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小事筆記 - 《「皇帝吃仙丹」》
台灣有一股中國勢力始終不忘為中國代言,即使疫苗這種高度不確定和高風險的人體注射劑,也要求台灣人給中國製造的疫苗機會,死活看接種者自己的運氣。
其實,先不必理解疫苗的藥理和人體反應的機轉等專業知識,只要讀過中國歷史,也可以知道,中國的製藥有偏方孤本的傳統文化,始終缺少可信度和安全度,只重形式主義,以為有吃藥或打針就没事。孰知,死了人命才知出大事矣。
幾年前,為幼童施打的疫苗就有造假的嚴重問題,害許多父母失去疼愛的獨生子女。不過,中國歷史上,也不乏皇帝吃了道士提煉的仙丹而暴斃。
歷史上,中國的製藥文化常受到政治和宗教的支配而形成非科學方法的製程,皇帝也就成為被實驗的白老鼠,何況草民的賤命,死一個再換一個。
佛教在中國歷史上曾遭遇「滅佛」的「三武之禍」;其中的一位皇帝是唐朝的「武宗皇帝」,信奉「道教」而滅「佛教」;更因為聽信道士的進言,服用仙丹以強身壯陽和延命。結果,皇帝以三十三歲的壯年暴斃。佛教也因為皇帝的天命突然移轉而衣鉢和香火得以延續。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消費自主和選擇,是否注射預防瘟疫的疫苗,應該交由個人為自己的生命和身體做選擇,親中國者而施打中國疫苗,小心變成吃仙丹的中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