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硬來是走不通的!》

圖片
「前蘇聯」時代有一本由「紅軍騎兵」出身的作家「奥斯特洛斯基」著作的小說:「鋼鐵是如何練成的」,在中國被大肆吹捧。 書名的隱意,在於作者人生的頑強奮鬥,而被極權者視作生存的神學教旨。「軟了就要挨打!」、「軟了就沒用!」;國家的硬體建置都又大又硬。 中國在毛澤東時代,甚至以舉國之力推進「全民大鍊鋼」的運動;至今,習近平,有過那個時代的生活經歷,思想中仍殘餘「打鐵要身子硬!」的「體用」觀念。 時代精神的烙印,在身體上和思想上,會顯示著,人是環境造成的;出身成長的教養和育化會造就人格和視野的特質。 近期,台灣社會浮現有參選總統的競逐者,強調自己是「硬漢」、「老虎」;另外有特異精神變態者,多次被指控有「仇女」、「厭女」、「貶女」的惡劣「賤嘴」前科。 這些「熱詞」的出現,之於男性參選人,標誌著人格價值選擇的「以硬為實」的偏執;而且,「以男人為主」的家庭教養的偏頗。一個文明的社會,應有敬愛母性,守護女性、尊重異性的啟蒙和風度,這個社會才能更文明高尚。 台灣與中國為鄰;不幸地,七十多年來常遭受中國「硬話語」的「文攻武嚇」霸凌;戰術上,共匪操作「硬的更硬,軟的更軟」;事實上,「軟硬兩手」都是迷惑台灣人的統戰騙術。 硬的方面,中國和其在台灣的協力媒體勢力,操作自欺欺人的「偽戰爭論」;另外,輔以在外交上執行濫言虛構的「一個中國原則」,騙一些「中國認同者」。 米國,最近有一項「皮優研究中心」對移居到米國的亞裔人口所作的母國認同的調查;其中,竟然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中國裔願意返回母國中國;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對中國有正面觀感。 對民主自由的生存環境感到安心,即使在移民的住在國平常不免有許多抱怨,仍然可以讓人活得自在!日久異鄉成故鄉,,子女在此出生成長;有許多軟性又暖心的制度,讓人免於恐懼而能安心活下去。 如此,大致上,可以理解:當前中國外交官的名字中有硬度的王「毅」、趙立「堅」、秦「剛」、謝「鋒」,名字中都帶有強硬銳利的漢字寓意;反映了生長的時代背景和精神;外硬內虚,不敢揣測或敘實。 他們竟然都對外難言:中國才上任不久的外交部長「秦剛」,生死不明,突然消失不見了?究竟出了啥麼鳥事?厲害了!「牆國」不是一向很強硬嗎?

世界小事筆記 - 《「小商的見解」》

圖片
前些年,米國前總統川普的戰略爭勝口號是:"讓米國再偉大 !";戰術上的操作是「帶回工作!」(Bring our jobs back!)。 於是,在米國鼓吹下,形成產業供需鏈的移動,上演「出中國記」,造就浮世現況。印度、越南、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以及,墨西哥、加拿大、台灣,日本,正享受戰略移轉而受益於訂單和工作機會增加的榮景盛況,讓中國的失業世代羡慕不已。 川普君,正打算從現任的「瞌睡喬」(sleepy Joe),拜登總統的手中,爭回四年前失去的「米國總統業務」。川普的老招式之一,是「演老戲」,對準台灣自傲的「護國業務」,半導體產業。強勢的誤解中,仍有迷惑米國選民的效果。 川普君怨說:"They took our business away!";言後之隱意,在於,若米國早知現在,應該先阻止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坐大。小器商人出身者,一家之言矣!商道哲言:「大商無算,小商計較」。 川普君之言,也是嘩眾的選舉語言!國際貿易的基礎,在於「比較利益,專業分工」,有產業創新和供應鏈的成本優勢者勝出。 固然,半導體產業起於米國却外流,有其國際貿易比較利益衡量後形成專業分工的必然性。幸好,台灣具備小而有效率的專業分工特性,成為有韌性的供需鏈上可信任的夥伴,全世界的經濟,都受益於台灣的海洋貿易國和地緣製造國的角色。 基督教文明造就資本主義的價值,是自律、勤奮和競爭、創新;市場的商業機會在此基礎上得到歸屬。英語的"took business away",不至於像漢語譯解為「搶業務」那麼力道誇大。

世界小事筆記 -《「雞賊性格」》

圖片
「北流」拒借場地給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以演唱會包裝競選的政治活動。這是一件可以樹立文藝場域免於政治力玷污的典範,代表台灣有追求進步的文明進程。 本來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抗惡有成的事件;柯文哲大可反省和感謝指教,另謀去商借其他適當的演唱會場地。權貴政治人,對於已觸犯禁忌、引起社會反彈的事件,能保持謙卑自省是智慧。柯,顯然只想敷衍公議和逃避自己的錯誤作為。 就以精神病理分析此事件;柯的逃避是潛意識的雞賊性格,也就是「僭越高位」;對於新落成的「北流」,想在此文化地標場域,辦自以為創意的嚐鮮,也讓已卸任市長的自己,能補登場以留下歷史光環的記錄。 柯的僭越前科,不止於此;包括其政黨名稱「台灣民眾黨」,擅用台灣歷史上蔣渭水醫生等民主先賢的「台灣民眾黨」;有冒名欺世,僭越前輩賢人和台灣人的歷史記憶。 一個幼稚的政黨,僅靠雞賊性格的主子,召集投機尋利的政治失意客,而且陸續出現失言和失德的主子駡人以狗的劣跡,不意外!「雞棲鳳凰食」;雞,還是雞!作雞無咎;有雞賊性格,則有虧格局和品位。 有僭越冒名前科的柯,諷刺地,竟然怒駡代其公開道歉的黨員,台北市議員林珍羽的「代行」,是想藉機「墊高自己」。 思想是語言之囚,「墊高自己」此言,正是反映自己犯了僭越而有潛意識的不安。

哲學人生筆記 - 《「太監,不如哈巴狗」》

圖片
世態炎涼,常聽人嘆氣:自己就是「作不成自己」而經常被強權霸淩,被強迫去作奴才、太監和狗。總之,自己作不成皇帝,就只能去給皇上作「御前行走」的奴才;對了,作太監也不容易,必須是向「哈巴狗」學習;那種中國北京的「京獅犬」! 「作自己」,究竟有啥鳥不起?值得經常為「作不成自己」而嘆氣。哲學始於提問,先有啟蒙;脱離蒙昧的狀態,知道自己是人。然後,察覺自己是啥人?是不是自己? 其實,浮世道上有許多人根本沒想到或不覺得需要「作自己」。自哇哇落地開始,啥麼時候才知道,自己是「人」?一般人,每日蒙昧過日,被要求做這、做那;而且養成習慣了,"大家錯就是對!";那是失去是非能力的自己。 看過「哈巴狗」,長技能了,知道摇尾乞憐去㖭那裡、來㖭這裡,就能得寵被讓利兼被摸狗頭。作人,何必那麼辛苦,還想作自己?罷矣!當太監得先被去勢淨身,先去了自己的「寶貝蛋」、「小王子」LP;唉!不如作「哈巴狗」速成。 終於知道矣!為何有惡棍自以為是皇帝,叫人是太監;還駡人是狗?不經一事不長經驗;原來是惡棍自己經歷過「作自己」的不容易,知道作太監也要先挨刀割一割,痛矣!就順口而出叫人去作太監;至於「哈巴狗」的涼缺,就留給自己。

人生故事筆記 -《「諸神的國籍」》

圖片
台灣人的宗教現象,其實,是很世俗的。表面上,信徒們拜來拜去,求東求西,都有說不出來的功利交換。 既然有世俗的本質,掛上表象的宗教,就諸神在人間矣。「頭上三尺有神明」,道德戒律和自肅,被理解為因信教而不敢造次;諸多的善行,被以諸神的旨意實踐。 這樣很好!自己的神自己信,彼此相安無事!社會上,台灣難有教派的對立和衝突。 每年的清明時節上山追思祖先們,看到碑上的家姓源考,俺姓「張」,祖先的神碑上刻有「清河」;想到初中的「地理」老師,曾獎勵俺的「中國地理」考得滿分,就分封俺,以後到中國河北省「清河」出任「縣太爺」。 記得老師是用濃厚的中國河南鄉音對全班同學說:"這位張同學以後將「衣錦還鄉,認祖歸宗」";當時,初中時的青少年,俺讀了「歷史的地理」,死背一些中國的鳥地名和鐵路線。現在,早已景物全非;當年,老師亂扯矣! 後來,俺來到青年時期、在金門服預官役,接觸各路老兵;理解那種「中國遺民」的鄉愁中有「一個中國」的情結;而自己後來也去過中國;理解更多歷史、國際法、宗教和文化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自我認同」。 但是,強固自己認同基礎的是對出生成長土地台灣的民主、自由和人權信仰;追求更高遠的文明價值。每有自我介紹,口語名片以回答詢問:"貴姓那裡?",則自稱:"俺,姓張,台灣人氏!";意指生於台灣,成長於斯土;這是一種聯結土地而生出價值信仰的自豪。 在德國的求學歲月,客居天主教聖方濟修道院;看到神學士和聖職每日從早到晚的宗教儀式活動;俺理解,那是自贖淨化的過程,那也是讓自己的言行舉止能「自肅」和「超越」。 有時候,院長或神父也曾邀請俺,這位非教徒的異鄉人,一同參加讀聖經的早課、或聖儀程序;俺都欣悅參加。在天主教徒的認同上,神學士們自認是聖界「主內一國」的子民;在俗界,二千多年來由羅馬梵蒂岡的教皇代理天國的上帝宣理神義。 聖俗分界,政教分離是基督宗教地區經過黑暗中世紀的宗教壓迫,歷經啟蒙而取得的成果。教祖有民族的身份出生,宗教的教義是超越世俗而普世的存在。 在有自由的地方,就有選擇;諸神在世俗界,也必須接受市場競爭才能生存下去。這也是愈蒙昧的地方,常見「造神」的運動;信徒沉淪為「X粉」。

哲學人生筆記 - 《「求愛不成恨入骨」》

圖片
「凡虚構的必敗於真實」,這是現象解析的法則定言。觀察浮世變幻,看似錯綜複雜的形勢,只要掌握從現象回歸到本質的檢定;即可理解和面對「事的真相」。 近期台灣的「熱詞」,除了「AI」之外;「非綠大聯盟」、「K郭」、「打柯」、「換侯」的合縱連橫和權位分贓勾結企圖,成了「時事熱詞」;其中,還牽扯到「狗」、「太監」等不知所云的「貶詞」;用於霸凌無辜者。 當前台灣社會公領域中,涉及民主政治的對話進程,只因為精神的虛無和懼於選戰失敗的焦慮,竟然淪落至以上的語言虛浮和人品失格的現象中。 回到文首的第一句:「凡虚構的必敗於真實」;始於虛情假意求愛的結盟,終於自己解構於利益分贓的不義;互相自揭曾經不可告人的黑暗。這是「求愛不成恨入骨」的精神變態。 「背信」、「世態炎涼」、「不讀書」、「謊言」、「抹黑」、「扭曲」、「言而無信」,•••等互相指控的負面指涉,成了時代精神的被玷污;這也是台灣人集體的精神淪落。可悲矣!

世界小事筆記 - 《「醜陋的舊情」》

圖片
浮世的人際恩怨能一笑置之,相助於此時,才知道彼此皆有寬廣的未來。那麼,如何處理「過去」?常見糾葛不放的,就是那個難以啟口,或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的「心結」。 本日,有一件「鳥事」,中國國民黨的預訂「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隔空向其同黨的前任「總統敗選人」、「被罷免的高雄市長韓國瑜」表示「歹勢」:為了四年前,侯君未替韓君的總統參選造勢助選。如今,韓君的勢力按兵不動。有怨報怨,此其時也! 參選總統是國政大事;如今,同黨之人糾結於四年前的結怨,實際上找理由迴避相逢一笑,却隔空放鳥話,自以為意思已到的道歉。問題是:個人的私怨與國政的公領域何關? 要參選總統者,不論「已敗選者」,或「等待敗選者」,僅就此格局如豆,「敗選」是「最佳」的結果!也是台灣選民的「幸運」! 浮世常有黑道人物的「結怨」;心結難解而牽絆漫長多年。彼此,都在等待「幸災樂禍」;也就是一定等得到:"一如預期,沒有俺的助選,你也敗選了!"。 「四年的舊情」,終於來到「結算出場」的時候矣!有夠醜陋的「黑政治」。比起來,俺聽到知名的日本演歌手「都春美」小姐的名曲「三年的舊情」,唱出傻女人的癡心,「三年戀情」已一場空,如今也已成「舊情」,却仍相信「渣男」會帶給她幸福;只是人生此時有說不出口的無奈。

哲學人生筆記 -《「換人或擺爛」》

圖片
日前,俺在上一篇拙文中,引用一個德文字,"Schadenfreude" ;就是「幸災樂禍」;這是一種對敵人看衰的預期心態。 看到自己討厭的敵人被K得很慘,尤其自己不費鳥力,就有人代勞,幫自己讓敵人哀爸叫母,恨不能像普廷一樣躲進「地堡」裡。很快樂!此生見識敵人被踩到痛脚,對吧! 所以,俺有讀哲學而能深自惕勵,要廣結善緣,與人為善。簡概之,當人人好的「濫好人」,總比「真假仙」和「假聖人」能「得道多助」。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進行一年多矣;大國侵略小國;強人總統普廷虛構一些有的、沒的、五四三的藉口,就是要吞併小國,展現強人的虛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演員出身的政治素人從政,而被俄羅斯的強人總統普廷輕視,被輕率出兵侵略。戰爭的現況,看到俄羅斯吞不下烏克蘭,反而被打得節節敗退;究其背景敘事,正是應證德國哲人「尼采」的名言:"打不垮我者,使我更強大!"。 烏克蘭正是世界上有正義感的自由民主國家的見義幫忙,援助軍火、資金、情報而能苦撐至今。從正義感的角度檢視,何嘗不是世道義人和國家對俄羅斯有「幸災樂禍」心態的反轉所致。 浮世表象有可堪借鑒的作用:過去四年來,台灣社會的政治敘事,大多泛濫於虛無的轉借中國共產黨的鬥爭用語:「打倒」一詞,在台灣,變成「下架」;輔以「兵凶戰危」的戰爭恫嚇。 「在野黨」,自欺欺人的話術:「非綠大聯盟」,就是一個虛構的勢力組合,必然如泡沫難以支撑更多的虛無,終於消去而敗象盡顯。 侯友宜,警探出身,社會人緣和人際與草民實不融合,而是監控、防著和佈線的職人背景,在自己的黨內也難以圓融;以致想當「黏著劑」,其實難以求得人和。民調支持度淪為「老三」;也可能再退化為「老四」。 若呼應其黨內換人的要求,恐將陷入招來道旁觀者「幸災樂禍」的觀禮;其自誇「百年決泱大黨」的「貴黨」,恐承受不起再度臨陣「換將」的難堪。那麼,「擺爛」不失為自我了斷的出路。

世界小事筆記 - 《「台灣的歐洲低地省」》

圖片
明年,(2024),在台南將有一項荷蘭與台南發生文化、經濟和政治、軍事關係四百年的歷史回顧活動。意義特殊,值得有台灣意識者關注! 近代史上,台灣內部的敘事浪費太多時間精力在台灣的「西部大陸省」,就是「中國」啦!實在很沒意思。謝天謝地!自作孽不可活,自習近平定於權力的「一尊」後,實行許多愚昧的政治運動、中國和習近平已作死自己矣。遠離中國吧! 六年前開始,俺就多次行文敘論,中國即將作死自己;以「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所發生的中國事件,經濟的「假性繁榮」是不能持續的。如今、中國各地失業嚴重、外資撤出;許多台灣人常聽到的繁華經濟區位和產業區,已呈現閒置放空。 七月一日,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又二年的黨慶,在內部的聽訓會上,總書記習近平以近乎哀鳴的敘事悲訴「亡黨亡國」的危機陰影正罩上來。習近平抱怨,中國共產黨員已不再信仰「馬克思主義」,普遍背棄入黨的初衷而向世俗的腐化靠攏。 聽其悲言,即可知,「亡黨亡國」是必然的!看看自己的兄弟黨,「中國國民黨」,還有中國國民黨員記得「三民主義」、「孫文思想」嗎?即使有些自欺欺人的黨棍喃喃自語「九二共識」,恐怕自己都會心虛不已;那是啥麼? 黨者,尚黑!黨都只有權貴的自私自利;背棄人民的幸福於不顧是必然的!這也正是俺的定言:歷史的實踐證明,所有的黨都會凋零!這是生命的規律。 最近,瑞典來台灣發展的網站「歐洲人在台灣」(European in Taiwan)的主持人「盧卡斯」(Lukas),在介紹和訪問「荷蘭在台灣辦事處」的三位主管級代表,訪談中,強調荷蘭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是密切聯結的,自然讓人想到荷蘭元素和意象給台灣人的記憶;至少台南是四百年歷史、文化回顧的光點。 當然,傳承至今,荷蘭與台灣也有密切的科技合作;晶片光刻機的「艾思摩爾」(ASML)和「台積電」(TSMC)的合作,主宰著當今世界的高階晶片供應鏈。何況,在「潛艦國造」的今日,台灣人應該不曾忘記,已有二艘購自荷蘭的潛艦伴隨台灣已近三十多年。 荷蘭、日本、米國對台灣有「戀的關係」;台灣人普遍有友善正面的想像;對比於「去中國風險化」;印象中,大多是中國又在「文攻武嚇」、「武統」,•••還有「台商包二奶」的負面印象。荷蘭,與台灣四百年來的歷史中,其實一直在台灣。 荷蘭,此名字,是指以前「南荷蘭」和「北荷蘭」兩個省份;荷蘭人喜愛自稱「尼德蘭」(Niederland);相對於說「高地德語」的德國人,說「低...

哲學人生筆記 -《「職業的習慣細作」》

圖片
機關算計君子不為!人的交往宜坦誠;要不得者,暗中細作,動手動脚又佈暗椿,竟然不知頭上三尺有神明在觀局。 選舉的成敗心嚴重矣!若只在乎局勢以自己為主,以他人為工具,終難成就大局。無我而爭,勝者也;雖敗猶榮,精神上無所虧也;皆是坦然自在。 觀察浮世人際,若只計算自己的利得,最後結算:短多恐長空!記得疫情三年期間,防疫第一年的台灣,出現疫苗不足,於是社會上出現靠關係、拉交情的卡位,逾越施打疫苗的秩序;甚至爭打「殘劑」而跌倒,實在自貶國民應該表現的坦然風範。 德文有一字"Schadenfreude",指涉趁人之危而「幸災樂禍」,從中謀利給自己;這是精神焦慮的失控,不計醜態;更嚴重的德性缺失,在於暗中細作。 日本在戰國時代,曾有過溫馨的故事;兩軍交戰多時,探子來報,敵軍缺塩、缺糧;士兵的生活陷於艱困。孰知,相對的陣營知悉後,向對方捐輸所需物資,表示無關戰場上的互爭,而是不想趁人之危;只希望交戰雙方吃飽了再上。 本土台灣人也有諺語:「偷吃不會肥!」;意指勝之不武非勝軍,也有損自己的武德。 近日,常自稱「百年泱泱大黨」的中國國民黨,其「暫訂的總統參選人」侯友宜,被媒體報導,在軍系黨員的餐聚上,趁其旁座的「前任的敗戰總統參選人、暨高雄市長被罷免人」韓國瑜,在起身致辭時,暗中移動其椅子,拉向自己靠近。其器小哉矣! 這是精神焦慮情境中的「潛意識」動手細作以成就自己。可惜矣!「大位不以智取」,況且,更忌諱下暗步的棋路。莫非,這是警探出身者的職業習慣性佈線?!

世界小事筆記 -《「恁爸有欠中國否?」》

圖片
三十餘年前,台灣才解除戒嚴不久;有許多人去中國返鄉探親;也有生意人「暗中」去中國投資,找商機作生意;當時,台灣政府有「戒急用忍」的國策。 人性,就是逐利唯恐腳步慢,怕被別人搶了先機。當年,還有一個背景,就是台灣的「外匯存底」累積到世界排名第三,社會上游資泛濫;台灣人普遍有「貨幣幻覺」,以為「台灣錢淹腳目」。似乎!等不及天亮,就錢來也! 後來的二十多年,台灣人從痛苦的「泡沫破滅」傷痛中學到教訓:"喔!「泡沫破滅」會像割心頭肉一樣,緩慢地減肥下去"。 當年,有一位在台灣的「中國遺民」、黨國權貴,要求當時的李登輝總統,下令政府自中央銀行積累的外匯存底中,先撥一百億米元給生身所出的「中國」,用於發展經濟改善生活。 這是一種久別故鄉而送資給鄉里親人,表達「衣錦還鄉」的榮耀。個人,可以如此的善意,雖然有些案例顯示,已引起在台灣這邊的家人表達異議或鬧起對立。 至於政府,就不同於個人;在政府這方,有法定預算動支的規範;更有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更關鍵者,在於中國政府如何看待台灣政府的地位? 長期以來,中國貶抑台灣為「叛亂的地方窮寇」;遑論正視「中華民國」。所以,那些「中國遺民」倡議的「包養中國」的善意和虛榮可以休矣! 後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組織」,成為巨大的「世界工廠」;台灣企業的大範圍投資中國,對於經濟發展有極大的助益。然而中國沒有感恩台灣,反而「文攻武嚇」不斷,打壓台灣;始終在併吞台灣的方向上覬覦。 十年前,被台灣否決的「服貿協議」、「一中市場倡議」,到最近的「重啟服貿」的倡議,都是昧於大勢和現實上等於失去主權於「惡意中國」的危機。 最淺顯的道理,台灣與中國的量體大小的對比懸殊;然而台灣一直存在獻媚於中國的勢力,以為可以將中國和其人民視為「小三」、「外室」,以台灣的資源去包養而棄台灣故土的根於不顧。 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滯留的認知法障和不義;也因此,衍生出人民之間的認同錯亂和分立;有人自甘於中國經濟崩潰、失業大增、動亂必生的時代,倡議去赴湯蹈火救中國,去接中國的爛攤子。 這是「大頭症」發作的時代精神錯亂。

世界小事筆記 - 《「狗,也去參選!」》

圖片
越來越熱鬧矣!台灣選總統的各路人、馬的話語中,竟然有「狗」的指涉出現。目前,有一方參選人駡對方陣營是"King8eggs";而且,一直「放狗咬人」。 天啊!傳統的認知中,狗下場參戰,成為戰場上的武器,其功能應該在於偵搜與警戒;至於「咬人」,應該是狗都看 不 下去敵人正「亂來」,才出口又吠又咬;看來,狗很盡本份,好狗! 說到狗,其實看到的樣子,就是吐舌哈哈,又搖尾乞憐;本性上是勢力眼;說是忠誠,條件必須定時餵養收買;以前的「狼性」已隨著被馴化而變成取媚現實。 說到這裡,那些放狗咬敵人的主子,基本上,是好主子,知狗善用,讓狗都能盡其戰力;去!去!去咬敵人! 有意思地!戰力上沒鳥用的狗,歸屬於漢語中的「北京哈巴狗」,特性是逢迎跪㖭主子;中國的歷史上,京城多達官顯貴,各路求利者上門尋利;官宅中有主子的小妾和奴才圈養的「京巴狗」,見多了有勢的、沒勢的各路應對者,隨著主子搖擺勢力認人給態度。 主子和抱著哈巴狗的小妾,見過來客後,主子有要事要談,就示意小妾和哈巴狗:"去!去!去!先「下去」唄!"。 台灣這邊有參選人,自甘淪為中國的北京哈巴狗,奉中國為「上國」,提醒台灣人:"中國那邊一直要我選總統!",自以為是中國的寵狗;「武大郎山上開店」!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其實,再怎麼㖭下去,「北京哈巴狗」也! "中國那邊一直要我選總統!",此言是內心自卑、心虛變自大的虛構造假,以墊高自己的參選條件。中國,一直視「總統」一詞為禁忌,尤其視「中華民國」已不存在,豈容一直慫恿「北京哈巴狗」出來選中華民國總統? 難道,是出來選台灣總統?那豈不是在指涉"中國暗中支持「台灣國」”?若是如此!何嘗不是中國已暗中面對"台灣已經是獨立國家的鐵打事實"!

世界小事筆記 - 《「換人的禁忌」》

圖片
炎熱夏季熱呼呼地展開。夏季,換夏裝;長袖換短袖。客觀形勢迫自己應該「換個人」,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換場」的意思,就是有人應該被換下場,有人可能被換上場!俄羅斯 有 「換軍頭」的鬧劇。為此還發生「武裝兵變」(armed mutiny);軍閥普里戈金率兵北上京師莫斯科欲「勤王」。 此舉,震驚俄國沙皇「伏拉迪米爾 • 普廷」;出來駡那個不顧朋友道義,在「背後捅刀」的軍閥老友「葉夫根尼•普里戈金」叛國。可見,想換人是會出事的! 軍閥普里戈金要求普廷拿下腐敗的國防部長紹依古和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軍閥普里戈金擁兵自重,却患了「大頭症」,以為自己可以功高震主。 殊不知,普廷視此行動是對自己的大位逼宮,野心的軍閥老友普里戈金在叛國。國防部長和參謀總長的任免權在聯邦總統普廷的手上,豈可被「強藩」普里戈金指使? 權力的倫理禁忌,在於僭越和侵犯;主上的權威若受到冒犯而無反制動作,則主上被換下來指日可待。

世界小事筆記 - 《「帝國殘夢的時代啟示」》

圖片
俄羅斯發生軍閥的武裝兵變(armed munity)!對外戰爭的失敗必發生內部的衰事! 以「三十年」為一個世代;上一次的世界局勢轉折,大致上,是在三十年前的東歐「華沙公約」集團的解體,包括「前蘇聯」在侵略阿富汗戰爭失敗後解體;東德自棄國體,以五個邦體加入西德聯邦體制的德國統一;南斯拉夫的內戰和聯邦的解體。 三十年前的大哀家「前蘇聯」,解體後的十五個原「加盟共和國」,若相互尊重各自的主權、民族認同,以自由民主方式自尋國家的前途,應該有多元而豐富的發展;更勝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虛無和綑綁自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dSSR)。 然而,佔「前蘇聯」領土百分之九十五的最大殘餘體「俄羅斯」,在社會上,一直有「蘇聯」是被國破解散的「創傷症後群」;仍有不少俄羅斯人難忘大國的自豪,尤其是「龐大蘇聯大帝國」的歷史榮光。 這種創傷讓民粹型的野心政客,例如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丁,以煽情的民族主義自欺,也虛構欺人的歷史敘事;意圖重建西自大西洋,東到太平洋的「大斯拉夫帝國」。 沉溺在自欺的歷史語境中,內部的多民族統合和治理的困難,就只能妥協於分封藩鎮和縱容軍閥盤據、寡頭分贓,掠奪地盤上的土地、資源。 基本上,俄羅斯自一九一七年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革命後,迄今始終無法找到符合人性自由與民主的轉型方向。只能以侵略鄰國、擴張領土來自我陶醉。 在這個國家,俄羅斯男人的壽命,週期性地,遭遇國家對外擴張和內部反民族獨立的戰爭風險;女人也多有成為寡婦、寡母的可能;社會上,女人酗酒解焦慮的現象普遍。 北國寒冷,晝短夜長;國民的生存條件大多被地緣陸封;民族的個性好逞強鬥狠,被西歐國家視為開化不足的野蠻人;如同古代羅馬帝國視北方的日耳曼人是野蠻人。 帝國的外在條件是領土遼闊,內在條件應該是民族和文化多元。然而,從野蠻人到文明人的帝國建構進程,若迷信帝國戰爭的必要性,必然加速帝國的解體。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的不義戰爭,正是帝國殘夢的時代啟示。

哲學人生筆記 -《「教育、學費與補助」》

圖片
教育,是啟蒙開始的長期進程;可以說,就是「學程」;可長可短,決定於受教育者個人的選擇。就經濟理性的分析,決定於成本效益的比較。 個人、家庭和國家,三者都是「學程」的「參與者」。國家期待有理想健康和幸福的「國民」,於是必備「義務教育」和可供選擇的各類「專業教育」;以及為發展學術的「高等教育」。教育進程的「金字塔」,愈往上愈「菁英化」;成本效益愈模糊不解。有「所學何用」之嘆! 社會的組織效率來自分工、專業和合作;在開發中國家,教育是國家提高生產力的必要投資。大學是高等教育的殿堂,或「象牙塔」,宛如保障前程光明之嚮往;吸引各方莘莘學子自黑暗中奔赴而去。 然而,教育是投資,不是免費的!寒門出身者需要各類資源的供養;其出發點,就是受教育是人權,國家和政府有提供途徑和資源補助的義務;不可因為出身的經濟處境居弱勢而使受教育的人權受到壓抑。 台灣是已開發而且有希望繼續富裕;而且,也正在追求永續進步的國家和社會;當國家的財政收支有節餘可堪餘裕支用時,政府為佔多數的中、小康家庭的子女提供教育學費的定額補助,是實踐良善的和進步的「社會國家」的價值。民主國、法治國和社會國是進步觀和人權理想的有機實踐。 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容易趨於自私偏狹而在潛意識中形成僵固的「種姓利益」;當自己在優勢中,能想到、保護和照顧到弱勢者的困難,那才是堪稱活在「人性社會」中。

世界小事筆記 -《「政治尊嚴」》

圖片
中國有一項很惡劣的品味:自己知道:"外界都知道,中國正在做壞事,却不許外界說穿和說破"。換言之,基於中國的「政治尊嚴」,不許指正批評! 精神病理上的探究,這種症狀反映了「死要面子」的國族習性。傷及面子,就是損害國族的「政治尊嚴」。常見的相關用語有:"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辱華"•••,鳥氣一大包。 近日,米國總統拜登公開點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獨裁者」;這是一項對專政權力者特色的陳述。客觀上,「獨裁者」也有善用獨裁專政的效率,似乎讓民主選出,又必須接受議會監督,和無可奈何,必須妥協的政客私下正羡慕著。 習近平,在權力專政之路上,排除異己和破壞前人立下的任期制度;這是既成的事實,因此而辱駡米國總統拜登傷害中國的「政治尊嚴」,實在是正在經濟困頓時又被踩到痛脚的本能反應。 深入的精神病理分析,在於拜登指陳,其實,習近平很焦慮於自己專政的獨裁權力下嚴密掌控的中國,竟然有自己無法掌控的「間諜氣球」逸逃飄到米國,侵犯到米國的領土主權被逮著和被擊破。賊行敗露,醜事矣! 這才是讓習近平在乎讓自己沒面子的「昏君現象」;在世界上展示自己不是英明而無所不能,也有行竊失誤的糗事。獨裁者自以為英明的形象包裝,客觀上,已出現昏庸和失能;必然傷及獨裁者的權威。 權力獨裁者的「政治尊嚴」,簡言之,就是死要面子却偏丟了面子,豈能吞忍下這口鳥氣?!

世界小事筆記 - 《「其器小哉!」》

圖片
中國常以大國自慢;但是,大國有必備的文明態度和器量;簡言之,文明和國際法權上的自信。 若僅自誇有悠久的歷史,其他的必備條件匱乏,則世界上有許多悠久歷史的蟲類,依然受限於進化的格局和需要,無法進化成高等生物。 人類,自許為智靈生物,其實必要條件在「善的智慧」。「清帝國」在一百二十三年前對挾帶先進文明的西方列強發動「義和團」的「拳匪之亂」,結果招來「八國聯軍」的反擊而認輸投降。 西方列強的軍武優勢是果,其因在於,啟蒙時代展開的科學求真精神和實用理性,並且是在哲學語境的真理辯證中形成制度實用的取向。 反觀,任何改革的意識和精神皆不敵皇權黑洞的神學語境下的壓制和反動;「清帝國」末世的失敗,根源預示了此後,以「中國之名」的任何改革都是不可期待成功的。 中國歷史展示:一再地輪迴被吸進皇權黑洞而難以超脫克服歷史的反動。當前,中國意識的反作用力,在中國輕易地就可以在其語境中出現的「五毛粉紅」。 簡言之,在盲動的中國民族主義的反動和排外氛圍中展示。甚至跨海來到台灣的中國殘餘勢力,以「再造黨國」的反動,阻滯台灣進步意識下的改革。 在此情境下,米國最高外交官,國務卿布林肯到訪中國;却被中國當權者故意安排坐「次位」聽「皇訓」;中國上下自得其樂,以私仇害公益;彷彿「義和團」在「八國聯軍」的艦砲陣前比大刀和拳脚;自卑變自大矣!旌旗飛舞;符咒亂飄;天啊!終於敗在被文明力量制服。 當代中國的仇米、反米的反動,是難以自贖的精神盲動;表面上的反米,其實難掩其大官和草民藏私於米國。歷史可證,米國對中國是有情、有義、又有恩的!北京清華大學建校,由米國退回「清國庚子戰敗賠款」,轉用於中國高等教育的歷史可證。

園藝生活筆記 -《「釋迦」》

圖片
本日,六月二十一日,「夏至」;讓人熱氣上來的季節正式開始。之前已熱了多日,園藝作業容易招來中暑或晒傷;若不是關注果實的成熟程度,農作實在辛苦! 書生四肢無力,五穀不分,誠然不虛也!困於知,就勉於行,俺善用工具探索知識,經常在經驗累積之外,另有果樹植物學的知識收穫。 夏季,熱帶果樹的蓮霧、芒果、釋迦的當令季節;今年,俺的果樹實作中,這三種水果都在實生苗成長數年後,開花結果! 喜悅於生命修出成果的過程;又能樂在觀察中,見識花果的緣起緣滅。眾多的花芽、花朵,最後,只有極少數倖存修成正果。善哉!蓮霧,在往年的花期中,已有多年提早殘花散落,一粒也不掛樹上。今年,反常矣!串花結成串果。 芒果,俺有實生「愛文芒果」樹,自己嫁接上「蘋果文」枝穗,三年後的今年狂花掛上枝頭,却一粒果也不成。幸運者,「金蜜芒果」和「玉文芒果」的嫁接植栽,今年都樹上留果,被俺套袋保存。 比較意外者,五年前吃過「大目釋迦」和「鳳梨釋迦」後撒下一把種仔都已順利長大;在三年前,俺找來「熟穗」嫁接到砧木上成功;今年如預期開花結果;只是,人工授粉的功夫不夠精確,以致結出的幼果大多提早落下,可惜矣! 釋迦的甜度高,英文名稱Sugar Apple;就是「糖蘋果」外型似「覺悟者」,「釋迦族」的太子「喬達摩 • 悉達多」的頭型。 「覺悟者」,又被稱為「世尊」或「釋尊」,也被尊奉為佛教教祖的「釋迦牟尼佛」。釋迦,果實也被稱為「佛頭果」;在禮佛的禁忌上不可作為「供果」。至於「鳳梨釋迦」,取其有鳳梨口味的香甜,不是鳳梨嫁接釋迦而成的水果。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