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史話筆記 -《拒絕與迷戀》
於是,保羅‧高更非要瘋狂迷戀她不可;也因此,後來有了【馬德琳‧伯納德肖像】這幅世界名畫;這位美麗佳人也成為世界美術史上名畫中的女人。也正因為她堅定的拒絕保羅‧高更的迷戀,最後,保羅‧高更的追求徒勞無功。此後,保羅‧高更自我放逐,1891年遠赴法國位在南太平洋的海外屬地大溪地三年;並且在當地他與原住民毛利族女子同居。
徜徉於大洋洲的椰樹沙灘上的保羅‧高更,放下了遙遠的故土巴黎,疏離了浪漫時尚和前衛。他的畫風更接近南島民族的神話,也更呈現自然主義的風格。保羅‧高更也成為西方美術史上的後期印象派畫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偉大的畫家保羅‧高更到人生的盡頭,是否心坎裡仍然保存著馬德琳‧伯納德的影子?世人無法知悉。不過,保羅‧高更的晚年,面臨生命困頓,他的作品已經出現對於自我的生命何處來,何處去的困惑;隱喻著哲學和神學的探索。
多年前,我注意到【馬德琳‧伯納德肖像】中的這位名女人,側邊頭髮住後梳髻,右上耳被誇張地突尖;臉頰著上紅粧,被呈現出比她實際年齡還成熟的風韻。我當時有些困惑;看得出,保羅‧高更想要將這位荳蔻年華的佳人,以熟女馬德琳‧伯納德的意像呈現出來。
多年前,我注意到【馬德琳‧伯納德肖像】中的這位名女人,側邊頭髮住後梳髻,右上耳被誇張地突尖;臉頰著上紅粧,被呈現出比她實際年齡還成熟的風韻。我當時有些困惑;看得出,保羅‧高更想要將這位荳蔻年華的佳人,以熟女馬德琳‧伯納德的意像呈現出來。
多年來,我持續地參閱佛洛依德醫師的精神分析的各種案例。我認為,保羅‧高更,這位狂放的男人,在作畫當時所投射的潛意識,應該是很想和年青的馬德琳‧伯納德生育子女,但是又擔心自己年紀比她大許多,會力不從心;猶如老獅王擔心被年青的雄獅取代;只好將畫中的女人的意像成熟化,以隱喻母獅生育能力的退化,以阻遏其他年青雄獅的佔有。
只是,保羅‧高更的這種單戀,在拒絕與迷戀的執著和焦慮中,猶如獅子沒有達到繁衍幼獅的目的。但是作為單戀年輕女人的畫家保羅‧高更,已為世間留下了名畫中的女人;也在單戀被拒絕後,為西方美術史上增加了一位和梵‧高、塞尚齊名的偉大的印象派畫家。
附記:
以如來之相見我,即不見如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馬德琳‧伯納德和保羅‧高更在拒絕與迷戀之背後,於名畫中留下了不朽的女人之美。讀金剛經後賞名畫有感而寫作。2011年6月16日。
只是,保羅‧高更的這種單戀,在拒絕與迷戀的執著和焦慮中,猶如獅子沒有達到繁衍幼獅的目的。但是作為單戀年輕女人的畫家保羅‧高更,已為世間留下了名畫中的女人;也在單戀被拒絕後,為西方美術史上增加了一位和梵‧高、塞尚齊名的偉大的印象派畫家。
附記:
以如來之相見我,即不見如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馬德琳‧伯納德和保羅‧高更在拒絕與迷戀之背後,於名畫中留下了不朽的女人之美。讀金剛經後賞名畫有感而寫作。201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