費用「幾百塊錢」不成,而錯失幾百萬元的生意訂單。也有些股票投資人,為了堅守,少或多,「一塊錢」的買賣單價,結果少賺大漲的行情,或大虧於股市崩跌。  瘟疫蔓延全球,各國股市重挫而市值大幅縮水好幾兆元而不是「七塊錢」。有的投資人,在行情重挫時,心在淌血,如果只是損失「七塊錢」,該多好 ! 有錢難買「早知道」也!  凡事,只想到一方之小利,而欠缺對另一方的「同理心」。成本,只精算一方的多寡,而缺少對另一方的成本計算基礎的理解,甚至忽視横向的同類品的價位比較和供需失衡的大勢,只是「小商計較」的心態。

詩人之國筆記 - 《「白帽女」》

圖片
這一次會狼,不是第一次/  前幾次,沒被發現/  不載「紅帽」,效果不錯!/  「紅色」,太醒目!/  流行已過/  反紅色,反病毒/  病毒載「王冠」,啥顏色的?/  狼,也載「白帽」來了!/  如此,就是「同志」了!/  狼説「白話」:“那個...,以後都到「摩鐵」吧!“/  狼説 : "…作狼很難!,有夠鬱卒…,唉!"/  就幫狼「慰安」/  - 《「白色更好混!」》-

哲學人生筆記 - 《「放長假」的心情》

圖片
    「放假」,以往不是「例假日」,就是「國定假日」。學生時代寒、暑假的記憶已久遠了; 沒想到,「武漢肺炎」的疫情威脅,讓各行各業幾近停止 ; 許多人的生活作息也改變了,變相的放假,尤其是「放長假」,讓許多人的心情也悶到叫不敢。  歐米國家抗疫的手段愈來愈強烈,對外幾近「鎖國」,對內幾近規定人民「軟禁」在家。如此一來,社會的「流動性」減速,缺少「交流」,社會的生機將萎縮。這是在「非常時期」不得已的保存之道。  俺的德國企業友人本日來電問候,彼此心裡明白,疫情惡化讓日常的商務幾乎停擺,他對生意的展望很迷茫,不知下一季的訂單在那裡?該如何排定生產計劃?  老德友人,藉著問候俺,其實也是化解自己內心的苦悶 ;他用了一句:‘’病毒的情況很糟,希望您「一路好走」 !也希望,病毒没有抵達貴島‘’(Ich hoffe es geht Ihnen gut und der schlimme Virus hat Ihre Insel nicht erreicht. )。  德國老友大概不知,台灣的最新「病毒確診」案例,已自歐洲反襲回來;聽起來,這句話若字譯為「一路好走」的祝語,在漢語的語境,好像是「訣別語」。不過,人家是用他們「德意志民族」的優雅語文「德文」表述的;俺自己可以不必刻板地照字意解釋,而意譯作‘’祝你一路順意‘’,或浪漫一些,‘’好友一場,相忘江湖,不必相送。‘’  然而,再想想,又好像「世界末日」已近。不好!不好!這個理解有些「鐵達尼」的「末世場景」。俺想到「柏拉圖」的世界觀:"世界對於你,就是你看到的樣子;世界對於俺,就是俺看到的樣子";也就是"一個世界,各自理解"。  「東方人」望向「西方人」所在的地方是「日落」;「西方人」望向「東方人」所在的地方是「日出」。俺以這句話鼓勵老德友人,其實,那個「太陽」就在俺倆人的眼前爬上又爬下,不是嗎?  俺本日聽德語廣播,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就「抗疫戰爭」建議的一項「準則」,就是減少「社交」;她用的德文字是"Sozialtreffen"。俺問老德友人,有聽到嗎?他説,没有!若有聽到,這才是問題所在;少了「社交」,所以心情很悶啊!容易做出「蠢事」。  俺聽到「蠢事...

哲學人生筆記 -《「全球化」的幻滅》

圖片
歲月川流而去,八年前的初春三月,俺到南方鄰邦菲律賓中部的「宿霧」出席商務會議。當年,俺有感於「經濟全球化」的潛伏危機和陰影正在襲來 ;曾經有旅人筆記:《在南國的陽光下!》。不過,那種憂心不討喜,像鳥鴉的叫聲。  中國的「改革開放」,表象上,正扮演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意圖取代曾受到「金融風暴」重創的米國,成為世界經濟的「救世主」。許多國家和大、中、小型的企業湧向中國輸誠,想要搭上掏金發大財的投機列車。  那時候,俺早己警覺,中國有「黑洞危機」,正吞噬著世界的「非理性樂觀」;也提醒俺的企業客户謹慎應對,見好就收,遠離中國。許多企業,包括中國政府自己,正在吹「大泡沫」,最後將自證:「中國之旅」是一場逃走不易的迷途 。  只不過,當年深陷「全球化」美夢者何其多,不願意醒來。…,直到,中國自爆重大的危機禍害世界,那些追逐「中國夢」者才會從噩夢中驚醒,爭先恐後「遠離中國」。只是,全世界必須為噩夢一場的「全球化」,其實是「中國化」,而付出慘痛的代價。然而,為時已遲;許多無辜者已被「中國禍害」波及。  「中國病毒,武漢瘟疫」正是讓「全球化」崩潰的觸媒。以後,世界的「中國觀」已不同於以往;中國自己的崛起美夢已如泡影幻滅。俺看浮世,是「本質決定論」者:凡虛幻者必面對事實。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關文章:  旅人故事筆記 - 《在南國的陽光下!》  2012年3月17日  初春三月的台灣依然多雨寒冷,我來到鄰邦菲律賓宿霧【Cebu Mactan Island ShangriLa"s Mactan Resort & Spa】參加歐洲總公司舉辦的《產品技術和市場策略論壇》,同時避開故鄉的寒雨,和有機會享受南國三月溫暖明亮的陽光!  北國四季分明,南國恆夏;對於習慣沈浸在四季流轉之戀的我,明媚的陽光和蔚藍色的天空、海洋、鮮艷的熱帶花草植物,和蔬果的印象,讓我明顯地感受到人文上的南北差距,和地理風貌的多彩多姿。  我熱愛大自然的一切原貌,信仰歐洲啟蒙時代的法國哲人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 ~ 1778年7月2日)...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