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哲學筆記 - 《「不謙卑,必有狂悲!」》
年末,檢察官和法院,也有趕進度的表現;不想被說成積壓「起訴案」過新年;否則,歷史上會被記下「老牛拉車,有力出力,慢慢來!」,效率不彰的不良印象。
最近的司法大戲;從新竹市長高虹安、新竹縣長楊文科、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前金門縣長李沃士、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現任宜蘭縣長林姿妙,相繼被以「貪污罪」起訴。天啊!台灣有22個縣市,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首長涉貪被起訴。台灣人可自我安慰,人民的法律啟蒙和實務教育,開始長知識了。
最近的司法大戲;從新竹市長高虹安、新竹縣長楊文科、前桃園市長鄭文燦、前金門縣長李沃士、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現任宜蘭縣長林姿妙,相繼被以「貪污罪」起訴。天啊!台灣有22個縣市,竟然有近三分之一的首長涉貪被起訴。台灣人可自我安慰,人民的法律啟蒙和實務教育,開始長知識了。

前述的「個案」,幾乎有成「通案」的趨勢;俺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自以為是,一語成讖」。涉案者,大都誤踩話語陷井,由自己「認知法意,自定法律」。柯文哲的妻子,好大喜功,常發文或受訪,與夫爭鋒;夫人不甘於「沉默是金」的可貴,卻愛炫財力,自曝「尋寶圖」而讓外界參加拼圖遊戲。
柯文哲自以為是「真理的代言人」,指控"蔡英文身邊的人都在貪污"。又說:夫妻都是台大醫生,買得起上億元豪宅不是問題,不必裝窮";典型的自炫爆發戶的心態;後來被質疑公職收入財產來源和去向不明的「大哉問」。

任性於自己的無知,就是愚昧;樂在群盲的狂愛,之後必有狂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