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家家酒,「酸中痛」》

圖片
中學時代,俺的化學老師,很古意忠厚,以溫馨待學生。每次考試後,只公佈「及格」,而且成績前三名的學生名字。其他,以「不及備載」標註;反正,學期結束,皆大歡喜!沒人不及格! 厚道待人是美德!這一優點;多年來,俺謹記在心,為不及格者「隱」;「揚」及格中的「最優者」。說俺是鄉愿濫好人,亦可! 這次,台灣已進入「酸中痛」的精神焦慮症候發作期;不少人焦慮而噪訊;與之交往對談的人必須謹小慎微,不必對「敗象者」點名指教,以免惹爆火山噴發。家庭內、企業內、學友之間,皆不宜強要人交待「酸中痛」的病史。 這時候,俺就以那位中學老師的厚道打哈哈!祝大家「有酸免痛」,祝大家皆中! 「老張」,俺,就是在「無酸無痛」中,有澄清天下之志,只擇優表揚:四位「酸中痛」的掛號者中,只有「賴桑」是認真的!想持穩國政,不喝「家家酒」! 至於,其他「掛號者」,俺就厚道不指名了,想報名考試却沒準備好,只能留級重修了。家家酒是「虛擬實境」的遊戲人間,以為自己是真的。畢竟,假如我是真的,却是假的真不成!

世界小事筆記 - 《「壞人做壞事」》

圖片
米國總統拜登,最近宣告:"中國是一個嘀答作響的「定時炸彈」";老先生沒有說的是,「定時」被設定多久?反而,拜登的定言:"壞人有麻煩時會做壞事"。 壞人究竟是誰?拜登沒有指出「某人」的名字、啥麼壞事?於是被指定的「中國」,其政府暴怒!更早時,拜登總統曾指名,"習近平是獨裁者"。拜登意有所指:認為習近平就是「壞人」,包括擁護獨裁者的權力扈從集團。 確實!習近平是集中國的黨、政、軍大權於一身者;中國是黨指揮槍,專政於集權者的「黨國」。當今,中國天災人禍、經濟崩潰的「複合災難」頻傳;人民受苦,咎在獨裁者和極權制度。 外界看過去,實在感嘆:中國的發展優勢已去!機遇也已去;正陷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流動性陷井」和「通貨緊縮」的泥沼中,難以掙脫出來,尤其作為經濟火車頭的房地產業和出口貿易、銀行放貸的貨幣數量大幅衰退。 關鍵,俺的理解在於,極權主義的專制壞思想,結合壞的黨國制度,遇到壞人掌控、人民既奴性又蒙昧於被黨文化長期洗腦,終於淪為互相壓迫和自欺欺人的「賤民國境」。 爆發戶心態,在過去炫耀奢華、賣弄虛富、霸淩台灣的囂張氣焰,如今出於玻璃心又死要面子的民族國粹,至今仍在藉機宣洩憤恨。外國人,尤其米國、日本和台灣人謹記:「危邦不入,遠離中國」才是上策。 中國也有落魄的此時,人民的災難苦日子仍在進行中;有些中國人無奈地自嘲:中國,值得遭受經濟崩潰的苦難。近期,「壞人之國」仍要求人民要學「習思想」。沒用矣! 拜登所言,「壞人做壞事」;孔老師早有明示:"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又"「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世道行走,銘記「無信不立」;以騙道立國,豈能長久欺世而不出問題?!

法哲學筆記 -《「誤結損友」》

圖片
智盲昏沉難說理!生活秩序實踐幸福,除了靠自己的謹慎行事外,憑藉知識和積沉的智慧,大致上,還可笑看「愚人鬥智一場空」的鬧劇! 近日,台灣民眾黨的前立法委員和現任新竹市長高虹安出問題了!有不好處理的麻煩纏上身。一位被其支持者造神的「大數據專家」,被地檢署以「貪污罪」起訴;人生在風華歲月蒙塵和遭逢法劫,恐有多年的掙脫法網不易的憂懼。可惜矣! 蒙上法劫之人必有損友,趁機打劫和表現實質上的惡意偽善;表面上,那些「豬頭群損友」以聲援「政治迫害」下的「受難妹妹」串聯呼應,意圖將法律的起訴案政治化。 其實,反而顯示,這是一股「法治國」進程中的反動勢力流寇,不論證據的實體檢定效力,只論黨派立場和選舉一時的得失。高市長有此不義的聲援,誤以為溫暖,却是欲脫法網反更困。 法律訴訟案,本質上,是兩造對抗,受訴訟程序和法官「自由心證」的牽制。當前,聲援勢力的一方,包括在野黨的主席和後台金主盟友、媒體;基本上,這是一群不論法意、法理和法識的「義和團法西斯」說鸚鵡鳥話:意圖反控司法起訴案的有利走向;備底的庫存是偏執於「政治迫害」,以成全其必須「下架執政黨」的「政治訴求」。 台灣已「解除戒嚴」三十六年矣;在那個戒嚴時代,黨國羅織泡製冤、假、錯案於「黨外爭民主者」,走過不堪的過往;當年的「外來黨國」的殘餘勢力,正是如今高喊「政治迫害」的殘留;曾堅持法院是「本黨」開辦的!「非我族類」,即可以「叛亂」起訴,「亂判」亦無妨。 時代進程至此,歷史是既反諷又無奈。「高被告」寄掙脱法劫的希望於那群「義和團法西斯」的反動勢力,不如謙虛坦然地面對民主法治國時代的司法,既能夠力陳有利於自己的證據;也檢定自由民主時代的法治國家的成熟度。 別忘了!迄今,法哲學所揭示的「無罪推定」和「不證己罪」的原則,是偉大的和善意的價值,適用對象包括那些質疑者。

法哲學筆記 - 《「雞隻没少!」》

圖片
法律判決以「證據」論罪;「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基於「無罪推定」的偉大法哲學智慧,在「證據之所在」,被無所辯駁而得出最終定讞之前,「被告」當然是無罪的! 台灣民衆黨的主席、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對其「從政黨員」、現任的新竹市長高虹安,被地檢署以貪污罪起訴之後的發言:"相信高虹安絕對沒有貪污的企圖;•••,高虹安是認真、謹慎的人,要貪污的人,不會把帳簿記得這麼清楚。" 黨主席,又是總統參選人;為黨的形象,也想救自己的總統選情而發揮黨同伐異的「偽溫暖」,說出了「相信清白」之虛言,典型的「雞賊話術」而已。 有一則法律案的故事,如是我聞:有人閃進雞場,不想空手而歸,順手摸走「兩粒雞蛋」藏在褲檔裡,却對發現有異象而前來抓賊的女雞主人說:"相信雞隻沒有少!"。 在場已受到驚嚇的母雞,都感到怪怪矣!一定發生了不能實說的鳥事:情勢已變遷矣!不然所為何來?搞了一堆奇怪的上下其手的鳥事,然後說:「相信清白」;「唯心論」而已!不符證據之實證檢定原則。 法律如電網,不因誤觸而免來電!何況,浮世賊道上,真有「相信絕緣」的聖人鳥話? 沒有貪污企圖的「唯心論」,在法律的證據實證檢定原則上,是一句沒有意義的虛話。法律上有不得「自證有罪」的原則,常見被告喊冤、不認罪和自認清白無辜;於是可上引古羅馬的法律智慧提出了客觀上的「無罪推定」;這是一種人性的善意,却也照見出雞賊之輩,那些言之虛無的矯情話術。

世界小事筆記 - 《「恁爸卡厚」》

圖片
  「立秋」在本日,八月八日;諧音簡讀「爸爸」。「認節作父」,大家本日看曆行事,啊!「爸爸」耶!「父親節」,一個感謝男人生來命苦,作牛作馬,還經常被「大內媽媽」嘀嘀咕咕的「那個死鬼」,竟然也有節可過。 當然,有家室的男人,智慧之舉在於無聲勝有聲,涵養「大內」於心胸,愛在心裡口不說;惦惦地疼惜家室子女。 漢字的「安」,拆開來看,「屋帽」下有「女」,「安」也!日文的「女房」一詞,解作「妻子」。因此,「易經」解陰陽合成,「女」配「子」,合成「好」意。 簡單地說,家和萬事興!即使未必,至少泊港內無風也無浪,可讓人安心,有家的安定感;男女老少皆有幸福感。積「萬家」以成「國家」。 本日,有一則應時的鳥訊;就是台北市政府發放「資深市民」約五十五萬人的「敬老金」,每隻老鳥可收到台北市政府的「敬老心意」一千五百元。 得來不易也!已卸任而且留下「北流工程」未清「爛尾款」的柯前市長,據市議員應曉薇表示,柯前市長上任即逆民意而執意取消「重陽敬老金」,不僅與反映民意的市議員「針鋒相對」,也得罪「黃昏長老」。多年任內的民意支持度吊車尾。 如今,柯前市長要「酸中痛」;「黃昏長老」此仇不報待何時?民意最大,老賊床上無力,報仇「踹共」的革命有心,終將證明老當益壯,「廉頗老將」尚可以「飯」。 浮世經驗:不可欺侮女人和老人;「那個傢伙」看來自證不僅「仇女」還「恨老」,連會說「空中英語」的「空姐」也給人家剝削應援利用後甩開。 從多個歷史個案的分析可知:「好男人」要古意敦厚,溫文有禮;不可仇女又仇老,在家不會淪為「家暴爸爸」。男人,所有心事自己承擔下來,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中堅。本日,八月八日,恁爸 卡厚!

世界小事筆記 - 《「端鍋」》

圖片
「吃鍋」作為東亞民族飲食文化現象的語境,有別於西餐飲食的「分盤」;鍋食多樣豐富。衍生出雜燴鍋食的「一鍋端主義」。 「殺無赦」,先端走再說!近期,「一鍋端」這個代表「懶人語境」的熱詞,正被用於形容中國那邊的政治鬥爭;對「大清洗」的慘烈相應的熱詞是「團滅」,那是用於形容俄國侵略軍的部隊,集結在烏克蘭戰場上,被米國支援的「海馬斯火箭炮」制導鎖定,瞬間大量俄國官兵被「一鍋端」殲滅。 戰火無情,俄國的將軍、師、旅、團級的各級軍官、士兵成了炮灰;「烏克蘭總參部」公佈的戰情,每日收拾俄軍生命數量,少則四百多人,多則八百多人;有的旅、團被打殘而不成建制編裝。 生命無常,每一個死亡數字都代表一個人、一個家庭;在戰爭語境中却被以「一鍋端」的「團滅」加以包括。真是不值得的戰火下的炮灰。 極權獨裁者的國家,生命如草芥,還略好於炮灰的「複數」;個人毫無意義。於是,以軍事的火箭炮、團滅、一鍋端用詞,去理解中國的政治戰場上的慘烈鬥爭,甚至洪澇水淹溺死蒼生草民,也引不起共匪黨政官員的注意;那隱喻著:"誰理你們這些賤民!"。 出生地和成長地,不只決定命運走向,也影響生存的幸福或悲哀。中國昏君皇帝習近平正苦大仇深於「黨指揮不動槍」;軍隊的上級領導軍官都由其提拔任用;却被懷疑對他個人「忠誠不絕對」。 信任的憂慮難除,已不知誰可靠矣!乾脆「一刀切」算了!發揚中華民族「鍋食」的國粹;「一鍋端」地展開「肅軍」。文武官員「被失蹤」和「被團滅」是「有中國特色」的鬥爭。 「火箭軍」的前身,以前是「二炮部隊」,屬於戰略武力建制。至於,為何改名「火箭軍」?俺的理解:中國人認為火藥是其民族的四大發明之一;在應用上衍生出「衝天炮」的年節報喜避邪。 為有別於西方的「戰略導彈部隊」編裝建制,以發揚國粹,改稱「火箭軍」。本質上是「衝天炮軍」,至於準不準?難說!反正在實踐「一鍋端主義」時,放了再說!射後不理!

世界小事筆記 - 《「瓦斧雷鳴!」

圖片
去年,全球疫情的恐慌漸趨淡定;中國皇帝習近平登基坐定皇權大位;繼其「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獨裁者語境之後,他又顧盼自雄向世界宣告「東升西降」的時代已來到。 回訪俄國莫斯科會見「侵略者」普丁,臨別握手時,習近平面告普丁,一起把握「百年機遇」,掌握屬於極權獨裁者的盛世時代,掌控世界的發展方向。 這兩個獨裁的野心者,分別沉溺在「重建俄羅斯斯拉民族的偉大榮光」,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迷夢幻境中。 多年前,俺的歷史感預見:這兩個獨夫的話語牢籠中,囚禁著德國納粹黨希特勒和義大利法西斯黨墨索里尼的幽魂;那兩個獨夫,早已分別迷夢幻想著「締造出千年德意志帝國」和「重現古羅馬帝國榮光」。 語言是牢籠;何嘗不是另類的「麻醉毒品」,禁錮掌控思想範疇和認知的方向;哲學,解構語境的現象,面向真實才能發現,人的思想已成為自己語言的囚徒;陷在語境的牢籠迷障中。 意義,之所以被認知有可能存在和有可能虛幻;在於有主觀和客觀的分別。哲人柏拉圖,對世界的真偽有一項辨識原則:"世界對於俺,就是俺看到的樣子!世界對於你,就是你看到的樣子!"。有意思的捉弄;世界的發展方向,不因「我們」的意願而改變。 俄羅斯的普丁,早已不能如願征服被其侵略的烏克蘭;中國的皇帝習近平,「海綿城市」的治水意願却反而引來洪澇溺大地蒼生;「強軍迷夢」,反證虛有其表的大閱兵盛典必至的破敗;「大國外交」的美夢却無法交待外交部長的不知去向;失蹤的外交部長,代表中國的外交承諾,仍可期待否? 「說大話」,也是說廢話、虛話和假話!民主政治中也有說大話的缺點;但是,至少可以在競選時先被戳破。 打著醫生和醫學教授的頭銜,「柯候選人」到南台灣高雄表演「苦民所苦」的「醫者鳥戲」,想表演「視病如親」的偽善,妄言:"我不當選;台灣完蛋!"。斯人有斯言,典型的獨裁者語言,找時機和場域做大自己,有如普丁和習近平的帝國妄想和妄言;却流於典型的瓦斧雷鳴自曝其短的丑角。

世界小事筆記 - 《「以雞絲招待!」》

圖片
論及要求台灣「去軍事化」的認知作戰,必須將此「妖風」置於共匪「武統台灣」戰略不可行的敗局中檢視。 中國的極權專制下的白癡又爛尾的皇帝習近平,早已自知不可行,自欺欺人而已。初期,為了奪權、固權,抓住了中國人普遍好大喜功的「義和團」民族主義心態,以虛構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先「吞噬台灣」的白癡口號對內自欺,也想對外欺人。 然而,面對「中國義和團」,正如一百二十三年前,「西方列強」諸國可不吃中國這一套「文政武嚇」軍演的喊打喊殺,早已戰略聯防,為中國盲蠢的口號威脅劃下了紅線禁區。 唯一的「可行區」,竟然是殘存在台灣的「外來黨國遺民」的協作勢力;渠等是吃這一套「文政武嚇」的「中國燒餅油條」的「走八路投共派」! 外來黨國的殘餘勢力;接收中國的認知作戰指令,鸚鵡學說中國對台灣「去軍事化」的教條口號;一時之間,在台灣社會上浮現「退休大媽」呼喊:恐懼「兵兇戰危」、「不要孩子上戰場」、「拒絕米國的軍援綁架」;終於•••,等而下之的鸚鵡鳥話順口而出:"你討打!"。 惱羞成怒!人家不玩了!回去告訴「中國表叔」說:"台灣人討打!表叔快出兵!去台灣替人家出口鳥氣唄!" 以上的場景敘事,具體又寫實,俺一段時間以來,接觸到的場景雷同:中國動員台灣在地的大媽、大叔協作勢力,竟然用語如「詐騙電話」的台詞,套句用詞,如此一致:「反戰」、「要和平」、「不要外購武器」、「軍購有回扣」,•••「遷移軍營」、「演習擾民」等「偽戰爭在即論」的危機隱喻。 一切的劇本敘事套句,都呼應著,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實踐領土索求的「帝國主義」而虛構出來的對烏克蘭「去軍事化」的謊話。中國自知殘體已如太監,大勢已去,不妨轉借俄羅斯的「去軍事化」劇本,餵養在台灣的在地協作勢力。 妖風侵擾台灣;有大媽之流恐嚇本土衛台灣者以「你討打!」;俺走過「黨國戒嚴」的苦悶時代;當時流行「匪諜就在你身邊」、「反攻大陸」、「毋忘在莒」等心防口號;不從者或有異議者被抓捕之。 時代精神異化,外來的殘餘勢力已淪為中國「文攻武嚇」的「偽戰爭論」下的在台灣潛伏的鷹犬和傳聲筒。 面對內外挑釁之威脅:"你討打!";台灣人俺,一向以堅定的意志回之:"有膽,你就來!恁爸款厚「雞絲」招待俚!"。

世界小事筆記 - 《「仇女後只剩愛女」》

圖片
話語權創造主導方向的「語境」;這正是爭奪「認知戰」高地的意義。 台灣大選的爭戰已開打;常見者,各路民調爭高下,那是表象的階段性歸納。各陣營之間,有些鳥人、鳥事和鳥話的交鋒,除了決定小戰役的成敗,日久,將發酵而決定戰爭的勝敗方向。 別小看「小戰役」的「單兵作戰」,看似浮影,却積少成多,戰爭勝敗就此被決定。 醫學上,「內分泌失調」讓身體的表現異常;不知細節者,大多尋各大專科門診,常一時無法找到關鍵,有可能就出在「小兵」:可能就是「內分泌失常」的問題。 回到現實的選戰觀察:戰場上的話語權和語境,就如同「內分泌」之於身體。最近有些關鍵熱詞:「仇女」可挑出點評之。 總統者,大位也,宜光明正大和平競爭得之。近期,有候選人已難洗刷長期的「仇女」印漬;加上候選人「柯前市長」任內的「北流工程款」違法超支,留下爛攤尾款推責走之,給人難以善後之觀感。可見大勢已去,敗戰矣。 有意思地,為化解「仇女」的印漬,「柯仇女」候選人的「狗頭軍盲」幕僚群竟然企劃召集「女性支持者」,讓主子學「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DPRK)「金大帥」的「大閱兵」。這種「缺啥點啥」的「太監戰法」實在是「15787智商者」的集體智障表現。 其「皇帝」,常自誇智商157,召集智商87的「太監頭子」來個「集思會」加持;號稱可以有「集體智商」,天下無敵的「15787」。 有「天才太監」又上奏皇帝:仰期皇上勿對「87太監群」用過即丟;否則「吾皇」的智商將重挫至"15787 - 87 = 70",與衆多大內後宮的愛女妃嬪、宮女相近。 皇帝想到自己的大內,仍有愛女甚多可供點閱召集。戰勝又有望!心安矣!

世界小事筆記 -《「全民共識」的小三》

圖片
颱風來襲,氣氛悶熱,突然聽到一句不符邏輯的名言 : "下架XX黨是「全民共識」"。 說出金句者,正是這次總統大選,參選者之一的「第三者」;名調暫時排行第三名;暱稱為「小三」;不過,「資深小三」浸泡久了,也修成了正果,被標貼上「老三」的「漬」。 綽號,形成於「正名」之不易;那是客觀形勢演化下的「主體」不彰。「命名」,孰能為之?民法上,「自然人」者,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總得有以名之。總不能阿貓、阿狗稱之。 中國古典小說的「金瓶梅」中,幾個「名字」,讀者有印象而各有評價:武大郎、武松、西門慶、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留名於漢語古典小說圈,各有角色的定位。「金瓶梅」取自上述三位非元配的女人名字中的一字合成小說之名。 可以說,名字指涉角色的命運,各有造化弄人。俺對「李瓶兒」這個失寵女人的下場較有感嘆;她想開了或看開了?就選擇木魚青燈伴餘生,是命運的無奈,總之,形勢如此逼人,又能奈何? 回到前言的「全民共識」之濫言,可見說者濫用「全稱」,濫用「全民」,以概括那些讓他淪為「小三」和晉級「老三」的不支持他的選民。 怪怪矣!若「下架民進黨」已是「全民共識」;那麼,作競者的他,為何仍位居名調排名的「老三」,而不是全民或大多數人支持他,名列領先者?在邏輯檢定上,其所誇言的「全民共識」,是難以成立的!德國法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反之,不然! 在此,犯罪心理學曾提示一種「現場回顧現象」:縱火犯通常會回到作案現場觀看自己的「傑作」。「思想是語言的囚徒」;說話不當如縱火,也可能會燒到自己!孔老師曾提示弟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細思再言,可以避免傷到自己。

哲學人生筆記 -《「硬來是走不通的!》

圖片
「前蘇聯」時代有一本由「紅軍騎兵」出身的作家「奥斯特洛斯基」著作的小說:「鋼鐵是如何練成的」,在中國被大肆吹捧。 書名的隱意,在於作者人生的頑強奮鬥,而被極權者視作生存的神學教旨。「軟了就要挨打!」、「軟了就沒用!」;國家的硬體建置都又大又硬。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甚至以舉國之力推進「全民大鍊鋼」的運動;至今,習近平,有過那個時代的生活經歷,思想中仍殘餘「打鐵要身子硬!」的「體用」觀念。 時代精神的烙印,在身體上和思想上,會顯示著,人是環境造成的;出身成長的教養和育化會造就人格和視野的特質。 近期,台灣社會浮現有參選總統的競逐者,強調自己是「硬漢」、「老虎」;另外有特異精神變態者,多次被指控有「仇女」、「厭女」、「貶女」的惡劣「賤嘴」前科。 這些「熱詞」的出現,之於男性參選人,標誌著人格價值選擇的「以硬為實」的偏執;而且,「以男人為主」的家庭教養的偏頗。一個文明的社會,應有敬愛母性,守護女性、尊重異性的啟蒙和風度,這個社會才能更文明高尚。 台灣與中國為鄰;不幸地,七十多年來常遭受中國「硬話語」的「文攻武嚇」霸凌;戰術上,共匪操作「硬的更硬,軟的更軟」;事實上,「軟硬兩手」都是迷惑台灣人的統戰騙術。 硬的方面,中國和其在台灣的協力媒體勢力,操作自欺欺人的「偽戰爭論」;另外,輔以在外交上執行濫言虛構的「一個中國原則」,騙一些「中國認同者」。 米國,最近有一項「皮優研究中心」對移居到米國的亞裔人口所作的母國認同的調查;其中,竟然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中國裔願意返回母國中國;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對中國有正面觀感。 對民主自由的生存環境感到安心,即使在移民的住在國平常不免有許多抱怨,仍然可以讓人活得自在!日久異鄉成故鄉,,子女在此出生成長;有許多軟性又暖心的制度,讓人免於恐懼而能安心活下去。 如此,大致上,可以理解:當前中國外交官的名字中有硬度的王「毅」、趙立「堅」、秦「剛」、謝「鋒」,名字中都帶有強硬銳利的漢字寓意;反映了生長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外硬內虚,不敢揣測或敘實。 他們竟然都對外難言:中國才上任不久的外交部長「秦剛」,生死不明,突然消失不見了?究竟出了啥麼鳥事?厲害了!「牆國」不是一向很強硬嗎?

世界小事筆記 - 《「小商的見解」》

圖片
前些年,米國前總統川普的戰略爭勝口號是:"讓米國再偉大 !";戰術上的操作是「帶回工作!」(Bring our jobs back!)。 於是,在米國鼓吹下,形成產業供需鏈的移動,上演「出中國記」,造就浮世現況。印度、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墨西哥、加拿大、台灣,日本,正享受戰略移轉而受益於訂單和工作機會增加的榮景盛況,讓中國的失業世代羡慕不已。 川普君,正打算從現任的「瞌睡喬」(sleepy Joe),拜登總統的手中,爭回四年前失去的「米國總統業務」。川普的老招式之一,是「演老戲」,對準台灣自傲的「護國業務」,半導體產業。強勢的誤解中,仍有迷惑米國選民的效果。 川普君怨說:"They took our business away!";言後之隱意,在於,若米國早知現在,應該先阻止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坐大。小器商人出身者,一家之言矣!商道哲言:「大商無算,小商計較」。 川普君之言,也是嘩眾的選舉語言!國際貿易的基礎,在於「比較利益,專業分工」,有產業創新和供應鏈的成本優勢者勝出。 固然,半導體產業起於米國却外流,有其國際貿易比較利益衡量後形成專業分工的必然性。幸好,台灣具備小而有效率的專業分工特性,成為有韌性的供需鏈上可信任的夥伴,全世界的經濟,都受益於台灣的海洋貿易國和地緣製造國的角色。 基督教文明造就資本主義的價值,是自律、勤奮和競爭、創新;市場的商業機會在此基礎上得到歸屬。英語的"took business away",不至於像漢語譯解為「搶業務」那麼力道誇大。

世界小事筆記 -《「雞賊性格」》

圖片
「北流」拒借場地給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以演唱會包裝競選的政治活動。這是一件可以樹立文藝場域免於政治力玷污的典範,代表台灣有追求進步的文明進程。 本來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抗惡有成的事件;柯文哲大可反省和感謝指教,另謀去商借其他適當的演唱會場地。權貴政治人,對於已觸犯禁忌、引起社會反彈的事件,能保持謙卑自省是智慧。柯,顯然只想敷衍公議和逃避自己的錯誤作為。 就以精神病理分析此事件;柯的逃避是潛意識的雞賊性格,也就是「僭越高位」;對於新落成的「北流」,想在此文化地標場域,辦自以為創意的嚐鮮,也讓已卸任市長的自己,能補登場以留下歷史光環的記錄。 柯的僭越前科,不止於此;包括其政黨名稱「台灣民眾黨」,擅用台灣歷史上蔣渭水醫生等民主先賢的「台灣民眾黨」;有冒名欺世,僭越前輩賢人和台灣人的歷史記憶。 一個幼稚的政黨,僅靠雞賊性格的主子,召集投機尋利的政治失意客,而且陸續出現失言和失德的主子駡人以狗的劣跡,不意外!「雞棲鳳凰食」;雞,還是雞!作雞無咎;有雞賊性格,則有虧格局和品位。 有僭越冒名前科的柯,諷刺地,竟然怒駡代其公開道歉的黨員,台北市議員林珍羽的「代行」,是想藉機「墊高自己」。 思想是語言之囚,「墊高自己」此言,正是反映自己犯了僭越而有潛意識的不安。

哲學人生筆記 - 《「太監,不如哈巴狗」》

圖片
世態炎涼,常聽人嘆氣:自己就是「作不成自己」而經常被強權霸淩,被強迫去作奴才、太監和狗。總之,自己作不成皇帝,就只能去給皇上作「御前行走」的奴才;對了,作太監也不容易,必須是向「哈巴狗」學習;那種中國北京的「京獅犬」! 「作自己」,究竟有啥鳥不起?值得經常為「作不成自己」而嘆氣。哲學始於提問,先有啟蒙;脱離蒙昧的狀態,知道自己是人。然後,察覺自己是啥人?是不是自己? 其實,浮世道上有許多人根本沒想到或不覺得需要「作自己」。自哇哇落地開始,啥麼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人」?一般人,每日蒙昧過日,被要求做這、做那;而且養成習慣了,"大家錯就是對!";那是失去是非能力的自己。 看過「哈巴狗」,長技能了,知道摇尾乞憐去㖭那裡、來㖭這裡,就能得寵被讓利兼被摸狗頭。作人,何必那麼辛苦,還想作自己?罷矣!當太監得先被去勢淨身,先去了自己的「寶貝蛋」、「小王子」LP;唉!不如作「哈巴狗」速成。 終於知道矣!為何有惡棍自以為是皇帝,叫人是太監;還駡人是狗?不經一事不長經驗;原來是惡棍自己經歷過「作自己」的不容易,知道作太監也要先挨刀割一割,痛矣!就順口而出叫人去作太監;至於「哈巴狗」的涼缺,就留給自己。

人生故事筆記 -《「諸神的國籍」》

圖片
台灣人的宗教現象,其實,是很世俗的。表面上,信徒們拜來拜去,求東求西,都有說不出來的功利交換。 既然有世俗的本質,掛上表象的宗教,就諸神在人間矣。「頭上三尺有神明」,道德戒律和自肅,被理解為因信教而不敢造次;諸多的善行,被以諸神的旨意實踐。 這樣很好!自己的神自己信,彼此相安無事!社會上,台灣難有教派的對立和衝突。 每年的清明時節上山追思祖先們,看到碑上的家姓源考,俺姓「張」,祖先的神碑上刻有「清河」;想到初中的「地理」老師,曾獎勵俺的「中國地理」考得滿分,就分封俺,以後到中國河北省「清河」出任「縣太爺」。 記得老師是用濃厚的中國河南鄉音對全班同學說:"這位張同學以後將「衣錦還鄉,認祖歸宗」";當時,初中時的青少年,俺讀了「歷史的地理」,死背一些中國的鳥地名和鐵路線。現在,早已景物全非;當年,老師亂扯矣! 後來,俺來到青年時期、在金門服預官役,接觸各路老兵;理解那種「中國遺民」的鄉愁中有「一個中國」的情結;而自己後來也去過中國;理解更多歷史、國際法、宗教和文化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認同」。 但是,強固自己認同基礎的是對出生成長土地台灣的民主、自由和人權信仰;追求更高遠的文明價值。每有自我介紹,口語名片以回答詢問:"貴姓那裡?",則自稱:"俺,姓張,台灣人氏!";意指生於台灣,成長於斯土;這是一種聯結土地而生出價值信仰的自豪。 在德國的求學歲月,客居天主教聖方濟修道院;看到神學士和聖職每日從早到晚的宗教儀式活動;俺理解,那是自贖淨化的過程,那也是讓自己的言行舉止能「自肅」和「超越」。 有時候,院長或神父也曾邀請俺,這位非教徒的異鄉人,一同參加讀聖經的早課、或聖儀程序;俺都欣悅參加。在天主教徒的認同上,神學士們自認是聖界「主內一國」的子民;在俗界,二千多年來由羅馬梵蒂岡的教皇代理天國的上帝宣理神義。 聖俗分界,政教分離是基督宗教地區經過黑暗中世紀的宗教壓迫,歷經啟蒙而取得的成果。教祖有民族的身份出生,宗教的教義是超越世俗而普世的存在。 在有自由的地方,就有選擇;諸神在世俗界,也必須接受市場競爭才能生存下去。這也是愈蒙昧的地方,常見「造神」的運動;信徒沉淪為「X粉」。

哲學人生筆記 - 《「求愛不成恨入骨」》

圖片
「凡虚構的必敗於真實」,這是現象解析的法則定言。觀察浮世變幻,看似錯綜複雜的形勢,只要掌握從現象回歸到本質的檢定;即可理解和面對「事的真相」。 近期台灣的「熱詞」,除了「AI」之外;「非綠大聯盟」、「K郭」、「打柯」、「換侯」的合縱連橫和權位分贓勾結企圖,成了「時事熱詞」;其中,還牽扯到「狗」、「太監」等不知所云的「貶詞」;用於霸凌無辜者。 當前台灣社會公領域中,涉及民主政治的對話進程,只因為精神的虛無和懼於選戰失敗的焦慮,竟然淪落至以上的語言虛浮和人品失格的現象中。 回到文首的第一句:「凡虚構的必敗於真實」;始於虛情假意求愛的結盟,終於自己解構於利益分贓的不義;互相自揭曾經不可告人的黑暗。這是「求愛不成恨入骨」的精神變態。 「背信」、「世態炎涼」、「不讀書」、「謊言」、「抹黑」、「扭曲」、「言而無信」,•••等互相指控的負面指涉,成了時代精神的被玷污;這也是台灣人集體的精神淪落。可悲矣!

世界小事筆記 - 《「醜陋的舊情」》

圖片
浮世的人際恩怨能一笑置之,相助於此時,才知道彼此皆有寬廣的未來。那麼,如何處理「過去」?常見糾葛不放的,就是那個難以啟口,或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的「心結」。 本日,有一件「鳥事」,中國國民黨的預訂「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隔空向其同黨的前任「總統敗選人」、「被罷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歹勢」:為了四年前,侯君未替韓君的總統參選造勢助選。如今,韓君的勢力按兵不動。有怨報怨,此其時也! 參選總統是國政大事;如今,同黨之人糾結於四年前的結怨,實際上找理由迴避相逢一笑,却隔空放鳥話,自以為意思已到的道歉。問題是:個人的私怨與國政的公領域何關? 要參選總統者,不論「已敗選者」,或「等待敗選者」,僅就此格局如豆,「敗選」是「最佳」的結果!也是台灣選民的「幸運」! 浮世常有黑道人物的「結怨」;心結難解而牽絆漫長多年。彼此,都在等待「幸災樂禍」;也就是一定等得到:"一如預期,沒有俺的助選,你也敗選了!"。 「四年的舊情」,終於來到「結算出場」的時候矣!有夠醜陋的「黑政治」。比起來,俺聽到知名的日本演歌手「都春美」小姐的名曲「三年的舊情」,唱出傻女人的癡心,「三年戀情」已一場空,如今也已成「舊情」,却仍相信「渣男」會帶給她幸福;只是人生此時有說不出口的無奈。

哲學人生筆記 -《「換人或擺爛」》

圖片
日前,俺在上一篇拙文中,引用一個德文字,"Schadenfreude" ;就是「幸災樂禍」;這是一種對敵人看衰的預期心態。 看到自己討厭的敵人被K得很慘,尤其自己不費鳥力,就有人代勞,幫自己讓敵人哀爸叫母,恨不能像普廷一樣躲進「地堡」裡。很快樂!此生見識敵人被踩到痛脚,對吧! 所以,俺有讀哲學而能深自惕勵,要廣結善緣,與人為善。簡概之,當人人好的「濫好人」,總比「真假仙」和「假聖人」能「得道多助」。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進行一年多矣;大國侵略小國;強人總統普廷虛構一些有的、沒的、五四三的藉口,就是要吞併小國,展現強人的虛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演員出身的政治素人從政,而被俄羅斯的強人總統普廷輕視,被輕率出兵侵略。戰爭的現況,看到俄羅斯吞不下烏克蘭,反而被打得節節敗退;究其背景敘事,正是應證德國哲人「尼采」的名言:"打不垮我者,使我更強大!"。 烏克蘭正是世界上有正義感的自由民主國家的見義幫忙,援助軍火、資金、情報而能苦撐至今。從正義感的角度檢視,何嘗不是世道義人和國家對俄羅斯有「幸災樂禍」心態的反轉所致。 浮世表象有可堪借鑒的作用:過去四年來,台灣社會的政治敘事,大多泛濫於虛無的轉借中國共產黨的鬥爭用語:「打倒」一詞,在台灣,變成「下架」;輔以「兵凶戰危」的戰爭恫嚇。 「在野黨」,自欺欺人的話術:「非綠大聯盟」,就是一個虛構的勢力組合,必然如泡沫難以支撑更多的虛無,終於消去而敗象盡顯。 侯友宜,警探出身,社會人緣和人際與草民實不融合,而是監控、防著和佈線的職人背景,在自己的黨內也難以圓融;以致想當「黏著劑」,其實難以求得人和。民調支持度淪為「老三」;也可能再退化為「老四」。 若呼應其黨內換人的要求,恐將陷入招來道旁觀者「幸災樂禍」的觀禮;其自誇「百年決泱大黨」的「貴黨」,恐承受不起再度臨陣「換將」的難堪。那麼,「擺爛」不失為自我了斷的出路。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