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世界小事筆記 - 《「立身處世」》

圖片
夜深人静時,傳來救護車的警鳴聲;警察騎機車隨後,聽到窗外有擔架拆裝和移動的碰撞聲。隨著救護車的警鳴聲離去,願患者平安! 約過五分鐘後,又來了一輛有警鳴聲的救護車和配以另一組騎機車的警察,也是擔架的折組聲。哇!台灣的緊急救援配組和動員力實在完善,這是社會安全網的實戰劇。救護車又迅速開走矣!願另一位患者渡過生命的難關! 大地,終於回歸深夜的寂靜!不!浮世不安寧!從不遠處傳來人妻怨婦的機關槍和迫擊炮,方圓三十公尺的鄰居,無一倖免,俱淪陷災區。 那個不幸的「夜歸死鬼」,回來的真不是良辰吉時,自陷當面的炮火。俺,難以再眠矣!乾脆隔岸聽炮聲,數著落點節奏;天啊!話語攻擊的間奏符合「費波納奇數列」的落點數律,0、1、1、2、3、5、8、13、21、34……,沒完沒了矣!規模也呈現「波浪理論」的三大波五小波的規律。 只是,那個「死鬼」不出聲,只有「人妻」獨唱,莫非回家後醉掛了?!浮世不靖,這款「鳥戲」上演多次矣!附近隣居早已習以為常矣!問題家庭,怨憎夫妻,是社區裡的地雷。 有意思地!俺聽到「怨女」說的「鳥話」:“你敢扺制我?不吃你這一套!”;真有「時代感」的「中國語境」。據「周邊有事」的「路透社」報導:那個「死鬼」外有「小三」?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鳥事」,以致冷戰持續數年之久。 正逢中國,長期以來自以為受到西方國家的成見壓迫和歧視而喚起民族的「怨憎交織」情緒,到處滋生事端,想自證「存在感」和「惹不得」,終於讓中國自己淪為「惹人怨」。情境相當!中國當然知道惡化的後果,却仍要加強「怨憎交織」以彰顯自身的「精神勝利」。 一夜不得好眠,浮世小事總有相通之理;「作自己」固然可欲,却「作壞自己」,實在不智。但是,「難以控制的自己」是很普遍的「時代精神分裂症」。「平安好眠」可欲而難求!

世界小事筆記 - 《「優質小強國」》

圖片
南亞的緬甸,數十年來,嚮往民主的人民,一直難以挣脫軍閥政體的桎梏,野心的軍頭自居「鎮國大將軍」,以可笑的理由和私心監理國政和牧民。歷史,就在爭民主和反民主的輪迴中流血死傷不止。這種現象,緬甸可被歸類為向「第四世界」沉淪的「失敗國家」。 緬甸的「軍政府」,背後有「無神論」的「極權主義」的中國在支持著;即使這些國家地大和資源豐富,却始終有權力匱乏的恐慌。關鍵之一,也是本質問題,在於權力者「恐懼自由」,不相信人民,非要自己來極權專制不可,以致國家和人民的活力日漸萎縮和反智。 看到中國,從外交官的惡裂言行和低劣素質,到官方發動蠢民抵制外國企業品牌商品的群盲現象,「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大致上,已可以預判,反智的國家是沒有前途可走的;愈來愈窮是最有可能的方向。 國家的發展方向何在?「失敗國家」就不論矣!放棄和遠離,可也!以天地之大,不足惜也。台灣人也曾有過悲哀的歷史,外國的失敗可以哀矜和警戒,更要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和人權,集國民的良智,讓初具「小強國」的台灣更進步,發揚高貴的「善價值」和「關鍵功能」,成為可敬的偉大國家。 浮世瘟疫之大災已進入第二年,仍然未能預見黑洞的盡頭;有可能,人類將與疫災長相左右,小心防疫已成為生活上的慣性;「非常現象」已回不去矣!已成為常態。供需鏈的運作也因此出現失衡;台灣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一直受到強權的貶抑和冷落,但是,地緣戰略的優勢價值和供需鏈上的關鍵轉軸樞紐功能,隨著台灣人和企業的擅商而成為不可缺少。 對「車用晶片」短缺的國際救援和「塞巨船」於歐亞航道「蘇伊士運河」的「海洋貿易國家」意象,都顯示台灣靜默而強大的轉動浮世經濟的功能。說台灣使浮世運轉更順暢不是溢美而是事實。台灣人可對自己更有自信,不宜被內外聯手的中國勢力誤導而陷入中國皇權專制的黑洞;「香港之死」已足堪浮世烱戒。 台灣的地緣政治特點,具有被海洋包圍的近海和遠洋的發展優勢,欲以海島地緣經略大陸的東西向發展,是放棄海權發展的戰略優勢;如同水中猛鱷的主場優勢是水域稱霸,而不是登陸去逐鹿。海洋國家有地理上的優勢特質:洋流、季風和外向,以及海洋資源;可以經由南北串通,經略大洋,開拓世界而不自投陸封。 證緒十五世紀以來的歐洲小國崛起,西、葡、荷、英,乃至近世日本,成就經濟大國,其條件都是先成為海權大國。未來,台灣應投下更多的資源發展海軍、海運、海事和海武;以海權制陸權,空權也就必然可操之在己...

園藝生活筆記 - 《「試吃這一套」》

圖片
入春以來的天氣少雨,甚至台灣有不少地方的水情堪慮;在中東的「蘇伊士運河」的航運也傳出「塞船」,世界商品市場也傳出供需失調的危機。 這是一個發展國際貿易以形成相互依賴的時代;生產與消費的供需失衡是價格起落的原因。「市場失衡」,或可歸咎於天氣變化而造成的天災或意外;以及人為因素的政治對立或軍事衝突。日常生活中的消費行為,食、衣、住、行都可能受到波及,其中飲食最重要。 換言之,平常習慣於「吃那一套」,在非常時期「不吃這一套」,可乎?關鍵,在於有可替代的「另一套」。平日,俺習慣於「吃一套水果盤」,以符合營養配方所要求的「五色水果」。 昨日的水果盤中,頗有「應時感」;其中,多吃「金鑽鳳梨」以支持台灣的鳳梨農,甜蜜多汁,真讚!另外,桑椹和黃金蜜芒果是自家種植的。桑椹營養却有熟度不足的酸澀口感;幸好,黄金蜜芒果名實一致,果肉中心部位有一層蜜霜,入口即溶。 「應時感」的緣分讓這三種水果聚合,加上蘋果、芭拉和茂谷柑總共六種水果,成為俺愛吃的「這一套」水果餐,酸甜合一的口感取代了桑椹獨有的酸澀味,極佳的營養都被吃進去了。 疫情和意外,以及氣候變化,已影響日常生活的「那一套」,試吃「這一套」也能有新口感。知足即樂,是也!

園藝生活筆記 - 《「黃金蜜芒果」》

圖片
「蜜芒」,可堪想像和解構的詞組,前置以「黃金」,後綴以「果」;充滿富貴美好的期待。 這棵嫁接過的「黄金蜜芒果」從小苗到結果,可以收成,前後大約六年的歲月。果樹初熟可生果,仍不宜增量;預期再照顧好,三年後才可以放行增加結果的數量。 其實,果實的生長管理,做或不做?常引起俺的困惑。「自由放任」?或「計劃管理」?有時候,俺想到,為什麼「共產主義」的那套「計劃管理」的思維會吸引許多人群,包括「知識人」,或「勞動者」,視為偉大的理想正在召喚,終極目的是「解放全人類」。 那麼?又是誰在壓迫全人類?說法紛紛:媳婦說是「惡婆婆」在霸凌;也有人說是「惡長官」在霸凌;也有人說是富人看不起窮人!罷矣!說來說去就是「階級」,大欺小,強凌弱,是歷史的制度壓迫殘餘,以致大家都心中有鬱卒,想掏盡滿腹的不滿。 然而,制度是人自己設計和創造出來的,冠以各種花言巧語美化制度。「共產主義」制度正是如同「黄金蜜芒果」的名稱,就是嫁接改良後的芒果品系,但是加上「黃金蜜」的形容詞,俺也受不了誘惑,就把吃剩的「芒果核」埋土長出「實生苗」,兩年後再「接穗」,成為一棵可期待的小果苗。 「奴性」改不掉,當起「果樹奴」用心照顧,附贈剪枝、施肥、摘花、疏果的管理而走到「初結果」。唉!蛋頭書生,不知不覺走上「計劃管理」思維的方向。 「心經」的「諸法皆空、自由自在」實在不容易!內心總是自以為天縱英明,想要動手去管理。「金剛經」上,佛祖也「說法」啟示弟子:“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說等於没說。人的困難就在於心有懸念,「放不下」即是,於是「碎碎唸」,或動手動脚,心動不如行動。 人常被美好的名詞或口號所迷惑,而不滿意現實當下的自己。嚮往找尋「烏托邦」,殊不知,「烏托邦」就在自己的心裡。俺也想過,如果嫁接後就「自由放任」,現在會結出多少粒「黄金蜜芒果」?

哲學人生筆記 - 《「蜜關係」》

圖片
「蜜」,當然可以望字生想像,就是「香甜營養」的美味食材;也可以想像,關係良好,互相喜愛對方,互動如蜜的黏稠。浮世,對於如蜜的關係,必然想到戀侶或夫妻。但是,時間是艱難的考驗,雙方能否「同渡」,自此岸到彼岸?只能問「時間」。 「同渡」,關鍵字在「同」。最近,桌球界的名人異國婚姻爆出「各自行動」的現象,就是「不同」矣。另外,一對知名的異性政治人物,被爆出「同居」和「同乘」,就是…有那種「異中求同」的關係,當事人自己欲言又止,似乎難以公開大方地說清楚、講明白的關係,外人是看得懂的。 「異中求同」的進程,是一種嗎啡的化學變化,有「漸得」的愉悅感。相反地,「各自行動」有「漸失」的剝落感,如月過陰曆十六的「失望」。「圓」與「缺」,正是「尋蜜」的滿足到乏味的過程。人的心理上,有「喜新厭舊」的「折舊值」。「同」是一種自肅和信守承諾的意志。不容易啊! 「同居」一詞,俺想到德語詞"mitwohnen";「同乘」一詞的德語詞是"mitfahren";二者都有「前綴」(Präfix):"mit",就是「同」或「共」。孔子的弟子「仲由」,也就是「子路」(或稱季路),在回答孔老師要求「言志」時,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就是與朋友共用交通工具和夏衣冬裘,用壞了也不會遺憾。大方矣!有「原始共產主義」的理想。 不過,人性有獨佔和排他的私有和隱私的需求,「共用同享」還是有限制範圍的!「愛人」不可分享,現代的「民法」也有保障私有權和穩私權的規定,這是「侵權行為」;未經利益專有的當事人許可而來共用同享「蜜」,恐有侵害利益人的「法益」,可能被求償。浮世男女,隱私的「蜜關係」,唉!一言難盡,就別再詢問矣!

哲學人生筆記 - 《「迷信與信仰」》

圖片
「走火入魔」,常用於「迷信」。入春以來,台灣中南部少雨,以致水庫的收水短缺,而用水又無從節流;對於農業和工業的用水形成緊迫的壓力。政府首長,為安定民生和經濟而有求助於宫廟神明。 「降雨」是自然界的大氣物理現象,自有科學上的因果邏輯可辯證。不過,向神明祈雨的話語造境却成為政治上的爭論議題。以俺的理解,反對者的立論貪乏至極矣! 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各行各業的存在和生存發展自有其信仰的基礎。有者,靠科技為生;有者,靠宗教為生;政府首長向神明祈雨,也是安定和照顧有所需要的行業和角落。好惡論者,實在不宜自居「理性即真理」的高地而大加撻伐「拜神祈雨」,那是一種「白領階級」和「城市本位」的傲慢,吃五縠雜糧,却貶斥農耕的祈求和感恩天地的民俗信仰儀式。 以前,俺在核能工程和發電廠服務,無論是工程師和主管都入境,隨民俗所好,凡有工程開工和農歷七月半,都設祭壇祈福,以求安心。 有祭拜有保庇,信仰的內化成為工程照圖施工的自肅,更注意工安的自律;業主和包商有志一同,遵照施工規範的程序要求和安全檢查,全體員工和周邊鄉民都能形成善願和對場域安全的信心。 信仰,是對自己和全體求得最大福祉的照顧;對不同信仰的惡意批評,是「法西斯威權」的心態,也是通向奴役制度的預告,不可不警戒! 有意思而怪哉者,反對向神明求雨的幸災樂禍者,却不斷要求政府必須迷信「九二共識」的符咒;那是一種以話術造就的虛幻語境,上不通天,下不到地,只符合造論者的獨斷意志。 近期,台灣人終於面對該來的總會來的霸凌;幾年前,受領符咒騙術而大量種植的台灣名品水果鳳梨,臨豐收出貨前,被中國惡意拒絕收貨;此正是迷信符咒以求利的受騙下場。面對「符咒怪國」的中國,台灣人不可不慎!

法哲學筆記 - 《「鳥語鳥話」》

圖片
官場上的新官上任,多在年初的春節過後,或在年中的七月初一。 新官,可有新政?純屬外人主觀上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藉唯物歷史哲學家「馬克思」的名言佐證:“一個舊時代的結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加上,除舊佈新,總是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震懾可能。 浮世表裏不一,“客觀形勢的發展,不因主觀期待而移轉”;於是,「造論」兼「造神」有之,成為「幫閒之輩」的「起信論」。話先說了,路也開了,爾後不得「造次」,以羈絆「新官」,直到「官老力竭」和灰頭土臉。 神,是人造出來的;然後,「愚眾」“一狗吠影,百犬吠聲”,狂吠不已。其實,以愚民社會比之於犬類社群,大不敬矣!那麼,比之於鳥群的吱吱喳喳,不知所云,可也! 新春伊始,俺最常聽到的鳥話,不外乎「善意」和「務實」;實在不知所云也。新官才上任,官筆未動,令未出官府,何來和何謂「善意」和「務實」之大作?若有之,可悲矣!豈非前官「惡意」和「務虛」? 鳥話太多的人群社會正突顯「法治國」只能懸而不行,只有「人治國」?「愚民」只期待「人治」,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來了又走,只留下想像:樹枝上的群鳥吱吱喳喳拉了一地的「磷肥」,留給樹下大地的「善意」和「務實」。 徒法不自行,「依法立法」,「依法審判」和「依法行政」,「法治國」的三原則,即可。其他的贅言,說之無益;尤其對「綁匪」表達的「善意」和「務實」,不外乎獻上「贖金」,若然,誠結合「昏君」、「庸官」和「愚民」於一個可亡之國。 歷史實證,「綁匪」之能一再壓迫得逞,關鍵在於,愚民的心急而自動獻出「善意」和「務實」,使「綁匪」知味而自以為有效。 不久前,米國的「川普君」以「實力」震懾「牆國」使其灰頭土臉;對照之下,新人新政的老先生「拜登君」祭出「戰略耐性」和想撂一群「狐狸犬」來抱團以抗匪,觀眾真是要有「戰略耐性」地聽懂那不可期待的鳥語鳥話。

詩人之國筆記 - 《「海巡艦」》

圖片
「見」到了嗎?在大海上!/ Where ? WHERE ?/ 正在警戒領海!/ 那ㄧ個國家的?/ R .O .C ./ WHAT ?/ Republic of Chile ?/ Where ?/ NO !/ Republic of Casino ?/ NO !/ See One More !/ Oh ! I See !/ Republic of Chips/ OH ! WONDERFUL !/ THAT IS TAIWAN ! / -《「台灣 !」》-

園藝生活筆記 - 《「春天的作業」》

圖片
長假期間,我奉行“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的原則,改為園藝作業的春訓,演練果樹嫁接的技術,這是果樹植栽的移花接木外科手術,熟能生巧,精巧手工的成就在於提高植栽的成活率和改良品種,提前開花掛果。 從初一到初四,總計有櫻花樹、無花果、酪梨、蘋果、梨、芒果、柑、橙、柚和釋迦;這些果樹都是在食用水果後留下的種籽,發育成「實生苗」作「砧木」,再尋求農友支援,截取成熟果樹的枝條作「穗木」,帶回來自己嫁接。當看到春意漸濃,前兩年已嫁接成活的果樹,陸續冒出花芽,或已開花結果,心情輕鬆,也有成就感。 幾年前,我閱讀日本「仕事達人誌」,讀到果樹達人庭師的知識和經驗的相談啟發,視達人庭師為植物空間的哲學家和植栽生命的外科醫師。於是,自己的修為雖不能至,却心嚮往之。 作為業餘的園丁,能保持長年的樂趣和隨時精進果樹植物學的專業知識,累積相關的經驗,四季順時而作業,忍過寒冬,在春活作業中迎來花果掛枝頭,實在是春悦快意。

哲學人生筆記 - 《「疫苗癮」》

圖片
「注射」,一種害怕的經驗;許多人到現在,仍然在聽到必須打針或注射時,就有些被刺身和被置入異物到體內的不適感。 人的身體是一個有機系統;「唯物主義」哲學家「費爾巴哈」(L. A. von Feuerbach)指出:“人就是,他所吃的!”(Der Mensch ist, was er isst.)。 這句話,若再加上被注射進體內的液體,有時候,俺會浮現一種想像:料理美食加上醬、醋、酒;大致上,浮世若仍有「食人族」,那麼,被注射過的人體,應該是百味雜陳可食的「小鮮肉」? 在這個可以公開談情說愛,調情放出氣氛的時代,「調情用語」如「調味」,不乏恐怖的「食用主義」:“俺想吃掉你!”;「性學家」指出:男女都有食人的「潛意識」,只是被花言巧語包裝成為技術的性愛行動。這很像有一種「母蜘蛛」在交配後吃掉「雄蜘蛛」補充耗費的體力和營養的啟示錄。 有藥物瘾的人口,其實不少!「來一針吧!」提神、興奮,求安心,各種動機都有。在「武漢肺炎」擴散成為浮世各國的大災難後,實施鎖國和封城的政策,效果是有限的,只能將瘟疫的侵襲暫時阻絕境外,內部的安全和淨化,則寄希望於「群體免疫」,那需要時間先求渡過「安全期」;不然,就是注射疫苗給自個兒慰安。 施打疫苗後,就百分之百安全了嗎?門都没有!當前,保護成效最高的疫苗也只能達到九成多,仍然有「萬一」,何況,「武漢肺炎」的病毒已經出現變種型號,除了產地的「中國原種系列」,還有「英國變種系列」、「南非變種系列」……,仍在傳播再進化中。 畢竟,疫苗只能成為解憂的「安定劑」,在「非常時期」的「來一針吧!」已成為各路代理和協力者正在造神的運動。看到台灣有愛用「中國疫苗」的鼓吹者,其功效被發佈,如同「擲硬幣」,大約一半的機率,有没有「來一針吧!」其實等於没有效果。 看到鼓吹者使勁地再三催促政府不要拒絕中國提供的疫苗,俺想到「白蛇傳」的文學場景,先放毒然後送解藥者,竟是同一隻「怪物」。

哲學人生筆記 - 《「回到事的本質」》

圖片
假期中,閱讀有關十四 至十六世紀肆虐歐洲的「黑死病」,「滅絕」當時三分之一人囗的疫災歷史。「滅絕」(Vernichtung)這個德文字,代表的意義,指涉生命因人為的災禍而被移除,不再存在。 這個德文字,也代表有嚴肅自省的國家懺悔,被用於近代歷史定位的「不法國家」(Unrechtsstaat),「納粹德國」(NS Deutschland)的「不義政權」(Unrechtsregime),對其以國家立法和衍生政策指令所定義的「國家敵人」犯下「種族大屠殺」的罪行。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代表團結束「中國之旅」後,迄今透露的“可能僅敢唯一“的不滿,是中國將疫災初始地「武漢」當地醫院的「疫情病歷」資料和相關的「血液數據庫」予以「滅絕」,已無從考察追索病史矣! 猶記得一年前,在「世界衞生組織」的貼心掩護下,「武漢肺炎」被「代號化」,先標誌為「2019-nCoV」,後來又改為「COVID-19」,意圖淡化此一涉及「緊急的公眾健康國際關注」(PHEIC)案,其傳染性肺炎的「中國性」和「武漢性」。 此一作為,正顯示「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政治性」,而完全不符其醫療衛生和健康福祉的原始創立宗旨。對於世界範圍受殃及的疾病,使之「代號化」只是「鋸箭法」的遮掩,無法抹去受波及的無辜國家和人民的苦難和損失:災難已造成。 回顧「黑死病」的瘟疫災難來自東方,有一說是「蒙古人西征」,橫掃歐亞大陸,隨軍西征傳播草原鼠類身上帶有病毒的跳蚤;蒙古民族先人的軍威也因此被標誌化為「瘟疫傳墦者」?這是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的「生物戰爭罪」。 另一說,是歷史的文獻查索,「黑死病」在歐洲,最早被記載,出現在義大利南部的海港城市,由來自東方的貿易商船和貿易物資帶進「禍源」,「海上絲路」上的相關貿易國家都是「帶源」的「貢獻者」。 另有相關的佐證資料是疫災當地的教堂協辦「告別式」的「業外收入」,在十四世紀中期那幾年,持續地異常增加;以致,神父、修女也人手日益短缺,這些上帝的「浮世代理人」也被大量「確診」而告別浮世。「鎖港」和「封城」是當時無可奈何的自保手段。 「武漢肺炎」,無疑地,最先發生在中國,這是歷史事實,歐洲國家中,義大利的疫災也在去年初,最先慘烈。歷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提是,"回到事的「本質」",而不是改名換姓,以「反歧視」的偽善的政治語境噤言或誤導。否則,何來「「歷史重演」的悲...

哲學人生筆記 - 《「懼閹的焦慮」》

圖片
封建歷史久遠的皇權中國,食皇糧的奴才極大化皇權專制的意識,言必稱「聖上」,感謝皇恩浩蕩。 奴性的特徵之一,是皇帝的恩威內化成為「潛意識」,看到得寵於皇權的女人,自己必須巴結與奉承,在羡慕與怨憎的兩種心態相互激動時,私下任性地脫口而出那些久已存在的「貶女情結」。在當代,常見於不堪入耳的粗俗不當的語言暴力,甚至肢體暴力。 在苦悶的疫情時代,俺閱讀了日本「中央公論社」出版的「中公新書」系列中的「宦官 側近政治の構造」和「中国、一九OO年義和团運動の光芒」,正在進行閱後的思想整合。突然,聽到政媒兩棲的過氣政客痛責「慈禧太后」誤國,要打倒「義和團」,以舖陳自己復出政治場域的正當性。真是時代錯亂?非也!過氣政客乃藉古代之歷史和事件,以罵今之當權者也。 那個時代,其實没有遠去;時代的關鍵人物和群體,是「清帝國」末期的「慈禧太后」,以及打著「扶清滅洋」口號的「義和團」。其中,「慈禧太后」的決定也影響台灣的命運。 台灣,得以被納入「日本帝國」的「脱亞入歐」中期進程,有不幸也有幸;一方面,得以遠離皇權專制,既守舊又反動的「清帝國」;另一方面,台灣得以在「日治時期」建立較進步的公共衛生體系,和台灣人對醫學人才養成的重視。 「慈禧太后」那時候,仍影響著已親政的「光緒皇帝」。「清帝國」決定割棄台灣、澎湖給日本時,「慈禧太后」仍是「一尊老佛爺」,不可能不知情。 雖然,台灣和台灣人在殖民歷史中的異民族國家之間被移轉,有許多的壓迫苦難;以後見的歷史發展和事實而言,當前的抗疫績效優越,證明台灣不歸於中國,而在歷史進程中,終能挣脱「外來政權」的壓迫,成為「主權在民」的獨立國家,是不幸與無奈歷史中的幸。 自由民主時代的台灣人,聽到中國勢力的過氣政客,輕易出口指陳,台灣有現代的「慈禧太后」,視之為「惡女」,恨不能除之而後快。俺不禁莞爾,‘’食古不化的怒言者,心上人正是「慈禧太后」也!”。 「思想是語言的囚徒」,可見出之於口的語言乃牢籠,正長期囚禁著「心上人慈禧太后」,此一被中國人載之於近代歷史的「專權惡女」,平常恨在心裡,終於有機會宣之於口語,對恨在心裡的女人口誅。可憐啊!「慈禧太后」竟如惡魔在其心裡已多年矣! 說到「慈禧太后」,就不能不提「宦官」李蓮英,為何尚未被提及?理由自明,有「惡女症」的男人,其實是有被閹割的焦慮,害怕自己被「去勢」成為男人最不堪的閹宧,「李蓮英」正是那個隨侍「慈禧太后」的人物。那...

哲學人生筆記 -《「專業精工」》

圖片
台灣的半導體工藝代工,在大約三十多年前,以「台積電」和「聯電」兩家從工研院衍生出來的企業為代表。隨著消費電子的廣乏應用,積體電路的晶片,簡稱IC,日益多元豐富,給了「設計公司」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如今,晶片的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領域中,居世界笫一的晶片相關企業都集中在台灣,形成地緣戰略競争的高地。已經來到的人工智能、自動化和高速互聯的客觀世界,我們正在其中。 許多國家受制於中國的「一中神學」,長期排斥冷落台灣,或對台灣視而不見,却不能無視於自己國內的產業和日常生活作息已經離不開“Taiwan Inside”的殘酷事實;那也是「一中神學」所無能施力的地方。 台灣的晶片代工,在世界的佔有率已接近三分之二。在經濟供需鏈的平常時期,台灣就只是一個轉軸。在非常時期,一個平常被冷落的台灣突出了不可缺少的重要性。 也可以說,幾個以汽車工業和機械母機為產業主軸的先進國家,當前缺少車用晶片的困窘,實在是自身在國際政治上自甘受制於「一中神學」的短視,付出代價也是必然的。 受到刺激,才想要建立晶片自主的產業,只是重蹈自製整合晶片廠(IDM)的「成本遞增」而不堪負擔的困境,米國的晶片大廠英特爾正是其中的典型,否則何以會可能外包先進製程的高階晶片給有製造技術和成本優勢的台積電?另兩家重要的晶片設計企業,AMD和nVidia就明智地較早找上台積電合作代工。 經濟的客觀律之一在於「比較成本」,也是國際貿易得以進行的原因。台積電的壯大是一種專業代工商業模式的成功,專業精工為無晶圓廠(Fabless)的IC設計小企業提供製造能力,省去自己設廠的沉重營運成本,只專注於設計,而且得到晶片代工廠(Fabs)的分工合作的誠信保證;這是雙贏的產業發展策略。台積電的發展成功,證明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戰略家。

世界小事筆記 - 《「Can Taiwan "Help"?」》

圖片
疫獸肆虐,横行浮世;客觀而論,僅以病毒與人類的「敵我關係」來理解「人類生而平等」的價值訴求,病毒真的是在奉行此一價值,無「差別心」。 各國皆苦於應付此一無孔不入的病毒,即使已開發的先進國家,「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的疫災統計報告,超級大國的米國,災情慘重。長期抱持「歐洲中心主義」面對各路「藩邦」的歐洲國家,更是彷彿回到中世紀「黑死病」的災區。 台灣在疫災時代的國家自信,在於防疫和抗疫的處置卓越,而對外宣佈:‘’Taiwan can help!‘’。大致上,防疫和抗疫的對外援助,在於醫療技術和資源的對外支援,屬於人道價值的實踐。 有些意外地,平時自豪於卓越的「德國製造」,代表品質保證和精確製程,其「聯邦經濟與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竟然發函向台灣政府求救,請其轉知「晶圓代工」的巨擘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能惠予撥出產能融通於製造「車用晶片」來紓困,否則,德國工藝製造的代表產業,一如其行銷廣告詞的“Das Auto”,「汽車工業」將沉淪於因缺晶片而停產,終至「國民經濟」嚴重衰退,更將限制世界經濟的復甦。 此一求助於台灣的現象,若非德國自知,過去三十多年來的國家「親中」和「傾中」的戰略選擇,已不利於國家未來的長遠利益,難以為繼,而正進行自我矯正方向,否則,豈會放下國家自尊,發出此一枉顧市場經濟法則,公然要求台灣政府介入民營企業的產能配置和市場選擇的政策。 Peter Altmaier部長,自2018年3月14日就任現職;在此之前,在2013 - 2018年,有五年多的時間是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的「總理府長官」;於2015年起,更是德國聯邦政府「難民政策特別說明與協調的聯邦部長」;此一職位,可以說是,代表「梅克爾」總理的政策意志。 在更早之前的2012 - 2013年,此君,也任職過代表德國國家「環保神學」的「聯邦環境、自然保護和核反應堆安全部長」。德國何以自陷困局?俺回想到,幾年前發生在歐盟的「國債危機」,至少有五個歐盟成員國不守財政紀律,釀成國家幾乎破產而向德國求助紓困。 當年,德國勉強而不甘不願地予以紓困,但是,「梅克爾總理」的政治前輩「財政部長蕭伯樂」還嚴正地訓斥那些敗家子的盟員國不守財政紀律,犯了德國的民族大忌。惹得希臘人太傷自尊,好歹希臘還是西方文明起源地,義大利也是!論及祖先的文明榮光時,德國人的「日爾曼」祖先...

哲學人生筆記 - 《「聽鳥說話」》

圖片
鳥類的世界多元,也可以說,多彩多姿;俺每次出外尋鳥,有時候,發現「麻雀」和「白頭翁」可以雜聚,鳥語來鳥話去,好像親戚。 有時候,天上又飛來一群「綠繡眼」嘰嘰喳喳地,也無妨!一時之間,雜樹林裡好像有「鳥民大會」正在舉行。 俺,惦惦地聽鳥話: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似乎,內容在互相招呼:"這個鳥地方不錯!那隻「黑白貓」今天不在。"當時,俺感動從心中來;期待能「平安小吃」一餐,對於脆弱的鳥親似乎很奢求。 有時候,明明是陽光好天氣,鳥眾未現,天空傳來鷹鳴。啊!本日有空襲警報,附近山丘上的蒼鷹出來覓食,甚至只是蒼鷹父母在給幼䳸帶飛,但是,那些常來覓食的雀鳥已有警惕,躲藏不出矣。這種「鳥現象」,對於自封「萬物之靈」的人類有何啟示? 還是再說個「鳥故事」吧!去年夏天,有一隻鸚鵡儍呼呼地,自己飛進雜樹林,應該是民家的寵鳥翹家出走,想覓食和休息,就循著鳥語鳥話飛來鬥熱鬧。 啊!不速之客,那來的「芭比娃娃鳥」,打扮得像「聖誕樹」,集綠色的、橙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羽衣、鳥喙於一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況,「物以類聚,鳥以群分」。散矣!閃矣! 不知鳥界也有「芭比娃娃鳥」的那些「草民鳥」,驚訝於「異形」侵入而不安,該不會是「蒼鷹」偽裝的吧?先逃再說!於是,獨留那隻可憐的小鸚鵡,竟然樂於接受俺的近身慰安。 既然,可憐啊!被其他「勢利鳥」所排斥和歧視,俺送給你温馨,為你拍「獨家照」。拍足不同位置和鳥姿的相片後,這隻「芭比」才飛上鄰家庫房的屋頂上,又回首多次望向俺,才依依不捨地飛走。 佛典《金剛經》,有「佛祖」說偈:“若以色身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其義,在於所見的基礎不可著於色相而有成見,礙了自己的智慧空間。也可以說,那是一種自己設下的「智障」。

哲學人生筆記 -《「強人所難」》

圖片
曾經,德國Göttingen大學的漢學系友人Sandra小姐,在初學漢語時,理解語境的困難之一是漢語的「成語」,各有典故,涉及有歷史背景的各類故事,以致「鴨子聽雷」,「不知所云」。她曾經問俺,「強人所難」的意義,可有歷史典故? 她不解,「強人」是誰?遑論「所難」?那指涉啥麼人與事?大哉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俺當時「一知半解」,就「說文解字」也給她「一知半解」;大致上,Sandra小姐可以「略知矣!」。 有意思地,「強人」一詞的另解,在政治境中,我倆不約不同地理解,例如,「納粹德國」時代的「阿道夫.希特勒」、「蘇聯」的「史達林」、中國的「毛澤東」…等「族繁不備」的大獨裁者。 當然,俺有附註,「強人所難」不是成語,只是對一種「困境」的指涉,例如,父母與友人「指腹為婚」,子女日後另有自由戀愛,找到「心上的人」;「父母之命」豈非「強人之難」?強迫人使陷入為難的困境。 COVID-19瘟疫肆虐,世界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普遍地出現「強人所難」的指涉困境:封鎖防疫、發展經濟與自由民主的政策抉擇困窘。人類社會有共同的重大危機出現時,應對的效率是優先的選擇;實行「立憲主義」的國家,視「非常時期」為例外而有「緊急授權」,政府得以依據國會的授權,調動資源和實行特定政策。基本上,政府不得已實施的法案,仍然符合「自由民主」的原則。 比較奇怪的現象是,「封城」一詞,被一些不曾有過戰功,甚至是「敗軍之將」的過氣人物,不約而同地「鸚鵡學舌」,一如去年已被統計科學證明不可靠的熱詞「普篩」,「強人所難」要求政府採用。「思想是語言之囚」,時代的「熱詞」,一如牢房關著自己的思想。「封城」的本義是「通通關起來!」;任何抗命者,「通通抓起來!」。自由,從來不缺敵人,意圖「強人所難」的「暴政心態」就存在我們的社會裡。

哲學人生筆記 - 《「浮世表裏」》

圖片
疫獸肆虐,或有人會意外感染,以致人群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全民防疫必須以坦然務實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應對,不必驚慌和自私自利。 尤其,醫護專才站在抗疫的第一線為同舟一命的所有國人承擔被感染的風險。國人互相鼓勵和支持是求之不得的義行;如今,在同舟上有人要去劃界和歧視風險區的國人。如此不識大體的自私,如同迎風揚塵,終會給自己吹塵覆面。 曾經,俺寫過一則苦難中共濟的故事,如下,或有所啟示於在危疑震驚中的台灣人: ‘’有一位出身荷蘭的法國人,童年時住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當時正逢二戰,他的故鄉被德軍佔領,到處搜捕猶太人。他的父母參加地下「反抗軍」,陸續援救和收留被搜捕的猶太人,躲藏在家中的暗室。 那時候,猶太人都非常恐懼,擔心害怕被出賣或被查出。就這樣,經過三年多,有多次危在深夜或清晨,幾乎被德國的「秘密警察」發現。幾乎沒有人相信,「死神」會放過他們;日子,天天難過,天天過 ! 許多日子過去了,終於等到德軍敗退而去。在盟軍的幫助下,荷蘭的「反抗軍」光復「阿姆斯特丹」。躲在角落暗處的猶太人,半信半疑走出來;城裡的大教堂塔樓傳來連續的鐘聲;猶太人朝著傳來鐘聲的方向前去聚集。 來到大廣場上,猶太教的「拉賓」告訴眼前為數已不多的刼後餘生倖存的同胞,以感恩的語氣說 :"我們不要忘記,在苦難和恐懼的日子裡,仍有勇敢的荷蘭人,没有放棄我們,才讓我們重見陽光"。説完後,猶太人和圍聚過來的荷蘭人互相擁抱,喜極而泣。‘’ 為什麼在集體的危機中,有人自私自利地想對承受危難的共濟者絕情地踢下船?缺少「同理心」和沒有「公義觀」,有可能來自移民社會的台灣人有“日頭赤焰,自顧性命”的劣根性,那是「公民國家」形成不全的精神病理。 台灣人有機會讓台灣成為偉大的國家,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住民應該先棄絕「外來政權」殘餘的「先吃先撈」的精神病態。台灣人在危難中仍要自己期許精神高貴,作一個有素養的公民先於作不明公義的國民。

哲學人生筆記 -《「瘋狂的生氣」》

圖片
中國在國際上自我定位是「戰狼」;更被外界定位為「易生氣」、「暴怒的」;只要不符其意,就可能引來中國生氣,暴怒的反應。 在「精神病理學」上的理解,「共產中國」的政權以這種易怒生氣的態度面對外界,是一種「羡憎交織」(Ressentiment)的病態,因自卑而羡慕外國,進而憎恨外國;已將古文明的中國玷污了。 “客觀形勢的發展,不以主觀意願而轉移”;這句「唯物主義」哲學的定言,被「共產主義」的徒眾奉為真理。但是,依於真理而行才能被視為信仰的戰士!「共產黨」的極權專制自證,執政後都變成「唯心主義」,以自己的權力慾望背棄自己最初的信念。 凡此,自證「共產主義」,除了以謊言欺騙的手段掌控一切的慾望外,本質上是「虛無主義」。易生氣發怒的政權,應該是走入死角了。

Hom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