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有」好「有」壞》
生產、創造和追求,無不在求「有」;這正是一切問題的開始。人的慾望,從無到有;接下來,是求「多」?還是求「好」?還是「多少也好」;這是一個涉及選擇的問題。 世道上,「一無所有」相對於「有」,略遜一籌;「一無所有」,也不是真的「無」,還有那個有「一無」的「我」,去對比那個不在乎「已有」,卻正求「我」之外的「有」的「我」。很複雜的「我」!是吧?「我」不是「我」自己的「我」;那麼,「我」是誰? 世道上,比大小、比高低、比多少、比長短;都是從「有」這個「存在」事實而展開的。世人,大多以「有」證明自己的意義。「金氏世界紀錄」,應該是「萬有紀錄」;在「有」的事實上找意義;然後是「虛無」在台下迎接「有」。讓我說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位哲學家,終日在「有」和「無」的存在事實上苦思,不事生產而淪為乞丐;找處找「有」,「有」人施捨,才「有」飯吃,才「有」力氣,才「有」希望再去行乞。 「有」一天,被人驅趕,因為全國最「有」權力,也最「有」財富的國王出巡了。 國王「有」心,想知道,全國人民為何都在罵他?國王發現,路人都站得很遠,「有」一段距離。國王心想,有人惡整他,故意讓人民被擋在遠處。於是,國王命令「侍衛長」,去人群中找一個「民意代表」來見他。 「侍衛長」帶了兵卒,到了人民聚集的地方:"「我們」的國王想與「你們」說話;「你們」派一個「民意代表」出來吧!"。 四下寂靜!那個乞丐自告奮勇上前,我「有」話想對「你們」說。 「侍衛長」上下打量後:不屑地說:"你「一無所有」,怎麼還「有」話可說?好吧!隨我來!" 國王,看到前來的「民意代表」竟然是乞丐,很吃驚!回頭問「侍衛長」和兵卒,"沒「有」人了嗎?" "…這…,這,怎麼說呢?"乞丐也是人;不是嗎?「侍衛長」有些無奈,兩手一攤:"國王,您是知道的;那兒全是刁民耶!只會整天罵人,都在對你「政治迫害」耶!這位乞丐大概餓壞了;已經沒「有」力氣罵人了;聽說,他是哲學家,也許是瘋子!聽一下也好!總比被其他的人民罵好。" 國王,有些生氣,"怎麼…沒「有」人了?";於是問乞丐:"你「有」什麼民意可說"? 乞丐說:"我幾乎一無所有了!如果,國王你同意是「我的國王」,那麼,我現在就「有」國王了"。 這時,國王動怒了,"胡來!國王怎麼可以屬於乞丐?國王是「無所不有」的有權人、有錢人,與你這個乞丐何關?" 乞丐,哈哈大笑:"國王,你既然說「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