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節省吃!?」》
在經濟學的範疇,有論及「儲蓄的矛盾」;在人們的曰常生活中,也常聽到「省著用!」,或「別浪費!」。現實的經驗是「由奢入儉難」,過慣充裕富足,吃飽撐著的好日子,有一天,被要求或被迫「省吃儉用」,經驗上,等於失去自由,是很痛苦難熬的生活。
當過兵的人,被要求以一盆水,洗澡三分鐘;迫於服從命令的無奈,也只能熬過來了。不過,實在不開心,如同魚困淺灘。
「家計」的原則在於量入為出,開源節流的「預算管理」,以成就富足的家庭;但是,「經濟」的原則在於「發展分配」,使資源利用得到最適效率。
以往,「節省是美德」的說法只適用於「家計」生活;對於「國民經濟」,「節省」若不能轉成「儲蓄」,則「投資」無從形成,將不能創造「國民所得」的增長;而且,提倡「節省」等於同時抑制「消費」,更是無助於經濟成長。
理由很簡單,如果國民大家都節省,看似美德,卻會造成百業蕭條而關門大吉,國民經濟惡性緊縮;這正是「儲蓄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