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園藝生活筆記 -《「保三破四」》

圖片
真是奇妙!一對白頭翁親鳥,在手掌大的鳥巢內,竟然已生下三顆鳥蛋!本日清晨,俺在鳥蛋生產的最前線,臨巢的最新偵察戰況。從發現築巢至今,一週下來,生生不息,發現第一顆鳥蛋後,沒動靜,俺曾憂心親鳥棄巢而去。 昨日清晨,發現第二顆鳥蛋,驚喜於天賜;顯然地,白頭翁親鳥今年已決心棲息於花園的「蜜雪梨」樹上繁衍後代;這是對俺多年來信仰「與自然和諧」理念和實踐的肯定。 本日清晨,趁著白頭翁親鳥還没來上工,俺的相機鏡頭,彷彿天上的間諜衛星;又像「忍者」來訪,知道親鳥的「生產佈局」,「摸底」順利而來無影去無踪。心中暗喜,俺有另類專長,適合去擔任「008」,包打探八卦。 暗中打探鳥類的家底,固然有違「隱私保護」;但是,生態保育需要以實地調察的數字為研究的基礎。多年來,俺蒐集的資訊顯示,物種多樣和數量都有增加,花園已形成「生態綠洲」,而且產生了「外部效益」。 離開花園時,看到已來上工坐巢的母鳥,表情自信又喜悦;俺致以敬意和祝福,加油啊!祝府上的新生命能「保三破四」!

園藝生活筆記 -《「認真的產婦」》

圖片
天初亮,陽光穿透樹林!昨天没看到白頭翁鳥在巢裡孵蛋,難道已棄巢而去?以前,曾發生過白頭翁鳥的「家庭變故」,夫妻失伴,以致育幼的進程半途而廢,俺也為之惋惜。這一次,應該没事吧? 陽光漸漸大面積地照進樹林來,鳥巢還是空無一鳥。俺有些憂心!往好處想去,可能白頭翁「夫妻鳥」還沒來上工,看一下手機的時間,才六時半左右。一般上班族,大概也是上午八時才去上工。難道,鳥類也有適用的「勞動基準法」? 「卵生」育幼,就是有這種好處,可以「多工合作」,採用「上工合作制」;胎生就得「全工制」二十四小時等待母胎成熟落地。這一點,比起來,「卵生」比「胎生」有「生產彈性」。 趁著四野静寂,鳥巢空著,相機鏡頭伸進去取景;哇!有一顆鳥蛋矣!什麼時候來下蛋的?偷生?走私?「狸貓換太子」?鴨蛋換雞蛋?……「卵生」,仍有日後「驗明正身」的麻煩事,再想想!還是「胎生」較可靠!「魚目混珠」的成語,「卵生」的鳥類也有這款不倫的鳥事。 少年時代,俺餵養過鴿子,忠誠的夫妻鴿子,先後生兩顆鴿蛋;為了防止親鳥先孵化第一顆蛋,飼主必須暗中予以没收,代之以「假蛋」,等生下第二顆鴿蛋到齊了,再放回第一顆,讓親鳥同時孵兩顆鴿蛋。 也許,白頭翁鳥本日遲到了?在其他果樹前,俺找到紅肉蜜柚、金蜜芒果、佛手柑、無花果,已有好多天没去注意,果實竟然更大了。正打算避開愈來愈強的陽光,再看一眼鳥巢,白頭翁鳥已悄悄地坐在鳥巢裡孵蛋了。當時是接近上午八時;哇!上工没有遲到!真是盡職的產婦,加油了!

園藝生活筆記 -《「白花」》

圖片
以前,讀過「白馬非馬」典故的辯術論;後來,曾經在街上見聞一位女人大聲哭駡呆站眼前的一位男人:“你這個「人」不是「人」!”。哇!浮世難以理解的大問題:「名實論」。 至今,「台灣」的名與實,國號之辯,困惑許多台灣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稱號,在中南米洲國家也常被混淆誤稱。小英總統澄清,兩國互不隸屬,應該也是自己受不了矣。 同時,米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國「一中原則」,常被「中國外交部」有心地魚目混珠。‘’Taiwan‘’與 ‘’Thailand ‘’的名號,說給「異國人」聽,也是常被混淆。 曾經有位德國女人,聽俺說到,來自“Taiwan”,一臉亢奮。喔!這位女士,稍安!誤以為俺是來自“Thailand ”熱帶渡假海灘上的「外賣小哥」。OMG ! 誤會大矣! 在植物界和動物界的命名,物種各有嚴格的拉丁文學名;只是太冗長難記,一般非學術界的愛好者,大致上,就以「那朶花」或「那隻貓」、「那隻鳥」指涉;正常人很少在爭辯‘’那隻鴨不是雞‘’的「雞鴨同籠」的「鳥問題」。 清晨,為鳥巢拍照時,俺也發現園中開出「通膨花」,就是「白花」啦!有眼不識偉大的「尊學名」,只以顏色辨花,六月是白花的季節,此一朶,彼一朶。白色無染,只是隨著光照,逐漸地泛黄。 花緣於俺,只記取曾經的「美的印象」,就是「白花」。生不逢時,高度通膨的時代,日常生活中有一部份的支出是「白花」。冤枉矣!白花揹上了不明之冤。

園藝生活筆記 -《「夏至的鳥巢」》

圖片
「夏至」,就在今日,清晨微亮,在炎熱的感受和白頭翁鳥的悦耳啼聲中醒來。拿著相機輕步去到花園,只見一隻母鳥就站在屋簷上東張西望,也未被我的出現眼前而嚇飛走。不尋常中必有可觀者! 果然,就在三步之外的「蜜雪梨樹」頂葉茂之處,不知何時已被築好了一個鳥巢。母鳥就是為此而停在附近,守著心血傑作。多年來,俺友善生態環境,築林引鳥;已記錄多種鳥類來訪。白頭翁鳥是常客,多年來已多次在園中築巢育幼和教飛。 今日所見的鳥巢,是否已經被下蛋了?趁著母鳥飛出去捕食,俺以長鏡頭伸去巢上,向下窺探巢內;還没有下蛋!不好意思,俺只想記錄生態和關心進度而已,未注意到自己有違尊重鳥類愛巢隱私的原則。 接下來的夏日時光,愈來愈熱,又多有午後的「對流雨」,甚至已進入颱風季;白頭翁鳥的這個育幼課程,預計可能在八月七日「立秋」前結業;從下蛋到育幼和教飛的課程,即使一路順利,也非常緊迫,應該算是趕今年的末班車。 生育,何以如此急迫?俺的推測,有可能是在春天正常的「發情期」內求偶不順,只好勉強趕上「夏至」發出的末班車。

法哲學筆記 -《「固有疆域」與「內海」》

圖片
「歹年多癡狂!」,持續近三年的世界性疫災和本年春天爆發的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爭;至今「終戰」不可期。供應鏈斷裂,以及原物料供應不及,油價上漲,通膨、失業、缺糧而各地民生不易;暴言、暴語和暴戾,封城,尤其助長了中國對內和對外的暴力語境。 浮世不靖之際,突然傳來中國官方起「盗心」,“……,一定要「收復台灣」,搶回「本來屬於中國」的台積電”,……“「不惜一戰」!”……“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中國有管轄一切的權利”……。 天氣炎熱,正逢中國的內外情勢不靖,中國的國族心理現象,除了大頭發脹,內分泌腎上腺素分泌異常,奇言怪論傾洩,溢出權力中心的「中南海」,已泛濫到「台海」。甚至,「四海」受災,不無可能。 中國的帝國主義心態,最早可在優美的古書《「詩經」的「小雅」-「北山」》中找到語境源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此外,「中國者,天子駐在中心之地」;此為「天朝心態,自居上國」的霸道發源。 中國國族,不具現代啟蒙理性,不重群體秩序,喜愛自傷其類,互相內鬥的現形記,隨時隨地可見。自從上一世紀,台灣在黨國禁錮的時代,有一句名言:「四海都有中國人」、「中國一定強!」,恐怕「四海」或「大洋」都將淪陷成為中國虛構的歷史主權所及的「內海」。「南中國海」的填土造島行徑只是中國帝國主義野心在大海的實踐。 令人不解者,至今,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憲法」對於領土範圍,仍以「固有疆域」四字,規定之。所以,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噴赤河、蕯彥嶺、釣魚臺島……都依然是「中華民國政府」所主張的「固有疆域」,有待小英總統的「國民政府」去收回。 其實,對於海、陸、空的領域,政府已無管轄權和治理權,台灣海峽兩岸的兩國,仍有帝國主義的遺民陷在「新亭對泣」的歷史主權遺緒中;已是一種執著於古董的精神變異,只剩下想像而來的「自慰」,却也顯示中國人國族心態的不正常。 日本,在一八五四年米國海軍的「黑船東來」,被迫開國而理解到海權實力才是戰略優勢,奮起急追與米國爭強;戰後的海上自衛隊的實力仍不可看輕。如今,中國主張虛構的歷史主權,幾近義和團心態的荒謬反智主張,米國和日本的海權實力將會替中國劃定「內海」的範圍。

法哲學筆記 -《「雄性、支配與癡狂」》

圖片
春天,求偶的發情期,如今夏季已到,應當如何?「趕末班車」去!鳥類提供這一現象。「趕末班車」,難免動作難看,聲音粗暴又急促。本文不是鳥類求偶的專論,而是藉事類比,雄性激素燥熱,慾求不滿的文明危機。 人類的國家政權建制,以國家法哲學的分析,可以發現,文明與野蠻的國家分野。為何,有的國家自許文明,也追求良善,善盡地球村「公民國家」的義務?又為何,有的國家追求霸權,鞏固支配意志,欺凌弱小,不惜虛構歷史主權,意圖實踐過時的帝國主義的領土野心? 展開世界地圖,俄國、中國和印度的幅員佔據大部份的人類文化傳承的面積,歐洲、亞洲、北部非洲的古文明地域,如今即使不再,但是文化依然傳承至今。近年,兩件世界性的人禍,疫災和戰禍,發源於中國和俄國。其背後的動機,無論這兩個極權專制國家的當權者和政府以話術辯解,終究不敵時間的自白,而呈現「凡虛構者必敗於事實之前」。 先論,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求偶戰爭,時間證明,根本不是對烏克蘭「去納粹化」的「特殊軍事行動」,而是轉型深化民主失敗的俄國,被操控選舉的權力班底自身的「法西斯納粹主義化」。戰爭的燒殺擄掠罪行,完全是歐洲歷史上讓文明毁滅的「北方蠻族」入侵的現代版。 再論,中國內外失態的求偶惡言劣行,曾經以為中國大地上存在文化教養的氣息;然而,罷矣!外人自求多福,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彼岸黑幫治下,江蘇省徐州市有外省的民女被拐賣,鐵鍊套頸多年囚於庫房,成為多路男人洩慾和生育傳種的工具。 也有河北省唐山市的多名芳華女性,在燒烤店家夜食,突然被有官府靠山的地痞流氓群夥公然性騷擾,性侵不成而群起圍攻暴打重傷或生死如謎。官方猶意圖縱放有前科的惡徒,促以私下解決,以免官民的惡勢力勾結被揭發。 以上二論不是個案,而是群體壓抑下的精神燥熱症發作,雄性支配意志的挫折感或不確定感,表現出來的冰山一角。深入而論,這種國家的品味是自己腐化而成的,男人崇拜陽具,而讓雄性的意志為所欲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權者經常閱兵,下屬的國防部長在外國的和平論壇上公然叫囂對台灣「不惜一戰」,而且是「一戰到底」。更有「中國人民大學」的女性經濟學教授發出「強盗誓言」:“一定要收回台灣,搶回「本來屬於中國」的台積電,絕對不能讓台積電到米國投資設廠!”。 多年的園藝實踐,俺觀察蟲鳥求偶生態,常在春去夏來的時候,看到鳥類「趕末班車」的猴急,姿態粗暴,但是,俄國和中國的求偶燥熱劣行惡言,實在不忍卒睹。托爾...

世界小事筆記 -《「大繁榮」和「大蕭條」》

圖片
有同學問俺:‘’大蕭條會來否‘’?應該是受米國聯準會大幅升息後的疑惑。俺就同時加上「大繁榮」作答如下: 人生的際遇和機會各不同,如同駱駝,有單峰也有雙峰。「大繁榮」和「大蕭條」是凱恩斯那個時代,形容米國經濟榮枯;也代表上個世紀米元和米國崛起,取代英鎊和「大英帝國」的中心異位和「米國中心主義」的「典範轉移」的經濟語境。 自從「經濟全球化」成為事實後,「大繁榮」和「大蕭條」已經成為歷史遺緒,米國主導的米元時代,米國聯準會主席和其貨幣政策驅動華爾街投資銀行的貪婪心態,作多和作空一國或一個地緣區域,是藉著「投資自由化」之名的「經濟帝國主義」。類似以前的「大繁榮」和「大蕭條」已不可能重現。 取而代之者,是「金融海嘯」的湧浪現象,浪來浪去,都是受米元「數量寬鬆」(QEX)政策而影響區位的位移和榮枯。只要米元仍是許多市場經濟體普遍接受的支付貨幣和儲備,一地的退潮,有可能潮湧向另一個區位。 過去四十年,中國東南區位,包括港、澳特區,受益於外資和有技術的企業湧入,繁榮而被視為「黨國極權」的優越,竟然有「東升西降」的幻覺。然而,潮水退去湧向越南、印度後,繁榮異位,台灣也受益於戰略地位的優勢和全球供應鏈上的不可或缺而有較以往樂觀的預期和自信。總之,大繁榮是偶然,大蕭條不至於!

世界小事筆記 -《「早知道」》

圖片
大學時代上課,教授的鄉音太濃,以致有聽没太懂;畢業後在大企業任職,涉及長期資金籌款和還款的資金成本的預設,才回想到教授在課堂上提到流過的「事前」和「事後」的兩個經濟分析的時間概念,恍然大悟。 「利率」與「時間」的辯證關係是一種現在對預支未來的補償。反之,資本金主犧牲現在的自用權利去融資「他者」而得到依時間計算的補償。 在德國求學時,在研討課上討論到「德國聯邦銀行」貨幣政策的核心價值是「維持德國馬克幣值的長期穩定和可信」,利率的決定由貨幣市場的供需決定均衡利率。 前後兩種不同時期的場景和情境,俺理解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央銀行,其功能上的天敵是「政府」,會破壞自己的財政紀律,找各種理由大肆花錢救經濟,或以「振興」之名預支未來的資金。「通膨」是一種「事後」的現象;央行的「抗通膨」更是一種對抗「事後現象」的「事後之明」。 「米國聯準會」下重手升息0.75%聯邦基金放款基準點,號稱二十八年來的最大升幅;股票的現貨和期貨市場已先多日反應,市場參與者對透支未來必須付出較高補償代價的不安。大繁榮的「牛市」回味猶存,大蕭條的「熊市」來矣!這也是「事後」的「早知道」。 因此,事已至此,「米國聯準會」已自證犯錯在「事前」;近年來,在川普和拜登兩屆政府時代,積累的錯誤在於位移妥協於「米國聯邦政府」的需求,尤其FED的理事會淪為總統的掌櫃,配合總統和政府的意志,大肆濫發鈔票的QEX。 通膨的惡果現象,正是「過多的貨幣追逐相對較少的財貨與勞務」,市場上的參與者透支未來;所有固定薪資和退休金支用者都是受害的族群。 記得,老教授的一句銘言:“「米國聯準會主席」由總統提名,國會通過,然後不理他們,做出獨立的貨幣政策!”。此言,在大學畢業多年後,應證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不定和波動,「事後之見」,「米國聯準會主席」才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實權者;也可能是妥協於提名者總統的另一個「昏君」。

世界小事筆記 -《「投機道上的朋友」》

圖片
- 《Ukraine-Krieg Appeasement hilft nicht gegen Imperialisten Polens Präsident Andrzej Duda habe Bundeskanzler Olaf Scholz und den französischen Präsidenten Emmanuel Macron zurecht für deren Telefonate mit dem russischen Präsidenten Wladimir Putin kritisiert, kommentiert Peter Sawicki. Mit Appeasement seien Imperialisten noch nie eingehegt worden. Ein Kommentar von Peter Sawicki | 09.06.2022 , Deutschland Radio》- 以上短文,俺讀後有感言,筆記於下: 關鍵詞在於“Appeasement”,就是姑息和討好「帝國主義者」領土野心的「綏靖主義」。在話術上和行動上貶損普世的「正義原則」。 本日清晨,在Deutschland Radio 的評論專欄上,讀到以上這一則有關烏克蘭被俄國侵略戰爭的評論小文。戰爭持續已超過百日;似乎,短期內,交戰的雙方仍在「戰術層面」上糾纏。 在「戰略格局」上,俄國,即使投入更密集或威力更大的常規武器,甚至核武器,都已是必然的輸家。關鍵在於,俄國的昏君沙皇普丁發動了一場没有意義,又既不正義,也不合國際法的嗜血戰爭。 ‘’久病成良醫‘’,或,“久病無良醫”,都是浮世表象上的常言或認知;其中之一都有可能。本質上,醫與病互為辯證,「治好」或「治壞」病人都有可能。後者,原因之一、二,在於「病急亂投醫」或「請鬼開藥方」。 浮世常見「蛋頭庸醫」,時下就有兩人;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聯邦總理蕭兹,都急於投機,爭搶「諾貝爾和平獎」;為圖此虛名,私下致電侵略者、戰爭販俄國總統普丁。 如同,上一世紀歐戰爆發前,英國首相張伯倫去討好「納粹德國」的希特勒,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那裡是德語人口區,希特勒主張德國對該地區有「歷史主權」;正如,當前的俄國總統普丁主張對烏克蘭有「歷史主權」,至少先「解放」烏克蘭東部俄語人口佔多數的「頓巴斯」地區。 法國與德國,都是歐...

園藝生活筆記 -《「時雨花顏淚」》

圖片
五月,青梅成熟的時雨,綿密持續一段日子,也被稱為「梅雨」。今年,青梅在四月裡已落果,可惜! 不過,五月可期待香花,有槴子花、洋玉蘭、夜合花和茉莉花。也是可惜!花開不逢時,最怕時雨無情摧花殘,美麗的花顏不堪無情雨,又全去矣!殘花,不捨在心,心血是如此,花顏淚欲滴。罷矣! 還有果實,無花果、石榴、芒果、佛手柑和柚子,仍有待時間催果子成熟,耐心等吧!秋天可收成。

哲學人生筆記 -《「記憶的規模」》

圖片
許多年前,網路巨擘Google開始提供免費的Gmail郵箱帳户功能,俺即註冊為用户。當時,國內外仍有許多領域的從業者,不知Gmail的意思,只知Email;因此,有些雞鴨說鳥話,不知所云的無奈。 曾經,東南亞有一小國,法官審判一件反政府異議者的「顛覆國家政權起訴案」;被告要求法官審查有利於自己的證據,可以在其Gmail中得知國外交友通訊往來的有利事實。 法官,一臉疑惑問被告:"你的Email才有證據效力!"。時至今日,Gmail已成為普及的個人用户的身份註記;以Gmail帳户和密碼,行動登入無所不在,如在自家;反之,亦然。 當年,俺已預知,免費在前,必有規模效益在後。果然,在2021年的6月1日起,使用者在超過基本附帶提供的15GB免費容量以上,必須付費自購不同規模的Google儲存空間容量。 俺在當年註冊為Gmail用户起,不久即被密集地和多次地推銷增購更大的記憶容量,於是都欣然接受;那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趨勢,愈來愈大的影音數位容量等著被儲存,尤其在雲端空間。 早期,KB、MB的數位記憶容量已不足使用;即使是GB的容量,也必須具備以百位數起算,才是個人用户的基本需求。如今,TB的容量已是基本需求。 GOOGLE引領雲端儲存的使用趨勢,其他的跟進者也推出TB的優惠使用方案;俺評估自己的使用需求,又增購Microsoft和ASUS的雲端記憶空間容量,規模都以TB計。 近期,GOOGLE總在俺登入後,一再提醒空間容量將滿,不夠用矣!俺想起,記憶是個人、家庭、國家和民族的珍貴資產,有記憶才有歷史;許多年以前的故事,藉助雲端儲存空間的輔助提醒功能,可以回想起父母和子女互動時留下溫馨故事的場景,也證明自己仍有可以慶幸的記憶力。 園藝生活的意象敍事,或者草木花實也有獨白的故事,俺都記下矣!除了靜態的相片,還學習編輯製作動畫的小電影,佔用的雲端記憶容量都很大又難捨而保留下來矣。 母親節前夕,回憶起母親賞花的笑容,促使自己按下雲端空間「升級」的選項,向Google One雲端儲存系統付費升級至2TB的記憶規模。人,已被自己的記憶綁架而難以逃脫;沒有可憂慮的失憶現象,幸運矣!

哲學人生筆記 -《「虛幻是幸福的!」》

圖片
一場大多數人不相信會發生的戰争,還是發生了。戰犯的主角是俄羅斯國家、總統普丁和其「戰犯政府」,也包括民調所呈現的,支持發動侵略戰争的邪惡人民。 回憶上世紀,納粹德國的對外侵略戰争,初期的「閃電戰」和輕易取得勝利,征服鄰國,讓大多數的德國人民陷入狂熱地支持納粹黨和元首希特勒。就如同當前的俄國人民,狂熱地支持多疑又癡狂的強人總統普丁,高達八成多的民調支持度,包括讓自己引以為傲的「祖國俄羅斯」正在烏克蘭犯下的戰爭罪行;被視為不存在。 旁觀者清楚也明白,被集體催眠和洗腦的人民會呈現集體自欺欺人的表象,以為祖國強大了,祖國無敵矣!浮世殘酷者,在於面對真實;不過,在此之前,當事者是拒絕承認自己的虛幻,那是一種會讓自己有幸福感的嗎啡作用,在認知系統中的病毒機轉。 前述列舉德國與俄國的虛幻表象,也是普遍的現實。中國也是以為虛幻是幸福的俱樂部成員,當自己陷在「極端清零」暴政的困境時,竟然矯情又偽善地要求台灣,疫情管理政策的新進程莫釀成更多人命折損的災難。中國還自許制度優越而貶抑台灣的防疫成果。這是典型的自卑變自大的自以為是幸福的虛幻;大頭症矣! 在台灣內部,也有內建此症候群的大頭症現象者:台北市的市長發出「軟性封城」的警訊,以應對自己所認知的危機:不久之後,確診病例將暴增。嚇人矣!無所憑據的自欺,却自以為是「先知」的幸福。 其實,正如希特勒、普丁、習近平,台北市長都是「虛幻是幸福」的群組成員;攻城掠地的佔有慾、控制慾和權力慾的幸福感,使自己有偉大感,在虛幻作用下的眼界所及都是待治理的「瘋城」。慾望的潛意識難以化解,表現虛幻癡狂而不知所云,不知所止。

世界小事筆記 -《「多禮的斯拉夫軍團」》

圖片
斯拉夫民族是一支龐大複雜的民族,主要生活在歐亞大陸的東歐、東南歐。在俄羅斯的文化場域,生活在烏拉山到窩瓦河、頓河流域之間的大陸上,被稱為「東斯拉夫人」;生活在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是「南斯拉夫人」(俄文標記Южные славяне),拉丁文的標記Jugoslavija,其中"jugo",指涉方位,表意為南方的、在南部的。 再細分下,有「北斯拉夫人」和「西斯拉夫人」;這兩支,在自視為斯拉夫人主體和東正教信仰的東支和南支的民族與宗教認同的觀點中,是異化的和皈依外教的民族叛徒。北支受北歐維京人和基督新教雜染,西支受日耳曼人和天主教的雜染。 俺在德國的異民族交流經驗中,感覺到北支和西支斯拉夫人的交往較開放。東支和南支的民族性格,也許受鐵幕禁錮和鐵拳鎮壓太久,較傾向於暴力處理異見。自從「前蘇聯」解體後,至今三十二年,東支和南支的民族認同與國家分歧的問題難解,往往先走上戰爭打出勝負;「南斯拉夫內戰」和當前的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屬於同一性質:「認同戰争」。 西歐國家對於歐陸東方的斯拉夫人早已有成見,認為文明開化遲緩,算是被韃靼人雜染後的「蠻族」。有意思地,此一負面標籤,在歐洲,最早是南歐的「羅馬帝國人」稱呼阿爾卑斯山北方的日耳曼人,現在德意志人的祖先。八十步笑六十步也。 但是,奇怪矣!斯拉夫人自稱「戰鬥民族」,雖然好戰却不忘多禮;在閱兵行進式中,行右手舉手禮久久不放下,又擺頭向右上方六十度仰角注目敬禮前進,僵在半空中。太客氣矣!這些制式的禮儀動作都是師承俄國式。 斯拉夫民族兄弟既然合不來,也開打多次,受俄國侵略的烏克蘭軍隊不妨在軍團行禮的儀服和動作上,繼戰爭中已使用米規和英規的武器之後,進行「去俄化」的改革。趁此機會,讓烏克蘭國軍徹底西化,先從禮儀的制式動作開始,軍隊的文化和打戰的觀念也會進步。 俄國長期以來,只會「坦克軍團大會戰」,那是騎馬民族蒙古人的遺風,在數位科技戰争的當代,不行矣!

哲學人生筆記 -《「精神分析 - 封城樂」》

圖片
疫 災已持續至第三年,控制疫情和管理防疫,不同國家的政府各有政策價值和選擇的方向。其中,封城被極權國家的專制政府樂於採用,而且一再地實施。 台灣,去年曾有疫情上揚的階段,也曾有地方政府的首長表示:“該封城就封城!”;話中自有一種「機會來矣!」的投機心態,可以一展管制能力的機會。 當時,俺從精神分析的角度,期期以為不可!這將事倍功半,經濟崩潰和民怨叢生。封城實權者的企圖,表面上,在於迅速隔離病毒,達到「清零」的戰役目標。 實則,那是短視之策,封城實權者的潛意識是封鎖他者的自由與自律的選擇,在封城中看到、聽到被封城者多哀嚎、怨氣、焦慮和痛苦,而封城實權者從他人的生活痛苦中得到愉快感,以完成有痛才有快的「痛與快的辯證」。痛苦的是別人,愉快的是自己;這正是權力意志的痛快實踐。 封城,也是集中營的疫情版;將「容疑者」抓出,大規模隔離於封城中,名義上是殲滅病毒,實則是殲滅全體的自由意志。大規模的封城是極權國家的專制政府對外炫耀治理能力,以展現「制度優越」的自欺欺人。 以政治哲學的理解,封城是法西斯的納粹語境;在台灣民主化初期,曾有首都市長的候選人對於社會多元的異議和抗争視為病毒,而有「統統抓起來!」的政見。 如果不幸成真,接下來的社會恐是實施「關門打狗」,也會像中國目前的大規模封城政策:包圍後隔離再驅離;每有封城的可能,必然引起集體恐慌,表現出集體痛苦,讓封城實權者暗中愉快。這是精神病態的虐待狂。

世界小事筆記 -《「一個許多的動作」》

圖片
平常看電視新聞報導,如果以「静音模式」收看視訊,應該也能知其大半。以上,俺指涉的,是收看漢語新聞,有太多「一個」、「許多」的「動作」。台灣人的口語表述能力,師長没教好,隨便說說即可,以致名詞的複數不明不白;「一個許多」是台灣人的口頭語。 有記者在報導學校防疫的「一個許多的動作」,也提到小朋友們的「一個媽媽」和「許多爸爸」做了防護的「動作」?俺誤以為,台灣是「母系走婚」的社會。罷矣!「父不詳」是「一個許多的動作」下的歷史巧合。 學習歐語,若自始即學好記得名詞的複數型式,有助於日後表述情境的精確;英語中的複數名詞,在字尾加上「s」。德語名詞的複數型式較多樣,基本上有「不加字尾」和「變字尾」。 後者,有多樣的字尾附加字,例如加上e、er、en;甚至有些名詞,必須附加上「變音字」(Umlaut);例如只變音ö於原來的母音o字的der Vogel(鳥) => die Vögel;或者,變音字ü於母音u,又加上字尾e的der Gruß(問候) => die Grüße。遑論,還有冠詞需要變性,複數名詞的冠詞都變為陰性。 習慣成自然,使得複數名詞的型式內建在語言的表述能力上,這將是對習於「一個許多的動作」者的辛苦矯正。 隨著跨文化交流和廣告傳播,又多了「外來語」,也有其複數名詞。台灣人對德國汽車的評價普遍地有好感,廣告名詞「汽車」的das Auto;其複數名詞是冠詞變成陰性,名詞的字尾則加上s的die Autos。 敘說以上如此囉嗦的單數變複數的眉角,俺已經能體會和佩服台灣人在說話時單數複數合成一體的「一個許多的動作」,台灣人既務實變通又頗有語言的天份。只是……「精確」也者,各自想像。

哲學人生筆記 -《「對時效的精神分析」》

圖片
看到這張相片,可以有不同的場景對白。如果不以「官銜」視之,僅就相對而坐二人的坐姿、表情和肢體的擺放,彷彿企業的負責人與財務經理,正在為難以解決企業的財務困境而心情沉重。 另一種想像,彷彿「黑手黨」的黨魁,在權勢如夕陽時,有病纏身而交待「後事」。情境,提供人可以看圖想像和說出不同的故事。事實上,場景和情境不必另外比擬,這是兩位「戰爭犯」:俄國總統普丁,正在聽取其國防部長蕭依古面報:圍攻烏克蘭海港都市馬立烏波爾的戰情進度。 普丁有意,藉此場域對外傳達權力意志,就是「下令取消」強攻烏克蘭在此地的地底佈陣,改採戰術上「圍點打援」,戰略上保留政治談判的空間,這個情境是要回應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談判條件:‘’俄國若殲滅固守位在「馬立烏波爾」的「亞速鋼鐵廠」(Asow-Stahlwerk in Mariupol)地底碉堡的烏克蘭軍力,則兩國不再有「政治談判」的可能性‘’。 烏克蘭這一方,固然有防守上的壓力;其實,作為攻方的俄國,承受客觀形勢不利的壓力更大。關鍵在於,普丁欲展現主觀上的權力意志,以為可以操控一切客觀形勢的發展方向,自己訂定五月九日的軍事行動時效。 意圖以此來類比,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德國納粹黨」的「第三帝國」宣布戰敗投降,蘇聯即以次日的五月九日訂定為「衛國戰爭」的「勝利日」,並以此建構「蘇聯祖國」無敵,俄羅斯民族不可再被打敗的國族神學教旨,每年在首都莫斯科紅場上盛大閱兵,洗腦膜拜讓國民自欺至今,而有當前這場智者不為的愚蠢又邪惡的侵略鄰國烏克蘭的戰争。 普丁的困境和壓力,在於虛構的神話即將面對時效到期的真相。戰爭的發展進度,自始不如預期,即是戰略的設計錯誤,智者以敗為師,應該立即停損。 有意思地,俺觀察此圖片的角度,在於權力者與扈從者的精神分析,以透視其「潛意識」,就是難以說出口的「不安」,為即將揭嘵的後果,自知大勢已去而心情沉重,難以誠實面對的虛構勝利日。 普丁特別說出:“俺命令你……取消強攻……!”;蕭依古回答:“遵命!”。命令語態,強拏之末,逞強矣!不安的潛意識表現在脱逃的動作上,於兩人的相對無助的眼神上,於緊張的手脚上和於尊卑有別的坐姿上。 交待後事的上位者,將自己的身體塞進「安全座」坐滿,潛意識不願就範相殉於「安樂死」而反映在緊抓桌角的右手虎口部位,足部正在受不安的潛意識驅動,而預設起跑逃逸的抖動。蕭依古的奴性,使自己於普丁對面表現緊張,下巴壓抑,右手抓左手...

園藝生活筆記 -《「來花結果」》

圖片
四月,冬衣仍不可收存,時涼時熱,介於春末來夏之間,果樹的花與果在此時孕育。 今年,俺的觀察和實驗目標,在歐洲櫻桃、大紅肉蜜柚、無花果和佛手柑,大實桑椹以及紅棗,三年前嫁接試植的「和田大棗樹」,文獻記載,正常的果實可大如雞蛋。 以前,俺曾在「COSTCO 大賣場」購買「紅棗核桃乾」,以紅棗乾包夾堅果,既營養又順口,就是以這款「大果紅棗」製作的。凡事好奇而有傻勁去實驗,無論得與失都會是如同財富的經驗。 花、果、葉,色彩多樣,花期之後,尤其果實能出現,讓人充滿期待收成,「後果」就交給成長的時間吧!也許面臨強風大雨,功虧於半途;不過,為興趣付出,愉悅足矣!

哲學人生筆記 -《「陰陽調和」》

圖片
持續近三年的疫情,在台灣,有了疫控政策方向的流轉。相對於中國死守嚴防的「清零政策」所衍生的人道危機和災難,台灣既然要接軌國際和融入全球不可缺的供需鏈角色,必須緩步接受病毒是人類生命陰影的客觀存在事實。 從政策方向的技術面調控,就是要讓檢驗結果的陰性和陽性配比曲線呈現平滑緩降,趨近於平緩的著陸,達到可接受的群體免疫比例,以兼顧國家醫療資源的可負載能力。 未來,陰性和陽性將被以平常心看待,國民不必因陽性案例而互相猜疑,或以陰性採檢結果而倖喜。不倖於病毒之可免,而應恃自身防備條件與免疫能力的堅強。 有一知名的政論節目主持人「蔻姐」,自曝被通報PCR疫檢陽性,自己也多次篩檢却是陰性而甚感困惑不解。以其職業屬性為媒體名人,陰陽未定確實會影響社交和工作。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陰陽共存而能以平常心視之,且愈來愈多人不大驚小怪,不像中國那種極端清零的官能強迫病態的政治運動,台灣的社會群體心理才是正常的和健康的。台灣人民能超越自己對疫情的敏感心結和全民經過艱苦的防疫淬煉,以實踐更高遠的國家理想和價值為目標,才有希望成為偉大而可敬的國家。 看到中國作為病毒疫情的起源國,在近三年後,仍受困於自己的極端防疫政策,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成本極大,以及國家的形象因此而嚴重受損而成為不可預期的危邦,不宜居留,可惜矣! 漢語文化中有陰與陽的傳統和哲學語境,中國外交部的前發言人華春瑩也曾公開斥罵西方媒體問她有關中國的奇怪問題是「陰陽怪氣」;俺觀此對話,想到陰陽失調者多怪異。中國是也!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