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升降旗」》
中學時代,幾位同學相約課後的傍晚練習踢足球;沒注意到操場的遠端有降旗典禮;我等踢球的同學出事矣!
沒多久,有教官前來「指教」,豈可不鳥「升降旗」的這件「聖事」,依然踢球不停?那時候,黨國當道,國旗的升降儀式是孤臣孽子的告解和救贖。踢球的同學被教官罰跑四百米的操場三圈,以代替記過處分。處罰後,教官還訓示,若再犯,就可以藐視國旗罪法辦。 近日,聖國理蕃部的「台米會」外的國旗被倒掛後升上去,引來愛國愛旗者的聲討;理蕃部表示道歉,歸責給升降旗的工友。這件鳥事,在歲末前頗有「黑色喜劇」的啟示意義。坊間傳播後,大多數人不怎麼鳥之。有時候,內衣或襪子也有穿反的時候,事情有這麼嚴重嗎?例行公事,日久乏味矣。
政府機關的升降旗儀式交給「工友」替天行道,有可能職卑責重;平日打雜的任務,竟然包括每日替聖國升降旗。不是幾天後,「元旦」的大清早,就會有各路人馬冒冷風來附近的「凱道廣場」報到,鳥語鳥唱,誦經兼打哈,表演「愛國愛旗愛唱歌」的廣場劇?
本案,工友被斥責之後,歲末將至,「升倒旗」後難逃被處分打烊。若以平常心看之,「掛反旗」另有可能是想吸引注意和表達讓長官好看的惡意;有些機關的卑職可能升等無望,出些鳥狀況讓部門和長官出面道歉,打算來一次自認得點的「犧牲打」。衙門裡食之者眾,而人多的地方多邪門,君子難防小人,皇權大內難防閹黨的內鬥,失去江山,古有教訓。
狀况也有可堪對比的高下,以前有些權貴和政客,常說愛國護旗,但是遇到共匪來訪,就「藏國旗」,這位工友就此對照,頗有暮鼓晨鐘的「小和尚」之意。
俺對於民主化之後的「升降旗」,以除魅視之,一切都沒鳥事矣!申誡二次和平日默唸「掛旗」的正反面即可;牽連到「國之將亡」,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