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官場與市場》
多年來,我從幾位官場得意的友人身上得到一些感想;為官有道,官言官語,出自「官」字的上下兩個口:「開口」和「閉口」。開口,是用來為上位的「爺們」說些假話、大話、空話;閉口,當然是主子不悅了,只好「夾尾巴」當奴才,少說為妙。
說來可悲;當官的,有兩頭,當「多頭」或「空頭」;或是兩種畜生,「蠻牛」或「狗熊」。官位愈大,愈讓人藐視;「亞聖」,「孟老夫子」說,"見大人,則藐之!"?其來有自!
民,無信不立!為政之道,在言而有信;也就是,言必信,行必果!民選政府,就是以選票確立人民和政府的委任契約;法哲「盧梭」的「民約論」之旨意在此。政府的公權力基礎正是來自人民授以信任,才有權威效力的。
法治國家的原則,在於依法立法、依法行政和依法審判;因此,為政之言,盡在法律之中。權力在手之輩,其實不宜有許多的個人意見和政見交互混雜;而成為「口號施政」。最後,必然說盡假話、大話和空話,成為「謊話政府」,人民被放鴿子,失去對政府的信任和信心,乃是必然的。
歷史的客觀形勢發展,不以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改變;這幾年來,國內的客觀形勢發展,完全任由權力在手之輩,又是「蠻牛」,又是「狗熊」,喊多又喊空;有時是牛嗚熊嚎俱發。當下,最著名的實證,就是先有「六三三」,股市上兩萬點,喊多的信心口號;然後,就是「房市爆破」如「小黃鴨」,喊空的消風口號。
這項多空對比的介入市場,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政府給人民不符客觀理性的期待,而誤了蒼生,做出了非理性的相應決策;前者,已被多年來現實政經形勢的發展證明,是一場空。後者,「房市爆破」,讓「住者有其屋」的誇口,真能如願?是否真能如政府主觀的空頭意志而發展?「多頭」或「空頭」,「蠻牛」或「狗熊」,不是同一個政府?
政府,為何被人民不信任?歸咎於政府以市場的「多頭」和「空頭」自居;而市場正是訊息混混沌沌,資訊不對等的場域。參與者能倖存的原則,就是「反市場操作 」;這是理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