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有」好「有」壞》

圖片
生產、創造和追求,無不在求「有」;這正是一切問題的開始。人的慾望,從無到有;接下來,是求「多」?還是求「好」?還是「多少也好」;這是一個涉及選擇的問題。 世道上,「一無所有」相對於「有」,略遜一籌;「一無所有」,也不是真的「無」,還有那個有「一無」的「我」,去對比那個不在乎「已有」,卻正求「我」之外的「有」的「我」。很複雜的「我」!是吧?「我」不是「我」自己的「我」;那麼,「我」是誰? 世道上,比大小、比高低、比多少、比長短;都是從「有」這個「存在」事實而展開的。世人,大多以「有」證明自己的意義。「金氏世界紀錄」,應該是「萬有紀錄」;在「有」的事實上找意義;然後是「虛無」在台下迎接「有」。讓我說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位哲學家,終日在「有」和「無」的存在事實上苦思,不事生產而淪為乞丐;找處找「有」,「有」人施捨,才「有」飯吃,才「有」力氣,才「有」希望再去行乞。 「有」一天,被人驅趕,因為全國最「有」權力,也最「有」財富的國王出巡了。 國王「有」心,想知道,全國人民為何都在罵他?國王發現,路人都站得很遠,「有」一段距離。國王心想,有人惡整他,故意讓人民被擋在遠處。於是,國王命令「侍衛長」,去人群中找一個「民意代表」來見他。 「侍衛長」帶了兵卒,到了人民聚集的地方:"「我們」的國王想與「你們」說話;「你們」派一個「民意代表」出來吧!"。 四下寂靜!那個乞丐自告奮勇上前,我「有」話想對「你們」說。 「侍衛長」上下打量後:不屑地說:"你「一無所有」,怎麼還「有」話可說?好吧!隨我來!" 國王,看到前來的「民意代表」竟然是乞丐,很吃驚!回頭問「侍衛長」和兵卒,"沒「有」人了嗎?" "…這…,這,怎麼說呢?"乞丐也是人;不是嗎?「侍衛長」有些無奈,兩手一攤:"國王,您是知道的;那兒全是刁民耶!只會整天罵人,都在對你「政治迫害」耶!這位乞丐大概餓壞了;已經沒「有」力氣罵人了;聽說,他是哲學家,也許是瘋子!聽一下也好!總比被其他的人民罵好。" 國王,有些生氣,"怎麼…沒「有」人了?";於是問乞丐:"你「有」什麼民意可說"? 乞丐說:"我幾乎一無所有了!如果,國王你同意是「我的國王」,那麼,我現在就「有」國王了"。 這時,國王動怒了,"胡來!國王怎麼可以屬於乞丐?國王是「無所不有」的有權人、有錢人,與你這個乞丐何關?" 乞丐,哈哈大笑:"國王,你既然說「無所不有」,...

法哲學筆記 -《「關係法」與「避秦」》

圖片
各個主體,各有自身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最基本的個體單元是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個體與個體的關係,是以「合約」確立各方的「合意」,也就是各方一致的「意思表示」;並且據以明確地訂立各方的權利與義務。 「合約」的基本精神是平等互利,不違背善良的風俗和習慣。所謂的「共識」,所陳述的情事和情境的意義,是既不精確的,又是流動的。所以,世道上,若有所謂的「共識」,就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催眠。 各個主體,締結關係,必然有事由的基礎和有效的時間;設定權利與義務之框架和實質的內容,才是可行之道。世上良善的關係,不是沒有正道可行,例如「締約」、「立法」以確立關係;並且符合法定的和道德的程序正義。 捨此不為,行不由徑,終日高談自己也不甚清楚的,所謂的「共識」;更嚴重的荒謬,在於以「標籤」表述所謂的「共識」;以此指涉特定時空的話語,而不知其真實的語義。此種虛幻,正是典型的話術騙局,形同在睡夢之中,夢中又作另一夢;這是精神錯亂者之虛妄幻想。 美國,為確立其與台灣的關係,又不願承認與台灣有平等的「國家」關係;於是,由美國國會立「台灣關係法」,以此「國內法」規範美國政府與台灣的互動。為各方主體「關係」而立法的重點,在於立「國內法」的國家和政府有執法的空間和能力;主要是,美國對台灣沒有主權與領土的野心;而台灣的政府和人民,也大多願意肯定「台灣關係法」的客觀存在,從中得到相關的利大於弊。 中國,相對於美國,一再地強調,台灣必須接受與中國互動的基礎,所謂的「共識」;處世的智慧,高下立判;我不得不懷疑,中國有古老悠久的文化,卻用的是權謀霸道,卻不見法的智慧和文明;中國不實行「王道」,被歷史短淺,也在追求世界霸權地位的美國,比下去了。國家,以自由和民主為基礎,追求法律文明和「法治國」的高度發展,有助於成就國家的強盛而可親近的地位。 台灣人民中,達官、顯貴、名流、商賈、孕婦多想持有美國籍和綠卡;真希望這些「愛美者」是欽慕其法治智慧,而作出此抉擇的。最好,「愛美者」不是「狡兔三窟」;為了「避秦」,又要「秦國讓利」;否則,這會讓「秦國」不開心,而且還「粗暴地」傷害了「大秦帝國」人民的感情。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好人標貼」記事》

圖片
千呼萬喚「死」出來;然,實亦尚未及「死」那般嚴重;而是天下污濁,多怪事;群魔亂舞,好壞相伴,魚目混珠;真油、假油;好茶、壞 茶 混跡世道。畢竟,「成王敗寇」,風水輪轉,天報不爽;強權乃公理也!「天龍聖國」,當朝新貴之「有機認證」,蔚為風行;世道眾生,走過歷史,做過那些「 鳥 事」?「自個兒」說的,不算! 當朝新貴行新政,竟成立「好壞認證公審會」;前朝班底各路人馬,飛過場的「 鳥 事」;誰是「好人」?一律接受「公審」後,「當朝成王」「寇皮」說了算,頒給「好人標貼」;「新古典法西斯」;道德掛帥,「B型龍皇」也。故,「龍皇」之各路人馬,搶當「好人」,急壞矣!朝夕患得患失,焦慮不已;未及被頒「好人標貼」者;或正等待驗明正身者,「快氣死」矣。 「乙未年」五月上旬,天下為人母者;不論聖母、老母、孕母、乳母、保姆,無不歡欣迎「阿母節」;受天下遊子、浪子獻上溫馨祝福;孩子宣誓立志為赤子,不為逆子,承歡阿母膝下。宅中有子女,生命傳承有望;為人父母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不殷殷期待子女出人頭地,以光宗耀祖;阿母之心願足矣。惟,…孩子,在當前世局,可算「好人」已矣耶!? 有矣,阿爹、阿母莫操心;使命必達!「甲午內戰」,終戰已半載矣;我「天龍聖國」大失天下民心之「龍皇」,見大勢已去,聚殘兵餘勇,負隅頑抗;被困地堡,前景惶惶; 猶 在自我感覺良好,應可得「當朝成王」頒予「好人標貼」;惟若此,則顏面安在? 蓋按新政規定,凡我「天龍聖國」人,曾為虎作倀,助紂為虐者,貪官、惡吏、奴才、奸商、公公一掛人等,宜交付「有司」,等待發落。惟「有司」超載,緩不濟急;天下民心盼「甲午內戰」之勝軍早日定奪,以安人心,實踐轉型正義。 蓋「天龍聖國」之國政凋弊、外患氣焰囂張,乃內賊、外鬼、奸商三位一體,吃光、扒盡、大撈一票,遠走天涯,應歸壞人之列。天下,為人父母者,若有子女為官當吏而有害社稷、背離民心,淪為戰犯者,恐傷心欲絕。故終日望穿秋水,要掌權新貴早日給個交待。 終於,當權者原舉棋不定,經各路「阿母」催促後,決定速戰速決吧!,捉大放小;凡小咖者,涉入未深,一概在其額頭上貼「好人」、「算是好人」、「還算好人」等三類「好人標貼」,乃師法「天竺國」之「種姓制」。在「阿母節」前夕,已有被貼標者獲釋。往京畿衙門之通道上,但見「好人」、「算是好人」、「還算好人」,擁父母而哭泣者,不少。 如此一來,尚未獲「...

哲學人生筆記 -《母性與幼兒》

圖片
五月「 立 夏」,是「茉莉花」綻放清香的時節;喚起的記憶,卻是「母親節」。日子,每天過,節日何其多;「母親節」的意義,在於「母親」這個偉大的身份;對於兒女,懷胎十月受苦帶喜而來的情感牽絆,甚至超越「父親」。當然,父與母,各有偉大的意義和使命;是生命延續和傳承之源。 身為男人,我受自母親的特質影響,隨著個人的成長,愈來愈能從自己的個性中辨識出來;另外,有那些部份是受自父親?又有那些特質是來自家庭的成長、學校的教育和認知外在環境而自我啓蒙、育化而成為現在的我?因此,我對母親這個角色和身分,有自己獨有的理解。 世上,所有的母親,身為女人,有弱中堅強,而且更甚於男人的堅強;所以,我一直對於女人充滿著敬意和尊重;那是哲學意義上,對於女人天賦的母性的疼惜。長期地觀察:女人自身,常忽略了自己有這項偉大的特質,只有細心的男人和為母之子,才感受得出來。在愈富裕的國家和社會,母性常被物質、保母、玩具的充裕的滿足感取而代之。 甚至,國家、社會,在男人長期主導和支配下,忽視女人的母性意義。在戰亂和貧困的世界;女人受到政治、經濟、社會、傳統和宗教的壓抑,而成為次於男人和家族、企業的「種姓」。這些不公不義的圖像,常被出生為女人,身為妻子和女兒的命運所包裝和忽視。女人,自身的認命和安於現實的無奈,正是加深了壓抑的強度。 現代的「女性意識」、「女人權利」的啓蒙和發展,隨著西歐文明的進化而進入歷史的發展潮流。我因為求學和工作的環境,讓我對歐洲社會中的女性,女人和母性的意義有深刻的感受;那種角色意義的進化,都是源於「人的解放」。唯有女人不再受壓迫和貶抑,才有文明的社會。 世界上,有古老的文化和宗教,自許有偉大的民族傳統;但是,女人的地位卻是附屬的,可支配的財產。其實,這只是「蓄奴制度」的延續;也是民族文化和宗教自身的病態和自我貶抑;完全不夠資格被封以偉大的,或正信的桂冠。人類,必然有超越民族、國家、文化和宗教的「人性價值」,那就是「人的尊嚴」和「人的解放」。戰爭、暴力和壓迫,卻一直是人性中的幽暗;女人和兒童,一直是無辜又無奈的受害者。 在逃亡途中,女人身為母親,懷抱幼兒,驚恐地陷溺船難中的待援困境,或身在戰爭中的槍炮威脅之下,緊抱著幼兒;或者,炎陽下乾裂的大地上,女人和兒童辛苦地摘棉花,或者在污濁的廢棄物堆置場中拾取殘值。這些現象,都是許多生活在富裕社會中的消費者,不太願意去面對的真實苦難;有人...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爾等明白」記事》

圖片
「乙未」年,「立夏」;南風北上,「梅雨」東漸;我「天龍聖國」各路人馬爭吵經年,口水乾矣!此時,天降甘霖,不無滋補,喝了再上。廟堂、地堡,老賊、小賊,奴才、奸商又吵成一團。 「天朝中國」亦不甘寂寞,欽差「統戰大媽」跨海參戰,不愧「天朝潑婦」,聲勢嚇人,噴發之口水泛濫成災,譙遍「天龍」朝野之各路「聖戰士」;沖倒大小奴才,「聖國草民」目瞪口呆;真是「她奶奶地」,好嗆! 逞口舌招禍,「統戰大媽」道不孤;「天龍聖國」之「保皇黨」領班公公,面聖「天朝中國」之「天皇」,為自謀出路,心虛不已,致語無倫次,逆我「龍皇」之「口諭聖則」;私心交於「天皇」,願效犬馬,以供驅使;惟盼來日「天朝中國」恩賜獨家讓利。唯諾小人,心術不正,欺善怕惡,妄言招禍,亦陷自身入泥沼,難以自拔。 然「天朝中國」大內,自「天皇」以下,一掛奴才太監,心情亦沉重不已,已不敢多言笑矣。蓋自從「天皇」嘗預言,週邊有事,「地動山搖」,果然,在「天朝中國」南疆「高山鄰國」,果真發生「地動山搖」, 害 人無數。「天皇」,一言既出,動見觀瞻;海內外研究「環宇地動學」之專家,無不驚呼,「天皇」有預知天災之特異功能。「地動學究」,多「事後諸葛」之輩,今甘拜「天皇」為「料事先知」;乃奔走於中土之途;奏請「中國天皇」開啓「龍口」,預告下次災事之地點。 如此,「天皇」乃有「烏鴉嘴」之尊稱;惟天下蒼生,無不希望「天皇」克制「烏鴉嘴」,以免天下遭殃。蓋奉天承運而為「中國天皇」,濟弱扶傾,拯生民於水火,修文德以服遠人。若不行此途,卻以言招禍,實有違天命。「天皇」亦知,逞口舌之能,而以鄰為壑,損人不利己,有違人性厚道,更已失泱泱大國風範。 據「天朝中國」通「五行天象」者,曾啓奏「天皇」;「乙未」年,「天朝中國」東南不靖,蓋「中國」之名,乃天子所居之「域」;而「域」者,通「或」;國有「或」,必動「干戈」也;勝負未可知。 「中國」東南,早有我「天龍聖國」雄踞一方,與「米粒尖帝國」、「日出倭奴帝國」結盟;乃化外之刁民,東方海盜強權也。「天朝中國」在史上曾多次「東征」,皆兵敗「東海」,鍛羽而歸;致「天朝中國」迄今僅以「陸權」自守而弱於「海權」。當今可行之計,乃策反、分化我「天龍聖國」各路投機者,離間「海權聯盟」。 「天朝中國」史上,嘗經略海疆,其前朝「先皇」,曾欽差「三寶太監」下南洋,以揚「天朝」國威;惟南洋土著自此誤認,「天朝中國」無男兒;...

哲學人生筆記 -《部落語言》

圖片
語言,動物作為表意溝通的工具,也承載了對話人的精神狀態,亢奮、憤怒、期待、失望和焦慮皆有;這些都是屬於原始的情緒;近乎人類早期部落的宗教祭祀咒語;多是作為催眠用的;自催,也催人。 咒語,講究形式;以現代的名詞表示,就是「共識」;部落成員在巫師的主持和操控下,取得自我安慰,以為日後安全可靠。部落外的路過旅人,視為可笑滑稽的見證;原來如此!文明與落後的分野立判。 語言,只重形式而沒有實質內容,和價值信仰,就是讓外人不知所云的標籤。歷史上,「納粹黨」和「共產黨」,其實是落後的野蠻部落,表現出各種儀式用語、旗幟、符號、手式,表面上自我感覺神聖;不過,就是原始部落宗教的政治運用。 台灣與中國的交往和對話,如果就是唸幾個「四字經」;「XX共識」、「XX各表」,或「同屬一中」;然後,各個交往的一方,以為取得成果;那正是自欺欺人的不知所云,自我催眠。 幼稚園的幼兒辦「家家酒」,不也是自以為「大人持家」嗎?大人看了,只覺得,「可愛不能當真」,隔日再換劇本,屢玩不倦。巫師不會失業的原因在此,未啓蒙的原始部落,語言和心智依然蒙昧;互相欺騙而信以為真。

人生故事筆記 -《神氣之樹》

圖片
自遠古孑遺至今,依然存活的物種,大概只有人類最耐活;若以性成熟的平均年齡14歲的8倍計算,人類的「自然壽命」約在112歲;這是「人瑞」的「好命期望值」。 現實的生活中,有各種天災、人禍、疾病和營養的挑戰;所以,「人瑞」的門檻在一百歲。生活經驗顯示:「人生不滿百,常懷千古憂」;雖然人類的壽命值有長期增長的趨勢;在安定富裕的國家,「人瑞」的數量也有增加的現象,以「日本國」最顯著。 但是,一般人,成為「人瑞」,仍然是「統計學」的「常態分佈圖」中的極端現象。多數人,成不了「人瑞」,除了遺傳基因外,更普遍的原因,是生存環境引起的「人瑞」障礙;精神上的壓力、苦悶;「被氣死」多於「被樂死」。大多數的人口是死得莫名奇妙,而當不成「人瑞」。 在和平、富裕的時期,人欲增長「生命期望值」,就得找出原因。為何有自己不知道的「精神疾病」,就是喜、怒、哀、樂,情緒易受影響。一般人,大概都不願承認,情緒是精神疾病。好吧!那就活出「人瑞」的生命期望值吧!或者說,活得「是」「人瑞」。看來,這是強人之難了。 「莊子」:“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于時也。”《莊子·秋水》;有的物種生命短促,就像夏天的昆蟲,還來不及經過「秋霜」,生命就結束了。當然,更不知有冬天的冰寒。 在「雜樹林」中,「立夏」節氣前的「梅雨」,帶來清涼的水氣。我發現,在2011年植下的「紅檜樹」小苗,長得很有活力,又發出新綠的樹葉,好神氣的樹!看著那有勁的樹型和綠意;回想到在那一年,我在「阿里山森林鐵路」的「二萬坪車站」,海拔高度約兩千公尺的「青年活動中心」入口,看見四棵植於1911年的「台灣紅檜樹」;以慶祝鐵路開通。在雲霧中,四下只有我和高大有勁的大樹,真是千古悠悠,與子偕老! 當時,它們的樹齡正好滿「一百歲」;當然,比起那些長在深山裡的「族內長老」,有千年歲月,巨大的「紅檜樹」和「扁柏櫥」的神木,只算是「年輕的老樹」而已;卻是人類的「人瑞」高壽了。當時,我很高興地拍下了相片留念,為一百歲的時間刻度作見證。 如今,我再為自己在「雜樹林」中所植下的「紅檜樹」的小幼苗拍照烙印;也想到,對小幼苗的未來有何期望?算了!人無遠憂,最幸福!就不去想百年或千年的「神木」樹型了;只要欣賞當下相伴的「神氣之樹」,我就已心滿意足了! 相關文章: 人生故事筆記 -《百年滄桑不言老!》

哲學人生筆記 -《枷鎖的人》

圖片
人出生後,有些身分是世襲的;「民女」嫁給王位繼承人後,所生的兒女;不是王子,就是公主;一家都是生活優渥的王室貴族。同樣地,有些平民也生兒女,日後混跡「世道」上,有可能不是「白道」,就是「黑道」。人生而平等,只是幻想。王子和公主,除非,日後被「國民革命」罷黜,淪落民間,才有混跡「黑道」的可能。否則,終其一生,都將走在優遇的「王道」上。 「黑道」,被「白道」排斥和取笑;尤其被自居「白色力量」出身的「首都市長」公開標誌為每年一次的「媽祖出巡」時,所見到的「地方景觀」;此說,引來了地方上民眾和公職的嘩然與不滿;驚訝鄉土故里已蒙羞了。似乎,不愛被標誌為「黑道」或「黑道」的故鄉,主觀上,以為「黑道」在地方上是引人反感的。 然而,客觀上,「黑道」無所不在,而且高明地化身為「白道」;甚至可能是「白色力量」。自居「白道」者,在公開場合,表示對「黑道」不以為然的預設立場;卻忘了,「白道」以言語和「黑道」劃界,本身就是「白道」自視優越的傲慢態度,也是典型的「白道」的「白目」;目中缺乏「同理心」,和教養、修養俱不足。 在此,所提及的「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的「霸凌」,發生在「首都市長」的身上,其被曾身居要職的「大將軍」,「指控」為「日本皇民」之後;其父母公開表示,此項「指控」,對其先人和子女是不公平的。在現實的城市治理中,「首都市長」經常忘情地妄言,自居正義為「白道」,顯然是傲慢而無知的;也恐有負市民對敦厚風俗和進步精神的期待。 其實,人類社會是「奴隸制度」的殘餘;此制度,是結構上的不平等,有主人和奴隸之分;然而,另一類可悲的壓迫,在於奴隸之間的互相歧視。有的奴隸,自認比別的奴隸高級;而經常流露出歧視。 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救贖」,一直是我的哲學關懷和理解。法哲「盧梭」在其名著「愛彌兒」中:"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不套著枷鎖!"。言語,表現人的心態和潛意識,也呈現著自身的自由狀態和教養。

園藝生活筆記 -《染白》

圖片
白,是色又非色;世道以白為「潔淨」,「天真」、「正派」,純如白紙;「清白」、「白道」。白,也是「虛擲」;「白費心思」、「平白浪費」。白,也是「欺騙」,世道爭議中,有人扮演「白臉」,故作善良,以彰顯「黑臉」之霸道。更別說,「白賊」的人作官吃得開;據說,海豚見了「白烏賊」,也會自己轉彎追過去。 當然,也有男人專演「小白臉」,讓世間女人又愛又恨,更是常見人財盡失;也有女人專演「小白兔」,故作可愛躲起來,讓男人「白忙」,到處去「抓兔子」。「醫者」,自稱「白色力量」,似乎忘了「患者」在「貧血」時,臉色呈現「蒼白」的「無力感」。「白衣天使」,有時也亂打針,讓患者半遮半褪的「白臀」「白疼了」好幾天。 白,自始就自居「原色」,然後變異被雜染,而有其他的「次等色」;似乎,白就是價值高尚的、天真無辜的;被染色或被染黑,都是無辜的,又無奈的。時空有日照是白天,否則是黑夜,見不得人;積習已久,「黑道」,也自認不好意思,想改混「白道」,才能表現今是昨非。 其實,以上這些似是而非的成見是危險的;「白」,是偽裝的好去處;放棄或嫌惡「本色」以「染白」,失去了原始,得到的是「假白」。更何況,「白」,其實不出色;反而單調。 五月多香花,而且多是白花;很奇怪耶!花,有了天生香氣,還要「表白」,很清高的樣子;幸好,週邊還有「綠葉」可以打底反襯,才能呈現對比後的美。 世道公平嗎?有人天生就是主角搶光彩,有人天生就是配角作陪襯;植物也是如此!人間有病態的認知,那是人的「差別心」和「偏好心」。美學出自哲學,正是要避免審美的偏見。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搶先跳樓」記事》

圖片
「乙未年」春季尾聲;我「天龍聖國」各路人馬,在歷經「甲午年」內戰,分崩離析,互為敵人,形同「天龍戰國」時代,國運至頹矣! 最慘者,乃「龍皇」與「保皇黨」,成了過街耗子;出門靠牆走;怎一個衰字了得。 「龍皇」,怪「保皇黨」,未發揮戰力;「保皇黨」怪「龍皇」,誤國、誤黨又誤軍,又寵信「金愛妃」;凡事言聽計從。 「金愛妃」,怪「龍皇」扶不起;又怪「保皇黨」黑。天下草民,眼睛雪亮,視「龍皇」、「金愛妃」和「保皇黨」,乃三位一體,稱簡「龍金黑」;其意,乃「一丘之貉」;禍國殃民,直追「天朝中國」之「大明王朝」末期。 甚至「保皇黨」內權貴之「紈絝子弟」,知悉「龍金黑」內幕,亦自況如此。當然,「紈絝子弟」如此玩世不恭,豈容再混下去,也沒得玩了。一掛公子,只好自個兒跨海躲進「天朝中國」去玩「北地煙脂」或「南國肥燕」。 「龍金黑」勢力敗走「甲午內戰」,化整為零,各找出路;每日提心吊膽,擔心在戰犯名單上掛名。尤其,過往陳年敗德亂政之勾當,正被「勝軍」逐案清算。 「龍皇」,雖然扶不起,卻「大愚若智」,悉以放言,失敗非其權而卸責,自個兒坐實了,「皇上乃當假的!」。 「保皇黨」,則御責給歷代「先皇」,死無對證矣! 「金愛妃」,則推責「龍皇」;自古「寵幸」不擔責,只怪自個兒「受寵」易遭人妒;坊間所傳,皆奸小之言。 化整為零,戰術轉進,乃師法「耗子躲貓」之技。蓋貓咪盯上耗子;耗子故作鎮靜,不可群逃;否則,必有其一落入貓爪。若逐一潛逃,則貓咪故作大器,以為耗子仍多,逃一可也,尚有餘類可再捉。如此,多時之後,耗子全逃矣!貓咪猶自豪於占有「勝場優勢」,不可一世,終日高談闊論。 惟我「天龍聖國」終究日薄西山矣!縱有耗子脫逃功夫,終究淪為見不得人之耗子輩,任人譙。 如何保全己身,徐圖東山再起?有各路師爺獻計,何不向「西天取經」?蓋「天朝中國」之先皇,在建國之前,即師法耗子,分批轉進,行荒山野河小徑,大長征至荒貧地盤「合龍」,不數年又成一尾活龍再起。 「龍金黑」各路勢力得此「土方」,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惟忘卻,斯人,何以有斯疾? 「保皇黨」之「領頭公公」,乃自告奮勇,先赴「西天取經」;奈何行不由徑。「天朝中國」皇上,早知其歹念,仍故作大方,請君入甕,安排參訪路線。於進京「面聖」前,先參訪「功德林」,追思敗軍前輩改造之所在;後再參訪「秦城」好地方,固若金湯,專治「反革命」。 「保皇黨」之「領頭公公」,知「...

園藝生活筆記 -《書房外的綠景》

圖片
讀書,是心事與天下事共治於一室;其實,也是在處理個人的孤獨時光。日子,不論自己心情如何起伏,總是勇往直前;換來的是年紀徒長,記憶衰退和黑山白雪。 智慧多少?先存而不論;知識可有日積月累,還是遺忘多於増長?久未檢驗,不得而知。然而,書房有窗外的花園可凝視、沉思,或發呆,必然有積極的心理療癒效果。 何以此言?窗外的雜樹林,是有顔色的生命景觀,隨著季節的更迭而變色;四季各有不同的風景;花開花謝,也是生命的起落。植物,與我共在,共渡天荒地老,是我心靈獨白的天地。 其間,有些植物由小苗茁長,開花結果,招蜂引蝶,供養蟲鳥;而我隠居書房,觀想人生世事,寫下思想筆記,累牘篇章。 在低頭與抬頭之間的時空停格,就是窗外的綠色樹景配上四季的多彩花果;偶有蜂蝶飛影和蟲嗚鳥啼;世界多祥和!休問天下興亡。 然而,現實的世界,却是百無一用是書生,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也是枉然的空議論。又到五月梅雨季,風聲、雨聲,就是少了讀書聲。 看書累了,只留下打呼聲;一夜到天明,明朝,又見窗外梅雨伴綠景。世事休與問,心已無大志,人生到初老,健康又玩樂;這樣的小確幸;日復一日,多好!書掉地上了;竟然在作美夢!

詩人之國筆記 -《鴨子》

圖片
世界上有恐龍,不是問題/ 現在?還是曾經?/  這才是問題!/  如果,只是曾經?/  那更是問題!/  如何成為曾經的?/  掉入陷井!/  恐龍,自己掘的!/  據說,想捉鳥來玩/  掘了又大又深的陷井/  天上的鳥兒都看見了/  那時候,還沒有雞鴨/  有鴕鳥了,常自以為勇敢/  有問題;頭就埋進陷井;以為沒事了!/  恐龍,趕快把鴕鳥壓下陷井/  從此,都上不來了!/  鳥兒,笑鴕鳥笨/  恐龍,更笨!/  據鳥兒說,恐龍又氣又餓,死了/  不會飛,又自作聰明/  鳥兒,懶得飛的/  成了雞鴨,後來大致引以為戒/  現在,世界上還可吃到燒酒雞和烤鴨三吃/  有時候,可以玩馬殺雞/  得感謝膽小又有遠見的鳥兒/  從此,鴨子划水,遠離陸上的陷井/  不想下水的,就讓貴婦包養/  成了旱鴨子!/  -《恐龍,現在是被引以為戒的化石!》-

哲學人生筆記 -《末代王朝「地動山搖」記事》

圖片
「乙未」年,暮春四月;初夏至;北國,正值春暖花開;我「天龍聖國」位在南地,卻遇百年旱象,滴水可貴。 惟在「甲午」年之慘烈內戰後,成者為王,敗者為冠;大勢堪稱好轉有望,此消彼長。朝廷破敗,等待改造。龍頭大帥敗逃,已無顏見父老矣。終日自唱小曲「東方不敗」, 抑 或鄉曲民謠「俺最棒!俺作主!」。緬懷往昔。 嗚呼哀哉!在朝老奴才,只求混吃等死,未敢造次,否則,徒然招後生小奴才口誅筆伐,霸凌至生不如死。總之,氣氛詭異,風雨前之寧靜,大難來前之「小確幸」而已。 惟天下大局,「始於兵,終於禮」;世事,以和為貴;若不再兵戎相見,則凡事好說;該吵的、要鬧的,來者不拒,各自表演,各玩自個兒的鳥,好似一片四海昇平的盛世。 咦!奇怪耶!何以跨個年,天差地遠何其多?莫非,「甲午」年,「天龍」中邪 耶 ?實者,天下有識 之 士 尚 有所不知也。 天下事,不如意者,總有十之八、九,唯二、一者,佔盡天下便宜又如意;苟能除其二、一之惡,天命移轉,大勢「否極泰來」,乃必然也。正如,酷寒冰封乃極冷所致,待春暖化冰,大地生機再現,可期也。 若問,天下二、一之惡,其誰與乎?乃「狼狽為奸」之徒也!古有惡徒「周處」者,為惡多時,鄰里不恥;終能幡然悟己乃鄉梓大患之一,自除之!爾後,鄉梓乃重見光明「大確幸」。 天下事理,順民者昌,逆民者亡;二、一之為惡者,總以天下人誤其為惡,乃邪痞狼嚎之愚夫愚婦之輩,非玉石俱焚不止。 若再問,天下大勢,其真已底定乎?非盡然也!蓋我「天龍聖國」之「甲午內戰」,仍未畢除惡之功於一役,禍國殃民多年之「龍皇」,猶不認輸,鬥志餘勇可嘉也!仍挾其敗軍殘勇,困守「大內地堡」負隅頑抗,意圖反擊再起。惟力有未逮,非求外患,助其一臂之力,仍不為功。 惟當今天下大勢,風起雲湧;我「天龍聖國」西域之外患「天朝中國」,倖得「大國崛起」之歷史機遇,意圖經略海疆久矣,以成其海陸強權之帝國美夢,故謀我「聖國」戰略要樞之野心日亟。 霸王之心不死,勳輒以若不從其意,則以地動山搖脅迫鄰國。狼狽之合,為走投無路,「敗軍之帥」「龍皇」所寄之;苟能裡應外合,內賊外鬼苟合,各取所需,自甘為傀儡,自號「小龍皇」,亦無妨也。 適逢暮春四月,大地甦醒,海內外頻傳地震;天下人心又陷惶恐,天龍怕地牛。困陷地堡之「龍皇」,終日昏沈又發悶,打「天九牌」以自娛;亦苦思,如何向「天朝中國」之「父皇」表態交心,以討...

園藝生活筆記 -《香氣》

圖片
香,一個討人喜愛,又有誘惑的想像。色、香、味,國色天香,多半被聯想到傾國傾城城的絕世美人;讓世間多少好色、聞香、品味的好逑「君子」獻殷勤,拜倒「石榴裙」。傳說,有美人「香妃」,是「清帝國」「乾隆皇帝」的愛妃;她散發的「人氣」,真如其名,有天然體香嗎?恐怕,只有皇帝才知道!外人只能想像了。 生物能散發香氣,招蜂引蝶以繁衍生命,卻也引來「聞香客」,據為己有;這未必是好的遭遇;「香妃」入深宮,得到皇帝的寵幸,卻恨此身已非己有,不再能自由自在了。這是外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另一種想像。皇家獨香,不如留香在野。皇權帝制徇私而害天下,又一證明。 花有香氣,就有貴氣;這是我的園藝生活經驗。香花可作祭祀貢品,就不是等閒的花花之輩。香花,大多開在夏季;尤其,南風和「梅雨」將到之前,大氣升溫,雜樹林裡散發著不同的香花交織而成的氣味,有柑橘和果蜜的清甜香氣,讓人心情愉悅放鬆。這也是園藝生活才有的多功能療癒效果;勝過噴香水和抹精油的人為功效。 夏至前,先登場的香花是「月橘花」;花如其名,淡淡的橘香。清晨,在微風中,我先聞到舒適的橘香氣息;相近的花期,還有「茉莉花」、「馬茶花」、「玉蘭花」、「夜合花」和「槴子花」這幾種香花植物,也都已含苞待放,將陸續綻開,應接不暇。 在初夏,香花植物的群香爭寵,可沖淡暑氣。更有可能的是,人類在夏天穿得較少,太過於裸露身體;為了調節動物有刺激性的「荷爾蒙」氣息的誘惑效果;大自然於是提供了具有天然精油香氣的花果,以提醒動物保持神智,不可太過放縱。 當然,這種理由太偏重神學,也有些道學歪理。花不迷人,人自迷;既入花叢,何嘗不是對人性的試煉;面臨浪漫的催情效果,而能超越花色,而昇華為對香氣的品味。花的香氣,不是聞過即如雲煙,而是要成為生活中的美學記憶。

世界小事筆記 -《陰影隨形》

圖片
天災、戰爭、暴力和病毒,一直伴隨著生命之形;不是獨立存在的陰影。生命有幽暗的時候,陰影就日益擴大。生命之形的運動和互動,陰影也不甘寂寞;召喚即來。生命中危機四伏;為了化解自己的危機,卻可能召來更多的,或更大的危機。這是生命的無奈。 歐洲的「中世紀」,天空和大地佈滿陰影,被稱為「黑暗時代」。宗教蒙昧、神權專制,「黑死病」漫延;生命被困在黑暗中,等待天光。願意等待,至少還存有「希望」;生命最殘酷的絕症,就是「絕望」。然而,前景無望時,希望竟然出自「古典」的時代;許多古老的智慧和美學,就在古典時代的希臘和羅馬的哲人經典中,被源源地發掘 出 來和足堪生命回味省思。 這是以思想對抗蒙昧的「大爆炸」;炸出火光,照亮黑暗的時代。生命,開始掙脫有形的枷鎖和無形的桎梏,展開「文藝復興」,「航海探險」。思想和新知,喚醒被奴役壓迫的生命;思想傳佈,革命、社會運動、民權運動,一直在進步的路程上起落前進。 在不同的時代,生命都有機會見證進步與反動的攻守易勢。戰爭與和平,如陰影隨形;生命,倖存於戰爭的苦難後,天真地,以為此後和平是必然的。不!和平是幻影,與戰爭的陰影「稱兄道弟」;彼此互相「共在」。 人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迄今已七十週年了;世界各地的「戰爭派」與「和平派」又兄弟相聚了。「戰爭派」展示陰影給「和平派」觀賞;恐嚇「和平派」,莫忘「戰爭」的陰影。 「和平派」,顧左右而言他:"是的!莫忘歷史上的大屠殺!兄弟,靠你了!"。

法哲學筆記 -《美國的「日耳曼總督」》

圖片
「總督」的古典意義,是在「立憲制度」中保留「封建」精神的名義「稱號」;名義上,負責的對像是價值信仰的「共主」。 目前,「大英國協」有許多已經宣告獨立的主權國家,依然奉以前的「殖民宗主國」英國的「女王」為「共主」;並且接受「女王」冊封的代表人為駐在國家的「總督」。這種結盟關係,不同於主權國家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只是精神上的認同和歸屬,類似「宗親會」成員的定期聯誼活動。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有悠久的歷史;君主的權力,由絕對的王權逐漸受制於人民,妥協而讓渡給人民的代議機關「國會」;王權退化為儀式功能。這是民主的勝利。 國家的政體,除非改制為完全的「民主立憲」制度;否則,君主作為國民精神的「共主」象徵,而且君主若能富於哲學思想,像「柏拉圖」所嚮往的「君王學哲學」,而不具實權;相對於有實權的「總統制」,君主和皇室仍然讓有「奶嘴情結」的人民有思慕和精神凝聚的對像。 民主時代,人民群眾關注君主和皇室的動靜,高尚的關心是古典遺緒;庸俗的追究是看好戲的心理。所以,皇室當自強;否則,混吃等死又難以調適的皇室成員,可能自認受到人民的霸凌,卻很難得到同情。 這個世界上,只有「超級強權」可以享有完全獨立的主權。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社會開放、文化交流;即使「超級強權」的美國,在客觀形勢的制約下,也不再是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了。幸好,美國自英國獨立建國,法制思想仍然存有「盎格魯薩克遜人」,尊重「習慣」的社會習俗;珍惜自由,也尊重他人的自由;不尚空言爭勝;而是重視誠信實踐;自律而有信仰。 英國,是一個歷史上曾經被不同民族征服過的國家;「盎格魯薩克遜人」至今仍保存有歷史上的征服者之一,「日耳曼人」的血統和習俗;彼此都愛好「足球」運動、頭銜和稱號,即是歷史的共同遺緒。 歷史,讓隔著浩瀚「太平洋」的台灣和美國有了利益聯結。台灣的大官、家人和略有資產的人民,偏愛持有美國「綠卡」,入籍美國,留學美國,在美國置產,說話夾帶美語,Well,Thanks, No Way, Bye! OK, You Know,…,Well Done, Good Job;在台灣說「愛台灣」,…「健保」真好!卻是一路好走,周邊有事,就滯美不歸;「中央銀行」持有大量超額的美元「外匯存底」;「避秦」的危機心態濃厚而「唯美是尚」;對於高尚的自由、民主和進步的價值和「運動家」風度,卻很少內化成為信仰。 台灣,在1952年4月...

法哲學筆記 -《望治成奴》

圖片
「秩序」,是一種抽象的觀念;卻好像是一種治理的正確價值?「秩序」是混亂的「反義詞」;「人心望治」,就已經預設當下的情境狀況是混亂的、不可取的。人民對客觀現象的「二分法」,非此即彼的觀念,很容易給予「野心者」有機可乘。 人民,都「望治心切」嗎?不,「有心者」,那些嚮往、迷戀保守專制,有獨裁傾向的「投機者」,認為「形勢大亂,機會大好」;所提出治理的寶典,就是「統統捉起來!」;如此,人民就"外戶而不閉"。 「秩序」,沒有真實的答案;眾人見解各不相同!小從個人起居不順,身體違和,都可以視為混亂;若一人獨得彩券大獎,則可以高呼:"天佑我也!諸事有序!"。人生順遂,已有了既得利益,當然希望保持「秩序」,反對「混亂」。統治階級,恐懼人民造反,千方百計地也要維持統治秩序。 時代的進化,迫使許多 傳 統的「秩序」受到挑戰;網路上的訊息多而且「混亂」,是時代的本質;有的「使用者」無所適從,自認受到傷害或利益受損,而要求政府出來「管一管」,以建立「秩序」。「望治心切」,將從生活的「真實世界」,「進軍」到網路的「虛擬世界」;這不是好的發展;如同「中世紀」的「宗教警察」,出來「管一管」人民的思想,限制生活的作息和上網的時間。 造謠和譭謗、中傷,是人性之惡,也不是在網路發明之後才出現的;人類自從有了口舌話語和文字的能力,就已經是人的言行舉止的一部份了。都市的交通太亂,也不是在現代才有的問題;跑馬時代,就有「馬路如虎口」,「行走如牛步」的現象了。 現代的市民,行車塞車;想停車,而一位難求;政府也想增加收入;於是「他們」「望治心切」,希望政府「管一管」行車和停車困難的問題,於是想充分利用「刑警」偵辦治安專用的監視器,分享監視資訊給「交警」,以取締違規停車和增加政府的罰款收入。這些議題,與那些想要出門安步當車,又想要自由行又呼吸清淨空氣的人民,有何干?卻可能不小心讓外遇「全都錄」,也「全都露」了;這些人民的「性福」,也被國家和政府「管一管」了;難道,日後不會被威脅。 人民可有警惕?國家是罪惡的;政府是無能的!統治是奴役的!除非人民深自警惕和覺悟:「民主政治」,就是將權力委託給一群內賊,劫貧濟富;「專制政治」,就是自決的權力,被土匪搶走,對外侵略。人民,被偷去的和被掠奪的,是作為人的權利和尊嚴。 擴大政府「管一管」的權力和增加警察監視人民的「專政」武器,都將減損人民的自...

園藝生活筆記 -《清晨與黃昏》

圖片
清晨,天色仍暗;但是那種等待天光的期望和自信,讓我的心情寧靜而恬適;大自然的氣色顯示,稍後將展開陽光普照,溫度漸升的夏至前氣候。 在此之前的夜裡,我仰望夜空,星辰清晰的天象,也已預告南風漸熱的必然了。植物,也有預告天氣狀態的本能;雜樹林中的鴛尾花,有著"夏日的彩虹"的意象;而彩虹出現在雨後近黃昏的天邊。 前幾天有 「 穀雨 」 ;雨後,我見到雜樹林中的鴛尾花草含苞待放,估計綻開的日期,就在本日。只是,出乎預料地,竟然就在清晨曙光初至;就在我的眼前,花苞陸續地綻開了。 雜樹林中,只要有生長鴛尾花草的角落,就可見恰似小精靈的鴛尾花,或孤單地,或結伴地,拋頭露臉在晨曦中迎接曙光。 植物是依照生態而展現生命的本能;清晨與黃昏,只是人類的時間序列;時到花顏現,就是生命的慾望本能。當下,現實的人生有少年與老年之分;固然近似清晨與黃昏;那只是描述客觀浪漫和悲苦的生命階段。 生命的奔放與活力却是隨人而異;莫在乎人生是老或少,認真地活出真實的自己吧!就像清晨的鴛尾花的啟示。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