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舊衣的殘影」》
直到去年的深秋之前,有好幾年,每當第ㄧ道東北季風的冷鋒襲來,感受到必須給自己添上一件禦風的外衣時,却一直找不到那件曾經合身又偏愛的舊衣。那裡去了?不相信舊衣會不見,但是,舊衣的殘影始終被記得。
苦惱矣!深秋涼風也吹來對那件舊衣的惦念。直到,心中浮起:"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以及:"諸法皆空,自由自在!";俺終於放下執著和懸念,接受事實,舊衣可能在某次送外洗時,或外出時,脫下來放在某地而遺忘矣。
時序「十月」,究竟有何意義?有人認為是「光輝的」;也有人認為是「無奈的」。聖國,當前的「國號」和「國旗」成為各方攻防的戰略高地,敵死我生或敵勝我敗,一個神學教義的「偽議題」和「表象之爭」。很像秋風吹著屋簷下的「風鈴」,季節的特有隨風現象。
之所以,在台灣的聖國,有此精神變態,其病理在於無法看穿和放下生死的必然性;尤其,國家被神聖化和法西斯化,置於個人價值之上。法西斯以國家之名壓制個人,使得個人微不足道。國號和國旗成為許多的個人被洗腦後自欺欺人的圖騰,甚至是枷鎖。
「中華民國」,依照「蔣介石總裁」對其黨徒所說出的實話,在去年(一九四九年)已經被滅亡,他及黨徒俱淪為「亡國之人」。只是,隨著「蔣介石總裁」變成「蔣介石總統」開始,「中華民國」又可以陪他被呼喊萬歲!萬萬歲!俺在小學時代,每到十月十日到月底都被老師帶隊到不同的聖地鞠躬和呼喊萬歲,那也是一種「週年慶」的活動。
俱往矣!只是「週年慶」或「週年祭」至今已成為各方聖徒放不下的生死交戰,說是聖國的「宗教內戰」亦可。從「聖戰」的角度觀之,很像伊斯蘭的「遜尼教派」和「什葉教派」的戰爭。俺始終記得法國哲學語境中提及的名言:"死亡看似他者的終結,却始終讓自己困惑和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