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民主、性與人性》

 
美國的總統大選,歷經漫長的有意者表態和政黨初選,已來到最後的政黨代表候選人決戰的階段。

"美國的民主",曾被法國的古典政治哲學家「托克維勒」讚譽,堪稱立憲共和的世界典範。美國,以一個早期由歐洲的「清教徒」移民建立的新國家,在二十世紀早期崛起,而成為至今世界上的「超級強國」;"美國的民主",是國家強大的關鍵;"美國的自由",是國家偉大的基礎。自由而民主,使法治成為可敬。

世界上,許多畏懼自由與民主,卻欲自行典範的國家,經常以"美國的民主"為嘲諷的負面典範,甚至厭惡和仇視,以彰顯自身制度的獨特和優越。中國和俄羅斯國是此類國家自信不足而自卑的"大國";迷信造神運動與「強人再世」的民族國家典範,只能陷入虛偽尚假的國家精神和品味。"治人"而不敢自我改善的"人治"國家,永遠走不出歷史的治亂循環。

民主,喧鬧又庸俗;負面的現象多不可數:黨爭不停、性慾橫流、金錢交易、階級對立、種族動員、勞資對立、政商合流、宗教召喚。在民主政治中,尤其是"美國的民主"實踐中,被視為黨同伐異,互揭瘡疤,讓少見多怪的保守、反動、衛道的「偽君子」和「假淑女」驚呼:"太可怕!"、"好醜陋!"。

「偽君子」和「假淑女」對民主的負面攻擊現象的不以為然,正是「民主」的可貴功能:"揚惡",滿足民眾對權力人物和公共政策享有"知的權利"和"選擇的權利"。

自由,就是選擇;作為人,本身就是目的,我選我認同的價值,是好是壞,自行負責。民主,就是學習自我改善;個人、社會和國家都適用此一原則。民主,既然是學習和追求進步,不分國家和人群,只有資淺和資深的差別。

民主,就是民主,人民自己作主和負責,不必玩弄反動的奴役語言,變造出"革命民主制"或「民主集中制」此類反智的話語。人民、社會和國家的自信愈堅定;自由與民主就是生活在土地上的「共識」。民主,就是性,也是人性;尊重個體需求和不同。

「孔子」曾問學生:"盍各言爾志!?";可惜!學生在「夫子」之前,競相投師之所好,盡說出德行偏好的雅言,失去民主就是對話、妥協和取得最大共識的意義,以致讀書人樂以「百世帝王師」為榮,卻淪為權力者役使的工具,避談人性而表彰自身的奴性。

民主生根的土壤是人性、知識和文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夫子之道」終於影響至大且深,遺患至今,視自由和民主如洪水猛獸。"美國的民主",即使可怕和醜陋,卻是照出世界各國國家面貌和精神的一面「照妖鏡」。勇者不懼自省!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