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學筆記 - 《「下架」的史話》
「國父」的名字?許多聖國的年輕人恐怕已經不知道了,以為是「柯P」。Who is this guy ? 「KP」,是嗎?其人曾自言,以為自己是「共產黨」。正好!德文的名詞,「共產黨」的縮語代稱,正是“KP“。
這個名稱,真的是自己唱衰自己!名字,是父母給的一個有所期待的「貴姓正名」,却流俗於使用「花名」;像是藝人使用「假名」,掩藏「本名」。世道上,欺世盜名的詐騙案不絕;法界曾提議採用「網上實名制」登記。
名號如同名片,去印製就有!近期,KP想用中國籍的徐春鶯為政黨的不分區立法委員候位人選;其被質疑有中國共產黨員的身分。雖然,其本人矢口否認;還心寒於自己嫁來台灣三十多年,仍未被台灣社會認同。
但是,俺在之前另篇的筆記文章中指出,關鍵不在「被認同」,而在中國共產黨的神學教旨;有一套源自「唯物辯證哲學」的「名實變」的辯證程序,服從於可欲的結果。
因此,「共產黨籍」也可因時因地而有時被設定為「地下黨員」的隱藏。更重要者,有無「共產黨籍」?不是由自己說了算;而是中國共產黨視情勢條件的變異,說有或說無;可以變身或消失,彷彿人間蒸發或重生於異地。
至於,貴國的「國父」,只剩昔日的黨徒在「紀念日」藉事說故事。其中,有趣者之一,乃是經常思古而感動拭淚的親民黨「黨父」宋楚瑜,暗指曾經發表「離譜民調」而誤其總統選情的馬英九,錯失總統任期的政績:•••"人民給了他八年時間,却讓國民黨被「全盤下架」,•••搞成「這副德性」;想想看對得起孫中山先生嗎?"。
至此,提醒了俺:「孫中山」何人也!中國國民黨的「總理」、「中華民國的國父」;貴姓「孫」,名「文」,字「逸仙」;流亡日本時,化名「中山樵」;常以「孫文」留名。以前,台灣的紙鈔上有「孫中山」的大頭像,坊間以「孫中山」暱稱心愛的Money。
宋楚瑜,在批評馬英九時,其流彈傷及了被不肖黨員奉為「總理孫中山」「傳人」,已故的「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介石」、自許「其介如石」,自稱「蔣中正」或「終身制」的「蔣總統」。蔣介石主掌中華民國在中國時期的大政二十餘年,竟使中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下架」,趕出中國而流亡到台灣。
「下架」,曾是中國國國民黨(KMT)心頭的創傷和恥辱;想要療傷和雪恥的意志消失矣;竟然不是莊敬自強,而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痛;學起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戰略,反被中國共產黨(CCP)滲透、分化;終於自己反被「下架」。
當前,「KMT百年黨」面對選戰,竟找了「路邊攤」的外包傭兵「KP一人黨」來茍合;頗像當年「聯俄容共」後分裂再相殘的歷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