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 《「故國遺民」》
總統賴清德,在「國家日」的提前慶祝晚會上,提及中華民國留在大陸的七十五歲以上的「故國遺民」;他們出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建國之前;也就是中國大陸的「民國時期」。
「遺民」面臨時代轉折;尤其在政權更迭、治權紛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陷入許多的不確定;可說前景茫然。中華民國留在大陸的「遺民」如此;在日本治理台灣的時代結束後,台灣人和在台灣的日本人,同樣有時代轉折的茫茫然。
「遺民」面臨時代轉折;尤其在政權更迭、治權紛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陷入許多的不確定;可說前景茫然。中華民國留在大陸的「遺民」如此;在日本治理台灣的時代結束後,台灣人和在台灣的日本人,同樣有時代轉折的茫茫然。
中華民國遷佔到法權歸屬未定的台灣土地;俺的父母輩在公開場域被禁說、禁讀日語,不得已重新學「官語」。小學時代,俺在家中讀「國語」,母親很辛苦地,也在一旁跟著學習。中年時代學新的語文,辛苦矣!
在國民小學校,俺曾經公開回答老師的提問,偶然帶有母親教的若干日語單詞或說台語,而被老師處罰。真是不堪回首的苦澀歲月。在德國求學的歲月,正逢「德國統一」;許多「東德」的人民轉換身份成為「新的德國人」,以前的「專業資格」必須被再認證,也是有許多的苦澀和屈辱。最近幾年,台灣有新增加的「香港來的新移民」;其中,有以前的「香港大律師」,移民到台灣後,不能再執以前的專業,只能轉行改業。人生中年時代的生涯轉折換軌,必然有不堪回首和無奈。
幾年前,俺聽到喜愛的日本演歌手「大川榮策」先生的唱曲;他的臉上表情,似乎總是留著時代的滄桑和化不開的辛苦糾結。俺回味他演唱的「昭和浪漫」:帶著「大川先生」特有的感傷嗓音,似乎在唱出一個當美好時代的遺緒。過去的時代已結束!所剩的美好已不多了。
賴清德總統說的75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在大陸的「遺民」;還存有多少人?在2023年的「中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上,指出中國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