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故事筆記 -《身在敗軍的浮草!》
記得,我在金門服「預官役」時,中國「敗軍」出身的一位上校長官,到前線陣地來視察督導;聽到我和同袍私下以台語問候;不問明事由地,立即本能地以濃厚的中國地方「鄉音」,咆哮斥罵我們是「台灣鬼子」;並且質疑,若心懷不軌,將以「敵前軍法」處置我等。
當年,事後我回想到小學歲月時,被禁說「母語」,而被老師罰站的罪惡感;感受到被同學注目的歧視。只是,服「預官役」時,我已經是大學畢業,熱愛哲學的青年了,我有不同的想法了。「敗軍」長官的心態,只讓我有如遇到土匪似的蠻橫霸道。
那是一種延續「二二八濫殺」的「外來政權」的野蠻心態;近似「滿洲人」入主中國後的「薙髮」心態。
那一年,受「黨國」栽培的愛國青年,「金東防區馬山連」的連長「林毅夫」(正誼) ,自第一線的據點,暗夜叛逃去中國。因此,當年的時空情境,使軍隊的指揮體系風聲鶴唳,疑神疑鬼;軍心浮動,紀律渙散,暴行犯上,和意外傷亡頻傳。
我知道,那是國家繼被逐出「聯合國」後,對美國的外交,又挫敗的後果。我的心裡有數;差不多時辰到了。
有一天,月黑風高的半夜,部隊派駐偏僻據點碉堡的一位「充員二等兵」菜鳥,半夜聽到他負責照料的豬舍,有騷動不安和狗吠不止,立即通報我知道。隨後,加強支援附近的武裝衛哨,隨我前去巡查現場附近的角落,和佈防的反滲透暗樁;卻已經沒有發現異常狀態了。
「充員兵」,一位國中教育未滿的「雲林」農家子弟,憨厚古意;是必須服役三年的「第一特種兵」。
我知道,他才下部隊一個月,在前線的夜晚,心中總是有恐懼、焦慮和苦悶。我詢問他的心情,和生活有沒有困難?只見,二十歲出頭的他,淚水流下,說他很想念家中的父母和妻小,像個茫然無助的小弟弟。原來,他已經有三個兒女了;妻子,也是國中教育未滿。他的心事,還包括,被同袍歧視、排擠、嫌棄和欺負;還有,擔心妻子會趁機「兵變」。
部隊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社會上各路背景的龍蛇雜混;有來自中國大江南北,隨「敗軍」逃亡,而整編分發的「老芋」士官、兵;還有更多來自台灣的「蕃薯」子弟;有江湖幫派背景的,或犯罪前科的;也有混痞子牛郎的。在那個時空,大家因緣際會而雞兔同籠混雜在一處;算是社會的縮影。
當年,我知道,軍中有男人被未馴化的「叢林法則」,有虛有實,就看自己如何掌握了。這位「充員兵」的出身和個性,讓他成為苦悶的軍中歲月,被嘲弄捉狹的小人物;是無奈,也是辛酸。若缺乏關心安撫,恐怕遲早會有不測。
作為排長,我決定,將他交給一位有江湖幫派背景的「上等兵」照顧;鼓勵他發揮「江湖人」的義氣,照顧弱勢的弟兄;後來,有撥補來的新兵「菜鳥」,也都交由他保護輔導,並且定期地向我報告,照護的成效。隨後,報升他為「下士班長」,以肯定他的能力和努力。
其實,我只是出於一種信念;領導,就是要以身作則,將關懷的人道精神具體地實踐。權力,就是要照顧到弱勢的小人物;鼓勵弟兄同甘共苦,度過那一段身在「敗軍之營」的無奈歲月;只求能平安地退伍,才能去追求各自的美好前程。
人類生而平等,卻無時不平等!還好,世道有俠義或善緣;凡事為或不為?讀書人,有幸站在領導的位置,要善用知識和良知,伸手援助因緣而遇的弱者。這只是作為人的舉手之勞。作為領導者,不宜偏聽官僚的意見;而是要主動地,多聽來自底層的心聲。情勢,就不會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哲學的辯證理性提醒我:「真理,沒有敵人!虛幻,一無所有!」;領導,必須從現實的基礎出發。
附記:
許多年後,我得知,那一位有江湖幫派背景的弟兄,退伍回到社會上,經營事業已有成就;還成為知名宗教公益團體的師兄;逢人會說:「感恩!」。浪子回頭,金不換!
至於,當年那一位淚流滿面的「充員二等兵」菜鳥,來自「雲林」的農家子弟,退伍後繼承家中養豬家業;多年的經營,擴大為養豬農場。竟然他也是採用我德國公司生技產品的下游客戶;現在已經是五個兒女和六個內、外孫的「阿公」了。
人生在世,出外總會遇到奇緣怪事!除了自己的心事,引來困惑、苦惱和無奈之外;還有眾生的無奈故事。生命的本質是「苦不了」;卻也可以因為善緣、善念的引導,而得到苦澀的經驗。那算是「倖存的幸福」吧!
人生,有時身在「敗軍」之營,即使苦悶、無奈,也要互相鼓勵扶持,認真,忍耐地讓自己平安地存活下來;回到自己的世界,成為「勝軍」。這就是「主場優勢」吧!?
在金門前線的軍旅歲月,我還曾經寫成另外三篇「人生故事筆記」:
《趙子龍燉黑土雞》
《浮草的心願》
《花開花落》
當年,事後我回想到小學歲月時,被禁說「母語」,而被老師罰站的罪惡感;感受到被同學注目的歧視。只是,服「預官役」時,我已經是大學畢業,熱愛哲學的青年了,我有不同的想法了。「敗軍」長官的心態,只讓我有如遇到土匪似的蠻橫霸道。
那是一種延續「二二八濫殺」的「外來政權」的野蠻心態;近似「滿洲人」入主中國後的「薙髮」心態。
那一年,受「黨國」栽培的愛國青年,「金東防區馬山連」的連長「林毅夫」(正誼) ,自第一線的據點,暗夜叛逃去中國。因此,當年的時空情境,使軍隊的指揮體系風聲鶴唳,疑神疑鬼;軍心浮動,紀律渙散,暴行犯上,和意外傷亡頻傳。
我知道,那是國家繼被逐出「聯合國」後,對美國的外交,又挫敗的後果。我的心裡有數;差不多時辰到了。
有一天,月黑風高的半夜,部隊派駐偏僻據點碉堡的一位「充員二等兵」菜鳥,半夜聽到他負責照料的豬舍,有騷動不安和狗吠不止,立即通報我知道。隨後,加強支援附近的武裝衛哨,隨我前去巡查現場附近的角落,和佈防的反滲透暗樁;卻已經沒有發現異常狀態了。
「充員兵」,一位國中教育未滿的「雲林」農家子弟,憨厚古意;是必須服役三年的「第一特種兵」。
我知道,他才下部隊一個月,在前線的夜晚,心中總是有恐懼、焦慮和苦悶。我詢問他的心情,和生活有沒有困難?只見,二十歲出頭的他,淚水流下,說他很想念家中的父母和妻小,像個茫然無助的小弟弟。原來,他已經有三個兒女了;妻子,也是國中教育未滿。他的心事,還包括,被同袍歧視、排擠、嫌棄和欺負;還有,擔心妻子會趁機「兵變」。
部隊的成員,來自五湖四海,社會上各路背景的龍蛇雜混;有來自中國大江南北,隨「敗軍」逃亡,而整編分發的「老芋」士官、兵;還有更多來自台灣的「蕃薯」子弟;有江湖幫派背景的,或犯罪前科的;也有混痞子牛郎的。在那個時空,大家因緣際會而雞兔同籠混雜在一處;算是社會的縮影。
當年,我知道,軍中有男人被未馴化的「叢林法則」,有虛有實,就看自己如何掌握了。這位「充員兵」的出身和個性,讓他成為苦悶的軍中歲月,被嘲弄捉狹的小人物;是無奈,也是辛酸。若缺乏關心安撫,恐怕遲早會有不測。
作為排長,我決定,將他交給一位有江湖幫派背景的「上等兵」照顧;鼓勵他發揮「江湖人」的義氣,照顧弱勢的弟兄;後來,有撥補來的新兵「菜鳥」,也都交由他保護輔導,並且定期地向我報告,照護的成效。隨後,報升他為「下士班長」,以肯定他的能力和努力。
其實,我只是出於一種信念;領導,就是要以身作則,將關懷的人道精神具體地實踐。權力,就是要照顧到弱勢的小人物;鼓勵弟兄同甘共苦,度過那一段身在「敗軍之營」的無奈歲月;只求能平安地退伍,才能去追求各自的美好前程。
人類生而平等,卻無時不平等!還好,世道有俠義或善緣;凡事為或不為?讀書人,有幸站在領導的位置,要善用知識和良知,伸手援助因緣而遇的弱者。這只是作為人的舉手之勞。作為領導者,不宜偏聽官僚的意見;而是要主動地,多聽來自底層的心聲。情勢,就不會一發而不可收拾了。
哲學的辯證理性提醒我:「真理,沒有敵人!虛幻,一無所有!」;領導,必須從現實的基礎出發。
附記:
許多年後,我得知,那一位有江湖幫派背景的弟兄,退伍回到社會上,經營事業已有成就;還成為知名宗教公益團體的師兄;逢人會說:「感恩!」。浪子回頭,金不換!
至於,當年那一位淚流滿面的「充員二等兵」菜鳥,來自「雲林」的農家子弟,退伍後繼承家中養豬家業;多年的經營,擴大為養豬農場。竟然他也是採用我德國公司生技產品的下游客戶;現在已經是五個兒女和六個內、外孫的「阿公」了。
人生在世,出外總會遇到奇緣怪事!除了自己的心事,引來困惑、苦惱和無奈之外;還有眾生的無奈故事。生命的本質是「苦不了」;卻也可以因為善緣、善念的引導,而得到苦澀的經驗。那算是「倖存的幸福」吧!
人生,有時身在「敗軍」之營,即使苦悶、無奈,也要互相鼓勵扶持,認真,忍耐地讓自己平安地存活下來;回到自己的世界,成為「勝軍」。這就是「主場優勢」吧!?
在金門前線的軍旅歲月,我還曾經寫成另外三篇「人生故事筆記」:
《趙子龍燉黑土雞》
《浮草的心願》
《花開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