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財務報表」》

 
 
 
近期,台灣的水果豐產,尤其好吃的「金饡鳳梨」,產地的售價偏低,讓「旺來農」慘賠。農民看天吃飯,大多用不到也看不懂「財務報表」,看到豐收,却血本無歸,實在難以接受殘酷的現實。

俺,自己也有種「旺來」,看到果實長大,想到自己也有投注心血,若以「本益比」作考量,也是不合算的園藝作物,手部還被「旺來葉」刺傷多處。

同時,近期的「熱詞」,俺注意的是「總經理」和「財務報表」的意義。作為企業的「總經理」,究竟應該懂那些「鳥事」?可多也可少!充分授權,讓被授權的部屬實現「總經理」的管理意志,完成組織的目標。

美國的企業近年普遍強調「執行長」(CEO)的功能;以符合「公司治理」的精神。位高權重的「董事長」該懂那些「鳥事」?基本上,‘’懂大事‘’就好,對「董事會」負責;而「董事會」必須對出資的「資本主」負責。也就是經營企業必須提高資本的「報酬率」(ROI),或每股的淨值(NV-EPS)。

「總經理」,必須依法,責成財務部門定期編製「財務報表」,作為「總經理」自己管理企業的「財務績效報告」,呈報「董事會」,經各位「董事」、「監察人」查核;列入「董事會」的討論議案,予以核備,列入「董事會」的會議記錄。

企業經營的績效是由「總經理」對「董事會」完全負責;企業的法制原則,「總經理」是「董事長」向「董事會」提名,獲同意而任用的。

以乎,「董事長」位高而無「鳥事」可忙?非也!「董事長」代表的「董事會」是企業的「頭腦」,必須動用「大頭」去替出資的股東想辦法提高「每股的淨值」;也就是為企業長遠的生存發展制定最佳的資產增值戰略。

戰略的「執行」,則交給「總經理」所負責的企業,如同身體的「心臟」。「大頭」與「心臟」的作用不相同;「大頭」定期動一動,決定方向。「心臟」必須保持恆動,也就是「永續經營」。這項精神就是,企業只要未倒閉,無時不在「賺錢」或「虧錢」 。

前者,例如「台積電」,後者,例如「貴國政府」;但是,也莫可奈何,總不能收攤打烊吧!?不過,「貴國政府」還是有賺錢的機會,就是「創造性破壞」。

例如,「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FED)發威,後者開會決定來玩幾次QE-X,寬鬆的「貨幣政策」;前者就開動「米元印鈔機」,創造大量「米元」,泛濫到世界各國的金融市場,股市、房市、各行各業俱漲,產生貨幣幻覺,好像富裕了。「貴國政府」就趁機抽税,替貴國的國庫進帳。

嚴格地論,「貴國政府」自己也可以玩一玩各類政策,或發動戰爭,甚至打混,也可以「恭禧發財」。既然如此,世界上,為啥麼還有不少「番邦」東倒西歪,「敗務報表」很難看,湊不出錢而只好出賣「外交承認」來籌銀子?

這些「番邦」只能怪自己不是「米國」。幸好,世界上也只有「一個米國」。這就是現實;「力量就是銀子」。

看懂「財務報表」,重要嗎?俺的專業經驗,每有機會替一些「鳥公司」客户作「財務分析」的諮詢,先看短期內的「流動比率」,就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值,如同人的「血壓值」的高低;如果在一倍以上,就可以放心。

有些企業的週轉失靈,問題就出在「流動比率」小於一倍,企業的「心臟」就容易中風而掛掉,「永續經營」就很難了。

企業財務,長期的安危和展望,俺就檢視財務結構的負債比例是否健康合理? 俺以前在「電火局」服務,知道獨佔企業賺錢很容易;並且有「電業法」保障獨佔和「投資報酬率」;可以調整電價來保障企業的「永續經營」。很棒吧?!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