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部落語言》




語言,動物作為表意溝通的工具,也承載了對話人的精神狀態,亢奮、憤怒、期待、失望和焦慮皆有;這些都是屬於原始的情緒;近乎人類早期部落的宗教祭祀咒語;多是作為催眠用的;自催,也催人。

咒語,講究形式;以現代的名詞表示,就是「共識」;部落成員在巫師的主持和操控下,取得自我安慰,以為日後安全可靠。部落外的路過旅人,視為可笑滑稽的見證;原來如此!文明與落後的分野立判。

語言,只重形式而沒有實質內容,和價值信仰,就是讓外人不知所云的標籤。歷史上,「納粹黨」和「共產黨」,其實是落後的野蠻部落,表現出各種儀式用語、旗幟、符號、手式,表面上自我感覺神聖;不過,就是原始部落宗教的政治運用。

台灣與中國的交往和對話,如果就是唸幾個「四字經」;「XX共識」、「XX各表」,或「同屬一中」;然後,各個交往的一方,以為取得成果;那正是自欺欺人的不知所云,自我催眠。

幼稚園的幼兒辦「家家酒」,不也是自以為「大人持家」嗎?大人看了,只覺得,「可愛不能當真」,隔日再換劇本,屢玩不倦。巫師不會失業的原因在此,未啓蒙的原始部落,語言和心智依然蒙昧;互相欺騙而信以為真。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