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黨國、強人與家奴》

 
週期地,每逢大數,台灣就有追思過往歷史上黨國強人的活動。藉古諷今,在一片“老主子好!”;“老主子,夙夜匪懈,勤政愛民!”的讚嘆聲中,強迫式地內建到草民的生活中。

「黨國戒嚴」已遠了嗎?不!何以有人緬懷過往讓無辜平民失去天賦人權與尊嚴,而必須活在黨國神話中?

只要讚譽“老主子好!”的呼聲未絕於耳,台灣即使已經「解除戒嚴」三十年,台灣的民主改革大業,「國家正常化」工程,就依然艱困難行。

「黨國遺民」正是曾經在「戒嚴時代」的受益者,當今之世,以既得利益者藉古諷今,在人性的實踐上,是必然的現象。強人已走,但是,家奴依然藉機爭搶強人遺威;竟然忽視台灣本土草民有全然不同的歷史觀。

家奴之一,打壓本土的歷史、語言和文化,却忘記,日後自己必須學習台灣本土語言,以遂競逐大位之志。可笑地,原來強人的家奴位置是無可奈何地意外被替代。否則,豈有家奴之二的「出頭天」?

家奴之二,不忘擡舉自己,在強人側侍的重要而能參與台灣走出「戒嚴」的歷史關頭。真是「白蛇傳」話本,先放毒再給解毒,竟是黨國同一掛人馬,有何功可搶可居?

歷史是嘲諷的,家奴正因為台灣的民主化而皆得以競爭大位而居上位,奈何,依然走不出強人的影子遺威。只是藉著緬懷的說詞,再讓「黨國戒嚴」歲月的受難者難過。奇怪,強人不再,家奴自己依然抗拒「轉型正義」?台灣的是非公義依然在迷霧中。

週末前夕,一位熟識的「超商小姐」,結帳時向我推銷參團旅遊日本,此時日圓貶值,正是好時機。我以:‘’「孫中山」說不可以!‘’;小姐問我:“孫中山是你的誰?”;我說“家中「長老」,總得尊重一下!”。

小姐不無失望:“好怪的老人喔!”;我說:“老人家的「中山」,就是取自日本名「中山樵」”;小姐說:“你家的長老是「日本人」喔?”唉!愈說愈遠了!又有客人要結帳了,就此打住不唬小姐了。趁機脱身。

黨國的「國父」,被年輕世代「去了了」,成了「日本人」;這種現象,應該不是我的誘導,只是對「黨國歷史」的隨機測試。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