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入生筆記 -《「哈啦德語」(Deutsch Interaktiv)》

 
 
 
恐懼改變的心理,常見於學習的方法;學生習慣於舊的學習環境,而教學的老師,如果沒有給學生追求進步的壓力,則師生都淪為因循苟且,不知自己的真實的教學和學習的效果。

教而不勤,是老師的怠惰,而學生安於舊法,更是自己的損失。老師和學生混成一片,沒大沒小,就沒有認真的競爭和考評的可能。一陣子的教與學之後,老師和學生依然是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可愛的陌生人」。

一位友人之子,公餘時間已在大學的「教育推廣部」進修德文多期;日前,相遇於路途上;乃父愛子心切,以「小英式」的文句,向我提及「犬子」,近年來有學習德文多期的事實。乃父要求「犬子」向我,以德語自我介紹。

"說德語的同學一家親",能在台灣的街頭,可以「鄉音」交流,聊些學「德文」(Deutsche) 的趣事;幸會!我順著「貴方來意」,先以「德語」致意。

孰知,「貴方小犬」竟是" A告"?這…什麼…又怎麼一回事?進修德文多期?不在德文的語境,竟難以開口?但是,開口互道"日安"(Guten Tag!) ,簡單地開口敘事一番,總好過金口難開,惜字若金。顯然地,「貴方小犬」不習慣與我「哈啦德語」(Deutsch Interaktiv) 。

「貴方犬父」見狀,趕緊衝出「牛棚」,不請自來,"哈啦「李維拉」"出場救援:"殘念!德語學到「卡呷啪」去了;課後,他都沒有機會練習口語,一直留在「初級班」"。喔!原來如此,"學德文"無止境,進階太辛苦了!「馬克吐溫」曾說:"德語是"可怕的語文"。

「貴方小犬」,終於,台語說出口了:"下期不再學了,老師要出國進修,將換一個新的德語老師來教,是真的德國人…;聽說很認真嚴格;上課時,我是一定開不了口的;很怕被老師點到名字!"。

"學任何的外語,就要多開口,豈能「A告」?若換老師,那很好啊!不就是嚴師出高徒嗎?不過,別害怕被點名答題!這個時代,大家都需要出來混口飯吃;嚇跑學生,對「蛋頭老師」有何益處?

人數不足,難以開班;而且,「教育推廣部」,就是「賺錢至上」,有定期付學費的學生;我還不曾聽過有「教育推廣部」的老師嚇跑「金主」的。

放心去「哈啦德語」(Deutsch Interaktiv)吧!先破除對開口說外語的恐懼;平時「多聽」、「多說」、「多讀」和「多寫」,積少成多,持久有恆,而習慣於「語感」和置身「語境」,養成自動反應的外語「口語能力」;進步就在其中!"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