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節省吃!?」》


在經濟學的範疇,有論及「儲蓄的矛盾」;在人們的曰常生活中,也常聽到「省著用!」,或「別浪費!」。現實的經驗是「由奢入儉難」,過慣充裕富足,吃飽撐著的好日子,有一天,被要求或被迫「省吃儉用」,經驗上,等於失去自由,是很痛苦難熬的生活。 

當過兵的人,被要求以一盆水,洗澡三分鐘;迫於服從命令的無奈,也只能熬過來了。不過,實在不開心,如同魚困淺灘。 

「家計」的原則在於量入為出,開源節流的「預算管理」,以成就富足的家庭;但是,「經濟」的原則在於「發展分配」,使資源利用得到最適效率。 

論及「家計」和「經濟」的差異,前者避免「入不敷出」;後者,避免「蕭條緊縮」。以上,俺之所以先有觀念釋義,在於號稱「經濟學博士」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節省吃」的國民運動,對於正陷入經濟形勢下行的中國,如同「餵毒」。 

以往,「節省是美德」的說法只適用於「家計」生活;對於「國民經濟」,「節省」若不能轉成「儲蓄」,則「投資」無從形成,將不能創造「國民所得」的增長;而且,提倡「節省」等於同時抑制「消費」,更是無助於經濟成長。 

台灣政府正在發給人民「三倍券」,每個國民支出一千元,政府補貼兩千元的支出;目的在於鼓勵人民和政府一起出來消費三千元,不要再省錢了。大家樂於有消費需求,店家就有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廠商就有商品和勞務的供給,形成總體經濟的「有效需求」。 

理由很簡單,如果國民大家都節省,看似美德,卻會造成百業蕭條而關門大吉,國民經濟惡性緊縮;這正是「儲蓄的矛盾」。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哲學人生筆記 - 《「職人精神」》

世界小事筆記 -《「總統吵架」》

法哲學筆記 -《「戒嚴」》

法哲學筆記 -《「囚徒困境」》

旅人故事筆記 -《美樹》

園藝生活筆記 - 《「寒氣春意」》

園藝生活筆記 -《「風災倖存的柑果」》

哲學人生筆記 -《「自信的回憶」》

世界小事筆記 - 《「境外敵對勢力」》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