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符咒的末日》
民主選舉是"除舊迎新"的喜事;然而,即將待除的"舊",却以末日將至而焦慮不已。
"舊"是一個自暴自棄的自我定位想像;集"舊"之大成,代表的是守舊和無趣又乏味,所以世道的通性是喜新厭舊。
古詩有"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這是"舊"稍可自我安慰和自我感覺良好的自欺欺人的催眠。
既然如此,如何免於淪為被人厭的"舊"?
不可能!這就如同"如何防老?"的問題,一樣無知。
因此,世道上常見"老"與"舊"的結盟,成為"難兄難弟"或"老姐妹",互相取暖。
這個族群的性格特色就是,老是"憶從前","説故事"和"拜袓廟";三不五時就嘆息:"完了!快完了!"。悲劇,就是如此誕生的!
當"老舊同盟"的話語能力支離破碎,已無完整的論述能力,只剩符咒的空虛,這就是"老舊同盟"的末日。
讓我説一個有關"末日"的參悟公案為喻:
山門佛寺中,只聽到老和尚在唸經;身後的小和尚一無所悟;只能跟著唸出"四字真言"符咒,終於老和尚自我催眠,在寒冷的冬天裡,倒下去了。
身後的小和尚,啞口無言,無論如何,就是無法領悟符咒的意思,只知道,老和尚曾交待:"别問啥鳥!唸下去,就是了!"。
小和尚,鼓起勇氣,拾起師父的木槌,敲一下木魚,唸出:"去死一死"
"師父,是這個意思嗎"?
寺中佛前,没有回音!小和尚改敲老和尚的頭:"師父,您怎麼都没有反應?您真地,是《去死一死》嗎?您,快反應啊!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