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臉」,往何處去?》
「臉」,可以是受難的目標。局部上,漢民族在古代即有「黥面之刑」;受刑之人,終其一生有受辱的烙印。在漢語的對話語境中,具象的「臉」被以「面子」抽象化;本質上,漢語人是重視「面子」的民族,奪人之「面子」等於毀人尊嚴。
臉,身體頭部的一面,對於男人和女人的意義不同。先從美學的意義上理解:法國的美學家有一個語境:"上帝給人第一個原生的臉,女人為自己創造第二個臉";這個定言,可作為女人何以重視和計較臉部化妝的完美的基礎。法國哲學為女人的美妝造型提供了流行的美學語境。直到今曰,影響所及,有些男人也讓自己女性美妝化,以"Nancy Boy"的造型出現。
當女人被男人怒斥"不要臉!";對女人何其重傷!隱喻以「假面」示人,忠貞受懷疑,難怪,女人要暴怒,跟男人拚死拚活。
至於男人被女人怒斥"不要臉!";大致上,嘻皮笑臉回應,自幼已習慣矣!女人在小女生時代常對玩伴的小男生罵以:"討厭!不要臉!",所以男生長大後已經不當真矣!似乎隱喻,這女人對俺有意思,好像來真的?打是情,駡是愛!「不要臉」也是為了愛這個生氣的女人。看起來,男人很厚瞼皮!
好吧!女人該如何駡到男人的要害?俺以哲學家的精神分析提供指引:"你!…你 …你 …不行啦!要告訴你媽!"。所以,男人的面子問題在於「行不行」和「媽寶」。女人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