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蜜關係」》

「蜜」,當然可以望字生想像,就是「香甜營養」的美味食材;也可以想像,關係良好,互相喜愛對方,互動如蜜的黏稠。浮世,對於如蜜的關係,必然想到戀侶或夫妻。但是,時間是艱難的考驗,雙方能否「同渡」,自此岸到彼岸?只能問「時間」。

「同渡」,關鍵字在「同」。最近,桌球界的名人異國婚姻爆出「各自行動」的現象,就是「不同」矣。另外,一對知名的異性政治人物,被爆出「同居」和「同乘」,就是…有那種「異中求同」的關係,當事人自己欲言又止,似乎難以公開大方地說清楚、講明白的關係,外人是看得懂的。

「異中求同」的進程,是一種嗎啡的化學變化,有「漸得」的愉悅感。相反地,「各自行動」有「漸失」的剝落感,如月過陰曆十六的「失望」。「圓」與「缺」,正是「尋蜜」的滿足到乏味的過程。人的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折舊值」。「同」是一種自肅和信守承諾的意志。不容易啊!

「同居」一詞,俺想到德語詞"mitwohnen";「同乘」一詞的德語詞是"mitfahren";二者都有「前綴」(Präfix):"mit",就是「同」或「共」。孔子的弟子「仲由」,也就是「子路」(或稱季路),在回答孔老師要求「言志」時,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就是與朋友共用交通工具和夏衣冬裘,用壞了也不會遺憾。大方矣!有「原始共產主義」的理想。

不過,人性有獨佔和排他的私有和隱私的需求,「共用同享」還是有限制範圍的!「愛人」不可分享,現代的「民法」也有保障私有權和穩私權的規定,這是「侵權行為」;未經利益專有的當事人許可而來共用同享「蜜」,恐有侵害利益人的「法益」,可能被求償。浮世男女,隱私的「蜜關係」,唉!一言難盡,就別再詢問矣!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