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生活筆記 -《清明流景「無花果」》


「清明」,是「春分」過後十五日的節氣;南風和北風的交會,讓這個節氣落在「暮春」而出現當日晝晴夜雨。確實,我親炙植物,其中的綠樹雜花,好愉悦的豐盛春景。 

「清明節」的意義,於子孫在慎終追遠,傳承祖德;於植物看到枇杷樹上結出金黃色的果實,期望每年豐碩。回想去年「大寒」節氣初生的枇杷樹花蕊;我曾懷疑,枇杷花能否渡盡冬寒,結出善果? 

如今,生命自證有活下來的意志力;果肉留給鳥兒啄食;果核就任其落土發芽;等待未來!子孫,自有子孫福;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桑科的無花果樹,是雜花生樹四季流景中的孤兒,未見繁花相伴,却像石榴樹是「猶太民族」祈願子孫繁衍的聖果植物;也是傳說的「伊甸園」故事中,引人遐想的植物。 

實務上,園藝生活的實踐,無花果可以無性繁殖,「扦插法」或「高壓法」都可以緊殖新植株。立春時,我完成六株扦插無花果樹苗,清明時已新葉翠綠。 

無花果不是無花,而是没有像枇杷一樣的果核;無花果的果肉是由小粒狀的「花緒」被肥厚的「花托」向內包覆而長大成果子。健康的綠葉碩果依然嚮往自己的天空。 

季節流景中,多色的花彩誘人注目;花是果的前身。其實,人們吃無花果,是在吃它的「隱緒花」。台灣人有“吃果子拜樹頭”的諺語,以提醒人們,「回報」是可貴的價值。吃無花果也有同樣的「義理」,無花果樹是有花的果樹。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