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自由與認同》
「自由」,Liberty的「拉丁文」的字源,是來自一項觀念liberum arbitrium,表示自由的意志,或自由的選擇;這是相對於另一項「拉丁文」的觀念servum arbitrium,也就是不自由的奴隸意志。
「自由」,是生物的生存和生長的環境所能給予的最大保障;很可惜地,有不少人是與自由為敵的,是來自無知的或現實的利益,而自願地或被迫地展現不自由的奴隸意志,以限縮自己得以發揮才能的自由意志。
「自由」,是一切價值的基礎,是「選擇」,也是「認同」。意志,唯有在自由的基礎上,才有積極彰顯的空間;否則,若抵抗的意志不夠堅強,則只會淪為心智被壓制的奴隸,聽從主人的命令。
2016年的台灣大選,我所觀察的過程和結果,有發現特殊的意義,證明台灣最值得捍衛的,是一切價值的基礎,自由,和人民可以實踐「選擇」和「認同」意志的民主制度。民主,迄今固然未必完美,卻有自動矯正缺失的功能。
當大多數的台灣人民發現,舊的國政方向是追求與中國的更進一步經濟整合,再促成政治的統合,以致台灣逐漸失去經濟發展的自主動能,台灣的中產階級向下消失了,年輕的世代,將注定成為窮困的無產階級,只能爭搶低薪,為財團做白工,或被剝削;表意的權利,陸續地被壓抑;這是一條通向奴役的不歸路。國家、政府和財團透過政商勾結,正在鋪設這條「奴役之路」。
天佑台灣!一代又一代的台灣人,奮鬥抗爭而來的民主制度,提供憂慮的人民自我救贖的機會。政黨輪替,乃是可預期的水到渠成。
在我這一代以前的在世台灣人,在選前之夜,看到出外奮鬥的台灣的女兒「周子瑜」,在高麗被殘酷地欺凌,以致面容憔悴,心情沉重地,以黑衣素顏,像囚犯一樣地,被強迫公開地向「法西斯中國」認錯,宣示認同她所不理解的中國人身分。
人間不義,恃強凌弱,已極不堪了;何況是對一位想快樂地唱唱跳跳的未成年的少女,竟強逼她淪為祭祀惡龍的羔羊,讓台灣人有集體的不捨和悲憤。
我這一代的台灣人,豈能不回憶起童年歲月,被迫、被處罰和被公開羞辱,不得公開說母語,要作「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痛苦記憶。「周子瑜」被辱案,更是證實了,壓迫這位少女的「酷暴者」,寧願被中國奴役,為了圖謀經濟利益而欺侮弱者,強迫她走上低聲下氣賠不是的不堪。
大選的結果,正是多數人民認同和迎接「後獨立存在事實語境」的「台灣人新時代」。一項哲學思想實踐的典範轉移。台灣人的認同,成為真實的土地上的台灣自由人,將會愈來愈強固;台灣,就是自由的國家;深化民主,追求進步的正常國家和國格,永無止境;這是台灣人認同的價值。
選後次日,我為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存在其中,多年來,預見和參與歷史的開展,而勤於哲學論述筆記,深感欣悅。於是,清晨天未亮,上香祈告,新時代已開始了,足以告慰我那曾經失語、苦悶,作古的父母親:「台灣獨立」的存在事實,早已經「輕舟已過萬重山」,進入「後語境」的自然狀態了;就是自然而然的雨;就是天氣,包括:陽光、空氣和水。
相關文章:
導遊故事筆記 -《我的台灣空間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