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相恨二人組」》
日前,有一則報導,中年已婚的女性有增加的比例認為,結婚後沒有婚前想像的和預期的幸福美好。同一調查中,也有增加的比例,超出六成的組合認為,對同居而不婚的型式較滿意。
其實,「同居而不婚」的組合在歐洲,早已普遍存在;似乎,「為結婚而結婚」是缺乏「意義」的虛無主義組合。浮世常見怨偶相鬥的悲劇;那實在奇怪!當初不是看上對方而愛到非君或非卿不可?怎麼到後來會「因瞭解而散手」?
總之,浮世鐵律:「狂愛之後必有狂悲!!!」究其原因,怨偶的出現多是應觀眾要求而編劇。浮世的觀衆心理,都是無聊又虛無的!見不得人家的好,兩相好組合的二人組,自己又偏愛炫燿,亮恩愛。於是哥們或閏密常會加入五四三的Bargain 調味;最後,二人組走味無趣矣!
近期,台灣的總統大選,竟然玩起不同政黨苟合的「金瓶梅」劇情;皮條客拉著互相嫌棄的二人,說要「將就苟合」,以利下架早讓二人不爽的執政黨。浮世任何劇情,不是鬧劇就是悲劇;而且,總會上演二次!這是人性的自私、愚昧和投機造成的。
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的故事中出了一句警語:"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指出乏味的浮世劇,就是「為投機而投機」,視觀眾為傻子而不知不覺歹戲拖棚到爛尾;以悲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