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人生筆記 -《禁閉我吧!》
鐵窗和禁閉的作用,在拘禁身體、瓦解被監禁者的意志,和隔絕接觸外界;這是權力世界的暴力殘餘。「恃強凌弱」,是權力運作的本質。出於法律、戒律和紀律之名,讓禁閉成為正當的國家懲戒;卻是對人性的逆反。其實,如果內心不自由,則鐵窗外,只是更大的社會監獄、世界牢房。
如同多少罪惡假,自由之名而為之;同樣地,世間有更多的罪惡,也是假禁閉之名行之!無論是以「自由」或「禁閉」之名,只要目的是符合國家的統治意志,就自證了:國家,是一切罪惡之源。在德國求學時,我曾經客居在一所教規戒律嚴謹的天主教「聖方濟會」的修道院;讓我有機會,以一個異文化背景的客人,就近觀察德國人的自律和宗教修行。
那段歲月,正逢德國統一的國家民族大事;然而,德國的鄰國,未必樂見德國統一。當時,德國的媒體和學界,有注意到這種內外的落差;主要是以往德國好戰的歷史,迫害少數民族,尤其戰爭時期,在占領區設立許多「集中營」,奴役又屠殺異族。在德國統一後,國內的許多城市,經常同時地爆發「新納粹」的排外活動;有些外型膚色明顯可辨的外國人,在街頭或車站,有可能無端地遭到攻擊和羞辱。
當時,我感到很困惑:一個有優美文化傳統的民族,出過哲人康德、詩人歌德、樂聖貝多芬,…等許多偉大人物的民族;卻也曾經惡名昭彰,讓人恐懼反感。我的指導教授,知道我的困惑後,安慰我要放心;他深信,絕大多數的德國人民,都是友善和平的;只是仍然提醒我,在外要自己注意可能被突襲;記得當時,我笑著表示,教授的關心,讓我安心不少。
有一日晚歸,在回到修道院後,平日關心我,被我稱為「蝴蝶夫人」的一位慈祥的年長修女「克莉詩汀」,主動地說,她和「修女長」,對我這位外國學生出外的安危很關心。於是,我也提到了,自己對德國民族和文化的重大落差有困惑。慈祥的「克莉詩汀」沈默了,在自己的胸前,比了十字架的手勢;然後向前擁抱我說:"上帝,不會讓德國人如此的!上帝,愛所有的人;一定是德國人的反省不夠!禁閉我吧!"。
然後,走著沈重的步伐,修女長袍下的蒼老佝僂身影,走入了寂靜的走廊;夜晚的燈光下,我似乎看到了沈重的「十字架」壓在她的背上。次日出門前,我想要像平日一樣地向她請安;只是她的助理修女告訴我,「克莉詩汀」已經向「修女長」要求住進「禁閉室」三天讀經和禱告。
那時,我已經在修道院客居近兩年了,才知道有「禁閉室」的存在。我也很自責,看到世間現象,就有困惑,而想要質疑;讓「克莉絲汀」也因緣不安而跟著自責自囚。佛教的「因緣觀」開示眾生:「萬千遭遇都是因緣」;真是如此?!許多年後,我很懷念慈祥的「克莉詩汀」,曾經因為思念她,而寫了一篇文章:「從《蝴蝶夫人》到《上帝的侍女》」。我對於禁閉,也有了較深入的哲學思考。
如同多少罪惡假,自由之名而為之;同樣地,世間有更多的罪惡,也是假禁閉之名行之!無論是以「自由」或「禁閉」之名,只要目的是符合國家的統治意志,就自證了:國家,是一切罪惡之源。在德國求學時,我曾經客居在一所教規戒律嚴謹的天主教「聖方濟會」的修道院;讓我有機會,以一個異文化背景的客人,就近觀察德國人的自律和宗教修行。
那段歲月,正逢德國統一的國家民族大事;然而,德國的鄰國,未必樂見德國統一。當時,德國的媒體和學界,有注意到這種內外的落差;主要是以往德國好戰的歷史,迫害少數民族,尤其戰爭時期,在占領區設立許多「集中營」,奴役又屠殺異族。在德國統一後,國內的許多城市,經常同時地爆發「新納粹」的排外活動;有些外型膚色明顯可辨的外國人,在街頭或車站,有可能無端地遭到攻擊和羞辱。
當時,我感到很困惑:一個有優美文化傳統的民族,出過哲人康德、詩人歌德、樂聖貝多芬,…等許多偉大人物的民族;卻也曾經惡名昭彰,讓人恐懼反感。我的指導教授,知道我的困惑後,安慰我要放心;他深信,絕大多數的德國人民,都是友善和平的;只是仍然提醒我,在外要自己注意可能被突襲;記得當時,我笑著表示,教授的關心,讓我安心不少。
有一日晚歸,在回到修道院後,平日關心我,被我稱為「蝴蝶夫人」的一位慈祥的年長修女「克莉詩汀」,主動地說,她和「修女長」,對我這位外國學生出外的安危很關心。於是,我也提到了,自己對德國民族和文化的重大落差有困惑。慈祥的「克莉詩汀」沈默了,在自己的胸前,比了十字架的手勢;然後向前擁抱我說:"上帝,不會讓德國人如此的!上帝,愛所有的人;一定是德國人的反省不夠!禁閉我吧!"。
然後,走著沈重的步伐,修女長袍下的蒼老佝僂身影,走入了寂靜的走廊;夜晚的燈光下,我似乎看到了沈重的「十字架」壓在她的背上。次日出門前,我想要像平日一樣地向她請安;只是她的助理修女告訴我,「克莉詩汀」已經向「修女長」要求住進「禁閉室」三天讀經和禱告。
那時,我已經在修道院客居近兩年了,才知道有「禁閉室」的存在。我也很自責,看到世間現象,就有困惑,而想要質疑;讓「克莉絲汀」也因緣不安而跟著自責自囚。佛教的「因緣觀」開示眾生:「萬千遭遇都是因緣」;真是如此?!許多年後,我很懷念慈祥的「克莉詩汀」,曾經因為思念她,而寫了一篇文章:「從《蝴蝶夫人》到《上帝的侍女》」。我對於禁閉,也有了較深入的哲學思考。